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大人,真金白銀,從來都比刀劍更能傷人。我一屆婦道人家,只想帶著孩子討個安穩。」
徐昌想起偏殿裡那女子說出這句話時淡漠的語氣,既心驚也佩服,只不過如今大局在此,飄若浮萍之人,想要一個安穩,又豈是容易之事?
移目看去,寫信那人不知何時停了筆,微微發怔,似為什麼出神。
徐昌以為他還是不改原意,於是說道:「明日再說,我回去後先讓人盯著她,總歸不急於這兩日。」
「算了。」顧青川擱下手中的紫豪,眸光落在自己袖口,「你既然於心不忍,又何必為難自己。」
腳步聲到了門口,吱呀一聲,又輕輕合上。
顧青川仍坐在書案前,斜對面的直欞窗太過老舊,夜色潑上去,朽舊的桐木不時被壓出輕緩的咯吱聲。
這幾日雖未落雪,寒風卻不曾斷過。書案前的箋紙早已換了成尋常紙張,他提了幾回筆,到底是沉不下心來。
出了寮房,不過幾十步,遠處忽而兩道匆匆的腳步聲。顧青川站定,看著那道小小的身影朝自己小跑過來。
林昭在他面前停下,「叔叔,你知道這裡的齋廚在哪裡嗎?」
她仰面乖笑,頰側印出兩個深深的酒窩,比起昨日要熱絡許多。「我餓了,想吃一些熱乎的。」
林瑜本就比常人畏寒,冷風裡走了這樣一路,回到寮房也沒有炭火,身上到處都冰冰涼涼,給林昭心疼得不得了,舍不得自己娘親再吃那些放冷的乾糧糕點,於是找了藉口出來解悶,其實是為她找些暖和的東西飽腹。
她尋了一圈才發現一個活人,只好過來找他。
這時候廚房裡早就沒人,顧青川抬手指了個方向。林昭見他沒有幫忙的意思,也不氣餒,道完謝,高高興興往廚房去了。
採珠跟在她身後,兩人找到了齋廚,裡面卻空空蕩蕩,燈籠一照,牆角還掛著幾張蛛網。
「小公子,這裡沒有米麵。」採珠圍著灶台,里里外外找了一遍,「這道觀里沒有什麼人,只怕米麵都存在另外的地方。」
林昭踮腳看了看,「那……那燒一些熱水給娘親……她最怕冷了。」說完要出去舀水,出門就撞見了方才的叔叔,手裡還提了一個布袋。
顧青川對別人家的小孩一向是避而遠之,然而這孩子,或許是太懂事的緣故,讓他願意親近幾分。又或許只是碰上了,他也睡不下,索性過來走一走。
他這幾年常在軍中,自己也能下灶,揉面也只是順手而已,正好消磨不知何處來的躁鬱。
少頃過去,林昭在灶台邊上得到了一碗熱騰騰的麵條,裡面還臥了兩個蛋。她眼睛亮晶晶的,眨巴了兩下,「謝謝叔叔!」
她沒有即刻去端碗,而是先打開自己的荷包,晃了一晃,一串清鈴似的響聲。
「我有這個,都給叔叔。」
她把荷包里的銅錢都倒了出來,雙手捧著,只有幾十枚,卻已裝滿了小小的手心。
年紀不大,卻知道有來有往,不白受人情。顧青川從她手心取出兩枚銅錢,「這就夠了。」
看她端著碗就要回去,他將人喚住,指了指鍋里,「你不想吃一碗。」
林昭早就聞到了香味,只是不好意思直接提,咽了咽口水,努力裝成不饞的樣子。
「叔叔,還可以給我一碗麼?」
顧青川笑了笑,「做了多的,坐下罷,在這兒吃了再回去。」
齋廚旁邊還有一間小房,裡面的桌椅還算乾淨,一大一小相對而坐,在一張方桌上吃麵。
林昭胃口小,只要了一小碗解饞。她安安靜靜用完麵條,拿出帕子擦嘴。帕子一角有朵小花,被她小心用手捏著。
她身上的繡品,許多花樣都與別人的不同,顧青川多看了一眼,想她那位娘親對孩子也是用心。
「我走啦,叔叔。」林昭說完,忙不迭跑到灶台,從鍋中端起了那碗熱面,回了自己寮房。
顧青川對小孩子素來敬而遠之,只是這樣懂事細心的孩子,卻並不讓人反感。小小的身影從門口溜走了,他的目光才收回來。
若是他與她的孩子,大抵也會有這樣乖巧懂事。
林瑜還在房內,用冷水粗略洗漱了一番,用銀簪挑亮燈芯,見外面蹦蹦跳跳進來一個身影,採珠跟在她身後,端了一碗湯麵,還冒著熱氣。
「娘親——我給你帶了湯麵。」她匆匆跑過來,到了燈下,嘴邊還有一點油漬。
林瑜抽出帕子給她擦嘴,「怎麼還做了一碗麵回來?」
