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要不是縐演那魂淡是遞的奏摺,不是人來此,季辰璟一定能噴她一臉唾沫星子。
還是翰林院好啊。哦不,數學院。
沒錯,翰林院的意義早已被尚書台取代,徵求了季祁蘇意見之後,翰林院正式合併入稷下學宮,名字沒變,屬於稷下學宮中唯一代表著大齊的官方學派。當然,季辰璟私下裡叫她數學院。
看著厚厚的一沓子黃皮奏摺,普通奏摺是紅皮的,這奏摺是季祁蘇單獨區分出來的。不為什麼,因為這些奏摺基本上是要錢的,季祁蘇看著都嫌煩,正好這稷下學宮是季辰璟搞出來的,所以乾脆把這一部分單獨扔給季辰璟,眼不見為淨。
沒錯,曾有段時間,各派大佬,天天往她面前晃悠,各種灌水的奏摺,看的季祁蘇煩不勝煩。當然,最初的時候,這些國際賢達的吹捧,讓她爽的很……
「殿下,談大人求見。」楊清塵的話喚醒沉思中的太子。
楊清塵已經成婚了,庶女都有三個了,嫡女倒是還沒出生,但是正君已經懷孕了。相比楊清塵,跟她同歲的季辰璟就……
聽說如今朝野頗有微詞,季祁蘇也哼哼唧唧想搞事情……不過在季辰璟的努力下,暫時還沒有爆發。
沒錯,如今是開平二十三年,季祁蘇登基的第二十三個年頭。如今的季辰璟已經二十二了……
一般人這個時候,女兒已經七八歲了。
但是太子正君?沒有!
太孫?更沒有!
群臣已經有些著急了,特別是外祖,楊老大人已經開始琢磨著,要不要催一催皇帝了。沒有太孫,太子的位置就不能傳承……如今太子地位穩如泰山,眾臣決不允許出什麼狀況,一切隱患都得消除。
至於太子的想法?
哼,母父之命,媒妁之言,聖上健在,豈有太子說話的道理。
季辰璟想到這裡,不由深深的嘆了口氣,好想黎兒……
她已經回去兩年了,登基也已經四年了,算起來,朝野基本上算是安定下來了。只是……雲姨依舊沒有找到。
司慕黎說,今年年底,她會過來和自己一起過年。
這麼想著,季辰璟再次幹勁十足。
「宣。」
……
「臣見過家上,問家上安。」
如同第一次見面一般,談適依舊非常正經,她嚴肅的行禮道。
「孝和來了。」季辰璟親切的道。她們君臣已經相識六年了,這些年,談適一直為她謀劃,為她查漏補缺,已經可以說是相當的熟悉了,畢竟人生也沒幾個六年。
「臣是來辭行的。」談適嚴肅的說道。
季辰璟點了點頭,「委屈孝和了。」
晏琮已經到了任期,該回京了。當初她倆就是這麼商量的,一個留在京中策應東宮,一個在外策應東宮。
談適選擇留在京中,晏琮遠走。
但是,在大齊,想要入閣是必須要有外放地方任職的經歷的。也就是說,談適入閣可能會比晏琮晚。
「此臣之本分。」談適依舊嚴肅的回答道。
季辰璟無奈的笑了笑,知道自己這個心腹的性格,永遠都是方正的模樣,就像荀彧一樣,智慧豁達卻又立身周正。
「明日孤為孝和踐行。」季辰璟道。
「多謝家上。」談適終究有些感動,熟知太子的性格,她沒有拒絕。
季辰璟與之談論了半天,留她用膳之後,才放其離開。
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她期待君臣攜手的那一天。
……
不過,晏琮和崔榮都要回來了,恐怕東宮要熱鬧了。
季祁蘇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晏琮和崔榮,就是為她培養的閣臣,其中崔榮更是在開平三年時,就已經委任尚書郎了。那時候季辰璟才兩歲……
當時,季祁蘇並沒有覺得自己不會廢太子,但是她只是順手做自己母皇以前做過的事情而已。傳承有序,不外如是。
待季辰璟繼位之後,她也需要做同樣的事情,為後繼之君培養人才。
很明確的,晏琮回來會輪值尚書台,這是必須的,而崔榮,則會被委任御史或者六部實事官,了解朝廷的運轉……畢竟早培養了許多年,崔榮終究要快一步。
為什麼東宮會熱鬧呢?
因為季祁蘇已經明示季辰璟,崔榮回來後會向東宮國本,宣誓效忠。
但是想想,晏琮和崔榮,一個汝南一個潁陰,爭成什麼樣子了,回來之後季辰璟耳根能清淨?
