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直到大夫走了,顧青川目光轉落向她,才勉強做出一副鎮定模樣。
「雀兒。」顧青川喚了一聲,似是斟酌了一番,「明年五月,主母進門,你若是想要,就儘早懷一個。」
她若是不信自己,要在後院立穩腳跟,唯有懷上一個子嗣,無論男女,都是他的孩子。
林瑜怔了怔,反應過來是他定了親,「我知道了。」
她真心實意想笑,直覺這樣做不好,於是只抿起了唇角,偏臉轉向另外一邊。
與溫小刀約好在五日以後,這幾日,林瑜沒再踏出大門,一心一意待在房內。
只在隔日想起與李嬌月說好的香膏,叫人送去了李府。
到了第四日夜裡,林瑜準備和顧青川提一提自己要去增福歸侯祠。輾轉反側了好幾回,欲要開口之時,被顧青川從後扣住了腰:
「早些睡,明日隨我去拜訪老師。」
第66章 滴滴金,梨花香
翌日,下起了小雪。
推開門,就見到院子裡銀裝素裹,雪花如柳絮紛揚飄在空中,庭前已掃出了一條小徑,去向大門。
顧青川從廊下走來,「今日這雪來得恰好,老師院子裡有幾株臘梅,正對著廳中,紅萼遇雪更艷,每到這個時候,都要叫人去把窗子推開一半,在窗下圍爐賞雪。」
林瑜怕冷,今日穿得尤其暖和,半張臉都埋在絨毛底下。抱著湯婆子聽他說話,冷不防手被冰了一下。
顧青川握住她的手,溫和笑笑,「走罷。」
他這人有著一副好皮囊,眉目深邃,鼻高唇薄,是英朗正派的長相,笑時又有些不同,能顯出幾分溫柔。
廊下幾個丫鬟看見,眼神都痴了一瞬,神情欣羨。
林瑜心底嘆氣,知人知面不知心。
這人明明已經定親,卻還是能與旁的女子同居同住,可見並不把女子放在眼裡。妻是妻,妾是妾,他心裡分得再清楚不過。如今對自己不同,也不過是因為尚且還存著幾分樂趣。
她把湯婆子遞了過去,趁機抽出自己的手,「大人的手好冷,快暖一會兒罷。」
顧青川對她突如其來的關心還不大適應,轉瞬就瞧見她在搓手,笑罵道:「你倒是嫌棄起爺來了?」
林瑜笑了笑,先沿著雪中的小徑出去,上了馬車。
馬車行了不多時,在一處宅邸前停下。一個穿著青襖的下人開了門,見到顧青川,面上露出大大的笑容。
「先生今早還囑咐我把雪掃淨,真是大人要來。」
顧青川亦能喊出他的名字,讓許裘給了紅封過去。
林瑜早先還不清楚是他的什麼老師,古人講究尊師重道,現在明白過來,這裡住的,應是在他少時將他接去撫養的恩師了。
她跟在顧青川身後進了大門。
這間宅邸不大,幾十步就走完了前院,沿路見到的下人不過二三,正二品御史的住處,與那些家底寬綽些的百姓所住見不出多少差別,與林瑜預想的很是不同。
兩人到了見客的廳外,還未進去,先聽得一聲朗笑。
又傳出小童驚訝的聲音,「我怎麼又輸了?」
到了門前,裡面一個扎著雙環髻的小童,正抱著棋罐子,歪頭不解。
他回身見到了顧青川,面上一喜,連忙把棋罐子放下,跑了過來。
「顧叔!」
顧青川拍了拍他的肩,笑道:「長青,你比去年又長高了。」
他將小童帶到一邊,看向上首。太師椅上坐著一個鬢髮灰白的老者,留了一把長髯,精神矍鑠,著灰青大袖,頗有儒士風範。
顧青川躬身,極為鄭重地行了一禮,「學生年前回京,今日才來拜見先生,萬望先生莫怪。」
林瑜在他身後,原是不準備開口的,就被顧青川帶到身旁,「家中側室,不善言辭,這回帶她一道見過先生。」
林瑜垂首斂眸,福了福身,「見過先生。」
文正松笑了起來,「退之,難得你也有今日,都來坐罷。」又指使著那個叫長青的小童,「去給姑娘搬把椅子。」
他們師生寒暄,林瑜很有自覺,坐得遠遠的,挨著熏籠的另外一邊。
底下的炭火忽亮忽暗,林瑜扭頭去看窗外,雪中紅梅紛紛,或許是這院子太舊,紅梅映著斑駁老舊的白牆,與別處的梅花確有不同。
小會兒過去,一碟子剝好的熱板栗到了面前,長青探出身來,「姐姐,這個板栗很甜,你嘗一嘗。」
