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頁
孫管事見他還算受教,想了想就趴在他耳根說了兩句。
孫洪恩驚得睜大了眼睛,狂喜和難以置信,讓他的臉色也很是古怪。
孫管事背著手往山上走,哼了一聲,「瞧你那個沒出息的樣子,你就記住了,只要我們孫家夠忠心,事事聽話,起碼可保百年富貴!」
「是,是,義父,我知道了,我一定記得清清楚楚。」孫洪恩快步追上去,心裡樂開了花兒。
若說先前對於進京,還有幾分心虛,如今可是底氣十足。
當晚,消息就從東州府傳了出去,孫家所有店鋪都在搜集孩子用物,不求最多,只求最精最貴。
所有人都知道了主家得了爵位,就要進京謝恩,搜集這些東西是為了給皇子皇女,卻沒人知道,孫家的小主人也要出生了。
孫洪恩早就娶妻生子了,妻子周氏是個精明的,瞧著老爺子和丈夫的架勢,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於是,晚上睡覺時候,她就吹起了枕頭風,孫洪恩實在興奮,想著幾個月之後這事就會有結果,倒也沒有瞞著妻子。
結果,周氏聽了卻直接急了,「原本還高興家裡得了爵位,以後傳給兒子孫子,結果皇上又要塞個皇子過來,那爵位豈不是最後還要落到皇家,我們孫家算什麼,替他人做嫁衣嗎?」
孫洪恩怎麼也沒想到,妻子會是如此短視,一巴掌就扇了過去。
「閉上你的狗嘴!蠢貨,你想害死全家嗎?」
周氏不服氣,哭得厲害,「什麼叫我害死全家,沒有人比我更希望家裡好。家裡有了爵位,兒子就能讀好學院,就能科考做官,不用一輩子因為家裡經商被人低看。
但這爵位只給你臉上掛點金粉,根本到不了兒子手裡,我憑什麼不能說!」
孫洪恩腸子都要後悔的青了,到底同這蠢女人說這些做什麼。
「那是皇子,還是嫡子,太子親弟弟,以後一定封親王都委屈了,怎麼會搶奪咱們加一個伯爵!你就是蠢貨,自己叼塊肥肉,就以為人人都想吃呢,人家不稀罕!
再說,就是皇家想要收回,你還想造反啊!那本就是皇上賞賜的,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他翻身下地穿了衣衫,「這次你不必進京了,留在老家看守宅子!就你這樣的蠢貨,沒得到了京都給家裡惹禍!」
「老爺,老爺,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周氏慌了,趕緊求饒攔阻,可惜孫洪恩已經出去了,直奔小妾房裡睡下了。
不說孫家這邊鬧騰,只說他們日夜兼程趕到京都的時候,已經三月末了,真正的草長鶯飛,大好的春日。
孫家一行車隊十幾輛,僕從百十人,聲勢也算浩大,免不得就惹人注目。
有人特意打聽幾句,知道是孫家進京了,當然就又有茶餘飯後的談資了。
雖然很多人看不起孫家出身,但孫家是皇上母族,在皇上未曾起兵之前也是多有幫襯。如今皇上封了伯爵,空降京都權貴圈子,是不是說明皇上也…
一時間京都都在猜測,而孫家也行事很高調,進宮出來帶了很多賞賜,然後就忙著修葺府邸,掛了伯爵府的匾額,又有消息放出來,孫家要宴客暖屋了。
有人當時就心活了,自認為猜測到了皇上的心意,於是開始蠢蠢欲動。
當真到了暖居酒宴那日,就算孫家沒有女眷,也照樣有很多客人帶了妻女上門道賀。
