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沁水翻身拿起手機,解鎖屏幕,如同初次見面時給他展示自己的姓名一般,把屏保換成了女兒的名字。
秦獲嘉。
第16章 探討創業藍圖這種正事可……
女兒出生的後五天,護士採集了足跟血去做新生兒檢測,小朋友有些輕微黃疸,被送進光療箱裡照了八個小時。
秦昇每過半個鐘頭就要去育嬰室外頭的屏幕里看看女兒,好在數值逐漸正常,早上進箱,晚上就送回來了。
雖然沁水始終堅稱孩子不會遺傳她的聽障,但心底最擔心的還是這項。大夫做聽力和視力檢測的時候,她牢牢盯著獲嘉的反應,而秦昇看上去卻並不擔心。
小獲嘉給出了很明顯的回應,孩子的聽力、視力、體重和各項指標都通過,沁水整天都要多多抱著女兒,感恩她是個有福氣的好孩子,有健康的身體。
好在順產的時候沒有側切,沁水身體和精神恢復的不錯,出血正常,也可以下床活動。產後第六天,一家人到了月子中心。
這裡地方更寬敞,也有專業人士照顧,把一切都安頓好,秦昇才通知閆家寶和親戚朋友們來探視。
他正常恢復上班,月子中心只允許一人陪同,秦昇於是下班後去,順便把晚飯吃了,和沁水一塊陪著女兒。
獲嘉的皮膚又白又嫩,隨了媽媽。照顧他們的護士都說這小姑娘很會遺傳父母的優點,長得漂亮,而且需求不高,能吃又能睡,哭鬧的情況比同期的寶寶們低些。
老一輩總說母親懷孕時候的心情和環境影響孩子性格,小獲嘉還在沁水肚子裡的時候,秦昇總想起這句話。
管他外界吵鬧喧囂,沁水就像活在無菌泡泡里似的,壓根不會被吵到。秦昇堅信自己閨女能感受到爸爸媽媽愛她,竭力給她營造一個幸福穩定的家庭環境,這樣的孩子想不乖都難。
沁水覺得女兒長得像秦昇,秦昇的想法正和她相反。小朋友現在已經非常會笑了,隨便逗一逗就咯咯的。
深夜,獲嘉睡著,秦昇洗漱過後路過嬰兒床,又跟有癮似的彎腰欣賞女兒,伸手摸她的小袖口。沁水則盯著靜音的電視看,CCTV8正重播有字幕的《山海情》,坐月子期間無聊,她又跟著重溫了一遍。
秦昇只留一盞床頭燈,坐在沁水床邊,輕輕打手勢道:「我這半年來做了調研,也徵求了幾位老師傅的意見,他們都樂意跟著我干,想入股。」
她把注意力從電視劇中移出,咬唇手語道:「這是好事,但太多人入伙的話,你得先找專業的律師諮詢,否則後續不好管理。假如掙錢還好,生意如果不好的話......資金分配會有很大問題。」
他笑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前期只打算拉一個關係最鐵的師傅合夥,北戴河車廠的楊工,你認識的。」
「楊工為人不錯。」沁水端著水杯思索一會兒,不忘提醒:「你們先別把消息走漏,畢竟事情還沒坐定,別影響現有的工作。」
「這事就我們倆人知道。」
護士把雞湯夜宵給沁水送來,秦昇主動端來,把房門鎖上,接著給沁水解釋道:「本來我沒想給廠里任何人透露,但楊工五月份突然私下說他辦了提前退休。我追問了幾句,覺得情況合適,乾脆就直接拉他入伙了。」
秦昇嘆道:「自從老伴去世之後,他精神狀態不大好,北戴河的老闆找他談過幾回話,有了想優化的意思。」
沁水沒回應,但不難看出秦昇對這件事非常失望,態度沮喪。
老師傅半輩子都在廠里兢兢業業,靠手藝搏利潤、維護客戶,掙死工資養家餬口。如今精力體力都跟不上,家庭又出現變故,老闆和人事恨不能每天找人談三回話,明里暗裡催促早點退休,給年輕學徒讓位置。
這也是沁水起意讓他自立門戶的考量之一,趁著還年輕,有精力,不如早拼拼,哪怕不成,家裡人也有能力給他兜底。
「目前進行到哪一步了?」她問。
「對廠的方向和定位有了些考量,我整理了,你看看。」秦昇從隨身的包里掏出本子,親密地坐到了沁水的被窩裡:「我聯繫了一部分技術過硬,這些年堅持在做汽修行業的老同學,一方面對市場做了解,另方面也拉攏到了一個單位經濟效益不好,眼下願意創業的熟練工。」