林瑜下意識去看了眼顧青川,他仍在與老者說話,面上帶著淺笑。順手在矮几上放下了一盞熱茶,冒出的白氣虛虛藏住了後邊的板栗殼。
吃了小半碟板栗,林瑜目光對上了站在一旁的長青,她輕聲問道:「這裡有熱水麼?我想去洗一洗手。」
長青點點頭,「有的,我帶你過去。」
出門走下石階,林瑜便停了下來。
「姑娘,還要往前。」長青提醒完,就見她彎身在覆雪中捧了一把。
「還是不麻煩了,我就用這雪洗一洗。」林瑜掌心拍散碎雪,對他笑了一笑。
廳中於她而言憋悶得厲害,她不打算一直待在裡邊。
*
廳中。
顧青川拿起了早先長青拿過的黑子,與對面的恩師繼續那把殘局。
相隔一年未見,文正松落下一子,「還記得你剛來的時候,把我這梅樹折落過好幾枝。今日倒是挑著好時候來了。」
這是許多年前的舊事,顧青川笑著搖頭,「那時莽撞易怒,心裡不高興,看什麼都要撒氣,險些毀了老師院子裡唯一的景致。」
文正松:「現在卻也反過來了,要是你父親知道,必定十分寬慰。」
顧青川:「老師越來越念舊了。」
「或許是年紀大了的緣故。」文正松道:「我近來總想起你父親。你還是五歲的時候,他與我說,從前總想著你也能上沙場,建功立業。又說可是到了眼下,卻只望你這一生平安順遂。」
半生征戰沙場,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品將軍,在新帝繼位的第一年,就只盼著自己的兒子平安順遂。
望他這一生平安順遂,所以選定了當時還是個六品編修的姚朗,男女也不顧,就當著眾人定下娃娃親。
可這世上,哪裡會有讓出來的平安順遂。
顧青川笑了笑,聲音溫和一如往常,「學生現今也是如此做想。」
文正松知道拿他沒辦法,近二十年了,從前他年紀小,還肯聽上兩句,越往後,脾性修得越好。像一汪潭水,投下什麼,都看不到動靜,連說上兩句的機會也沒有了。
他往窗外看了一眼,嘆道:「我看,今日這位姑娘與你很是相像。」其表溫從,其里不折,這樣兩個人並肩而立,乍一看,竟是格外相配。
顧青川落子的動作一頓,眸光落向另外一邊。
半開的支摘窗外,一樹紅梅傲然雪中,穿著青襖白裙的女子,正仰著面,素手拈花。
他看了一會兒,並未否認,「她的耐性,其實很好。」
這話尋常,文正松卻聽出來幾分無奈,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壓下心中詫異。
「你這次回來,可有見過陛下?」
「陛下並未召見。」
文正松嘆了口氣,憂心忡忡,「河南兩地雪災,凍死了許多百姓,牲畜,府丞是徐重的門生,竟還試圖欺瞞下來。陛下這回氣得不輕,龍體亦不如往常了,聽說最近又信了一個道士,在吃什麼丹藥。」
顧青川恍若未聞,在棋盤上又落下一子。
文正松又道:「再等等罷。此事不會就此過去,受了雪災的是安王的封地,他亦會討個說法。」
顧青川聽到這個人,眉心才微微斂起。
當今陛下忌諱二龍相見,唯一的兒子封了親王,賜了封地,早早出了京城,隔上幾年才進京一次。
「安王誠然一片仁心,可徐重徐繁在陛下身邊到底有了許多年,其分量輕重卻也難說。先生在都察院,萬事小心為上。」
文正松撫須,避而不答,「下棋罷,該你落子了。」
*
師生久未見面,這次過來,顧青川留下用了晚飯才走。
晨起時的那一場雪,在下晌就停了,只留下一層薄雪覆在地面。
城中幾條街都擺起了夜市,這會兒還是正月初,小孩子們到處放鞭炮,攤子上有賣燈的,有賣元宵的,幾處都冒著熱氣,鬧哄哄一片。
林瑜在馬車上,看得目不轉睛,被人從旁握住了手。顧青川湊到她身邊,
「想下去看看?」
林瑜點頭。