「是歇在這裡的貴人。」採珠把方才發生的事情給她說了一遍。
林瑜夾起兩根麵條,並不放心,卻看見林昭在旁邊滿懷期待的眼神,小聲提醒,「面要涼了,娘親。那個叔叔也吃了面,我們在齋廚旁邊的小房間吃的。」
林瑜在她面前嘗了兩口,「你是不是還沒洗漱?讓採珠姐姐帶你出去洗一洗。」
林昭聽話答應,等她去了隔間,林瑜端起這碗面出了門。因著不想被發現,特意摸黑走出好遠,直到看見一間很是破舊的寮房外,料想這裡沒有人住,通通倒了個乾淨。
過得會兒林昭回來,碗底已經空了,她高興問:「麵條好不好吃?是我添的柴火。」
「好吃,現在都暖和起來了。」林瑜捧著她的臉,搓了一搓,「小乖怎麼這麼好?」
「是吧?」林昭順勢窩進她懷裡,高興地蹭蹭腦袋,「明天我還去給娘親煮麵條。」
林瑜拍拍她的背,「先早點兒睡。」明日別說在這裡吃麵,就連留也是不好多留的。
傍晚她有意對著那官員賣慘,博得同情,才安寧了現在一時。但誰知他明日會不會忽然反悔,又要拿自己當筏子?
林瑜捫心自問,自己與那些敲骨吸髓的扒皮大地主絕對不同,對農戶和女工從來慷慨,為他們的生計著想。該交給官府的稅銀和布帛,也從未少過,只不過——
只不過那些銀子到了齊知府手裡,是否能如數交上去就不得而知了。另外她與齊夫人之間,的的確確有著一筆很不清白的帳。不說以公謀私,但齊知府在這兒的時候,借著齊夫人的契機給同行教訓的事情,也是做過的。
她的黑歷史就明晃晃擺在那裡,又是草根出身,被吃了骨頭也沒得吐,只能早些離開。
林瑜抱了林昭一會兒,「現在睡覺,我們明日去找溫姨好不好?」
林昭窩在她懷裡,聞著娘親身上的香氣,什麼都不害怕,輕輕點頭,「娘親和我一起睡。」
「嗯。」
*
翌日清早,卻有人比林瑜先醒。
城中形勢尚且還不明朗,顧青川有一位舊友路過,帶了徐昌去見,兩人繞道從道觀後邊下山,經過一間寮房時,徐昌的步伐微微停住,納罕道:「好端端的一碗麵,是誰倒這兒了?」
牆角的土坑裡扎紮實實填了一坑的麵條,已經乾結成塊,露出了底下煮好的蛋。
徐昌奇怪道:「莫不是這裡的道士有什麼說法,要祭山神?」連裡面的蛋也不吃一口。
顧青川神色本是微沉,聽完這句之後徹底沉了個透。
下山後還有一段路,兩人換馬而行,行了一段遠路,徐昌先停下來,「我昨夜回去後又問過我表妹,她說那林氏幾年前還往外放過印子錢,她那兒還存了一封契書,林氏親手寫的,你瞧一瞧。」
顧青川無意拆看這些,只到眼前時,不由仍是怔了一怔。
書法求的是一個法,即便同摹一張帖子。在南京時,他看過許多她練的字,寫的字跡常常不一樣,但有那麼幾個字,錯起來總是別出心裁,與常人不同,他不曾與她指出。
譬如當初在濟州那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學」字,便是錯的。如今再遇到這個字,心口像是被什麼用力撞了一下。
世上真有這樣的巧合?
他拿起這封信,上面是自己不認識的字跡,可有幾個錯字,卻都錯在了一處。他鬼使神差問道:「林氏長相如何?」
「少有的美貌女子。」徐昌看他神色不對,試圖改口,「其實也還好,只是皮膚白了些,眼睛黑了些,除去眼角一顆淚痣,與尋常女子也無甚區別。」
顧青川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攥緊了韁繩,額頭青筋欲凸,「那她的名字呢?」
這個徐昌卻知道,昨日自己那表妹說人壞話時帶著名字罵的,「瑜,懷瑾握瑜的瑜。」
只這一個字,在顧青川耳中卻有如悶雷,轟隆炸開一片。是了,時候也對的上,瀟湘布莊的林掌柜,是幾年前來的長沙府。
「許裘!你送他過去。」顧青川深深呼了口氣,當即調馬回身,往秋水觀疾馳而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徐昌想起偏殿裡那女子說出這句話時淡漠的語氣,既心驚也佩服,只不過如今大局在此,飄若浮萍之人,想要一個安穩,又豈是容易之事?
