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張玉林又說:「《全環境科學》的審稿周期為兩個月,並不長,可以一試。即便被拒稿,也可以得到一區審稿人的修改意見。專業人士的反饋也算是一個收穫。」
雖然謝為知心裡嘀咕,花錢總是能讓一堆專業人士幫她看看的,不過她也放寬心,隨手一投。畢竟她才博一,而直博有五年,時間怎麼算都非常充裕。
距離投遞稿件沒到半個月,謝為知查看信箱,發現自己收到了審稿人的回件。
第68章 郵件是一串長文。
瑪麗·詹森發現了篇奇文。
身為環境科學領域資深研究員, 瑪麗在《全環境科學》期刊中擔任審稿人一職。早晨九點,回復完科員團隊的郵件後,她開始處理一天的首要工作,審閱論文。
對於領域內的前沿問題, 瑪麗早已爛熟於心。基本上她初看題目, 就大致明白筆者的研究框架;再粗略掃一遍梗概和數據,對於文章質量也便有所把握;直到最後才是瀏覽全文, 提出改進建議。
採用上述方法, 瑪麗以極高的效率處理著待審稿論文,一篇接著一篇,動作有條不紊。直到她點擊滑鼠, 審閱一篇新的文章時,她拖動滾輪的動作一頓, 皺起眉頭。
最先讓瑪麗感到不對勁的地方是數據。她對於數據準確性的要求極高,或者說, 這在業內是條重要的學術規範。一篇實驗性的文章連數據都有問題, 那它就可以直接看作一張廢紙。
瞧瞧對方寫的是什麼?「對地區600多條骨幹大河, 2700多條大小河流進行污染物清理」?瑪麗通讀好幾遍, 才確定研究對象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是全部。
——為了研究意義鼓吹的大話, 瑪麗給出了評價。
雖不知道對方做了怎樣的操作, 但這麼大範圍的研究目標,有極大概率對方每一項都做不好, 更有可能的是,筆者以其中重點研究的例子替代整體。
到這一步, 文章已經初步打上作假的嫌疑,不過瑪麗繼續耐心看了下去, 可惜往後就更讓人感到一頭霧水。組織人工打撈、機械輔助,還往所有河流安裝了檢測器和傳感器?每一條河?每一條河!
「要不就是對方在胡寫,要不就是我在做夢。」
瑪麗自言自語道。
這下研究內容倒不空泛了,就是有種幻想般的荒謬。
研究方法科學,實驗設計也沒什麼問題,要是真能完成,得出的數據就能做各種橫向比較,正如文章後續進行的那樣——然而這能做出來嗎?
譬如一人精通管理五百強公司的經驗,對此頭頭是道,就有這樣一家公司讓他管理?
瑪麗寧願相信作者只是採樣了河水進行模擬,都不敢相信對方進行了實地試驗,從頭到尾把河水清理了一番。太昂貴了。
大多數研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因為學者需要進行不斷試錯,或許最終的方案執行起來無比簡單。然而本篇文章,僅是復現就能掏空許多科研經費,最後卻沒有專利成果,只是一篇純粹的研究,誰會願意花錢支持這樣的研究?
再返回頭細看,瑪麗發現筆者對於經費有描述,看來對方也對錢有所概念。只可惜,概念在於千萬人民幣,百萬英鎊。
百萬英鎊!一瞬間,文章內所有的數據都有了真實性,並且真實到可怕。
瑪麗得承認,這篇論文並不深奧,課題甚至算得上簡單,但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做到了極致。
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得一個地區三千多條河流的詳細數據做分析,好吧,沒幾個人能做到。研究對象任對方取用,這是一種燒錢就能有結果的研究,並且對方燒得起。
瑪麗寫下了自己的意見反饋,點擊發送後,她握住滑鼠思考片刻,突然聯繫起了編輯。
按照慣例,完成審稿後,接下來就是編輯綜合匯總各位審稿人的意見,這一步就沒有瑪麗的事情。然而瑪麗朝編輯一提,後者就立刻明白了對方的來意。
「啊,那篇文章。」編輯回覆:「來自一位新人學者。我和其他幾個審稿人正在討論如何處理它,你要參與嗎?」
.
