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方果然做了明智之舉。

  經過一番交談,昶州都督才發現,自己等人敗下陣來根本不是偶然。

  且不說這位谷國鎮國郡主手握神器,就連她訓練出的軍隊都透露著一股濃濃的不凡,與普通軍隊看上去迥然不同。

  見到這支虎狼之師,昶州都督心中還殘留的不甘與悔意瞬間消散。

  接管了昶州後,馮軼便命人貼了告示,魏冀那邊得知後,也飛速派了兵馬來支援。

  很快,不止谷國,就連季國各處也得知了他們昶州失守的事情。

  得知是昶州都督命人打開城門投了降,季國上下頓時將他罵得狗血淋頭。

  可他們卻不知道,這還只是個開始。

  在昶州休整了半月後,馮軼再次帶著兵馬出發,仍舊是挑最近的城池開打。

  第一天是勸降。

  那邊與昶州都督一樣,剛開始不為所動。

  等到第二天被大炮轟炸過後,他們瞬間喪失了所有的鬥志……

  接下來就是再次接管城池。

  再次休整,休整完便往臨近的城池進發。

  馮軼就這樣帶著軍隊一個接一個地將季國城池打下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城池將領都像昶州都督那樣識時務。

  其中有些將領明明見到了馮軼大炮的恐怖之處,可還是出於對自己名聲的考慮,選擇頑抗到底,其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他們以為自己會青史留名,不過後世對此的評價卻貶多於褒,認為他們不僅不識時務,還完全不將士兵和百姓的性命放在眼裡。

  還有的將領,知道自己打不過,便帶著軍隊直接棄城而逃。

  這樣的做法當然只是飲鴆止渴,不過是稍微延緩自己的死亡時間。

  隨著時間一日一日過去,馮軼帶著軍隊直接打下了季國的大片地盤。

  而她的威名已經傳遍了五湖四海。

  隨著其他州城的陷落,周邊的將領也逐漸理解了昶州都督的苦衷。

  谷國朝堂上,過上半個月到一個月,便有前線捷報傳來,無一不是說鎮國郡主率領軍隊又拿下了季國哪個城池,就是戰事拖得長久一些的,也不過就在兩個月內解決。

  朝堂的眾臣們由一開始的驚訝,到後面逐漸習慣、交口稱讚。

  魏冀對待季國的俘虜也採取懷柔政策,對待主動投降的將領,在通過了品行測試後,除了要受谷國的管束之外,他們仍然能官在原職,對待那些百姓,就更是優待,不止減免他們的賦稅,還促進他們與谷國原屬地的通婚往來,將谷國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來的良種散布到這些州城。

  於是,那些本來還覺得自己是季國人的百姓,漸漸的發現他們不僅能吃飽穿暖,還能享受谷國的庇護,當起谷國人來,簡直比當季國人幸福了百倍。嘗到甜頭後,他們的心理天平瞬間倒向了谷國,開始逐漸地以谷國人自居。

  就這樣,季國的城池在以極快的速度減少,而谷國的地盤卻越來越大。

  季國上下也逐漸意識到了馮軼的可怕之處。

  他們的皇室不是不想講和,但每每有這個打算,便被伯家人知曉。

  伯家人畫起大餅來,比任何人都厲害,不停地勸說,馮軼再厲害,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打敗整個季國,她的神器再厲害,也有用完的一天,等到了那天,他們便能迅速反擊,將丟失的領土打回來。

  可惜隨著季國丟失的城池越來越多,眼見馮軼征伐的速度完全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變慢,季國的皇室自然也開始變得不滿了起來。

  他們開始質疑伯家,將一切罪責都推脫到伯家身上,認為要不是伯家一直在挑撥蠻國與谷國,繼而敗露,也不至於讓谷國抓住把柄,然後在收拾了蠻國後,便將矛頭對準了季國。如若不然,他們還能跟谷國維持友好的表象,不至於被一個還未成年的鎮國郡主,帶著軍隊一步一步逼近皇城。

  而伯家人卻不覺得錯在自己家族,反而對著季國皇帝直言,谷國擁有了這樣強悍的武器,就是他們沒有過錯,谷國人定然也會栽贓他們,好挑起戰爭,畢竟沒有哪個皇帝不想著統一天下的。

  這一句倒是讓季國皇帝覺得有理。

  在懼怕之中,他又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地位,對著谷國俯首稱臣。索性季國的領土很大,馮軼還不能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直接打到皇城,還能給他留些時間慢慢觀察考慮。

  只是,他們還是小瞧了馮軼。

  在經過了一年多時間,差不多打下了季國四分之一的領地後,馮軼便不再考慮城池之間的距離問題,反而以一條直線的進度,朝著季國的皇城逼近,就像當年朝著蠻國王宮逼近一般,區別就是沒有那般長驅直入。

  季國的領土雖然大,但也經不住馮軼這樣搞呀!

