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宋漸說:「對不起。」
宋儉心情正激盪著,突然想起一件最最重要的事:「對了!」
「宋漸!軍械庫在哪!月戎王室的人已經知道這個秘密了,他們正在到處追殺我!軍械庫的位置在哪!」
宋漸神色一凌,正要開口。
宋儉陡然醒了過來。
他大睜著眼睛,然後猛地從榻上坐起。
我草!!!
草!!!
重要的秘密!永遠!永遠!說不完!!!
宮德福聽到動靜從門外跑進來,激動的大喊道:「哎呦宋大人,宋大人您終於醒了!哎呦!哎呦!您沒事吧?有沒有哪裡不舒服?!快讓老奴看看!」
宋儉晃著腦袋,試圖把自己打暈過去再做個夢。
宮德福嚇得不輕:「哎呦您這是怎麼了。」
宋儉試了半晌最終還是放棄了,他問:「德芙公公,我睡了幾天?」
宮德福:「睡了有七天呢。」
宋儉:「啊??」
一個夢做了七天嗎?
他又問:「陛下呢?」
宮德福突然支吾。
宋儉心頭湧上一股很不詳的預感。
果然,下一秒。
「邊關急報,月戎大軍突然迫近西塘關,陛下他……前日就已帶人離開了汾州城。」
第67章 蠍子玉
宋儉陡然睜大眼睛, 心跳漏了一大拍。
「陛下……陛下去邊關了?」
宮德福說到這裡落下幾滴淚:「是啊,老奴拼死勸阻都沒能讓陛下回頭,陛下是心懷天下大義的人, 我這一把老骨頭終是目光短淺, 只盼得陛下平平安安的才好……」
他還在哭哭啼啼, 正準備說下一句, 榻上的人卻突然跳下來,鞋都沒穿就飛奔著朝門外跑。
宮德福差點沒暈過去:「啊啊啊啊啊啊呀!宋大人!!您要去哪啊!」
宋儉只埋頭跑。
宮德福跟不上, 嚇得兩腿發軟:「宋大人!宋大人!宋大人您別跑了!」
眼看著少年即將要衝出院門, 前方突然落下來兩道身影,是龍嘯和無常。
兩人將少年一把攔下:「大人!」
宮德福趕忙跑了上去:「天爺啊, 天奶啊,我的祖宗啊, 陛下走前千叮嚀萬囑咐讓老奴照顧好您,您要是跑出去出點什麼事,老奴才真是死也……」
話還沒說完,宮德福突然看見少年眼眶通紅,人站在原地, 不跑也不鬧, 只是安靜掉眼淚。
宮德福瞧了也揪心不已,終歸只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更何況邊關兇險,怎能不擔心。
他也擦了擦自己眼角,安靜許久,還是認真的把其中利害說了一遍。
「如今月戎國已知曉您懷揣軍械庫的秘密,必不會善罷甘休,陛下早已想到, 所以離去之時托人假傳了消息出去,說您已經跟著陛下到了西塘關。」
「月戎國視線暫時轉移,相比西塘關,汾州才是更安全的地方,您好好待在這裡,切記別讓陛下分心啊。」
「而且宋大人,您莫要覺得待在汾州便是貪生怕死,不是這樣的,月戎大軍迫近,戰事打響只是時間問題,隆光三十八年的汾州之戰歷歷在目,現在整個汾州都是人心惶惶,陛下需要有人幫他穩住後方。」
「不僅如此,汾州陰陽鱗冊一事牽連甚廣,如今也到了不得不辦的地步,都察院的欽差大人們即日便能抵達汾州,您留在汾州與高湯二位大人督辦此事,也算了了陛下的一大心病,您說呢?」
宮德福說得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可少年怔怔的沒什麼反應。
過了一會,宋儉突然又轉身朝著房內走去。
龍嘯和無常對視一眼,打算跟上去,卻被宮德福一手攔了下來,他嘆著氣搖搖頭。
他也知道這件事對宋儉來說有些過於殘忍,所以並不多說什麼,只望少年能儘快想通。
廂房的門關了足足大半天,一直到太陽西斜之時才再次打開。
「德芙公公!湯大人和高大人去哪了?我們晚飯要等他們一起吃嗎?」
宮德福抬頭看去,發現少年笑意盈盈,還是以前那副活潑的模樣。
他稍稍放心了些,笑道:「兩位大人在調查稅收之事,晚些回來。」
宋儉從房中跑出來,見宮德福又在灶前做飯,主動過來幫忙:「德芙公公,這白菜好大呀,我來幫你吧。」
宮德福點點頭。
宋儉抱著小菜籃到旁邊,背對著宮德福,一點一點把外面一層白菜幫子撕了下去。
-
西塘關,城門之上。
嚴嘉賜遠眺著城外,憂心忡忡,不多時身側來了一位高大沉穩的老將。
「爹。」
嚴翀:「如何了?」
