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越來越多的吃瓜群眾,加入戰場。
有支持的,有反對的,還有當事人自己。
大量本袖手旁觀的人,漸漸看出什麼,主動加入戰局。
民間話題度也越來越高。
季辰璟的目的,算是已經達成了一半了。
作為皇帝,從來都不可能親自衝鋒陷陣的,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打太極拉偏架攪混水就行了。她相信,有的是人願意為此事衝鋒陷陣。
等大家掐的差不多了,她再去蓋棺定論就行了。到時候,哪些人贊同,哪些人反對,哪些人態度激烈,哪些人態度平和可說服,都展現了出來。
而她在暗中,慢慢觀察,做手腳。
態度特別激烈的大臣,季辰璟只能請她外放冷靜幾年了。那些比較平和,甚至慢慢改變觀感的,都是可爭取。到時候季辰璟自有辦法施恩或者其他。
三流帝王用術,二流用人,一流玩勢。但是三者結合,才是一個優秀的帝王。先通過大勢判斷敵我,再觀人,最後針對人用術。
如此,方得其中三味。
……
一年後。
季辰璟還是成功了。
又過了半年,季辰璟繼續造勢,準備迎娶司慕黎。
此時,季祁蘇早已帶著公玉青遠去殷國。
而後傳位於公玉熙,帶著公玉青遊山玩水,不知去向。
聽公玉熙說,她長這麼大,都沒見她母皇那麼幸福過。季辰璟卻不由想起了自家雲姨……
她其實並不覺得季祁蘇喜歡公玉青,不過是因為最後只有公玉青陪著她而已。或者說,她其實誰也不愛,只不過將就著,也過的很好。
又或許,在雲姨被趕離之後,封樓又懶得管她,她與公玉青呆久了,日久生情?不可能,雲姨與她在一起好幾年,也沒見她生情。莫非她重傷之時的照顧有加成?
還是不得而知。
誰知道季祁蘇怎麼想的。反正季辰璟死活不相信,她從一開始就打算帶著公玉青遊山玩水的。她覺得,這個人是可以換的。
若是雲姨願意,她指不定就帶著兩人一起了。她們三人若是一起,封樓那唯恐天下不亂的肯定跟上……
搖了搖頭,季辰璟終究黯然失神。雲姨到底在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莫非真有狗日的把雲姨擼去囚禁了起來?
一想到這個可能,季辰璟就不寒而慄,而後怒不可遏。「不可能的。」
……
想要迎娶司慕黎,朝臣就不願意了。
那不合禮制的婚法也就算了,鬧的沸沸揚揚,全世界都知道了,她們不好阻攔。畢竟也妨礙不到她們的切身利益,但是,皇帝想迎娶女人,那就不行了。就算那女人是昭國的皇帝,也不行!
群臣沸騰,就連一直跟季辰璟站在一塊的談適晏琮,楊彥和,都不贊同。
玩玩可以,娶絕對不行。太上皇她們就已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老大不樂意了,你還想娶?當我們是死的啊!
好在,這些年季辰璟軍中聲望刷到腳軟,有季辰璟授意,軍中安穩如泰山。宗室有寧王姨壓制,她們也不敢觸怒季辰璟虎鬚。
世家在新紙之後,自身難保,再加上季辰璟推行的新教育,更是分身乏術。更何況她們中還有肖獻這個反骨仔。
這樣一來,就只有文官集團在跳腳。
但是,這些年來,季辰璟的手段可不止這些。
稷下學宮中,各路人士得其引導和暗示,雖然及時反應過來,沒有被季辰璟所用,但是也沒敢多嘴。
報紙季辰璟一身令下,民間輿論盡在季辰璟掌控之中。在加上季辰璟的身份,皇帝。
文官生殺大權在手,季辰璟開始想辦法找反骨仔。
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內部攻破的。她才不跟文官集團正面槓呢!
不高興?朕還不高興呢!甩袖走人!有本事你們進宮咬我呀!
雖然很艱難,但是並沒有難到無計可施的地步。
或者說,拖一拖就差不多了。
中行閣老前些年便致仕頤養天年了,外祖的威望終究比不上老人家,更何況她是自家外祖,話語上至始至終留著一份力。又有季辰璟回護,倒也勉強撐著。
文官終究是讀書人,文人造反三年不成的鐵律,依舊在她們身上存在。很快,風聲便弱了下來……
因為她們後知後覺的發現,除了朝堂鬧騰,其他任何方向,都沒有她們的助力。甚至連民間聲援她們的都沒有,在報紙刻意引導下,一大幫人幫皇帝搖旗助威,還有人讚美皇帝以身作則,特麼以身作則。一口老血噴出來!
同時,她們也暗自心驚,小皇帝的力量,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對她們完成封鎖了。
鬧了一半,季辰璟便帶著倒戈的官員,協同裝聾作啞的首輔,開始處理朝務,仿佛都是她們在不顧責任在搞事情一樣……
也有人想曲線救國,想尋找太上皇主持公道,甚至回來廢了皇帝。但是,誰能知道太上皇的去向?
