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孟行毓毫不客氣地坐在太師椅上,抬起茶杯啜了一口,舒服地嘆了口氣:「還是娘娘日子過得最自在。」
自在?蘇蘊雪露出一個嘲諷地笑,轉瞬消失不見,也回到廳堂內坐下。
就聽孟行毓說:「鳳陽那邊傳來消息,說是蕭桓衍在高牆內,不是無緣無故仰天大笑,就是不眠不休,終日與一牆低語,大概已經……瘋了吧?」
蘇蘊雪心中一悸,她已經很久沒有聽到蕭桓衍的消息了,來到西苑的三年,她幾乎與世隔絕,似乎快忘了世上還有蕭桓衍這個人。
此時驟然聽人提起,她深藏於心底的驚悸還是再次湧上心頭。
「對著牆說話?」蘇蘊雪低喃,「你相信嗎?
」
孟行毓面帶沉思地搖了搖頭:「他自去年才開始出現這樣的症狀,有太醫去看過,說是已經心脈逆亂、神智盡失了。」
蘇蘊雪端著茶杯怔怔不語,一時說不上來心中是什麼感受。
孟行毓也不指望蘇蘊雪會與他說什麼,一杯茶喝盡,站起身道:「今日多謝娘娘款待,我先回去了。近幾日娘娘留心宮裡來的人,皇上頭疾愈發嚴重,英王和安王蠢蠢欲動,當心有人趁亂對你不利。」
蘇蘊雪垂著眼睛,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一小片陰影,讓人看不清神情,她道:「知道了,多謝孟大人提醒。」
「對了,」孟行毓走出幾步又停下,回過身看向蘇蘊雪:「娘娘的小字可是洄洄?」
蘇蘊雪蹙眉:「什麼?」
「……沒什麼。」
孟行毓轉身走了,留蘇蘊雪一個人在廳堂里獨自思量。
孟行舟留在鳳陽的人回來告訴他,蕭桓衍發瘋的時候,口中喚得最多的就是「洄洄」二字,起初他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仔細想想,這兩個字應當與蘇蘊雪有關,可是看剛才蘇蘊雪的反應,他忽然又不想將這件事告訴她了。
既然已經結束,那就沒有必要了。
明州,市舶司碼頭。
一艘高大的福船停在海面上,正在排隊等候岸上的內侍勘合印信後好上岸易貨。
然而這艘船自辰時起到明州,卻一直等到申時都沒能上岸,船主站在船頭,面帶焦急地看向岸邊站著一群身穿青色曳撒都內侍方向,他問一旁的管事:「你看現在勘合文書的那艘船,是不是在我們後面來的?怎麼反倒在我們前面上岸了?」
管事凝眸細看:「好像是啊,而且看船上之人的裝束,應該是倭人的船。」
自當年倭寇入侵卻敗給寧軍後,沿海的三個市舶司恢復往昔繁榮,倭寇見狀,乾脆轉變策略,轉而向寧朝稱臣,希望能到寧朝貿易。他們的國書隨著大批金銀進了皇宮,慶和帝略一思索就同意了,倭國雖小,卻是海上聯通外界的一個重要樞紐。他們來朝,帶來的不僅是本國的商品,還有更遙遠的番國之物,慶和帝沒必要放著送上來的錢不賺,再者倭國稱臣,也可以讓寧朝威加海外。
然而倭人狡詐,知道寧朝市舶司由宦官掌管,也知道宦官貪財,每次靠岸都奉上大筆銀錢賄賂宦官以期早日勘合定價,先他人一步上岸做生意。
雖然很多商隊不滿,但畏懼宦官權勢,只能忍氣吞聲跟著這些倭人賄賂宦官,船主早先就已經派人送了錢過去,沒想道還是等了這麼久。
船主心中著急,若是再輪不到他們,等東家來了,他也不好交代,他吩咐管事:「再拿一匣子金條過去,客氣一點,請幾位大鐺高抬貴手,早日放行。」
管事應聲而去,不久空手回來,面上帶著笑意:「船主,成了,為首的趙宦官說下一個就是我們。」
船主聞言頷首,沒有對此發表意見,雙目依舊緊緊盯著岸上。
此時他們的另一支隊船也到了明州,為首的正是整支船隊真正的主人,底下人都稱之為東家。
東家身材高大魁梧,面帶兇相,眉眼間還有幾分壓制不住的殺氣。
福船的船主連忙派人用小船將他送到東家船上,東家看見他,頗為不悅地問:「讓你先行就是讓你提前過來勘合文書的,怎麼現在都還沒弄好?」
船主擦了擦臉上的汗,小心道:「是小的處事不周,沒有給幾位宦官送夠銀兩,被幾艘倭國來的船搶在了前面,不過小的已經又送了錢過去,一位宦官說下一個就輪到我們了。」
「已經送了多少錢了?」
「大概五百兩黃金。」
誰知東家聽了面色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更生氣了:「哼!這些太監真是貪得無厭,我們今日所有的貨物要是能夠順利出手,也不過能掙個幾千兩黃金,他們倒好,坐在岸邊翹著腳就平白得那麼多錢。再者他們不是大寧朝的宦官嗎?怎麼反倒還向著那也倭賊,就因為他們給的錢多?」
