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在容城又等了兩個月,他終是將愛月堂也關了。
回到桑家,桑瑱夜夜輾轉難眠,腦中、心中總是不自覺出現那人身影。
她給過他這世間最純粹、最赤忱的愛,卻也留給了他——靈魂日日夜夜難以忍受的孤寂與折磨。
第二日吃早飯時,桑瑱鄭重宣布:「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今這樣也不是辦法,我要去找她。」
桑桑的笑容僵在唇邊:「人海茫茫,阿兄去哪裡找?」
桑瑱被問住了。
是啊,去哪裡找?
她消失的這大半年,江湖上人人都想找到她,那麼多人自發組隊去尋人,可她卻像人間蒸發了一般,渺無音訊。
那些人武藝高強,消息靈通,都找不到她,自己又能去哪裡找?
可如果不去找,就這樣心安理得地等著嗎?
不,桑瑱覺得再等下去,過不了多久自己便會瘋掉。
「總歸還是要嘗試一番的,也許明日就找到了呢?」他是這樣回答桑桑的。
抱著這種想法,第二日,他和石平、石安三人出發了。
第一年,他們走遍山川湖海、大江南北,沒有半點她的消息。
第二年,他去了她曾提過的一些地方,以及大俞幾座邊陲小鎮,依舊還是一無所獲。
桑瑱漸漸有些死心了。
他開始懷疑她是不是出事了,是不是已經死了,不然為何一絲音訊也無?
同時,他也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在快速消逝。
第三年,他原本打算新年之後再出去找,可身體已經不聽使喚了——他沒有辦法獨立下床行走。
花朝節過後第三日,一臉病容的男子躺在榻上,望著窗外生機勃勃的春色,不住嘆氣。
「這麼快……就要大限將至了嗎?」
還沒把人找回來,怎麼就要死了?
明明當初那麼親密要好,怎麼就一不小心,把那樣好的一個姑娘給弄丟了?
桑瑱閉了閉眼,抹去眼角淚水,讓侍從叫來桑桑,開始交代後事。
「這些年為了喚醒你,我嘗試過許多法子,因此意外發現了不少新的藥方。」
他艱難地抬起手,指向床頭幾本厚厚的醫書:「這些方子……已經經過我的實驗,全部可以用。日後你若得空,翻閱一二,定會大有裨益,這也是阿兄能送你的最後一件禮物……」
「阿兄……」桑桑跪坐在床邊,將臉埋在被子裡,泣不成聲。
桑瑱看著她,蒼白的臉上擠出一抹溫柔的笑來:「桑桑現在是大孩子了,再像小時候一樣哭,會很丟臉哦……乖,聽我說完。」
他喘了幾口氣,才繼續道:「從前你說你想一輩子行醫問診,做個快活醫者,阿兄不反對。但如今,阿兄卻實在放心不下你一人,所以之後你若是遇得良配,定要抓緊機會,莫要任性。」
桑桑哽咽著點頭:「知道了……」
「嗯,有人陪著你,爹娘和我在上面,總歸放心些。還有,你的性子……」
他的臉色越來越白,「你的性子有時過於剛烈,從前阿兄也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現在卻有些害怕。這世道人心……終究比我們想像中更加險惡,你且記住,過剛則易折,日後做人做事不能得寸進尺。阿兄不求你其它,只願你平平安安,健康順遂……」
「嗯嗯……」桑桑不住點頭,哭著保證:「我答應,我什麼毛病都可以改,我什麼都可以聽阿兄的,阿兄不要走好不好?」
桑瑱虛弱地嘆了一聲:「傻瓜,這不是我能決定的……」
他轉頭對一旁滿臉悲戚的石平道:「你去……幫我到院中,折一枝桃花來……」
石平迅速出去了,不多時,手中多了一枝含苞待放的桃花枝。
桑瑱將花枝放在鼻尖嗅了嗅,腦海中忽然浮現出很多年前的場景。
那年春天,風和日麗,春色動人,他牽著那個粉雕玉琢的雪糰子,漫步在鋪滿桃花花瓣的小徑上。
「桃花。」她突然停下,對著枝頭盛放的嫣紅花瓣,奶聲奶氣地念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他驚訝於小不點兒小小年紀就會背這句詩,笑問:「下一句呢?」
對方搖頭:「不知道。」
於是他教她:「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她也跟著念了:「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他當時其實很想解釋,因為母親每一次念完詩後,都會解釋一遍意思。
於是他差點就說出了——之子,這個女子;于歸,這個女子要出嫁;宜其室家,她嫁到夫家後與丈夫和和美美、幸福快樂地生活。
可話到嘴邊,他又咽了回去。這么小的妹妹,什麼都不懂,怎麼能說這些?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她幼時便給過自己只有戀人才會互贈的磨喝樂,他也曾在灼灼桃花旁教過她這樣一句詩。
明明他們之間有那麼深的緣分與羈絆,怎的就被自己的一念之差,親手斷送了呢?