而女兒無一不是妙齡芳華,花容月貌。不必說,孫家沒女兒,他們有,全都打著聯手分蛋糕的主意呢。
其實,也無怪乎眾人如此,孫家得了爵位,憑藉的就是皇上念舊情,但萬一皇上某一日惱了孫家,豈不是榮華富貴都成空。
怎麼看,孫家送女子進宮分寵,也幫自家鞏固情分是最好的選擇。
第九百二十二章 打臉來的太快
而孫家好似也有這個意思,雖然後院沒有女眷,但孫家打理家事的兩個嬤嬤都是宮裡出來的,極有規矩,有八面玲瓏,把來赴宴的夫人小姐們照料的極妥帖。
散席時候,甚至每位閨秀還得了一件伴手禮盒,盒子裡是江南李記的胭脂,雙面繡的團扇,一套黃楊木梳子,一面雕工細緻的小銅鏡。
雖然如今整個京都,還有大魏各地,女子保養妝容之物都以花想容為最,但李記這個稱霸胭脂界百年的王者,還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還有那團扇也是精美,梳子和銅鏡更巧奪天工。
閨秀們都很是高興,她們的父母更樂開了花兒,以為閨女入了孫家的眼。
於是,之後幾日,不少人連續出入孫家,酒喝多了,自認同孫家有了心照不宣的約定,有人酒席上就忍不住大放厥詞了。
「老太爺啊,您可是進京了,否則這京都都要姓方了。」
「是啊,論血緣親近,您們孫家的姑娘可是聖母太后,皇上的親母。方家不過是皇后的母族,比咱們孫家矮上一截呢。
論理,方家人見您都要跪地磕頭稱晚輩的。」
「就是,就是,您看如今方家簡直是一手遮天,迷惑的皇上不知怎麼寵愛那個妒婦好了。不就是懷個身孕嗎,皇上連朝政都不管了,這若是再生個皇子,以後啊,大魏更要姓方了!」
「幸好伯爺和老太爺進京了,否則這大魏就真是沒個規矩了。」
「以後可都仰仗老太爺和伯爺了。」
孫達裝作年紀大,耳朵不靈便,十句話里能應一句就不錯了。
而孫洪恩更是長袖善舞,把原本行商時候練就的周旋本領發揮的是十足十,好似承諾了有很多,好似同仇敵愾,但仔細想想,犯忌的話一句沒有。
這般鬧了十幾日,孫家門庭終於安靜下來,宮裡又派人把孫達和孫洪恩請了過去。
所有人都眼巴巴等著,盼著宮裡的消息儘早傳出來。盼著孫老太爺在皇上跟前有幾分顏面,勸動皇上選妃進宮。
而太和殿後院,皇上一家四口,還有外人心裡以為的孫家死敵方玉,更是赫然在座。
美寶兒很喜歡孫達這個給她帶了很多禮物的舅爺爺,笑嘻嘻跑來跑去,一會兒給孫達送果子,一會兒送點心,把孫達笑的合不攏嘴,喜愛之極。
「咱們美寶兒小公主真是太聰明可愛了,等舅爺爺給南邊的商鋪送信兒,給小公主多尋些好東西回來。」
「是啊,我聽說上次他們出海帶了個一丈見方的大扇貝殼回來,回去我就送信兒讓他們運來京都,裝飾好了給小公主做夏涼床。」
孫洪恩也是附和,心裡忍不住吐槽那些指望踩著孫家上位的貪婪小人。
真是當孫家是傻子了,有皇上這根最粗的大腿在,誰會苦心往宮裡塞妃子啊,誰知道妃子多少年能生個皇子,生個皇子會不會得皇上歡心不說,興許皇子長起來,太子都登基了。
舍近取遠,孫家可不是蠢貨!忠心皇上,輔佐太子,親近皇上一家就是最好的選擇。
沒見上次他們進來還要磕頭謝恩,這次再來就被公主稱一聲舅爺爺,從臣子變成了遠親…
方圓兒從灶間回來,她還沒有顯懷,但已經換上了寬鬆的衣裙。
「孫舅舅稍等片刻,灶間做了您喜愛的幾道菜,有些費火,馬上就好。」
孫達趕緊站了起來,一臉擔心的隔空虛扶著,「娘娘快坐下,我們吃點心喝茶就成,何苦讓您下廚?」