被插隊的不止他們一家船隊,可是其餘人都安分守己地等在船上,不敢又半分怨言,船主生怕東家的話被別人聽見,傳到太監耳朵里就遭了。
他連忙道:「東家消消氣,下一個就到我們了,很快就可以上岸。」
東家背著手凝眉站在甲板上,好歹沒有再說出什麼讓船主心驚膽顫的話來。
此時後方又駛來一艘沙船,幾乎有三層樓高,一個倭人裝束的男子立在船頭,神情倨傲,目中無人,他的船大搖大擺地越過水麵上密密麻麻的商船,徑直將船駛到了離幾個宦官最近的地方,只見幾個宦官當即收回正往福船這邊來的腳步,徑直上了倭人的船。
東家見狀大怒:「怎麼回事,不是應該輪到我們了嗎?怎麼又上了倭寇的船?!」
東家中氣十足,聲如洪鐘,岸邊的太監和那艘船上的倭人都聽見了他的話,那太監轉過頭來,趾高氣昂地看了他們這邊一眼,呵斥道:「放肆——咋家想先驗誰的船就先驗誰的船,你是什麼東西也配說三道四?!」手中拂塵一揮,「一邊兒等著去,今兒你們最後!」
一旁的倭人聽懂了他們的話,指著東家大聲嘲笑,用蹩腳的漢話道:「你們,下賤的商人,也配跟我們大名爭。」
東家勃然大怒,一手按在藏在大氅下的長刀上,眼見就要抽刀,被船主眼疾手快地攔住:「東家息怒,東家息怒!小不忍則亂大謀啊!想想我們這麼多貨物,若是今日無法出手,可就血本無歸了!想想那些兄弟們,這些時日吃了多少苦才等到今天!」
東家好容易壓住怒氣,他沒有再去挑釁太監,而是指著倭人道:「倭賊你給我等著,別讓我在海上遇見你!」
「何事如此喧譁?」
岸上又走來一隊人馬,為首的是一個面若傅粉,眉眼陰柔的宦官,穿著杏黃色通袖瀾紋樣的曳撒,身後跟著一隊士兵,之前幾個太監見了他忙低頭哈腰地行禮,此人正是市舶司提督,明州鎮守太監趙喜。
趙喜問其中一個小太監:「發生了何事?」
那個小太監立刻指著東家這邊的船隊道:「這幾人不懂規矩,公然帶頭在碼頭鬧事,企圖破壞我們勘合文書的順序。」
趙喜抄著手看向這邊,東家傲然回視,神情不卑不亢。
趙喜又看了一眼他們身後的船隊,見幾艘船吃水都很重,知道他們帶的貨物不少,又見幾人面生,不像是常在明州市舶司出入的商戶,猜測應該是初來乍到不懂規矩的新人,便對左右道:「公然挑釁市舶司的規矩,來人吶,將他們拿下!」
一旁的倭人聽到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活該,你們,等著,坐牢吧!」
第88章 起事
東家氣涌如山, 目露凶光,一把推開死死攔著他的船主, 拔出腰間長刀指向趙喜:「閹人,我先結果了你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再去找倭賊算帳!!!」
趙喜見狀橫眉豎目,指著東家道:「你簡直膽大包天,膽敢刺殺朝廷命官,來人!拿下這個賊子,就地處決!」
東家所在的船已經直直朝著趙喜的方向駛去,他頭也不回,只大喊一聲:「你們還在等什麼?還不亮傢伙?!」
就見東家身後七八艘船上的漢子紛紛不知道從哪抽出了長槍短劍, 跟在東家身後氣勢洶洶地朝著岸上的太監殺去。
趙喜不料對方竟然有這麼多人,一時又驚又怕, 一面往後面縮,一面指使幾個士兵迎戰:「愣著幹什麼?還不快上?」
兩方人馬在明州碼頭戰作一團,殺的難分難捨, 只見東家幾個縱躍就撇開寧軍殺到趙喜面前,一刀結果了趙喜的性命,轉而又提刀向倭人揮去。
趙喜帶出來的寧軍不多,幾人見趙喜被殺,頓時慌了手腳,立刻有人放出信號, 尖銳的鳴鏑聲響徹碼頭上空,不消片刻,明州兩個衛所上萬人馬就會往這邊趕, 而他們七八艘船至多也不過六七百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自在?蘇蘊雪露出一個嘲諷地笑,轉瞬消失不見,也回到廳堂內坐下。
就聽孟行毓說:「鳳陽那邊傳來消息,說是蕭桓衍在高牆內,不是無緣無故仰天大笑,就是不眠不休,終日與一牆低語,大概已經……瘋了吧?」
蘇蘊雪心中一悸,她已經很久沒有聽到蕭桓衍的消息了,來到西苑的三年,她幾乎與世隔絕,似乎快忘了世上還有蕭桓衍這個人。
此時驟然聽人提起,她深藏於心底的驚悸還是再次湧上心頭。
「對著牆說話?」蘇蘊雪低喃,「你相信嗎?