季辰璟怎麼想,都覺得當時季祁蘇的表情很是幸災樂禍。她一副過來人的口氣,道,『太子該好好練練了。』
……
城郊,長亭。
已經不知道第多少次來到這裡的季辰璟,正看著遠方出神。
青石磚道上,鋪著一層薄薄的雪花,柳樹只剩光禿禿的枝椏,在寒風中搖擺。
漸漸的,一個黑點在出現在青磚道上。
黑點漸漸變大,雪白的馬車,上紋著昭國特色的白荊花與鳳鳥,鳳鳥金色,花白色,交相呼應,就像司慕黎送她的神相一樣,高貴而矜傲。
白衣女子走下馬車,看著季辰璟,露出了一個溫柔而燦爛的笑容。
此人正是司慕黎。
一別數年,聚少離多。此時她們都已及冠,是大人了。
一個成為愈加成熟的太子,一個是手握大權的年輕帝王,歲月使她們改變,但是……
還是翰林院好啊。哦不,數學院。
沒錯,翰林院的意義早已被尚書台取代,徵求了季祁蘇意見之後,翰林院正式合併入稷下學宮,名字沒變,屬於稷下學宮中唯一代表著大齊的官方學派。當然,季辰璟私下裡叫她數學院。
看著厚厚的一沓子黃皮奏摺,普通奏摺是紅皮的,這奏摺是季祁蘇單獨區分出來的。不為什麼,因為這些奏摺基本上是要錢的,季祁蘇看著都嫌煩,正好這稷下學宮是季辰璟搞出來的,所以乾脆把這一部分單獨扔給季辰璟,眼不見為淨。
沒錯,曾有段時間,各派大佬,天天往她面前晃悠,各種灌水的奏摺,看的季祁蘇煩不勝煩。當然,最初的時候,這些國際賢達的吹捧,讓她爽的很……
「殿下,談大人求見。」楊清塵的話喚醒沉思中的太子。
楊清塵已經成婚了,庶女都有三個了,嫡女倒是還沒出生,但是正君已經懷孕了。相比楊清塵,跟她同歲的季辰璟就……
聽說如今朝野頗有微詞,季祁蘇也哼哼唧唧想搞事情……不過在季辰璟的努力下,暫時還沒有爆發。
沒錯,如今是開平二十三年,季祁蘇登基的第二十三個年頭。如今的季辰璟已經二十二了……
一般人這個時候,女兒已經七八歲了。
但是太子正君?沒有!
太孫?更沒有!
群臣已經有些著急了,特別是外祖,楊老大人已經開始琢磨著,要不要催一催皇帝了。沒有太孫,太子的位置就不能傳承……如今太子地位穩如泰山,眾臣決不允許出什麼狀況,一切隱患都得消除。
至於太子的想法?
哼,母父之命,媒妁之言,聖上健在,豈有太子說話的道理。
季辰璟想到這裡,不由深深的嘆了口氣,好想黎兒……
她已經回去兩年了,登基也已經四年了,算起來,朝野基本上算是安定下來了。只是……雲姨依舊沒有找到。
司慕黎說,今年年底,她會過來和自己一起過年。
這麼想著,季辰璟再次幹勁十足。
「宣。」
……
「臣見過家上,問家上安。」
如同第一次見面一般,談適依舊非常正經,她嚴肅的行禮道。
「孝和來了。」季辰璟親切的道。她們君臣已經相識六年了,這些年,談適一直為她謀劃,為她查漏補缺,已經可以說是相當的熟悉了,畢竟人生也沒幾個六年。
「臣是來辭行的。」談適嚴肅的說道。
季辰璟點了點頭,「委屈孝和了。」
晏琮已經到了任期,該回京了。當初她倆就是這麼商量的,一個留在京中策應東宮,一個在外策應東宮。
談適選擇留在京中,晏琮遠走。
但是,在大齊,想要入閣是必須要有外放地方任職的經歷的。也就是說,談適入閣可能會比晏琮晚。
「此臣之本分。」談適依舊嚴肅的回答道。
季辰璟無奈的笑了笑,知道自己這個心腹的性格,永遠都是方正的模樣,就像荀彧一樣,智慧豁達卻又立身周正。
「明日孤為孝和踐行。」季辰璟道。
「多謝家上。」談適終究有些感動,熟知太子的性格,她沒有拒絕。
季辰璟與之談論了半天,留她用膳之後,才放其離開。
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她期待君臣攜手的那一天。
……
不過,晏琮和崔榮都要回來了,恐怕東宮要熱鬧了。
季祁蘇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晏琮和崔榮,就是為她培養的閣臣,其中崔榮更是在開平三年時,就已經委任尚書郎了。那時候季辰璟才兩歲……
當時,季祁蘇並沒有覺得自己不會廢太子,但是她只是順手做自己母皇以前做過的事情而已。傳承有序,不外如是。
待季辰璟繼位之後,她也需要做同樣的事情,為後繼之君培養人才。
很明確的,晏琮回來會輪值尚書台,這是必須的,而崔榮,則會被委任御史或者六部實事官,了解朝廷的運轉……畢竟早培養了許多年,崔榮終究要快一步。
為什麼東宮會熱鬧呢?
因為季祁蘇已經明示季辰璟,崔榮回來後會向東宮國本,宣誓效忠。
但是想想,晏琮和崔榮,一個汝南一個潁陰,爭成什麼樣子了,回來之後季辰璟耳根能清淨?
季辰璟怎麼想,都覺得當時季祁蘇的表情很是幸災樂禍。她一副過來人的口氣,道,『太子該好好練練了。』
……
城郊,長亭。
已經不知道第多少次來到這裡的季辰璟,正看著遠方出神。
青石磚道上,鋪著一層薄薄的雪花,柳樹只剩光禿禿的枝椏,在寒風中搖擺。
漸漸的,一個黑點在出現在青磚道上。
黑點漸漸變大,雪白的馬車,上紋著昭國特色的白荊花與鳳鳥,鳳鳥金色,花白色,交相呼應,就像司慕黎送她的神相一樣,高貴而矜傲。
白衣女子走下馬車,看著季辰璟,露出了一個溫柔而燦爛的笑容。
此人正是司慕黎。
一別數年,聚少離多。此時她們都已及冠,是大人了。
一個成為愈加成熟的太子,一個是手握大權的年輕帝王,歲月使她們改變,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