要是當時沒有那般天真,或許她們早就和和美美、幸福一生了吧?
年年春日桃花開,然而那個在花樹下,被他牽過的女子,此生,卻是再也找不回來了。
-
桑瑱死後,桑桑消沉了許久。
從前兄長喜歡四處遊歷,她一人留守桑家也不覺孤獨。如今偌大的揚城,她卻再也呆不下去。
一日,她終於忍無可忍,對幾個自幼一同長大的僕從道:「這裡有太多傷心回憶,我們也出去散散心。」
阿芝問:「小姐想去哪?」
桑桑望向遠方:「去阿兄去過的地方。」
於是她將寶清堂託付給一位在此坐診多年的老醫師,帶著阿芝、石平、石安輕裝上路。
第一站自然是容城,桑瑱曾化名「連清」,在此處住了許多年。
桑桑向當地人打聽兄長的消息,眾人皆稱連醫師藥膏療效奇佳,人也和善有禮,不少人還問起他的近況。
她們一行人在此住了半個月,方才啟程離開。
第二站是峰迴山。
因為那人曾在此處開過一家酒樓,那兩年兄長也沒少來此尋人。
峰迴山位於大俞最西端,路途遙遠,眾人抵達時,日暮已西垂。
夕陽的餘暉灑在群山之間,為蒼翠山林鍍上了一層金色霞光,路旁炊煙裊裊,雞犬相聞,好不寧靜。
四人在峰迴山住了數日,漸漸對當地風土人情熟悉起來。
一日,阿芝提議道:「小姐,一直聽聞這峰迴山上的蓮壽寺有求必應,十分靈驗,我們什麼時候去上柱香吧?」
桑桑本欲拒絕,家人都不在了,有求必應又如何?
但看到侍女亮晶晶的雙眼時,心突然就軟了下來。
阿芝與沁水同一天來的桑家,沁水多年前便已嫁人生子,而阿芝為了照顧昏迷的自己,一直耽誤至今。
思及此,她道:「明日去,你記得給自己求樁好姻緣。」
時值深秋,漫山紅葉,層林盡染。
四人拾階而上,走了許久,終於抵達了掩映在雲霧中的女眾寺廟。
石平、石安身為男子,不得入內,只能在外等候。
寺院內,香火鼎盛,鐘磬悠揚,今日前來上香祈福的香客也是絡繹不絕。
桑桑見人多擁擠,自己心中又無甚所求,便讓阿芝一人前去大殿上香,她則打算在寺中隨意轉轉。
刻意避開熙攘的人群,沿著一條僻靜小徑慢悠悠走著,不知不覺間,行至一處偏僻的院落。
此處並無其她香客,只有一名女僧正在清掃地上的梧桐葉。
桑桑開始並未在意,只覺那人身形頎長瘦削,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不凡氣質。
細細打量下,又覺得她的舉止神態頗為熟悉。
目光在那人身上停留許久,待看清那人面容時,只覺耳邊嗡嗡作響,渾身血液直衝頭頂。
「月嬋?」
她快步走到對方面前,幾乎不敢相信:「你怎會在這?」
那人聞言,掃地動作一頓,而後緩緩抬起頭。
四目相對,桑桑只覺怒從心起。
濃眉大眼,高鼻薄唇,面上雖蒼白無甚血色,卻難掩當年風姿。這不正是阿兄一輩子心心念念,求而不得之人嗎?
她竟然出家了!
那一瞬間,積壓在心頭多年的疑問,埋藏在心底深深的怨恨與不滿,全部爆發。
「阿兄說你曾在峰迴山與朋友開過一家酒樓,這些年他多次來到此處,託了不少人打聽你的下落,卻不曾想,你竟然出家了?」
「你從前不是說你不信神佛嗎?你竟然連頭髮也剃了?」
「你好端端的放著我阿兄不要,放著好好的大俠不做,竟然來做這四大皆空的僧人?」
「你到底怎麼回事?」
面對這一聲聲質問,對方並未回答,只是垂下眼眸,雙手合十,誦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施主認錯人了,貧尼法號——摒塵。」<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回到桑家,桑瑱夜夜輾轉難眠,腦中、心中總是不自覺出現那人身影。
她給過他這世間最純粹、最赤忱的愛,卻也留給了他——靈魂日日夜夜難以忍受的孤寂與折磨。
第二日吃早飯時,桑瑱鄭重宣布:「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今這樣也不是辦法,我要去找她。」
桑桑的笑容僵在唇邊:「人海茫茫,阿兄去哪裡找?」
桑瑱被問住了。
是啊,去哪裡找?