謝為知看到郵箱裡的消息後,心跳開始緩慢加速,原本暈暈乎乎的大腦瞬間變得清明。
快得離譜,她想,不會是什麼壞消息吧。
雖然按道理來說不該抱有很大期待,畢竟是一區文章,哪有那麼便宜的事。但是既然已經投遞,謝為知總是希望能得到好結果。
謝為知大四提前進組,每周兩次組會,雖然很慘,但到底有所收穫。這一個月里她又沒日沒夜地寫論文,導師的反饋也不差,她也就對自己抱有一點信心。起碼不要被拒,否則花費千萬的博士生會很沒面子。
總之,比騎馬時忐忑。謝為知心跳越來越快,點開了手機。
一串長文。
……
……
「啊啊啊啊禮明櫟!!!!」
禮明櫟剪視頻的手一抖,從沒聽過謝為知這麼大的叫聲。她猛地回頭,下意識詫異都到了十二月份,疆地竟然有會飛的蟑螂。
不一定是蟑螂,感覺謝為知不像是驚嚇的模樣。
確實不是。謝為知的手指在手機界面劃上劃下,把回件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
【尊敬的謝為知女士:
您好!
非常榮幸地通知您,您投至《全環境科學》期刊的論文已通過我們的審核流程,被正式接收,即將在本期刊發表。
在審稿過程中,您的論文得到了審稿專家們的高度評價。他們一致認為,您對河流垃圾清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學術價值。論文中翔實的數據、創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提出的切實可行的治理策略,為環境科學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參考。
在此次評審中,參與的5位審稿人從不同角度對您的論文進行了深入分析。審稿人A稱讚您對千萬資金的合理運用闡述清晰,為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支撐;審稿人A稱讚您……綜合各位專家的意見,我們認為這是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
接下來,煩請您按照以下要求,完成後續工作:
1.版權轉讓協議簽署:……
2.論文格式微調:……
3.出版時間安排:……
再次感謝您對《全環境科學》期刊的信任與支持。如有任何疑問,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全環境科學》期刊編輯部】
聽見禮明櫟的腳步聲,在對方剛推開門的一瞬,她抬頭望去,眼睛異亮:「噫嘻,我中了!」
中了什麼?不是四區、不是三區、不是二區,謝為知成了一區的一作!還是外刊的通訊作者!不用延畢的七年,不用按部就班的五年,憑藉著超能力和一點點努力,謝為知馬上就要有title了。
你怎麼知道她在一區在投,十五天秒回,修改都不用,直接被接收了?!
謝為知這下頭不暈了,腿不疼了,立刻從床上爬起來,抱著手機朝禮明櫟笑,眉眼彎彎,純粹的、毫無遮掩的笑意。
對著這一張臉,沒有人可以否認她此刻的好心情,叫旁觀者心情也變得明媚起來。
禮明櫟一秒進入狀態,神色驚嘆而感慨:「啊啊啊謝為知,科研圈出現了你,我都要替別人擔心了!他們怎麼辦啊?」
要是禮明櫟台詞收斂一半,謝為知還能順著話往下接,然而對方說得如此誇張,她忍不住樂起來:「救命啊,他們也沒這麼倒霉吧,我感覺還是你更不給人留活路一點。」
想及此,她朝對方眨眼:「我當上院士還有一段時間,你這個首富前十說上就上,我沒有實感真是不好意思。」
雖然上首富前十的並非本人,錢也還沒提現,但無礙禮明櫟向下擺手,面露矜持,做低調姿態:「還沒更新,咱們在心裡知道就好。實感這種事多炫耀炫耀就行,一區的含金量不都是二三四區給對比上來的嗎。」
謝為知低語:「你簡直是比喻大王。」
然後兩人又笑。也不知為什麼,開心的時候彼此總是能說一籮筐彩虹屁。謝為知不愛聽別人對自己發表什麼高見,但禮明櫟說話跟講單口相聲一般,句句戳她笑點。她本人笑點挺高來著的。
把「獎狀」給禮明櫟過上一眼後,後者感慨:「我要是在公司里多留兩個月,估計也能評上半年的優秀員工。」
謝為知哭笑不得:「那他們虧大了,誰能知道你分分鐘百萬業績啊。」
禮明櫟大手一揮:「幾百萬算什麼。等你休息好了上號,咱們再炸幾個煙花慶祝一下,充實一下國庫,以備遊玩資金。」
謝為知這次沒多少抗拒,很配合地點頭。她開心,現在看誰好感度都自動加十分,得到好消息,又覺得日子能過,論文能寫了。
是了,現在得和導師分享一下好消息。她這樣想著。
.
