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路上,和一群比自己大兩三輪企業家們洽談,禮明櫟能感受到他們彼此都很不適應,而越到上層,這種突兀感也就越重。到最後,當別人談論起她是否白手起家時,禮明櫟只是默默微笑,說了一句「我有背景」,然後避而不談。

  這套應對方式完全是和謝為知學的。在她的導師被她送去參加了好幾個國際會議,回國後旁敲側擊她的身份時,謝為知給出的就是這一句回答。

  「……你導師跟你真是有福了。」

  聽到了這件事。禮明櫟沉默半天,委婉評價道。

  謝為知面露不好意思:「這能說嗎?我打算把她培養成院士,給自己做一下家門。我自己就慢慢來,感興趣什麼研究什麼,不急著追頭銜了。這也是學閥的一種吧。」

  人家是望子成龍,自己飛不動,下個蛋讓後者使勁飛,而謝為知心有底氣並不著急,開始激勵起自己的導師來。

  謝為知佯裝嘆氣:「畢竟我和她的師生情誼也就這麼幾年。」

  事實上,這也是院領導的意思。自之前的談話後,兩方就這一點達成的協定,謝為知的資源會朝她的導師和學院傾斜——多弔詭的一件事啊,還沒畢業,她就快要混成知名校友了。

  禮明櫟不知背後一層,但她仍有自己要說的話:「你對你導師寄託的希望還挺大。」

  謝為知眨眼:「四十歲正是沖的年紀。」

  四十歲是沖的年紀,二十歲也是沖的年紀。年末將至,西京召開了一次各大高校的青年學者交流論壇,匯報人除了一些青年老師,還包括取得突出成果的博士生。

  裡面有謝為知的名字,並且是臨時確定的,就看當事人是否願意參與。謝為知感到其中有運作的痕跡,但沒怎麼想明白是何用意。畢竟在會議上做了匯報,名義上是個榮譽,但細究起來也不是什麼要緊事。

  禮明櫟詢問導師。托謝為知的「福」,她對近來學術圈的消息頗為了解(她自己就是其中幾篇新聞的主人公),回答道:「有人想認識你。」

  張玉林看著自己年輕的博士生,有些話想說,最後又覺得不必多說。到了這一步,她的學生不會錯過任何機會,反而是機會會錯過她。連自己的好友都和自己打探起情況來,想來漩渦中心的人感受更多。

  謝為知身邊風平浪靜。

  暴富第一天,她就刪了手機上的通訊軟體,謝為知對於網絡聯繫實在沒什麼興趣。此刻她後知後覺,對於有人要認識自己感到驚訝。

  怎麼,也想成為她「學閥圈」的一環?謝為知感到好奇,同意了邀約。禮明櫟聽聞後,當即表示她要去。

  通行證倒好拿,但謝為知是匯報人,和參會人不在一個位置,沒有辦法及時顧及到後者。這種暗暗分高下的場合,沒有必要結伴而去。

  「其實沒什麼必要看。」謝為知誠懇建議道:「很學術的會議,你不會感興趣。」

  「要的。」禮明櫟堅持道:「我又不開全場,進去給你拍個照片就走。學術圈開刃,值得紀念。」

  謝為知決定到時候上台匯報,注意點出入口和場下。

  而另一邊,謝為知的匯報時間在下午,禮明櫟完成樓房確定後,正好能前往會場看完匯報,接閨蜜吃飯。她計劃得好好的,沒想到見到了一個「熟人」。

  表面上,她很客套地和陳馳打招呼:「你好你好。」心底卻覺得事實奇妙。

  陳馳——簡中網際網路活躍的富姐。一言以蔽之,禮明櫟看過她炫富。

  神豪宿主還沒醞釀出什麼感想來,卻聽見陳馳湊進來握手,眼睛亮晶晶地說:「我是主播的粉絲。」

  禮明櫟戰術後仰了一下。

  為了拉進關係,陳家長女還是使用了最近正火的時尚標籤。但非要說,她確實是。

  「主播現在正在忙什麼?如果冒犯的話可以不用回答。」陳馳想了想,又忍不住說:「但我感覺她有件自己一直在做的事。」

  榜一忙碌於開發遊戲,這是有目共睹的事。把一款巨製遊戲壓縮在一年內完成,即便解決了所有資金問題,拿鈔票開道,這依然是一件工程量巨大的項目,不意外榜一那麼忙碌。然而主播呢?那個說「所以我要證明,它一點都不困難」的主播呢?