」
孟行毓面帶沉思地搖了搖頭:「他自去年才開始出現這樣的症狀,有太醫去看過,說是已經心脈逆亂、神智盡失了。」
蘇蘊雪端著茶杯怔怔不語,一時說不上來心中是什麼感受。
孟行毓也不指望蘇蘊雪會與他說什麼,一杯茶喝盡,站起身道:「今日多謝娘娘款待,我先回去了。近幾日娘娘留心宮裡來的人,皇上頭疾愈發嚴重,英王和安王蠢蠢欲動,當心有人趁亂對你不利。」
蘇蘊雪垂著眼睛,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一小片陰影,讓人看不清神情,她道:「知道了,多謝孟大人提醒。」
「對了,」孟行毓走出幾步又停下,回過身看向蘇蘊雪:「娘娘的小字可是洄洄?」
蘇蘊雪蹙眉:「什麼?」
「……沒什麼。」
孟行毓轉身走了,留蘇蘊雪一個人在廳堂里獨自思量。
孟行舟留在鳳陽的人回來告訴他,蕭桓衍發瘋的時候,口中喚得最多的就是「洄洄」二字,起初他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仔細想想,這兩個字應當與蘇蘊雪有關,可是看剛才蘇蘊雪的反應,他忽然又不想將這件事告訴她了。
既然已經結束,那就沒有必要了。
明州,市舶司碼頭。
一艘高大的福船停在海面上,正在排隊等候岸上的內侍勘合印信後好上岸易貨。
然而這艘船自辰時起到明州,卻一直等到申時都沒能上岸,船主站在船頭,面帶焦急地看向岸邊站著一群身穿青色曳撒都內侍方向,他問一旁的管事:「你看現在勘合文書的那艘船,是不是在我們後面來的?怎麼反倒在我們前面上岸了?」
管事凝眸細看:「好像是啊,而且看船上之人的裝束,應該是倭人的船。」
自當年倭寇入侵卻敗給寧軍後,沿海的三個市舶司恢復往昔繁榮,倭寇見狀,乾脆轉變策略,轉而向寧朝稱臣,希望能到寧朝貿易。他們的國書隨著大批金銀進了皇宮,慶和帝略一思索就同意了,倭國雖小,卻是海上聯通外界的一個重要樞紐。他們來朝,帶來的不僅是本國的商品,還有更遙遠的番國之物,慶和帝沒必要放著送上來的錢不賺,再者倭國稱臣,也可以讓寧朝威加海外。
然而倭人狡詐,知道寧朝市舶司由宦官掌管,也知道宦官貪財,每次靠岸都奉上大筆銀錢賄賂宦官以期早日勘合定價,先他人一步上岸做生意。
雖然很多商隊不滿,但畏懼宦官權勢,只能忍氣吞聲跟著這些倭人賄賂宦官,船主早先就已經派人送了錢過去,沒想道還是等了這麼久。
船主心中著急,若是再輪不到他們,等東家來了,他也不好交代,他吩咐管事:「再拿一匣子金條過去,客氣一點,請幾位大鐺高抬貴手,早日放行。」
管事應聲而去,不久空手回來,面上帶著笑意:「船主,成了,為首的趙宦官說下一個就是我們。」
船主聞言頷首,沒有對此發表意見,雙目依舊緊緊盯著岸上。
此時他們的另一支隊船也到了明州,為首的正是整支船隊真正的主人,底下人都稱之為東家。
東家身材高大魁梧,面帶兇相,眉眼間還有幾分壓制不住的殺氣。
福船的船主連忙派人用小船將他送到東家船上,東家看見他,頗為不悅地問:「讓你先行就是讓你提前過來勘合文書的,怎麼現在都還沒弄好?」
船主擦了擦臉上的汗,小心道:「是小的處事不周,沒有給幾位宦官送夠銀兩,被幾艘倭國來的船搶在了前面,不過小的已經又送了錢過去,一位宦官說下一個就輪到我們了。」
「已經送了多少錢了?」
「大概五百兩黃金。」
誰知東家聽了面色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更生氣了:「哼!這些太監真是貪得無厭,我們今日所有的貨物要是能夠順利出手,也不過能掙個幾千兩黃金,他們倒好,坐在岸邊翹著腳就平白得那麼多錢。再者他們不是大寧朝的宦官嗎?怎麼反倒還向著那也倭賊,就因為他們給的錢多?」
