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於是她壓抑自己不去想念,不去見面,她更加頻繁地做賞金任務,去很遠的地方除暴安良。
她以為這樣,就能將這種彆扭的感情淡忘,可越是抑制,換來的是更加變本加厲的思念。
那一次,她一人圍剿了一群馬賊。
世人都說「月中仙」武功蓋世,天下無雙,把她傳得神乎其神。
可從來沒有人想過,她其實只是一個凡人,一個和所有人一樣,血肉做成的普通人。
馬賊人多勢眾,兇殘狠毒,她為了救下被抓走的人質,不小心中了圈套。
雖然最後成功將其捉拿,但到底還是受了重傷。
她拖著渾身是血的身軀,疲憊地趕回容城,卻不料在院中看到了和來福下棋的桑瑱。
那晚月色朦朧,周圍的一切好像蒙上了一層薄紗。
青衣青年很快就注意了到她。
四目相對,對方立刻起身相迎,臉上的笑容是那樣的欣喜。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她忽然有片刻的失神。
她其實很久很久沒有近距離看過他了。
與從前相比,他臉上的青澀早已退去,舉手投足間,多了幾分溫潤如玉、脫俗出塵的氣質。
很快,她意識到自己還在滲血的傷口,以及周身濃郁的血腥味,眉頭倏地一緊。
她看向來福,來福心虛地低下了頭。
那抹青綠色身影越來越近,近到她其實也想停下來看看他。
可她不能,她慶幸現在是夜晚,慶幸今日又穿了深衣,慶幸自己帶著面紗,慶幸他們不曾發覺她的異常。
趕在他靠近之前,她倏地閃入屋內,鎖上了房門。
屋外,敲門聲不斷:「月嬋你開門好不好?我有話同你說。求求你,就幾句話......」
屋內,她褪去衣衫,將烈酒澆在滲血的傷口上。
劇痛襲來,撕裂著身心,她咬緊牙關,汗流浹背。
多日來的疲憊在這一刻達到了巔峰,她忽然覺得好累,累到想不管不顧,就那麼靠在一個人的肩頭,安靜地休息一會兒。
可是,她不敢。
敲門聲與呼喊聲漸漸停了,她的傷口也終於處理好了。
換好乾淨的衣裳,抹上香膏,她推開房門。
夜色如墨,夜風微涼,外面早已空無一人。
第二日天還未亮,她猛地從睡夢中驚醒,有人來了,是他?
她快速起身,將窗戶推開一條縫。
青衣男子捧著一本醫書,斂衣悠悠然坐在房前台階上,如緞子般的長髮散落在胸前,發出瑩瑩光澤。
今日他心情似乎不錯,嘴角還噙著淺淺的微笑。
她伸出的手忽然停在半空。
她原本可以立刻開門,請人進屋,可睡了一晚之後,昨日那些愁思好像淡了不少,身體裡似乎有兩個人在打架。
理智的小人說:他差點殺了你,你竟還想著原諒他?
感性的小人試圖解釋:那是形勢所迫,他以為生機渺茫,才出此下策。
理智小人毫不留情地反駁:不要為背叛找藉口,背叛過一次的人,你能保證不會背叛第二次?你難道還想在他手上再死一次?
感性小人執意為他開脫: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只是一念之差,除此之外,他哪裡對你不好?
理智小人瞬間變得尖銳起來:是啊,除了想讓你死,哪裡對你不好!你忘記秦家是怎麼滅門的?張天龍除了那件事外,哪裡對你不好?
想到張天龍,她突然冷靜下來,原本放在門閂上的手,也緩緩移開。
是啊,桑瑱什麼都好,好到從屍山血海里走出來的她,第一次願意全心全意地相信一個人,願意將後背與最脆弱的地方交給他。
可是為什麼?為什麼他偏偏要騙自己去死?
她可以為了愛人心甘情願地捨棄生命,可他怎麼能騙自己,怎麼和能張天龍一樣,騙自己去死?