馬車隨即被他叫停,兩人一起下了馬車。夜市其實大同小異,奈何林瑜見過的少,看著也覺得格外新鮮,步子不覺慢了下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雀兒。」顧青川喚了一聲,似是斟酌了一番,「明年五月,主母進門,你若是想要,就儘早懷一個。」
她若是不信自己,要在後院立穩腳跟,唯有懷上一個子嗣,無論男女,都是他的孩子。
林瑜怔了怔,反應過來是他定了親,「我知道了。」
她真心實意想笑,直覺這樣做不好,於是只抿起了唇角,偏臉轉向另外一邊。
與溫小刀約好在五日以後,這幾日,林瑜沒再踏出大門,一心一意待在房內。
只在隔日想起與李嬌月說好的香膏,叫人送去了李府。
到了第四日夜裡,林瑜準備和顧青川提一提自己要去增福歸侯祠。輾轉反側了好幾回,欲要開口之時,被顧青川從後扣住了腰:
「早些睡,明日隨我去拜訪老師。」
第66章 滴滴金,梨花香
翌日,下起了小雪。
推開門,就見到院子裡銀裝素裹,雪花如柳絮紛揚飄在空中,庭前已掃出了一條小徑,去向大門。
顧青川從廊下走來,「今日這雪來得恰好,老師院子裡有幾株臘梅,正對著廳中,紅萼遇雪更艷,每到這個時候,都要叫人去把窗子推開一半,在窗下圍爐賞雪。」
林瑜怕冷,今日穿得尤其暖和,半張臉都埋在絨毛底下。抱著湯婆子聽他說話,冷不防手被冰了一下。
顧青川握住她的手,溫和笑笑,「走罷。」
他這人有著一副好皮囊,眉目深邃,鼻高唇薄,是英朗正派的長相,笑時又有些不同,能顯出幾分溫柔。
廊下幾個丫鬟看見,眼神都痴了一瞬,神情欣羨。
林瑜心底嘆氣,知人知面不知心。
這人明明已經定親,卻還是能與旁的女子同居同住,可見並不把女子放在眼裡。妻是妻,妾是妾,他心裡分得再清楚不過。如今對自己不同,也不過是因為尚且還存著幾分樂趣。
她把湯婆子遞了過去,趁機抽出自己的手,「大人的手好冷,快暖一會兒罷。」
顧青川對她突如其來的關心還不大適應,轉瞬就瞧見她在搓手,笑罵道:「你倒是嫌棄起爺來了?」
林瑜笑了笑,先沿著雪中的小徑出去,上了馬車。
馬車行了不多時,在一處宅邸前停下。一個穿著青襖的下人開了門,見到顧青川,面上露出大大的笑容。
「先生今早還囑咐我把雪掃淨,真是大人要來。」
顧青川亦能喊出他的名字,讓許裘給了紅封過去。
林瑜早先還不清楚是他的什麼老師,古人講究尊師重道,現在明白過來,這裡住的,應是在他少時將他接去撫養的恩師了。
她跟在顧青川身後進了大門。
這間宅邸不大,幾十步就走完了前院,沿路見到的下人不過二三,正二品御史的住處,與那些家底寬綽些的百姓所住見不出多少差別,與林瑜預想的很是不同。
兩人到了見客的廳外,還未進去,先聽得一聲朗笑。
又傳出小童驚訝的聲音,「我怎麼又輸了?」
到了門前,裡面一個扎著雙環髻的小童,正抱著棋罐子,歪頭不解。
他回身見到了顧青川,面上一喜,連忙把棋罐子放下,跑了過來。
「顧叔!」
顧青川拍了拍他的肩,笑道:「長青,你比去年又長高了。」
他將小童帶到一邊,看向上首。太師椅上坐著一個鬢髮灰白的老者,留了一把長髯,精神矍鑠,著灰青大袖,頗有儒士風範。
顧青川躬身,極為鄭重地行了一禮,「學生年前回京,今日才來拜見先生,萬望先生莫怪。」
林瑜在他身後,原是不準備開口的,就被顧青川帶到身旁,「家中側室,不善言辭,這回帶她一道見過先生。」
林瑜垂首斂眸,福了福身,「見過先生。」
文正松笑了起來,「退之,難得你也有今日,都來坐罷。」又指使著那個叫長青的小童,「去給姑娘搬把椅子。」
他們師生寒暄,林瑜很有自覺,坐得遠遠的,挨著熏籠的另外一邊。
底下的炭火忽亮忽暗,林瑜扭頭去看窗外,雪中紅梅紛紛,或許是這院子太舊,紅梅映著斑駁老舊的白牆,與別處的梅花確有不同。
小會兒過去,一碟子剝好的熱板栗到了面前,長青探出身來,「姐姐,這個板栗很甜,你嘗一嘗。」