被插隊的不止他們一家船隊,可是其餘人都安分守己地等在船上,不敢又半分怨言,船主生怕東家的話被別人聽見,傳到太監耳朵里就遭了。
他連忙道:「東家消消氣,下一個就到我們了,很快就可以上岸。」
東家背著手凝眉站在甲板上,好歹沒有再說出什麼讓船主心驚膽顫的話來。
此時後方又駛來一艘沙船,幾乎有三層樓高,一個倭人裝束的男子立在船頭,神情倨傲,目中無人,他的船大搖大擺地越過水麵上密密麻麻的商船,徑直將船駛到了離幾個宦官最近的地方,只見幾個宦官當即收回正往福船這邊來的腳步,徑直上了倭人的船。
東家見狀大怒:「怎麼回事,不是應該輪到我們了嗎?怎麼又上了倭寇的船?!」
東家中氣十足,聲如洪鐘,岸邊的太監和那艘船上的倭人都聽見了他的話,那太監轉過頭來,趾高氣昂地看了他們這邊一眼,呵斥道:「放肆——咋家想先驗誰的船就先驗誰的船,你是什麼東西也配說三道四?!」手中拂塵一揮,「一邊兒等著去,今兒你們最後!」
一旁的倭人聽懂了他們的話,指著東家大聲嘲笑,用蹩腳的漢話道:「你們,下賤的商人,也配跟我們大名爭。」
東家勃然大怒,一手按在藏在大氅下的長刀上,眼見就要抽刀,被船主眼疾手快地攔住:「東家息怒,東家息怒!小不忍則亂大謀啊!想想我們這麼多貨物,若是今日無法出手,可就血本無歸了!想想那些兄弟們,這些時日吃了多少苦才等到今天!」
東家好容易壓住怒氣,他沒有再去挑釁太監,而是指著倭人道:「倭賊你給我等著,別讓我在海上遇見你!」
「何事如此喧譁?」
岸上又走來一隊人馬,為首的是一個面若傅粉,眉眼陰柔的宦官,穿著杏黃色通袖瀾紋樣的曳撒,身後跟著一隊士兵,之前幾個太監見了他忙低頭哈腰地行禮,此人正是市舶司提督,明州鎮守太監趙喜。
趙喜問其中一個小太監:「發生了何事?」
那個小太監立刻指著東家這邊的船隊道:「這幾人不懂規矩,公然帶頭在碼頭鬧事,企圖破壞我們勘合文書的順序。」
趙喜抄著手看向這邊,東家傲然回視,神情不卑不亢。
趙喜又看了一眼他們身後的船隊,見幾艘船吃水都很重,知道他們帶的貨物不少,又見幾人面生,不像是常在明州市舶司出入的商戶,猜測應該是初來乍到不懂規矩的新人,便對左右道:「公然挑釁市舶司的規矩,來人吶,將他們拿下!」
一旁的倭人聽到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活該,你們,等著,坐牢吧!」
第88章 起事
東家氣涌如山, 目露凶光,一把推開死死攔著他的船主, 拔出腰間長刀指向趙喜:「閹人,我先結果了你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再去找倭賊算帳!!!」
趙喜見狀橫眉豎目,指著東家道:「你簡直膽大包天,膽敢刺殺朝廷命官,來人!拿下這個賊子,就地處決!」
東家所在的船已經直直朝著趙喜的方向駛去,他頭也不回,只大喊一聲:「你們還在等什麼?還不亮傢伙?!」
就見東家身後七八艘船上的漢子紛紛不知道從哪抽出了長槍短劍, 跟在東家身後氣勢洶洶地朝著岸上的太監殺去。
趙喜不料對方竟然有這麼多人,一時又驚又怕, 一面往後面縮,一面指使幾個士兵迎戰:「愣著幹什麼?還不快上?」
兩方人馬在明州碼頭戰作一團,殺的難分難捨, 只見東家幾個縱躍就撇開寧軍殺到趙喜面前,一刀結果了趙喜的性命,轉而又提刀向倭人揮去。
趙喜帶出來的寧軍不多,幾人見趙喜被殺,頓時慌了手腳,立刻有人放出信號, 尖銳的鳴鏑聲響徹碼頭上空,不消片刻,明州兩個衛所上萬人馬就會往這邊趕, 而他們七八艘船至多也不過六七百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