過往痛苦的回憶在腦海中翻湧著,這段時間以來積攢的所有柔情,頃刻間化為雲煙。
她毅然轉身,打開了另一側窗台,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容城。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沒有回去,亦沒有偷偷去見桑瑱。
一切與她原本設想的相同,可不知為何,她時常覺得自己的心空了一塊。
她曾經以為,只要擺脫殺手身份,就能開啟完全不一樣的美好生活。
如今她遵從本心,成了人人尊敬的「月中仙」,那種孤寂之感並未消失,反而隨著遊歷人間愈發強烈。
這世間人人都有自己的親人朋友,哪怕是連最弱小、最卑賤之人,都有人關心,有人記掛。
可她什麼都沒有,沒有父母,沒有親人,甚至連真心相待的朋友,也幾乎沒有。
或許從前還有桑桑與來福,但桑桑始終是因為桑瑱才待她不同,如今因為她不肯原諒桑瑱,桑桑對她也多了許多看法。
而來福,雖然成家後對自己關心不減,但兩人畢竟只是名義上的姐弟,她不希望小詩多心,於是主動減少了往來。
當然,她也曾嘗試去結交朋友,可那些人不是貪圖她的名,就是想從她身上撈到好處。
她有時也會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為何總是輕而易舉,將人心看得如此通透。
所以,「黑衣羅剎」又如何?「月中仙」又怎樣?
如今看來,孤獨才是她此生的宿命罷了。
想通了這些,她發覺今生的歸處,似乎只剩下一處。
她去了一趟峰迴山的蓮壽寺,見到了已經年邁的靜心師太。
「等我完成一個心愿,我想皈依佛門,了卻餘生,望您成全。」
靜心師太慈悲地看著她,點頭應了。
之後她繼續行俠仗義,做所有力* 所能及之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之人。
曾經親手種下的惡果,她想一點點努力彌補償還。
知道終有一日將要離開,她回容城的次數反倒高了一些,畢竟有些人見一面就少一面。
她也不再抗拒與桑瑱的偶遇。
桑瑱平日裡就常來秦府,她一回來,他更恨不得能住在她家中。
對此她也沒有再惱,只是靜靜地看著他,看他以各種拙劣的藉口出現在面前。
對於他的示好,她從不回應,在他面前,她亦極少開口說話。
她本就是個寡言之人,如今更怕一不小心暴露了心底深處的秘密,怕稍有不慎,再次沉淪在那深情的目光中。
她與他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他前進十步,她就後退九步,她永遠將自己控制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內。
她以為這樣,桑瑱就會知曉自己的心意,就會放棄自己,放下過去,可事實恰恰相反。
於是她猜想,是自己的出現又給了他希望,也許等「月中仙」徹底消失,他便能明白她的想法。
畢竟他有著不遜色於任何人的容貌,優越清白拿得出手的家世,只要他願意,整個大俞會有無數女子為他動心。
她自欺自人地告訴自己,等她去了蓮壽寺,桑瑱就會放下一切,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他會找到一個和自己完全不一樣的女子,那女子溫暖熱烈,像太陽一樣明媚,她們會恩愛幸福一生,會子孫繞膝,會白頭偕老。
這是她為他設定的結局。
可也有時候,看到來福和小詩在自己面前嬉鬧歡笑,濃情蜜意,她內心也會有片刻的動搖。
她清楚地知道,幸福只是一個轉身的距離。
只要願意回頭,她就可以擁有夢寐以求的、屬於自己的家庭,過上比所有人都恩愛幸福的生活。
回頭嗎?要回頭嗎?