她消失的這大半年,江湖上人人都想找到她,那麼多人自發組隊去尋人,可她卻像人間蒸發了一般,渺無音訊。
那些人武藝高強,消息靈通,都找不到她,自己又能去哪裡找?
可如果不去找,就這樣心安理得地等著嗎?
不,桑瑱覺得再等下去,過不了多久自己便會瘋掉。
「總歸還是要嘗試一番的,也許明日就找到了呢?」他是這樣回答桑桑的。
抱著這種想法,第二日,他和石平、石安三人出發了。
第一年,他們走遍山川湖海、大江南北,沒有半點她的消息。
第二年,他去了她曾提過的一些地方,以及大俞幾座邊陲小鎮,依舊還是一無所獲。
桑瑱漸漸有些死心了。
他開始懷疑她是不是出事了,是不是已經死了,不然為何一絲音訊也無?
同時,他也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在快速消逝。
第三年,他原本打算新年之後再出去找,可身體已經不聽使喚了——他沒有辦法獨立下床行走。
花朝節過後第三日,一臉病容的男子躺在榻上,望著窗外生機勃勃的春色,不住嘆氣。
「這麼快……就要大限將至了嗎?」
還沒把人找回來,怎麼就要死了?
明明當初那麼親密要好,怎麼就一不小心,把那樣好的一個姑娘給弄丟了?
桑瑱閉了閉眼,抹去眼角淚水,讓侍從叫來桑桑,開始交代後事。
「這些年為了喚醒你,我嘗試過許多法子,因此意外發現了不少新的藥方。」
他艱難地抬起手,指向床頭幾本厚厚的醫書:「這些方子……已經經過我的實驗,全部可以用。日後你若得空,翻閱一二,定會大有裨益,這也是阿兄能送你的最後一件禮物……」
「阿兄……」桑桑跪坐在床邊,將臉埋在被子裡,泣不成聲。
桑瑱看著她,蒼白的臉上擠出一抹溫柔的笑來:「桑桑現在是大孩子了,再像小時候一樣哭,會很丟臉哦……乖,聽我說完。」
他喘了幾口氣,才繼續道:「從前你說你想一輩子行醫問診,做個快活醫者,阿兄不反對。但如今,阿兄卻實在放心不下你一人,所以之後你若是遇得良配,定要抓緊機會,莫要任性。」
桑桑哽咽著點頭:「知道了……」
「嗯,有人陪著你,爹娘和我在上面,總歸放心些。還有,你的性子……」
他的臉色越來越白,「你的性子有時過於剛烈,從前阿兄也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現在卻有些害怕。這世道人心……終究比我們想像中更加險惡,你且記住,過剛則易折,日後做人做事不能得寸進尺。阿兄不求你其它,只願你平平安安,健康順遂……」
「嗯嗯……」桑桑不住點頭,哭著保證:「我答應,我什麼毛病都可以改,我什麼都可以聽阿兄的,阿兄不要走好不好?」
桑瑱虛弱地嘆了一聲:「傻瓜,這不是我能決定的……」
他轉頭對一旁滿臉悲戚的石平道:「你去……幫我到院中,折一枝桃花來……」
石平迅速出去了,不多時,手中多了一枝含苞待放的桃花枝。
桑瑱將花枝放在鼻尖嗅了嗅,腦海中忽然浮現出很多年前的場景。
那年春天,風和日麗,春色動人,他牽著那個粉雕玉琢的雪糰子,漫步在鋪滿桃花花瓣的小徑上。
「桃花。」她突然停下,對著枝頭盛放的嫣紅花瓣,奶聲奶氣地念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他驚訝於小不點兒小小年紀就會背這句詩,笑問:「下一句呢?」
對方搖頭:「不知道。」
於是他教她:「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她也跟著念了:「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他當時其實很想解釋,因為母親每一次念完詩後,都會解釋一遍意思。
於是他差點就說出了——之子,這個女子;于歸,這個女子要出嫁;宜其室家,她嫁到夫家後與丈夫和和美美、幸福快樂地生活。
可話到嘴邊,他又咽了回去。這么小的妹妹,什麼都不懂,怎麼能說這些?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她幼時便給過自己只有戀人才會互贈的磨喝樂,他也曾在灼灼桃花旁教過她這樣一句詩。
明明他們之間有那麼深的緣分與羈絆,怎的就被自己的一念之差,親手斷送了呢?