「我、楊工和趙工都有高級汽修證書,如果初期做得還不錯,後面會陸續把擅長發動機維修、底盤維修、電氣維修之類各方面的工人都招來,剛開始的底薪不會特別高,但根據技術和工齡設置一套制度,讓大家每月稅後能拿到五千左右的工資。」
沁水問:「工資制度和安全生產制度怎麼做?除了技術工種之外,管理呢?」
秦昇忽然輕笑:「制度我們這邊都有現成的,運營只招一個人就夠,不用坐班。汪泉給我介紹了熟人,履歷不錯,當初幫他開拓的旅行社業務和分店規劃,人脈很廣。我們已經見面吃過飯了,首步運營目標是和五家私營單位綁定,成為指定維修點,對咱們起步很有用。」
沁水聞言恍然大悟,十分贊同道:「定點維修的確重要,他不坐班也沒關係,只要生意能談成,咱們分紅。」
「我朋友江鴦的爸爸在市里做生意,我要麼問問她?如果能簽協議,把單位公車和員工私車統一划歸到廠內,提供可觀的優惠,或許是雙贏的選擇。」
秦昇聞言猶疑半晌,拒絕了這個提議:「老婆,你不用替我開這個口,別為這件事影響你們之間的關係。」
她笑得特開心,把剩下的半份熱湯推給秦昇:「我和江鴦沒問題的,這樣的關係才更靠譜。咱們得在成立之初就獲得儘量豐富的客源。」
看著秦昇喝湯的樣子,沁水問道:「那選址呢?」
「選址考慮了兩個選擇,一個在北客站旁邊,人流和車流量都大,散客比較多,但車型也多;另一個在城南的快速幹道周圍,那邊有公交站和地鐵8號線,客戶送修回程方便,同時周圍兩公里半徑內有很多社區,入住率挺高的。」
他道:「後者房租稍貴,面積將近五百平米吧,還有個小面積的二層。因為咱們是做綜合主業,所以面積正好。」
沁水點頭,把面前的筆記本翻了又翻,仔細看過他現有的場地規劃。
兩個廠都已經實地勘察過,秦昇更偏向第二家,這裡目前經營了一間老年康養中心,今年底準備遷址到東郊,時間也比較合適。
根據拍下的照片,他和楊工已經把洗車保養區、接待處、客戶休息室、零配件展示區、易損件和機油庫房都安排好,留出足夠寬敞的空間安裝龍門和舉升機,保證三個快修快保區域,一個檢車區和三個大修區。
她不太懂這些,只豎起大拇指,抿唇手語問道:「目前確定能來的師傅有多少?人員怎麼安排?」
秦昇伸手攬住沁水的肩,拿起筆在本子的空頁上給她畫出來:「我和楊工兩個人就能應付廠內的工作,趙工負責洗車和噴漆貼膜,再加一個不坐班的管理崗就夠了。」
「那前台呢?」沁水又問。
「我就能做前台啊!我幹這行十幾年了,能修不換,攢下的熟客挺多,聯繫之後可能70%都會再來找我。我和楊工都不是那種悶頭出力的人,他比我精多了。實在忙不過來就叫閆家寶,她不是老給你抱怨酒店工作無聊嗎?」
沁水笑著聳肩,拿起手機準備給江鴦打視頻,秦昇趕緊阻止道:「這麼晚了,明天再說吧,我寶貝閨女都睡著好幾個小時了,給你做個好榜樣。」
「江鴦在國外呢,這時候的時差才對。」她插上耳機,把秦昇推去一邊,兀自和江鴦視頻通了話。
江鴦是她高中同學,倆人都考到了省會的大學,友誼比秦昇想像中鐵得多。她爸爸江長安二十年前就起家做儀器教具生意,經濟條件不錯,把江鴦送到了紐西蘭讀研究生。
據沁水了解,江叔叔的生意做得挺大,公司里起碼有兩百號員工。她把自己和秦昇的打算非常坦誠地告知,對方立刻答應:「這是好事啊!我晚點跟我爸知會一聲。他們一般修公車都是讓司機就近找4S店,蠻貴的,底下人有時候還吃回扣。加上我爸自己的車也需要保養,看以後能不能幹脆定到你們那兒。」
她把電腦搬到身邊敲字記錄,問道:「和我大致講一下吧,準備什麼時候開?開在哪兒?都有什麼業務呢?」
沁水招手把秦昇叫來,仔細給江鴦解釋了一通。她又問:「前期能提供多少服務?如果人多的話,你們會不會有工期壓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秦獲嘉。