本次投遞外刊,張玉林沒有擔任論文的通訊作者。
從學術影響力來說,年長者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深耕多年,更適合負責與編輯的對接工作,編輯也會優先關注更知名學者的通訊稿件。然而張玉林不敢說自己算得上知名,又或者說,她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她看得很清楚,自己的學生謝為知比自己的路更長,也能走得更遠。<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雖然謝為知心裡嘀咕,花錢總是能讓一堆專業人士幫她看看的,不過她也放寬心,隨手一投。畢竟她才博一,而直博有五年,時間怎麼算都非常充裕。
距離投遞稿件沒到半個月,謝為知查看信箱,發現自己收到了審稿人的回件。
第68章 郵件是一串長文。
瑪麗·詹森發現了篇奇文。
身為環境科學領域資深研究員, 瑪麗在《全環境科學》期刊中擔任審稿人一職。早晨九點,回復完科員團隊的郵件後,她開始處理一天的首要工作,審閱論文。
對於領域內的前沿問題, 瑪麗早已爛熟於心。基本上她初看題目, 就大致明白筆者的研究框架;再粗略掃一遍梗概和數據,對於文章質量也便有所把握;直到最後才是瀏覽全文, 提出改進建議。
採用上述方法, 瑪麗以極高的效率處理著待審稿論文,一篇接著一篇,動作有條不紊。直到她點擊滑鼠, 審閱一篇新的文章時,她拖動滾輪的動作一頓, 皺起眉頭。
最先讓瑪麗感到不對勁的地方是數據。她對於數據準確性的要求極高,或者說, 這在業內是條重要的學術規範。一篇實驗性的文章連數據都有問題, 那它就可以直接看作一張廢紙。
瞧瞧對方寫的是什麼?「對地區600多條骨幹大河, 2700多條大小河流進行污染物清理」?瑪麗通讀好幾遍, 才確定研究對象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是全部。
——為了研究意義鼓吹的大話, 瑪麗給出了評價。
雖不知道對方做了怎樣的操作, 但這麼大範圍的研究目標,有極大概率對方每一項都做不好, 更有可能的是,筆者以其中重點研究的例子替代整體。
到這一步, 文章已經初步打上作假的嫌疑,不過瑪麗繼續耐心看了下去, 可惜往後就更讓人感到一頭霧水。組織人工打撈、機械輔助,還往所有河流安裝了檢測器和傳感器?每一條河?每一條河!
「要不就是對方在胡寫,要不就是我在做夢。」
瑪麗自言自語道。
這下研究內容倒不空泛了,就是有種幻想般的荒謬。
研究方法科學,實驗設計也沒什麼問題,要是真能完成,得出的數據就能做各種橫向比較,正如文章後續進行的那樣——然而這能做出來嗎?
譬如一人精通管理五百強公司的經驗,對此頭頭是道,就有這樣一家公司讓他管理?
瑪麗寧願相信作者只是採樣了河水進行模擬,都不敢相信對方進行了實地試驗,從頭到尾把河水清理了一番。太昂貴了。
大多數研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因為學者需要進行不斷試錯,或許最終的方案執行起來無比簡單。然而本篇文章,僅是復現就能掏空許多科研經費,最後卻沒有專利成果,只是一篇純粹的研究,誰會願意花錢支持這樣的研究?
再返回頭細看,瑪麗發現筆者對於經費有描述,看來對方也對錢有所概念。只可惜,概念在於千萬人民幣,百萬英鎊。
百萬英鎊!一瞬間,文章內所有的數據都有了真實性,並且真實到可怕。
瑪麗得承認,這篇論文並不深奧,課題甚至算得上簡單,但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做到了極致。
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得一個地區三千多條河流的詳細數據做分析,好吧,沒幾個人能做到。研究對象任對方取用,這是一種燒錢就能有結果的研究,並且對方燒得起。
瑪麗寫下了自己的意見反饋,點擊發送後,她握住滑鼠思考片刻,突然聯繫起了編輯。
按照慣例,完成審稿後,接下來就是編輯綜合匯總各位審稿人的意見,這一步就沒有瑪麗的事情。然而瑪麗朝編輯一提,後者就立刻明白了對方的來意。
「啊,那篇文章。」編輯回覆:「來自一位新人學者。我和其他幾個審稿人正在討論如何處理它,你要參與嗎?」
.