「舅舅別客氣,我們也是要吃午飯,而且我沒什麼孕吐,身體還好,做些事也打發空閒功夫。」
方圓兒不在意,笑著招呼兩人吃果子,孫達很歡喜,「不孕吐就好,這孩子是個懂事的,長大也錯不了。」
夜天逸望了方圓兒一眼,見她輕輕點頭,就道,「太醫已經診過脈了,皇后腹中是個男孩兒。
朕隨後就會宣布,這孩子以后姓孫,續孫家香火,但不會承繼伯爵爵位。」
孫達和孫洪恩一聽這話,當時就跪下了。
特別是孫洪恩,皇上這話說的清楚,伯爵就是獎勵給他們多年對孫家的忠心,是給他們忠僕這一脈的。
而皇子姓孫才是承繼孫家的血脈,他們要盡心輔佐就好。
其實他來到孫家的時候,小姐已經進宮了,他一直是跟著孫達的,若說對孫家有多深的情義不現實,更多是努力踏實一步步奮鬥到如今的。
這般最好,孫達完成了對孫家的承諾,了了心結,他也得償所願。
「謝皇上恩賞,嗚嗚,謝皇上。」
孫達低聲嗚咽,有了皇上金口玉言,所有盼望才算落實,再無改變。
夜天逸親手扶了他起來,說道,「舅舅不必如此,孫家是朕母族,原本就該這般。」
「是,是,皇上心慈,老奴以後到就九泉也能同老主子交代了。」
孫達堅持磕頭,才起身。
方玉也是勸了兩句,正好飯菜端上來,眾人圍坐邊吃邊說閒話兒。
方玉就道,「先前又釣出幾條小魚,原本丞相一黨倒台時候,沒有牽連太廣,輕輕放過他們了。不想他們死不悔改,如今又跳出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孫洪恩驚得睜大了眼睛,狂喜和難以置信,讓他的臉色也很是古怪。
孫管事背著手往山上走,哼了一聲,「瞧你那個沒出息的樣子,你就記住了,只要我們孫家夠忠心,事事聽話,起碼可保百年富貴!」
「是,是,義父,我知道了,我一定記得清清楚楚。」孫洪恩快步追上去,心裡樂開了花兒。
若說先前對於進京,還有幾分心虛,如今可是底氣十足。
當晚,消息就從東州府傳了出去,孫家所有店鋪都在搜集孩子用物,不求最多,只求最精最貴。
所有人都知道了主家得了爵位,就要進京謝恩,搜集這些東西是為了給皇子皇女,卻沒人知道,孫家的小主人也要出生了。
孫洪恩早就娶妻生子了,妻子周氏是個精明的,瞧著老爺子和丈夫的架勢,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於是,晚上睡覺時候,她就吹起了枕頭風,孫洪恩實在興奮,想著幾個月之後這事就會有結果,倒也沒有瞞著妻子。
結果,周氏聽了卻直接急了,「原本還高興家裡得了爵位,以後傳給兒子孫子,結果皇上又要塞個皇子過來,那爵位豈不是最後還要落到皇家,我們孫家算什麼,替他人做嫁衣嗎?」
孫洪恩怎麼也沒想到,妻子會是如此短視,一巴掌就扇了過去。
「閉上你的狗嘴!蠢貨,你想害死全家嗎?」
周氏不服氣,哭得厲害,「什麼叫我害死全家,沒有人比我更希望家裡好。家裡有了爵位,兒子就能讀好學院,就能科考做官,不用一輩子因為家裡經商被人低看。
但這爵位只給你臉上掛點金粉,根本到不了兒子手裡,我憑什麼不能說!」
孫洪恩腸子都要後悔的青了,到底同這蠢女人說這些做什麼。
「那是皇子,還是嫡子,太子親弟弟,以後一定封親王都委屈了,怎麼會搶奪咱們加一個伯爵!你就是蠢貨,自己叼塊肥肉,就以為人人都想吃呢,人家不稀罕!