第16章 探討創業藍圖這種正事可……
女兒出生的後五天,護士採集了足跟血去做新生兒檢測,小朋友有些輕微黃疸,被送進光療箱裡照了八個小時。
秦昇每過半個鐘頭就要去育嬰室外頭的屏幕里看看女兒,好在數值逐漸正常,早上進箱,晚上就送回來了。
雖然沁水始終堅稱孩子不會遺傳她的聽障,但心底最擔心的還是這項。大夫做聽力和視力檢測的時候,她牢牢盯著獲嘉的反應,而秦昇看上去卻並不擔心。
小獲嘉給出了很明顯的回應,孩子的聽力、視力、體重和各項指標都通過,沁水整天都要多多抱著女兒,感恩她是個有福氣的好孩子,有健康的身體。
好在順產的時候沒有側切,沁水身體和精神恢復的不錯,出血正常,也可以下床活動。產後第六天,一家人到了月子中心。
這裡地方更寬敞,也有專業人士照顧,把一切都安頓好,秦昇才通知閆家寶和親戚朋友們來探視。
他正常恢復上班,月子中心只允許一人陪同,秦昇於是下班後去,順便把晚飯吃了,和沁水一塊陪著女兒。
獲嘉的皮膚又白又嫩,隨了媽媽。照顧他們的護士都說這小姑娘很會遺傳父母的優點,長得漂亮,而且需求不高,能吃又能睡,哭鬧的情況比同期的寶寶們低些。
老一輩總說母親懷孕時候的心情和環境影響孩子性格,小獲嘉還在沁水肚子裡的時候,秦昇總想起這句話。
管他外界吵鬧喧囂,沁水就像活在無菌泡泡里似的,壓根不會被吵到。秦昇堅信自己閨女能感受到爸爸媽媽愛她,竭力給她營造一個幸福穩定的家庭環境,這樣的孩子想不乖都難。
沁水覺得女兒長得像秦昇,秦昇的想法正和她相反。小朋友現在已經非常會笑了,隨便逗一逗就咯咯的。
深夜,獲嘉睡著,秦昇洗漱過後路過嬰兒床,又跟有癮似的彎腰欣賞女兒,伸手摸她的小袖口。沁水則盯著靜音的電視看,CCTV8正重播有字幕的《山海情》,坐月子期間無聊,她又跟著重溫了一遍。
秦昇只留一盞床頭燈,坐在沁水床邊,輕輕打手勢道:「我這半年來做了調研,也徵求了幾位老師傅的意見,他們都樂意跟著我干,想入股。」
她把注意力從電視劇中移出,咬唇手語道:「這是好事,但太多人入伙的話,你得先找專業的律師諮詢,否則後續不好管理。假如掙錢還好,生意如果不好的話......資金分配會有很大問題。」
他笑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前期只打算拉一個關係最鐵的師傅合夥,北戴河車廠的楊工,你認識的。」
「楊工為人不錯。」沁水端著水杯思索一會兒,不忘提醒:「你們先別把消息走漏,畢竟事情還沒坐定,別影響現有的工作。」
「這事就我們倆人知道。」
護士把雞湯夜宵給沁水送來,秦昇主動端來,把房門鎖上,接著給沁水解釋道:「本來我沒想給廠里任何人透露,但楊工五月份突然私下說他辦了提前退休。我追問了幾句,覺得情況合適,乾脆就直接拉他入伙了。」
秦昇嘆道:「自從老伴去世之後,他精神狀態不大好,北戴河的老闆找他談過幾回話,有了想優化的意思。」
沁水沒回應,但不難看出秦昇對這件事非常失望,態度沮喪。
老師傅半輩子都在廠里兢兢業業,靠手藝搏利潤、維護客戶,掙死工資養家餬口。如今精力體力都跟不上,家庭又出現變故,老闆和人事恨不能每天找人談三回話,明里暗裡催促早點退休,給年輕學徒讓位置。
這也是沁水起意讓他自立門戶的考量之一,趁著還年輕,有精力,不如早拼拼,哪怕不成,家裡人也有能力給他兜底。
「目前進行到哪一步了?」她問。
「對廠的方向和定位有了些考量,我整理了,你看看。」秦昇從隨身的包里掏出本子,親密地坐到了沁水的被窩裡:「我聯繫了一部分技術過硬,這些年堅持在做汽修行業的老同學,一方面對市場做了解,另方面也拉攏到了一個單位經濟效益不好,眼下願意創業的熟練工。」