  眼看著馮軼離皇城越來越近,季國的皇帝急壞了。

  他中途也想過各種辦法,還試圖派人去刺殺馮軼,可惜馮軼身邊人完全沒給他們留下任何機會,往往還沒靠近到馮軼的身邊,殺手們就被訓練有素的羽林軍們直接攔截下來。

  所有計劃全部以失敗告終,整個皇室也急得差點頭禿。

  這個時候,他們終於開始考慮起跟谷國低頭。

  尤其是在馮軼打過來,離皇城只隔了一個城池的時候,季國皇室徹底慌了。

  他們開始派遣使臣來到馮軼面前求和。

  馮軼只是一個態度。

  「讓我放過季國也可以,將季國併入我谷國版圖,季國皇帝自降為季王,前往我谷國皇城待命,交出伯家所有人、和與伯家相干之人,我便放過季國上下。」

  這樣的條件無疑苛刻到了極點。

  消息傳回到季國皇室後,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要說交出伯家也就算了,但馮軼的要求是還要交出與伯家相干之人。可與伯家相干之人,無一不是季國權貴,他們怎麼可能自投羅網?

  就在整個季國皇城的人都覺得馮軼實在囂張,開始各種牴觸之時,馮軼再也沒跟他們過家家的意思,帶著軍隊朝著最後一個普通城池進發。

  不到半月的時間,她順利拿下了與季國皇城的相隔點。

  這次她沒讓軍隊休整,而是帶著他們直接朝著季國皇城逼去。

  兩天的時間,谷國的軍隊已經來到了季國皇城面前。

  看著那比谷國皇城更加輝煌的城池,馮軼騎著馬待在遠處,讓人朝季國皇城上的將士喊話。

  「我們乃谷國鎮國郡主御下,奉勸普通的將士一句,投降繳械者不殺!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考慮!若是一個時辰後仍不打開城門,我們將發動進攻!」

  第69章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這一路打過來,到了後面,但凡提到谷國鎮國郡主的威名,對面的守城將士就得抖三抖。

  這次面對的是季國皇城,駐守皇城的同樣是季國皇帝的心腹。

  縱是這樣,對方聽到谷國這邊的宣告,也忍不住心涼了許多。

  最重要的是,季國皇帝本想帶著人逃跑的,可是他們那邊的斥候卻發現,馮軼這邊早已提前派了好幾支隊伍圍在皇城周圍,守株待兔。

  這樣的情況,就是跑都跑不了,何況季國皇室拖家帶口,也很難跑出幾里地。

  守城將軍也不想死,但是季國皇帝對他不止有知遇之恩,還向他交託了在武將看來最為珍貴的信任。

  抱著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儘管不忍那些陪伴了他多年的屬下與他一同赴死,但他還是下達了一個最狠心的命令。

  「寧死不可打開皇城城門!他們谷國若是想要進城,就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去!!」

  他這個將領一向得人心,周圍的將士都是跟了他許多年的人,聞言,就是心中害怕,但也堅定了決心。

  「寧死不打開皇城城門!!」

  「守住皇城!!」將士們齊齊回答。

  「好!!」守城將軍滿意地笑了出來。

  只可惜,他們雖然得了許多州城戰敗的具體消息,但對馮軼那邊的神器卻了解得還不夠深,他們以為馮軼手中的神器只是用來攻城的。

  馮軼這一路以來的戰役,為了不傷普通百姓,所以每每都讓親兵隊壓制著打,只攻擊城牆附近。

  實際上,她研究出的大炮雖還到達不了前世的水平,但射程遠遠超過所有人的想像。

  在季國皇城守城將軍做好了以身赴死的打算時,卻沒想到,馮軼會改換方針。

  「這裡是皇城的東城門,據我所知,季國的皇城布局與我谷國相近,並且比我谷國皇城的占地更大……」

  馮軼早就從魏冀那裡得知,整個季國的上層貴族基本都被伯家人籠絡,也就是說,谷國與伯家交好的家族幾乎都住在東城這邊,而大炮射程正好覆蓋了東城區的範圍。

  想到伯家人所做的一切,又見季國皇城守城將士沒有開城門的意思,馮軼放棄了最後網開一面的念頭。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