再說,就是皇家想要收回,你還想造反啊!那本就是皇上賞賜的,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他翻身下地穿了衣衫,「這次你不必進京了,留在老家看守宅子!就你這樣的蠢貨,沒得到了京都給家裡惹禍!」
「老爺,老爺,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周氏慌了,趕緊求饒攔阻,可惜孫洪恩已經出去了,直奔小妾房裡睡下了。
不說孫家這邊鬧騰,只說他們日夜兼程趕到京都的時候,已經三月末了,真正的草長鶯飛,大好的春日。
孫家一行車隊十幾輛,僕從百十人,聲勢也算浩大,免不得就惹人注目。
有人特意打聽幾句,知道是孫家進京了,當然就又有茶餘飯後的談資了。
雖然很多人看不起孫家出身,但孫家是皇上母族,在皇上未曾起兵之前也是多有幫襯。如今皇上封了伯爵,空降京都權貴圈子,是不是說明皇上也…
一時間京都都在猜測,而孫家也行事很高調,進宮出來帶了很多賞賜,然後就忙著修葺府邸,掛了伯爵府的匾額,又有消息放出來,孫家要宴客暖屋了。
有人當時就心活了,自認為猜測到了皇上的心意,於是開始蠢蠢欲動。
當真到了暖居酒宴那日,就算孫家沒有女眷,也照樣有很多客人帶了妻女上門道賀。
而女兒無一不是妙齡芳華,花容月貌。不必說,孫家沒女兒,他們有,全都打著聯手分蛋糕的主意呢。
其實,也無怪乎眾人如此,孫家得了爵位,憑藉的就是皇上念舊情,但萬一皇上某一日惱了孫家,豈不是榮華富貴都成空。
怎麼看,孫家送女子進宮分寵,也幫自家鞏固情分是最好的選擇。
第九百二十二章 打臉來的太快
而孫家好似也有這個意思,雖然後院沒有女眷,但孫家打理家事的兩個嬤嬤都是宮裡出來的,極有規矩,有八面玲瓏,把來赴宴的夫人小姐們照料的極妥帖。
散席時候,甚至每位閨秀還得了一件伴手禮盒,盒子裡是江南李記的胭脂,雙面繡的團扇,一套黃楊木梳子,一面雕工細緻的小銅鏡。
雖然如今整個京都,還有大魏各地,女子保養妝容之物都以花想容為最,但李記這個稱霸胭脂界百年的王者,還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還有那團扇也是精美,梳子和銅鏡更巧奪天工。
閨秀們都很是高興,她們的父母更樂開了花兒,以為閨女入了孫家的眼。
於是,之後幾日,不少人連續出入孫家,酒喝多了,自認同孫家有了心照不宣的約定,有人酒席上就忍不住大放厥詞了。
「老太爺啊,您可是進京了,否則這京都都要姓方了。」
「是啊,論血緣親近,您們孫家的姑娘可是聖母太后,皇上的親母。方家不過是皇后的母族,比咱們孫家矮上一截呢。
論理,方家人見您都要跪地磕頭稱晚輩的。」
「就是,就是,您看如今方家簡直是一手遮天,迷惑的皇上不知怎麼寵愛那個妒婦好了。不就是懷個身孕嗎,皇上連朝政都不管了,這若是再生個皇子,以後啊,大魏更要姓方了!」
「幸好伯爺和老太爺進京了,否則這大魏就真是沒個規矩了。」
「以後可都仰仗老太爺和伯爺了。」
孫達裝作年紀大,耳朵不靈便,十句話里能應一句就不錯了。