林瑜下意識去看了眼顧青川,他仍在與老者說話,面上帶著淺笑。順手在矮几上放下了一盞熱茶,冒出的白氣虛虛藏住了後邊的板栗殼。
吃了小半碟板栗,林瑜目光對上了站在一旁的長青,她輕聲問道:「這裡有熱水麼?我想去洗一洗手。」
長青點點頭,「有的,我帶你過去。」
出門走下石階,林瑜便停了下來。
「姑娘,還要往前。」長青提醒完,就見她彎身在覆雪中捧了一把。
「還是不麻煩了,我就用這雪洗一洗。」林瑜掌心拍散碎雪,對他笑了一笑。
廳中於她而言憋悶得厲害,她不打算一直待在裡邊。
*
廳中。
顧青川拿起了早先長青拿過的黑子,與對面的恩師繼續那把殘局。
相隔一年未見,文正松落下一子,「還記得你剛來的時候,把我這梅樹折落過好幾枝。今日倒是挑著好時候來了。」
這是許多年前的舊事,顧青川笑著搖頭,「那時莽撞易怒,心裡不高興,看什麼都要撒氣,險些毀了老師院子裡唯一的景致。」
文正松:「現在卻也反過來了,要是你父親知道,必定十分寬慰。」
顧青川:「老師越來越念舊了。」
「或許是年紀大了的緣故。」文正松道:「我近來總想起你父親。你還是五歲的時候,他與我說,從前總想著你也能上沙場,建功立業。又說可是到了眼下,卻只望你這一生平安順遂。」
半生征戰沙場,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品將軍,在新帝繼位的第一年,就只盼著自己的兒子平安順遂。
望他這一生平安順遂,所以選定了當時還是個六品編修的姚朗,男女也不顧,就當著眾人定下娃娃親。
可這世上,哪裡會有讓出來的平安順遂。
顧青川笑了笑,聲音溫和一如往常,「學生現今也是如此做想。」
文正松知道拿他沒辦法,近二十年了,從前他年紀小,還肯聽上兩句,越往後,脾性修得越好。像一汪潭水,投下什麼,都看不到動靜,連說上兩句的機會也沒有了。
他往窗外看了一眼,嘆道:「我看,今日這位姑娘與你很是相像。」其表溫從,其里不折,這樣兩個人並肩而立,乍一看,竟是格外相配。
顧青川落子的動作一頓,眸光落向另外一邊。
半開的支摘窗外,一樹紅梅傲然雪中,穿著青襖白裙的女子,正仰著面,素手拈花。
他看了一會兒,並未否認,「她的耐性,其實很好。」
這話尋常,文正松卻聽出來幾分無奈,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壓下心中詫異。
「你這次回來,可有見過陛下?」
「陛下並未召見。」
文正松嘆了口氣,憂心忡忡,「河南兩地雪災,凍死了許多百姓,牲畜,府丞是徐重的門生,竟還試圖欺瞞下來。陛下這回氣得不輕,龍體亦不如往常了,聽說最近又信了一個道士,在吃什麼丹藥。」
顧青川恍若未聞,在棋盤上又落下一子。
文正松又道:「再等等罷。此事不會就此過去,受了雪災的是安王的封地,他亦會討個說法。」
顧青川聽到這個人,眉心才微微斂起。
當今陛下忌諱二龍相見,唯一的兒子封了親王,賜了封地,早早出了京城,隔上幾年才進京一次。
「安王誠然一片仁心,可徐重徐繁在陛下身邊到底有了許多年,其分量輕重卻也難說。先生在都察院,萬事小心為上。」
文正松撫須,避而不答,「下棋罷,該你落子了。」
*
師生久未見面,這次過來,顧青川留下用了晚飯才走。
晨起時的那一場雪,在下晌就停了,只留下一層薄雪覆在地面。
城中幾條街都擺起了夜市,這會兒還是正月初,小孩子們到處放鞭炮,攤子上有賣燈的,有賣元宵的,幾處都冒著熱氣,鬧哄哄一片。
林瑜在馬車上,看得目不轉睛,被人從旁握住了手。顧青川湊到她身邊,
「想下去看看?」
林瑜點頭。
馬車隨即被他叫停,兩人一起下了馬車。夜市其實大同小異,奈何林瑜見過的少,看著也覺得格外新鮮,步子不覺慢了下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