「我、楊工和趙工都有高級汽修證書,如果初期做得還不錯,後面會陸續把擅長發動機維修、底盤維修、電氣維修之類各方面的工人都招來,剛開始的底薪不會特別高,但根據技術和工齡設置一套制度,讓大家每月稅後能拿到五千左右的工資。」
沁水問:「工資制度和安全生產制度怎麼做?除了技術工種之外,管理呢?」
秦昇忽然輕笑:「制度我們這邊都有現成的,運營只招一個人就夠,不用坐班。汪泉給我介紹了熟人,履歷不錯,當初幫他開拓的旅行社業務和分店規劃,人脈很廣。我們已經見面吃過飯了,首步運營目標是和五家私營單位綁定,成為指定維修點,對咱們起步很有用。」
沁水聞言恍然大悟,十分贊同道:「定點維修的確重要,他不坐班也沒關係,只要生意能談成,咱們分紅。」
「我朋友江鴦的爸爸在市里做生意,我要麼問問她?如果能簽協議,把單位公車和員工私車統一划歸到廠內,提供可觀的優惠,或許是雙贏的選擇。」
秦昇聞言猶疑半晌,拒絕了這個提議:「老婆,你不用替我開這個口,別為這件事影響你們之間的關係。」
她笑得特開心,把剩下的半份熱湯推給秦昇:「我和江鴦沒問題的,這樣的關係才更靠譜。咱們得在成立之初就獲得儘量豐富的客源。」
看著秦昇喝湯的樣子,沁水問道:「那選址呢?」
「選址考慮了兩個選擇,一個在北客站旁邊,人流和車流量都大,散客比較多,但車型也多;另一個在城南的快速幹道周圍,那邊有公交站和地鐵8號線,客戶送修回程方便,同時周圍兩公里半徑內有很多社區,入住率挺高的。」
他道:「後者房租稍貴,面積將近五百平米吧,還有個小面積的二層。因為咱們是做綜合主業,所以面積正好。」
沁水點頭,把面前的筆記本翻了又翻,仔細看過他現有的場地規劃。
兩個廠都已經實地勘察過,秦昇更偏向第二家,這裡目前經營了一間老年康養中心,今年底準備遷址到東郊,時間也比較合適。
根據拍下的照片,他和楊工已經把洗車保養區、接待處、客戶休息室、零配件展示區、易損件和機油庫房都安排好,留出足夠寬敞的空間安裝龍門和舉升機,保證三個快修快保區域,一個檢車區和三個大修區。
她不太懂這些,只豎起大拇指,抿唇手語問道:「目前確定能來的師傅有多少?人員怎麼安排?」
秦昇伸手攬住沁水的肩,拿起筆在本子的空頁上給她畫出來:「我和楊工兩個人就能應付廠內的工作,趙工負責洗車和噴漆貼膜,再加一個不坐班的管理崗就夠了。」
「那前台呢?」沁水又問。
「我就能做前台啊!我幹這行十幾年了,能修不換,攢下的熟客挺多,聯繫之後可能70%都會再來找我。我和楊工都不是那種悶頭出力的人,他比我精多了。實在忙不過來就叫閆家寶,她不是老給你抱怨酒店工作無聊嗎?」
沁水笑著聳肩,拿起手機準備給江鴦打視頻,秦昇趕緊阻止道:「這麼晚了,明天再說吧,我寶貝閨女都睡著好幾個小時了,給你做個好榜樣。」
「江鴦在國外呢,這時候的時差才對。」她插上耳機,把秦昇推去一邊,兀自和江鴦視頻通了話。
江鴦是她高中同學,倆人都考到了省會的大學,友誼比秦昇想像中鐵得多。她爸爸江長安二十年前就起家做儀器教具生意,經濟條件不錯,把江鴦送到了紐西蘭讀研究生。
據沁水了解,江叔叔的生意做得挺大,公司里起碼有兩百號員工。她把自己和秦昇的打算非常坦誠地告知,對方立刻答應:「這是好事啊!我晚點跟我爸知會一聲。他們一般修公車都是讓司機就近找4S店,蠻貴的,底下人有時候還吃回扣。加上我爸自己的車也需要保養,看以後能不能幹脆定到你們那兒。」
她把電腦搬到身邊敲字記錄,問道:「和我大致講一下吧,準備什麼時候開?開在哪兒?都有什麼業務呢?」
沁水招手把秦昇叫來,仔細給江鴦解釋了一通。她又問:「前期能提供多少服務?如果人多的話,你們會不會有工期壓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