她又問了一遍自己。
算了吧,好像……已經來不及了。
最後一次回到容城,是某一年中秋,她同來福、小詩吃完團圓飯後,拎起一壇從揚城帶回的羅浮春,去了桑瑱的居所。
她是來告別的,單方面的告別。
她依稀還記得,那是一個極為明亮的月夜。
月光如水,滿院清輝,桑瑱一個人坐在院中的石桌旁,低頭喝著悶酒。
空氣中有股清冷凌冽的酒香。
她見過對方很多次喝酒的模樣,快樂的、痛苦的、傷感的、落寞的……以及像現在這樣孤獨的。
她很想拎著羅浮春上前,坐到他對面,像多年前在揚城時一樣,小酌閒談。
可是她不敢,色令人智昏,酒亂人心性。
既然已經做出決定,就不能在最後關頭橫生枝節。
於是,她找了一處陰暗的角落,席地而坐。
初秋的晚風帶來絲絲涼意,捲起遠處不知何處飄來的桂子清香。
她將衣襟攏緊了些,隔著不遠也不近的距離,默默地觀察著青年的一舉一動。
今日的他,心情似是不佳。
側臉雖如當年一般精緻柔和,但抬眸時微微蹙起的眉、黯淡的眼眸,都難以令人將其與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聯繫在一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以為這樣,就能將這種彆扭的感情淡忘,可越是抑制,換來的是更加變本加厲的思念。
那一次,她一人圍剿了一群馬賊。
世人都說「月中仙」武功蓋世,天下無雙,把她傳得神乎其神。
可從來沒有人想過,她其實只是一個凡人,一個和所有人一樣,血肉做成的普通人。
馬賊人多勢眾,兇殘狠毒,她為了救下被抓走的人質,不小心中了圈套。
雖然最後成功將其捉拿,但到底還是受了重傷。
她拖著渾身是血的身軀,疲憊地趕回容城,卻不料在院中看到了和來福下棋的桑瑱。
那晚月色朦朧,周圍的一切好像蒙上了一層薄紗。
青衣青年很快就注意了到她。
四目相對,對方立刻起身相迎,臉上的笑容是那樣的欣喜。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她忽然有片刻的失神。
她其實很久很久沒有近距離看過他了。
與從前相比,他臉上的青澀早已退去,舉手投足間,多了幾分溫潤如玉、脫俗出塵的氣質。
很快,她意識到自己還在滲血的傷口,以及周身濃郁的血腥味,眉頭倏地一緊。
她看向來福,來福心虛地低下了頭。
那抹青綠色身影越來越近,近到她其實也想停下來看看他。
可她不能,她慶幸現在是夜晚,慶幸今日又穿了深衣,慶幸自己帶著面紗,慶幸他們不曾發覺她的異常。
趕在他靠近之前,她倏地閃入屋內,鎖上了房門。
屋外,敲門聲不斷:「月嬋你開門好不好?我有話同你說。求求你,就幾句話......」
屋內,她褪去衣衫,將烈酒澆在滲血的傷口上。
劇痛襲來,撕裂著身心,她咬緊牙關,汗流浹背。
多日來的疲憊在這一刻達到了巔峰,她忽然覺得好累,累到想不管不顧,就那麼靠在一個人的肩頭,安靜地休息一會兒。
可是,她不敢。
敲門聲與呼喊聲漸漸停了,她的傷口也終於處理好了。
換好乾淨的衣裳,抹上香膏,她推開房門。
夜色如墨,夜風微涼,外面早已空無一人。
第二日天還未亮,她猛地從睡夢中驚醒,有人來了,是他?
她快速起身,將窗戶推開一條縫。
青衣男子捧著一本醫書,斂衣悠悠然坐在房前台階上,如緞子般的長髮散落在胸前,發出瑩瑩光澤。
今日他心情似乎不錯,嘴角還噙著淺淺的微笑。
她伸出的手忽然停在半空。
她原本可以立刻開門,請人進屋,可睡了一晚之後,昨日那些愁思好像淡了不少,身體裡似乎有兩個人在打架。
理智的小人說:他差點殺了你,你竟還想著原諒他?
感性的小人試圖解釋:那是形勢所迫,他以為生機渺茫,才出此下策。
理智小人毫不留情地反駁:不要為背叛找藉口,背叛過一次的人,你能保證不會背叛第二次?你難道還想在他手上再死一次?
感性小人執意為他開脫: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只是一念之差,除此之外,他哪裡對你不好?
理智小人瞬間變得尖銳起來:是啊,除了想讓你死,哪裡對你不好!你忘記秦家是怎麼滅門的?張天龍除了那件事外,哪裡對你不好?
想到張天龍,她突然冷靜下來,原本放在門閂上的手,也緩緩移開。
是啊,桑瑱什麼都好,好到從屍山血海里走出來的她,第一次願意全心全意地相信一個人,願意將後背與最脆弱的地方交給他。
可是為什麼?為什麼他偏偏要騙自己去死?
她可以為了愛人心甘情願地捨棄生命,可他怎麼能騙自己,怎麼和能張天龍一樣,騙自己去死?