而孫洪恩更是長袖善舞,把原本行商時候練就的周旋本領發揮的是十足十,好似承諾了有很多,好似同仇敵愾,但仔細想想,犯忌的話一句沒有。
這般鬧了十幾日,孫家門庭終於安靜下來,宮裡又派人把孫達和孫洪恩請了過去。
所有人都眼巴巴等著,盼著宮裡的消息儘早傳出來。盼著孫老太爺在皇上跟前有幾分顏面,勸動皇上選妃進宮。
而太和殿後院,皇上一家四口,還有外人心裡以為的孫家死敵方玉,更是赫然在座。
美寶兒很喜歡孫達這個給她帶了很多禮物的舅爺爺,笑嘻嘻跑來跑去,一會兒給孫達送果子,一會兒送點心,把孫達笑的合不攏嘴,喜愛之極。
「咱們美寶兒小公主真是太聰明可愛了,等舅爺爺給南邊的商鋪送信兒,給小公主多尋些好東西回來。」
「是啊,我聽說上次他們出海帶了個一丈見方的大扇貝殼回來,回去我就送信兒讓他們運來京都,裝飾好了給小公主做夏涼床。」
孫洪恩也是附和,心裡忍不住吐槽那些指望踩著孫家上位的貪婪小人。
真是當孫家是傻子了,有皇上這根最粗的大腿在,誰會苦心往宮裡塞妃子啊,誰知道妃子多少年能生個皇子,生個皇子會不會得皇上歡心不說,興許皇子長起來,太子都登基了。
舍近取遠,孫家可不是蠢貨!忠心皇上,輔佐太子,親近皇上一家就是最好的選擇。
沒見上次他們進來還要磕頭謝恩,這次再來就被公主稱一聲舅爺爺,從臣子變成了遠親…
方圓兒從灶間回來,她還沒有顯懷,但已經換上了寬鬆的衣裙。
「孫舅舅稍等片刻,灶間做了您喜愛的幾道菜,有些費火,馬上就好。」
孫達趕緊站了起來,一臉擔心的隔空虛扶著,「娘娘快坐下,我們吃點心喝茶就成,何苦讓您下廚?」
「舅舅別客氣,我們也是要吃午飯,而且我沒什麼孕吐,身體還好,做些事也打發空閒功夫。」
方圓兒不在意,笑著招呼兩人吃果子,孫達很歡喜,「不孕吐就好,這孩子是個懂事的,長大也錯不了。」
夜天逸望了方圓兒一眼,見她輕輕點頭,就道,「太醫已經診過脈了,皇后腹中是個男孩兒。
朕隨後就會宣布,這孩子以后姓孫,續孫家香火,但不會承繼伯爵爵位。」
孫達和孫洪恩一聽這話,當時就跪下了。
特別是孫洪恩,皇上這話說的清楚,伯爵就是獎勵給他們多年對孫家的忠心,是給他們忠僕這一脈的。
而皇子姓孫才是承繼孫家的血脈,他們要盡心輔佐就好。
其實他來到孫家的時候,小姐已經進宮了,他一直是跟著孫達的,若說對孫家有多深的情義不現實,更多是努力踏實一步步奮鬥到如今的。
這般最好,孫達完成了對孫家的承諾,了了心結,他也得償所願。
「謝皇上恩賞,嗚嗚,謝皇上。」
孫達低聲嗚咽,有了皇上金口玉言,所有盼望才算落實,再無改變。
夜天逸親手扶了他起來,說道,「舅舅不必如此,孫家是朕母族,原本就該這般。」
「是,是,皇上心慈,老奴以後到就九泉也能同老主子交代了。」
孫達堅持磕頭,才起身。
方玉也是勸了兩句,正好飯菜端上來,眾人圍坐邊吃邊說閒話兒。
方玉就道,「先前又釣出幾條小魚,原本丞相一黨倒台時候,沒有牽連太廣,輕輕放過他們了。不想他們死不悔改,如今又跳出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