謝為知看到郵箱裡的消息後,心跳開始緩慢加速,原本暈暈乎乎的大腦瞬間變得清明。
快得離譜,她想,不會是什麼壞消息吧。
雖然按道理來說不該抱有很大期待,畢竟是一區文章,哪有那麼便宜的事。但是既然已經投遞,謝為知總是希望能得到好結果。
謝為知大四提前進組,每周兩次組會,雖然很慘,但到底有所收穫。這一個月里她又沒日沒夜地寫論文,導師的反饋也不差,她也就對自己抱有一點信心。起碼不要被拒,否則花費千萬的博士生會很沒面子。
總之,比騎馬時忐忑。謝為知心跳越來越快,點開了手機。
一串長文。
……
……
「啊啊啊啊禮明櫟!!!!」
禮明櫟剪視頻的手一抖,從沒聽過謝為知這麼大的叫聲。她猛地回頭,下意識詫異都到了十二月份,疆地竟然有會飛的蟑螂。
不一定是蟑螂,感覺謝為知不像是驚嚇的模樣。
確實不是。謝為知的手指在手機界面劃上劃下,把回件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
【尊敬的謝為知女士:
您好!
非常榮幸地通知您,您投至《全環境科學》期刊的論文已通過我們的審核流程,被正式接收,即將在本期刊發表。
在審稿過程中,您的論文得到了審稿專家們的高度評價。他們一致認為,您對河流垃圾清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學術價值。論文中翔實的數據、創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提出的切實可行的治理策略,為環境科學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參考。
在此次評審中,參與的5位審稿人從不同角度對您的論文進行了深入分析。審稿人A稱讚您對千萬資金的合理運用闡述清晰,為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支撐;審稿人A稱讚您……綜合各位專家的意見,我們認為這是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
接下來,煩請您按照以下要求,完成後續工作:
1.版權轉讓協議簽署:……
2.論文格式微調:……
3.出版時間安排:……
再次感謝您對《全環境科學》期刊的信任與支持。如有任何疑問,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全環境科學》期刊編輯部】
聽見禮明櫟的腳步聲,在對方剛推開門的一瞬,她抬頭望去,眼睛異亮:「噫嘻,我中了!」
中了什麼?不是四區、不是三區、不是二區,謝為知成了一區的一作!還是外刊的通訊作者!不用延畢的七年,不用按部就班的五年,憑藉著超能力和一點點努力,謝為知馬上就要有title了。
你怎麼知道她在一區在投,十五天秒回,修改都不用,直接被接收了?!
謝為知這下頭不暈了,腿不疼了,立刻從床上爬起來,抱著手機朝禮明櫟笑,眉眼彎彎,純粹的、毫無遮掩的笑意。
對著這一張臉,沒有人可以否認她此刻的好心情,叫旁觀者心情也變得明媚起來。
禮明櫟一秒進入狀態,神色驚嘆而感慨:「啊啊啊謝為知,科研圈出現了你,我都要替別人擔心了!他們怎麼辦啊?」
要是禮明櫟台詞收斂一半,謝為知還能順著話往下接,然而對方說得如此誇張,她忍不住樂起來:「救命啊,他們也沒這麼倒霉吧,我感覺還是你更不給人留活路一點。」
想及此,她朝對方眨眼:「我當上院士還有一段時間,你這個首富前十說上就上,我沒有實感真是不好意思。」
雖然上首富前十的並非本人,錢也還沒提現,但無礙禮明櫟向下擺手,面露矜持,做低調姿態:「還沒更新,咱們在心裡知道就好。實感這種事多炫耀炫耀就行,一區的含金量不都是二三四區給對比上來的嗎。」
謝為知低語:「你簡直是比喻大王。」
然後兩人又笑。也不知為什麼,開心的時候彼此總是能說一籮筐彩虹屁。謝為知不愛聽別人對自己發表什麼高見,但禮明櫟說話跟講單口相聲一般,句句戳她笑點。她本人笑點挺高來著的。
把「獎狀」給禮明櫟過上一眼後,後者感慨:「我要是在公司里多留兩個月,估計也能評上半年的優秀員工。」
謝為知哭笑不得:「那他們虧大了,誰能知道你分分鐘百萬業績啊。」
禮明櫟大手一揮:「幾百萬算什麼。等你休息好了上號,咱們再炸幾個煙花慶祝一下,充實一下國庫,以備遊玩資金。」
謝為知這次沒多少抗拒,很配合地點頭。她開心,現在看誰好感度都自動加十分,得到好消息,又覺得日子能過,論文能寫了。
是了,現在得和導師分享一下好消息。她這樣想著。
.
本次投遞外刊,張玉林沒有擔任論文的通訊作者。
從學術影響力來說,年長者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深耕多年,更適合負責與編輯的對接工作,編輯也會優先關注更知名學者的通訊稿件。然而張玉林不敢說自己算得上知名,又或者說,她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她看得很清楚,自己的學生謝為知比自己的路更長,也能走得更遠。<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