嚴嘉賜回道:「還在迫近,按探子回稟的消息來看,不出三日就能抵達西塘關外。」
嚴翀眉頭緊蹙:「此番月戎來者不善,恐又是場惡戰。」
嚴翀是兩朝老將,無論是對月戎還是其他小國,他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只是這一次……
他看著城中鬱鬱蔥蔥的林木,心下有些沉重。
正值酷暑。
此番交戰環境與隆光時期那幾場戰爭全然不同,先不說將領士兵受不受得住這樣的氣溫,莊稼還沒豐收,百姓正是農忙之際,軍中的糧食儲備能撐多久也是個大問題。
西塘關全城戒備,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也早已炸了鍋。
兵部籌備糧馬的消息不脛而走,各地衛所調兵支援邊關,任誰看這都是要打仗的苗頭。
有大臣要上書到玉山請天子回京,卻被告知天子早就到嵊關了,於是又開始哭天搶地:「戰場上刀劍無眼!怎能讓陛下冒此風險啊!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一個文臣等於五百隻鴨子,一群文臣堪比養殖場,哭的喊的鬧的叫的,稍微性急點的當即就要備馬追去邊關了。
最後被兵部尚書廖寇文一嗓子罵回來:「陛下上戰場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玩泥巴呢,隆光四十年陛下率兵大敗月戎時年僅十八歲,誰有陛下那樣的軍事將領才能,你們這些窩囊的,不知道做實事光知道給陛下拖後腿,誰再嚷嚷一句本官就算冒著殺頭的風險也要將你們先斬後奏了!」
退回來的大臣:「嚶。」
朝堂上一群嚶嚶怪,靠譜同僚龐清又離京去了汾州辦事,廖寇文已經很頭疼了,幸好沒過多久帝王口諭就到了京中,著郢王監國暫理朝政。
蕭應懷抵達西塘關時恰是三日之後,月戎已在關外三十里地處駐紮,時時派人來挑釁,野蠻又囂張。
城中都軍府中,帝王正站在沙盤前垂著眼眸,他身上仍是一襲最普通素淨的長衫,然而眸光冰冷,睨進犯敵人如螻蟻,讓人不寒而慄。
嚴嘉賜說:「微臣抓了些來挑釁的月戎人,他們叫囂著讓大燕交出……秦孝源的屍骨,還有宋大人。」
有軍械庫之事在前,蕭應懷心中已經有了隱約的猜測。
他伸手極輕的撥掉了沙盤中代表月戎首領的旗子,說道:「既敢叫囂,那他秦家便要做好被朕斬草除根的準備。」
嚴嘉賜神色也跟著沉了下。
此刻的汾州。
大根寨。
「大……大大大大哥,你看……看我……撿到一個……好東……好東西……」
大當家轉頭看見一道疤從懷中掏出一塊玉,成色上好雕刻精緻,伸手就是一巴掌:「你撿的?你平白無故在這鳥不拉屎的山上能撿到這麼好的玉?我讓你撿!讓你撿!讓你撿!」
說一句就打一巴掌,打得一道疤嗷嗷叫:「錯……錯錯錯了,是我偷的,偷……偷的……」
「從哪偷的?」
一道疤:「城……城西袁家。」
大當家稍一想就知道一道疤肯定是昨日在羅寨村時幹的好事,袁家人與那裡的百姓發生了矛盾,險些將幾位老人打死,他們去羅寨村幫忙,一道疤順手就偷了塊玉。
城西袁家與汾州官員勾結,肆意侵占百姓農田,最是黑心腸,大當家也便沒計較,只說:「將這玉收好,袁家人可能會在城中找人盯著,你過些時日再去當掉。」
一道疤:「好……好的大哥!」
他手裡捏著玉,仔細的摩挲著上面瑩潤的光澤。
這蠍子玉,做得真是活……活靈活現。
嗯!
他心情大好,殊不知城西袁家因為這一塊玉天塌了。
「玉呢!玉呢!玉去哪了!」
袁家小兒抱著腦袋:「我不知道啊爹,我記得那玉就在您身上揣著,我沒見啊!是不是您不小心落哪了?」
袁老爺急得快瘋了:「找!給我找!把府里上下翻個底朝天也得給我找出來!」
袁家小兒見他爹這樣,嚇得連忙躲在了柱子後面,趁不注意趕緊溜走。
還同自己的隨從說:「我爹有神經病,我們快點走。」
只有袁老爺清楚,這塊玉,是袁家與月戎細作接頭的信物。
宋儉心情正激盪著,突然想起一件最最重要的事:「對了!」
「宋漸!軍械庫在哪!月戎王室的人已經知道這個秘密了,他們正在到處追殺我!軍械庫的位置在哪!」
宋漸神色一凌,正要開口。
宋儉陡然醒了過來。
他大睜著眼睛,然後猛地從榻上坐起。
我草!!!