密衛倒是知道,密衛是一朝太子一朝臣的。太上皇的密衛還是為太上皇所用,也算皇帝給她的一層擔保。但是,密衛得到授意,根本不理朝臣。
又一道卡被堵死了。
再回頭時發現,皇帝皇女都過繼好了,現在正和心上人開開心心的教導皇女呢!心灰意冷之下,也就不鬧騰了。
有支持的,有反對的,還有當事人自己。
大量本袖手旁觀的人,漸漸看出什麼,主動加入戰局。
民間話題度也越來越高。
季辰璟的目的,算是已經達成了一半了。
作為皇帝,從來都不可能親自衝鋒陷陣的,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打太極拉偏架攪混水就行了。她相信,有的是人願意為此事衝鋒陷陣。
等大家掐的差不多了,她再去蓋棺定論就行了。到時候,哪些人贊同,哪些人反對,哪些人態度激烈,哪些人態度平和可說服,都展現了出來。
而她在暗中,慢慢觀察,做手腳。
態度特別激烈的大臣,季辰璟只能請她外放冷靜幾年了。那些比較平和,甚至慢慢改變觀感的,都是可爭取。到時候季辰璟自有辦法施恩或者其他。
三流帝王用術,二流用人,一流玩勢。但是三者結合,才是一個優秀的帝王。先通過大勢判斷敵我,再觀人,最後針對人用術。
如此,方得其中三味。
……
一年後。
季辰璟還是成功了。
又過了半年,季辰璟繼續造勢,準備迎娶司慕黎。
此時,季祁蘇早已帶著公玉青遠去殷國。
而後傳位於公玉熙,帶著公玉青遊山玩水,不知去向。
聽公玉熙說,她長這麼大,都沒見她母皇那麼幸福過。季辰璟卻不由想起了自家雲姨……
她其實並不覺得季祁蘇喜歡公玉青,不過是因為最後只有公玉青陪著她而已。或者說,她其實誰也不愛,只不過將就著,也過的很好。
又或許,在雲姨被趕離之後,封樓又懶得管她,她與公玉青呆久了,日久生情?不可能,雲姨與她在一起好幾年,也沒見她生情。莫非她重傷之時的照顧有加成?
還是不得而知。
誰知道季祁蘇怎麼想的。反正季辰璟死活不相信,她從一開始就打算帶著公玉青遊山玩水的。她覺得,這個人是可以換的。
若是雲姨願意,她指不定就帶著兩人一起了。她們三人若是一起,封樓那唯恐天下不亂的肯定跟上……
搖了搖頭,季辰璟終究黯然失神。雲姨到底在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莫非真有狗日的把雲姨擼去囚禁了起來?
一想到這個可能,季辰璟就不寒而慄,而後怒不可遏。「不可能的。」
……
想要迎娶司慕黎,朝臣就不願意了。
那不合禮制的婚法也就算了,鬧的沸沸揚揚,全世界都知道了,她們不好阻攔。畢竟也妨礙不到她們的切身利益,但是,皇帝想迎娶女人,那就不行了。就算那女人是昭國的皇帝,也不行!
群臣沸騰,就連一直跟季辰璟站在一塊的談適晏琮,楊彥和,都不贊同。
玩玩可以,娶絕對不行。太上皇她們就已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老大不樂意了,你還想娶?當我們是死的啊!
好在,這些年季辰璟軍中聲望刷到腳軟,有季辰璟授意,軍中安穩如泰山。宗室有寧王姨壓制,她們也不敢觸怒季辰璟虎鬚。
世家在新紙之後,自身難保,再加上季辰璟推行的新教育,更是分身乏術。更何況她們中還有肖獻這個反骨仔。
這樣一來,就只有文官集團在跳腳。
但是,這些年來,季辰璟的手段可不止這些。
稷下學宮中,各路人士得其引導和暗示,雖然及時反應過來,沒有被季辰璟所用,但是也沒敢多嘴。
報紙季辰璟一身令下,民間輿論盡在季辰璟掌控之中。在加上季辰璟的身份,皇帝。
文官生殺大權在手,季辰璟開始想辦法找反骨仔。
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內部攻破的。她才不跟文官集團正面槓呢!
不高興?朕還不高興呢!甩袖走人!有本事你們進宮咬我呀!
雖然很艱難,但是並沒有難到無計可施的地步。
或者說,拖一拖就差不多了。
中行閣老前些年便致仕頤養天年了,外祖的威望終究比不上老人家,更何況她是自家外祖,話語上至始至終留著一份力。又有季辰璟回護,倒也勉強撐著。
文官終究是讀書人,文人造反三年不成的鐵律,依舊在她們身上存在。很快,風聲便弱了下來……
因為她們後知後覺的發現,除了朝堂鬧騰,其他任何方向,都沒有她們的助力。甚至連民間聲援她們的都沒有,在報紙刻意引導下,一大幫人幫皇帝搖旗助威,還有人讚美皇帝以身作則,特麼以身作則。一口老血噴出來!
同時,她們也暗自心驚,小皇帝的力量,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對她們完成封鎖了。
鬧了一半,季辰璟便帶著倒戈的官員,協同裝聾作啞的首輔,開始處理朝務,仿佛都是她們在不顧責任在搞事情一樣……
也有人想曲線救國,想尋找太上皇主持公道,甚至回來廢了皇帝。但是,誰能知道太上皇的去向?
密衛倒是知道,密衛是一朝太子一朝臣的。太上皇的密衛還是為太上皇所用,也算皇帝給她的一層擔保。但是,密衛得到授意,根本不理朝臣。
又一道卡被堵死了。
再回頭時發現,皇帝皇女都過繼好了,現在正和心上人開開心心的教導皇女呢!心灰意冷之下,也就不鬧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