移目看去,寫信那人不知何時停了筆,微微發怔,似為什麼出神。
徐昌以為他還是不改原意,於是說道:「明日再說,我回去後先讓人盯著她,總歸不急於這兩日。」
「算了。」顧青川擱下手中的紫豪,眸光落在自己袖口,「你既然於心不忍,又何必為難自己。」
腳步聲到了門口,吱呀一聲,又輕輕合上。
顧青川仍坐在書案前,斜對面的直欞窗太過老舊,夜色潑上去,朽舊的桐木不時被壓出輕緩的咯吱聲。
這幾日雖未落雪,寒風卻不曾斷過。書案前的箋紙早已換了成尋常紙張,他提了幾回筆,到底是沉不下心來。
出了寮房,不過幾十步,遠處忽而兩道匆匆的腳步聲。顧青川站定,看著那道小小的身影朝自己小跑過來。
林昭在他面前停下,「叔叔,你知道這裡的齋廚在哪裡嗎?」
她仰面乖笑,頰側印出兩個深深的酒窩,比起昨日要熱絡許多。「我餓了,想吃一些熱乎的。」
林瑜本就比常人畏寒,冷風裡走了這樣一路,回到寮房也沒有炭火,身上到處都冰冰涼涼,給林昭心疼得不得了,舍不得自己娘親再吃那些放冷的乾糧糕點,於是找了藉口出來解悶,其實是為她找些暖和的東西飽腹。
她尋了一圈才發現一個活人,只好過來找他。
這時候廚房裡早就沒人,顧青川抬手指了個方向。林昭見他沒有幫忙的意思,也不氣餒,道完謝,高高興興往廚房去了。
採珠跟在她身後,兩人找到了齋廚,裡面卻空空蕩蕩,燈籠一照,牆角還掛著幾張蛛網。
「小公子,這裡沒有米麵。」採珠圍著灶台,里里外外找了一遍,「這道觀里沒有什麼人,只怕米麵都存在另外的地方。」
林昭踮腳看了看,「那……那燒一些熱水給娘親……她最怕冷了。」說完要出去舀水,出門就撞見了方才的叔叔,手裡還提了一個布袋。
顧青川對別人家的小孩一向是避而遠之,然而這孩子,或許是太懂事的緣故,讓他願意親近幾分。又或許只是碰上了,他也睡不下,索性過來走一走。
他這幾年常在軍中,自己也能下灶,揉面也只是順手而已,正好消磨不知何處來的躁鬱。
少頃過去,林昭在灶台邊上得到了一碗熱騰騰的麵條,裡面還臥了兩個蛋。她眼睛亮晶晶的,眨巴了兩下,「謝謝叔叔!」
她沒有即刻去端碗,而是先打開自己的荷包,晃了一晃,一串清鈴似的響聲。
「我有這個,都給叔叔。」
她把荷包里的銅錢都倒了出來,雙手捧著,只有幾十枚,卻已裝滿了小小的手心。
年紀不大,卻知道有來有往,不白受人情。顧青川從她手心取出兩枚銅錢,「這就夠了。」
看她端著碗就要回去,他將人喚住,指了指鍋里,「你不想吃一碗。」
林昭早就聞到了香味,只是不好意思直接提,咽了咽口水,努力裝成不饞的樣子。
「叔叔,還可以給我一碗麼?」
顧青川笑了笑,「做了多的,坐下罷,在這兒吃了再回去。」
齋廚旁邊還有一間小房,裡面的桌椅還算乾淨,一大一小相對而坐,在一張方桌上吃麵。
林昭胃口小,只要了一小碗解饞。她安安靜靜用完麵條,拿出帕子擦嘴。帕子一角有朵小花,被她小心用手捏著。
她身上的繡品,許多花樣都與別人的不同,顧青川多看了一眼,想她那位娘親對孩子也是用心。
「我走啦,叔叔。」林昭說完,忙不迭跑到灶台,從鍋中端起了那碗熱面,回了自己寮房。
顧青川對小孩子素來敬而遠之,只是這樣懂事細心的孩子,卻並不讓人反感。小小的身影從門口溜走了,他的目光才收回來。
若是他與她的孩子,大抵也會有這樣乖巧懂事。
林瑜還在房內,用冷水粗略洗漱了一番,用銀簪挑亮燈芯,見外面蹦蹦跳跳進來一個身影,採珠跟在她身後,端了一碗湯麵,還冒著熱氣。
「娘親——我給你帶了湯麵。」她匆匆跑過來,到了燈下,嘴邊還有一點油漬。
林瑜抽出帕子給她擦嘴,「怎麼還做了一碗麵回來?」
「是歇在這裡的貴人。」採珠把方才發生的事情給她說了一遍。