草!!!
重要的秘密!永遠!永遠!說不完!!!
宮德福聽到動靜從門外跑進來,激動的大喊道:「哎呦宋大人,宋大人您終於醒了!哎呦!哎呦!您沒事吧?有沒有哪裡不舒服?!快讓老奴看看!」
宋儉晃著腦袋,試圖把自己打暈過去再做個夢。
宮德福嚇得不輕:「哎呦您這是怎麼了。」
宋儉試了半晌最終還是放棄了,他問:「德芙公公,我睡了幾天?」
宮德福:「睡了有七天呢。」
宋儉:「啊??」
一個夢做了七天嗎?
他又問:「陛下呢?」
宮德福突然支吾。
宋儉心頭湧上一股很不詳的預感。
果然,下一秒。
「邊關急報,月戎大軍突然迫近西塘關,陛下他……前日就已帶人離開了汾州城。」
第67章 蠍子玉
宋儉陡然睜大眼睛, 心跳漏了一大拍。
「陛下……陛下去邊關了?」
宮德福說到這裡落下幾滴淚:「是啊,老奴拼死勸阻都沒能讓陛下回頭,陛下是心懷天下大義的人, 我這一把老骨頭終是目光短淺, 只盼得陛下平平安安的才好……」
他還在哭哭啼啼, 正準備說下一句, 榻上的人卻突然跳下來,鞋都沒穿就飛奔著朝門外跑。
宮德福差點沒暈過去:「啊啊啊啊啊啊呀!宋大人!!您要去哪啊!」
宋儉只埋頭跑。
宮德福跟不上, 嚇得兩腿發軟:「宋大人!宋大人!宋大人您別跑了!」
眼看著少年即將要衝出院門, 前方突然落下來兩道身影,是龍嘯和無常。
兩人將少年一把攔下:「大人!」
宮德福趕忙跑了上去:「天爺啊, 天奶啊,我的祖宗啊, 陛下走前千叮嚀萬囑咐讓老奴照顧好您,您要是跑出去出點什麼事,老奴才真是死也……」
話還沒說完,宮德福突然看見少年眼眶通紅,人站在原地, 不跑也不鬧, 只是安靜掉眼淚。
宮德福瞧了也揪心不已,終歸只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更何況邊關兇險,怎能不擔心。
他也擦了擦自己眼角,安靜許久,還是認真的把其中利害說了一遍。
「如今月戎國已知曉您懷揣軍械庫的秘密,必不會善罷甘休,陛下早已想到, 所以離去之時托人假傳了消息出去,說您已經跟著陛下到了西塘關。」
「月戎國視線暫時轉移,相比西塘關,汾州才是更安全的地方,您好好待在這裡,切記別讓陛下分心啊。」
「而且宋大人,您莫要覺得待在汾州便是貪生怕死,不是這樣的,月戎大軍迫近,戰事打響只是時間問題,隆光三十八年的汾州之戰歷歷在目,現在整個汾州都是人心惶惶,陛下需要有人幫他穩住後方。」
「不僅如此,汾州陰陽鱗冊一事牽連甚廣,如今也到了不得不辦的地步,都察院的欽差大人們即日便能抵達汾州,您留在汾州與高湯二位大人督辦此事,也算了了陛下的一大心病,您說呢?」
宮德福說得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可少年怔怔的沒什麼反應。
過了一會,宋儉突然又轉身朝著房內走去。
龍嘯和無常對視一眼,打算跟上去,卻被宮德福一手攔了下來,他嘆著氣搖搖頭。
他也知道這件事對宋儉來說有些過於殘忍,所以並不多說什麼,只望少年能儘快想通。
廂房的門關了足足大半天,一直到太陽西斜之時才再次打開。
「德芙公公!湯大人和高大人去哪了?我們晚飯要等他們一起吃嗎?」
宮德福抬頭看去,發現少年笑意盈盈,還是以前那副活潑的模樣。
他稍稍放心了些,笑道:「兩位大人在調查稅收之事,晚些回來。」
宋儉從房中跑出來,見宮德福又在灶前做飯,主動過來幫忙:「德芙公公,這白菜好大呀,我來幫你吧。」
宮德福點點頭。
宋儉抱著小菜籃到旁邊,背對著宮德福,一點一點把外面一層白菜幫子撕了下去。
-
西塘關,城門之上。
嚴嘉賜遠眺著城外,憂心忡忡,不多時身側來了一位高大沉穩的老將。
「爹。」
嚴翀:「如何了?」
嚴嘉賜回道:「還在迫近,按探子回稟的消息來看,不出三日就能抵達西塘關外。」
嚴翀眉頭緊蹙:「此番月戎來者不善,恐又是場惡戰。」