  陳馳不認為她會徹底悠閒下來,起碼不會像自己一樣。

  這句話說到禮明櫟心坎去了,她頓時提起了興致:「她做匯報去了。」

  「做匯報?」

  陳馳有些沒聽懂,什麼匯報需要主播來做?那可是——

  主播啊。

  第80章 事已至此,先聽會吧。

  主播要做什麼匯報?

  ——學術匯報。

  .

  謝為知做過幾次學術蝗蟲, 和一堆大拿們在茶歇的時候大拿特拿。當時她甚至不是參會人員,而是學校派過去的攝影記者。

  在那個時候,謝為知絕沒想過,不過三年, 自己跳過了「與會人員」的身份, 直接進階成了匯報人之一。

  除了被點名的第一瞬間有些緊繃外,謝為知接下來的場合表現得堪稱從容。她仿佛回到了與張玉林簽合同的那天, 優勢在她, 主動方也在她。自己非來經歷檢閱,而是來展示和體驗。

  用接地氣的話來講,肚子裡有墨水, 晃起來就是不慌。

  晃著晃著,謝為知視線一掃, 看見了一張並不陌生的臉。

  周密林。

  謝為知更熟悉她的網名,2047。

  匯報人眼皮跳了跳, 但聲音還是穩的。她移開視線, 接下沒再往觀眾區觀察, 而是平靜地直視前方, 和某個想像中的存在進行匯報, 最後順利地完成了全部內容的展示。

  下台的時候, 謝為知心裡還在想著直播間網友哪來的, 沒怎麼咂摸出匯報結束的感悟,一個恍惚就落座了, 耳邊只剩鼓掌的餘音。

  回過神後,她也只是調整了一下坐姿, 隨後看向台上。

  謝為知眨了眨眼睛。

  事已至此,先聽會吧。

  .

  投刊時, 為了表明研究的嚴謹性,謝為知特地點明了資金數額。但是在匯報中,面對著一眾參會人,她無意擺出這個大概率會嚇到人的數字,只是闡述了自己的實驗對象和實驗設計。

  然而即便如此,當主講人說出了自己的研究範圍後,張玉林依然聽到周圍傳來了嘈雜的交談聲。

  有的人自己換算起來,得到一個龐大到難以理解的數字。更可怕的是,這是一個獨立完成、沒有任何企業投資的項目。

  在確定主講人沒有說錯時,交談的聲音更大。

  素滿香和張玉林同處一院,即便已經看過了具體論文,此刻也忍不住對她說:「就這一篇,以後所有關於西京水質的研究,都得參考引用,都繞不過。」

  後者表示不止如此:「省水質局也找她要了數據。」

  旁邊的人聽到了談論的內容,看了一眼張玉林桌子上的名牌,上前結識道:「張教授是嗎?你好你好。」幾人互相介紹後,她又驚訝問:「匯報人是你們學校的吧?」

  「她的學生。」素滿香補充。

  「這樣。」說話人心思活動了一下,又介紹起了自己的方向:「其實我們的研究領域有重合的地方,也有互補的地方,有機會可以一起合作……」

  「有機會一定,有機會一定。」

  你來我往之間,張玉林不由得瞥了一眼自己的博士生匯報人。青年正聚精會神地聽著,不知道聽懂了多少,但她神色認真,也沒有人

  上前打擾,與她攀談。

  下台的時候,她也是這樣情緒淡淡的,帶著自成一脈的專注感,並未特地關注幾個為她鼓掌的業內專家。

  但沒人覺得她真的做錯了什麼,她走著一條截然不同的路線。

  張玉林收回了視線。

  另一邊,會議暫停,謝為知抽空看了一眼手機消息。禮明櫟表示帶了自己新認識的朋友來,並且選擇在她當主講人的場合見面。

  【禮明櫟】:我炫耀一番,你隨意

  謝為知想了想,稍微明白了對方是什麼意思。

  當學生時,成績好有天然的光環,兩人很習慣拿謝為知好學生的名頭為各種活動做背書。特別是在老師和家長面前,謝為知出場有奇效。

  才認識了新朋友,就帶著對方往她主場的會議上撞。謝為知只能理解,禮明櫟需要一點匯報人的身份。

  會和周密林有關嗎?然而謝為知轉念一想,對方充其量算得上是老朋友。但也有很大可能是熟人偶遇——

  手機再次冒出一條消息提示,【周密林】來訊。謝為知不知懷著何種心情點開,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最後不得不承認,對方就是因她來的。

  為此還發了一篇道歉小作文呢。

  謝為知常常以己度人,卻總是為各種人的抽象屢受驚訝。此刻,她選擇放過自己,向對方發送了一段話。

  【謝為知】:我準備去見禮明櫟的新朋友,你打算一起來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