要是當時沒有那般天真,或許她們早就和和美美、幸福一生了吧?
年年春日桃花開,然而那個在花樹下,被他牽過的女子,此生,卻是再也找不回來了。
-
桑瑱死後,桑桑消沉了許久。
從前兄長喜歡四處遊歷,她一人留守桑家也不覺孤獨。如今偌大的揚城,她卻再也呆不下去。
一日,她終於忍無可忍,對幾個自幼一同長大的僕從道:「這裡有太多傷心回憶,我們也出去散散心。」
阿芝問:「小姐想去哪?」
桑桑望向遠方:「去阿兄去過的地方。」
於是她將寶清堂託付給一位在此坐診多年的老醫師,帶著阿芝、石平、石安輕裝上路。
第一站自然是容城,桑瑱曾化名「連清」,在此處住了許多年。
桑桑向當地人打聽兄長的消息,眾人皆稱連醫師藥膏療效奇佳,人也和善有禮,不少人還問起他的近況。
她們一行人在此住了半個月,方才啟程離開。
第二站是峰迴山。
因為那人曾在此處開過一家酒樓,那兩年兄長也沒少來此尋人。
峰迴山位於大俞最西端,路途遙遠,眾人抵達時,日暮已西垂。
夕陽的餘暉灑在群山之間,為蒼翠山林鍍上了一層金色霞光,路旁炊煙裊裊,雞犬相聞,好不寧靜。
四人在峰迴山住了數日,漸漸對當地風土人情熟悉起來。
一日,阿芝提議道:「小姐,一直聽聞這峰迴山上的蓮壽寺有求必應,十分靈驗,我們什麼時候去上柱香吧?」
桑桑本欲拒絕,家人都不在了,有求必應又如何?
但看到侍女亮晶晶的雙眼時,心突然就軟了下來。
阿芝與沁水同一天來的桑家,沁水多年前便已嫁人生子,而阿芝為了照顧昏迷的自己,一直耽誤至今。
思及此,她道:「明日去,你記得給自己求樁好姻緣。」
時值深秋,漫山紅葉,層林盡染。
四人拾階而上,走了許久,終於抵達了掩映在雲霧中的女眾寺廟。
石平、石安身為男子,不得入內,只能在外等候。
寺院內,香火鼎盛,鐘磬悠揚,今日前來上香祈福的香客也是絡繹不絕。
桑桑見人多擁擠,自己心中又無甚所求,便讓阿芝一人前去大殿上香,她則打算在寺中隨意轉轉。
刻意避開熙攘的人群,沿著一條僻靜小徑慢悠悠走著,不知不覺間,行至一處偏僻的院落。
此處並無其她香客,只有一名女僧正在清掃地上的梧桐葉。
桑桑開始並未在意,只覺那人身形頎長瘦削,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不凡氣質。
細細打量下,又覺得她的舉止神態頗為熟悉。
目光在那人身上停留許久,待看清那人面容時,只覺耳邊嗡嗡作響,渾身血液直衝頭頂。
「月嬋?」
她快步走到對方面前,幾乎不敢相信:「你怎會在這?」
那人聞言,掃地動作一頓,而後緩緩抬起頭。
四目相對,桑桑只覺怒從心起。
濃眉大眼,高鼻薄唇,面上雖蒼白無甚血色,卻難掩當年風姿。這不正是阿兄一輩子心心念念,求而不得之人嗎?
她竟然出家了!
那一瞬間,積壓在心頭多年的疑問,埋藏在心底深深的怨恨與不滿,全部爆發。
「阿兄說你曾在峰迴山與朋友開過一家酒樓,這些年他多次來到此處,託了不少人打聽你的下落,卻不曾想,你竟然出家了?」
「你從前不是說你不信神佛嗎?你竟然連頭髮也剃了?」
「你好端端的放著我阿兄不要,放著好好的大俠不做,竟然來做這四大皆空的僧人?」
「你到底怎麼回事?」
面對這一聲聲質問,對方並未回答,只是垂下眼眸,雙手合十,誦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施主認錯人了,貧尼法號——摒塵。」<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