嚴翀是兩朝老將,無論是對月戎還是其他小國,他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只是這一次……
他看著城中鬱鬱蔥蔥的林木,心下有些沉重。
正值酷暑。
此番交戰環境與隆光時期那幾場戰爭全然不同,先不說將領士兵受不受得住這樣的氣溫,莊稼還沒豐收,百姓正是農忙之際,軍中的糧食儲備能撐多久也是個大問題。
西塘關全城戒備,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也早已炸了鍋。
兵部籌備糧馬的消息不脛而走,各地衛所調兵支援邊關,任誰看這都是要打仗的苗頭。
有大臣要上書到玉山請天子回京,卻被告知天子早就到嵊關了,於是又開始哭天搶地:「戰場上刀劍無眼!怎能讓陛下冒此風險啊!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一個文臣等於五百隻鴨子,一群文臣堪比養殖場,哭的喊的鬧的叫的,稍微性急點的當即就要備馬追去邊關了。
最後被兵部尚書廖寇文一嗓子罵回來:「陛下上戰場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玩泥巴呢,隆光四十年陛下率兵大敗月戎時年僅十八歲,誰有陛下那樣的軍事將領才能,你們這些窩囊的,不知道做實事光知道給陛下拖後腿,誰再嚷嚷一句本官就算冒著殺頭的風險也要將你們先斬後奏了!」
退回來的大臣:「嚶。」
朝堂上一群嚶嚶怪,靠譜同僚龐清又離京去了汾州辦事,廖寇文已經很頭疼了,幸好沒過多久帝王口諭就到了京中,著郢王監國暫理朝政。
蕭應懷抵達西塘關時恰是三日之後,月戎已在關外三十里地處駐紮,時時派人來挑釁,野蠻又囂張。
城中都軍府中,帝王正站在沙盤前垂著眼眸,他身上仍是一襲最普通素淨的長衫,然而眸光冰冷,睨進犯敵人如螻蟻,讓人不寒而慄。
嚴嘉賜說:「微臣抓了些來挑釁的月戎人,他們叫囂著讓大燕交出……秦孝源的屍骨,還有宋大人。」
有軍械庫之事在前,蕭應懷心中已經有了隱約的猜測。
他伸手極輕的撥掉了沙盤中代表月戎首領的旗子,說道:「既敢叫囂,那他秦家便要做好被朕斬草除根的準備。」
嚴嘉賜神色也跟著沉了下。
此刻的汾州。
大根寨。
「大……大大大大哥,你看……看我……撿到一個……好東……好東西……」
大當家轉頭看見一道疤從懷中掏出一塊玉,成色上好雕刻精緻,伸手就是一巴掌:「你撿的?你平白無故在這鳥不拉屎的山上能撿到這麼好的玉?我讓你撿!讓你撿!讓你撿!」
說一句就打一巴掌,打得一道疤嗷嗷叫:「錯……錯錯錯了,是我偷的,偷……偷的……」
「從哪偷的?」
一道疤:「城……城西袁家。」
大當家稍一想就知道一道疤肯定是昨日在羅寨村時幹的好事,袁家人與那裡的百姓發生了矛盾,險些將幾位老人打死,他們去羅寨村幫忙,一道疤順手就偷了塊玉。
城西袁家與汾州官員勾結,肆意侵占百姓農田,最是黑心腸,大當家也便沒計較,只說:「將這玉收好,袁家人可能會在城中找人盯著,你過些時日再去當掉。」
一道疤:「好……好的大哥!」
他手裡捏著玉,仔細的摩挲著上面瑩潤的光澤。
這蠍子玉,做得真是活……活靈活現。
嗯!
他心情大好,殊不知城西袁家因為這一塊玉天塌了。
「玉呢!玉呢!玉去哪了!」
袁家小兒抱著腦袋:「我不知道啊爹,我記得那玉就在您身上揣著,我沒見啊!是不是您不小心落哪了?」
袁老爺急得快瘋了:「找!給我找!把府里上下翻個底朝天也得給我找出來!」
袁家小兒見他爹這樣,嚇得連忙躲在了柱子後面,趁不注意趕緊溜走。
還同自己的隨從說:「我爹有神經病,我們快點走。」
只有袁老爺清楚,這塊玉,是袁家與月戎細作接頭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