過往痛苦的回憶在腦海中翻湧著,這段時間以來積攢的所有柔情,頃刻間化為雲煙。
她毅然轉身,打開了另一側窗台,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容城。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沒有回去,亦沒有偷偷去見桑瑱。
一切與她原本設想的相同,可不知為何,她時常覺得自己的心空了一塊。
她曾經以為,只要擺脫殺手身份,就能開啟完全不一樣的美好生活。
如今她遵從本心,成了人人尊敬的「月中仙」,那種孤寂之感並未消失,反而隨著遊歷人間愈發強烈。
這世間人人都有自己的親人朋友,哪怕是連最弱小、最卑賤之人,都有人關心,有人記掛。
可她什麼都沒有,沒有父母,沒有親人,甚至連真心相待的朋友,也幾乎沒有。
或許從前還有桑桑與來福,但桑桑始終是因為桑瑱才待她不同,如今因為她不肯原諒桑瑱,桑桑對她也多了許多看法。
而來福,雖然成家後對自己關心不減,但兩人畢竟只是名義上的姐弟,她不希望小詩多心,於是主動減少了往來。
當然,她也曾嘗試去結交朋友,可那些人不是貪圖她的名,就是想從她身上撈到好處。
她有時也會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為何總是輕而易舉,將人心看得如此通透。
所以,「黑衣羅剎」又如何?「月中仙」又怎樣?
如今看來,孤獨才是她此生的宿命罷了。
想通了這些,她發覺今生的歸處,似乎只剩下一處。
她去了一趟峰迴山的蓮壽寺,見到了已經年邁的靜心師太。
「等我完成一個心愿,我想皈依佛門,了卻餘生,望您成全。」
靜心師太慈悲地看著她,點頭應了。
之後她繼續行俠仗義,做所有力* 所能及之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之人。
曾經親手種下的惡果,她想一點點努力彌補償還。
知道終有一日將要離開,她回容城的次數反倒高了一些,畢竟有些人見一面就少一面。
她也不再抗拒與桑瑱的偶遇。
桑瑱平日裡就常來秦府,她一回來,他更恨不得能住在她家中。
對此她也沒有再惱,只是靜靜地看著他,看他以各種拙劣的藉口出現在面前。
對於他的示好,她從不回應,在他面前,她亦極少開口說話。
她本就是個寡言之人,如今更怕一不小心暴露了心底深處的秘密,怕稍有不慎,再次沉淪在那深情的目光中。
她與他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他前進十步,她就後退九步,她永遠將自己控制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內。
她以為這樣,桑瑱就會知曉自己的心意,就會放棄自己,放下過去,可事實恰恰相反。
於是她猜想,是自己的出現又給了他希望,也許等「月中仙」徹底消失,他便能明白她的想法。
畢竟他有著不遜色於任何人的容貌,優越清白拿得出手的家世,只要他願意,整個大俞會有無數女子為他動心。
她自欺自人地告訴自己,等她去了蓮壽寺,桑瑱就會放下一切,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他會找到一個和自己完全不一樣的女子,那女子溫暖熱烈,像太陽一樣明媚,她們會恩愛幸福一生,會子孫繞膝,會白頭偕老。
這是她為他設定的結局。
可也有時候,看到來福和小詩在自己面前嬉鬧歡笑,濃情蜜意,她內心也會有片刻的動搖。
她清楚地知道,幸福只是一個轉身的距離。
只要願意回頭,她就可以擁有夢寐以求的、屬於自己的家庭,過上比所有人都恩愛幸福的生活。
回頭嗎?要回頭嗎?
她又問了一遍自己。
算了吧,好像……已經來不及了。
最後一次回到容城,是某一年中秋,她同來福、小詩吃完團圓飯後,拎起一壇從揚城帶回的羅浮春,去了桑瑱的居所。
她是來告別的,單方面的告別。
她依稀還記得,那是一個極為明亮的月夜。
月光如水,滿院清輝,桑瑱一個人坐在院中的石桌旁,低頭喝著悶酒。
空氣中有股清冷凌冽的酒香。
她見過對方很多次喝酒的模樣,快樂的、痛苦的、傷感的、落寞的……以及像現在這樣孤獨的。
她很想拎著羅浮春上前,坐到他對面,像多年前在揚城時一樣,小酌閒談。
可是她不敢,色令人智昏,酒亂人心性。
既然已經做出決定,就不能在最後關頭橫生枝節。
於是,她找了一處陰暗的角落,席地而坐。
初秋的晚風帶來絲絲涼意,捲起遠處不知何處飄來的桂子清香。
她將衣襟攏緊了些,隔著不遠也不近的距離,默默地觀察著青年的一舉一動。
今日的他,心情似是不佳。
側臉雖如當年一般精緻柔和,但抬眸時微微蹙起的眉、黯淡的眼眸,都難以令人將其與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聯繫在一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