林瑜夾起兩根麵條,並不放心,卻看見林昭在旁邊滿懷期待的眼神,小聲提醒,「面要涼了,娘親。那個叔叔也吃了面,我們在齋廚旁邊的小房間吃的。」
林瑜在她面前嘗了兩口,「你是不是還沒洗漱?讓採珠姐姐帶你出去洗一洗。」
林昭聽話答應,等她去了隔間,林瑜端起這碗面出了門。因著不想被發現,特意摸黑走出好遠,直到看見一間很是破舊的寮房外,料想這裡沒有人住,通通倒了個乾淨。
過得會兒林昭回來,碗底已經空了,她高興問:「麵條好不好吃?是我添的柴火。」
「好吃,現在都暖和起來了。」林瑜捧著她的臉,搓了一搓,「小乖怎麼這麼好?」
「是吧?」林昭順勢窩進她懷裡,高興地蹭蹭腦袋,「明天我還去給娘親煮麵條。」
林瑜拍拍她的背,「先早點兒睡。」明日別說在這裡吃麵,就連留也是不好多留的。
傍晚她有意對著那官員賣慘,博得同情,才安寧了現在一時。但誰知他明日會不會忽然反悔,又要拿自己當筏子?
林瑜捫心自問,自己與那些敲骨吸髓的扒皮大地主絕對不同,對農戶和女工從來慷慨,為他們的生計著想。該交給官府的稅銀和布帛,也從未少過,只不過——
只不過那些銀子到了齊知府手裡,是否能如數交上去就不得而知了。另外她與齊夫人之間,的的確確有著一筆很不清白的帳。不說以公謀私,但齊知府在這兒的時候,借著齊夫人的契機給同行教訓的事情,也是做過的。
她的黑歷史就明晃晃擺在那裡,又是草根出身,被吃了骨頭也沒得吐,只能早些離開。
林瑜抱了林昭一會兒,「現在睡覺,我們明日去找溫姨好不好?」
林昭窩在她懷裡,聞著娘親身上的香氣,什麼都不害怕,輕輕點頭,「娘親和我一起睡。」
「嗯。」
*
翌日清早,卻有人比林瑜先醒。
城中形勢尚且還不明朗,顧青川有一位舊友路過,帶了徐昌去見,兩人繞道從道觀後邊下山,經過一間寮房時,徐昌的步伐微微停住,納罕道:「好端端的一碗麵,是誰倒這兒了?」
牆角的土坑裡扎紮實實填了一坑的麵條,已經乾結成塊,露出了底下煮好的蛋。
徐昌奇怪道:「莫不是這裡的道士有什麼說法,要祭山神?」連裡面的蛋也不吃一口。
顧青川神色本是微沉,聽完這句之後徹底沉了個透。
下山後還有一段路,兩人換馬而行,行了一段遠路,徐昌先停下來,「我昨夜回去後又問過我表妹,她說那林氏幾年前還往外放過印子錢,她那兒還存了一封契書,林氏親手寫的,你瞧一瞧。」
顧青川無意拆看這些,只到眼前時,不由仍是怔了一怔。
書法求的是一個法,即便同摹一張帖子。在南京時,他看過許多她練的字,寫的字跡常常不一樣,但有那麼幾個字,錯起來總是別出心裁,與常人不同,他不曾與她指出。
譬如當初在濟州那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學」字,便是錯的。如今再遇到這個字,心口像是被什麼用力撞了一下。
世上真有這樣的巧合?
他拿起這封信,上面是自己不認識的字跡,可有幾個錯字,卻都錯在了一處。他鬼使神差問道:「林氏長相如何?」
「少有的美貌女子。」徐昌看他神色不對,試圖改口,「其實也還好,只是皮膚白了些,眼睛黑了些,除去眼角一顆淚痣,與尋常女子也無甚區別。」
顧青川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攥緊了韁繩,額頭青筋欲凸,「那她的名字呢?」
這個徐昌卻知道,昨日自己那表妹說人壞話時帶著名字罵的,「瑜,懷瑾握瑜的瑜。」
只這一個字,在顧青川耳中卻有如悶雷,轟隆炸開一片。是了,時候也對的上,瀟湘布莊的林掌柜,是幾年前來的長沙府。
「許裘!你送他過去。」顧青川深深呼了口氣,當即調馬回身,往秋水觀疾馳而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