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現下停在棲霞鎮, 這鎮子並不大, 卻也很是熱鬧, 周遭精巧玩意小果小蔬供應一應俱全,初夏來了, 一徑是泛起綠來,不再是春天的嫩生生、脆滴滴的那樣綠,這綠濃, 在無邊的清風中,抖落蔥鬱色彩。
一行人將馬車停在一旅店旁,旅店不大,一層待客, 二層住人。
蕭承意摸了串銅板出來, 訂了兩間上房,朝白持盈點頭,示意二人上樓。
白持盈卻搖搖頭,叫她稍等。
「我瞧這兒是要說書了,不如坐下一瞧如何?」
本走了一路便是悶得慌, 蕭承意聽她如此說, 思索了一陣兒就應了。
二人衣著樸素,只叫了兩個隨行的侍衛跟來,戴著帷幔斗笠樣的帽子, 將手中通關憑證一放,便坐下了。
這廂的嘴皮客正繪聲繪色說著書,白持盈凝神聽了兩句, 發現竟是出《昭君出塞》。
不過這本子是個老本,向來是各地茶樓中的常客,白持盈不知想到了什麼,眉頭一皺,呷了口茶,後才將杯盞放下。
「怎的了?」
蕭承意本吃著桌上的白灼菜心,見白持盈不語,還以為她又難受,便放下筷子一問。
白持盈搖搖頭:「無事,只是想起當日在洛陽時,也聽過一摺子昭君出塞,離俗得很吶……當時還是和辜筠玉在一塊兒……哎,頭一遭遇上了真寧郡主,便一起大鬧了那酒樓後揚長而去……如今想來竟然恍如隔世了。」
話一出,當日原本模糊的樣子漸漸清晰了起來,白持盈見蕭承意沒有搭腔,以為她是不大願意提這些個人,便趕忙又添話道:「我沒別的意思,只是如今想起來竟然物是人非,才短短不過半載時光,便發生了這樣多的事兒,叫人好不心中感慨。」
蕭承意終於回過了神,將自己跟前那碗圓子湯推到白持盈跟前:「我倒也沒旁的意思,只是你一說便又止不住想起真寧那孩子來,唉,怎的不能說一聲是造化弄人呢?」
白持盈舀起一口圓子湯來,回道:「可不是,哪兒料到那孩子竟然有此身世……」
講書的人又起了新摺子,白持盈原心不在焉地聽著,到這摺子卻猛然一震,手中調羹抖落,將滿滿一勺湯都灑了出去。
不是為旁的震驚,而是這話本子,竟然是自己當日進了金玉堂後,改過的那一出!
見湯灑了,蕭承意「哎呦」了一聲,從袖口中掏出自己的帕子來遞給白持盈,示意她趕緊擦擦。
白持盈把灑在裙擺上的湯擦拭了個七七八八,帕子還給蕭承意,才凝眸道:「眷娘,我想吃完這餐後,去瞧瞧這酒館的老闆是何許人也。」
將帕子拿過來準備扔掉,蕭承意不以為然地點頭:「行啊,吃完這點兒咱們便去問問,不過問完得趕緊去換衣服。你真是,從前開了個茶館子,如今竟然是見了個酒館老闆便要去切磋一二了?」
知她是為了逗自己開心,白持盈並未反駁,只是淺淺一笑,將最後一點兒湯羹喝了。
待這摺子完了,客人二二三三地散堂,白持盈才帶著蕭承意在後堂門口候著。
後堂裡頭「叮里噹啷」地傳來一陣響動,白持盈屏住了呼吸,在帘子掀開的那一刻,眼淚忍不住盈眶了。
「白姑娘!」石當家的還是當日模樣,只是換了身行頭,人還顯得精神。「當真是你!」
她高喊而畢,忽然想起什麼來似的,一拍頭,向蕭承意行了一禮。
「草民見過殿下。」
蕭承意笑眯眯地抬抬手:「快起快起,哪兒拘於這些個虛禮的。」
還未來得及再說旁的,身後便傳來個清亮的聲音。
『』還有我呢!還有我呢!石當家的身後鬼鬼祟祟地竄出一道小人影兒來,白持盈光聽聲音便曉得是石小四。
「白姐姐!你看看我是不是又長高了!」
將頭上紗帽放在一旁的櫃檯上,白持盈騰出手來摸了摸她的頭:「那時自然,愈發俊俏了。」
幾個孩子圍著白持盈吵吵鬧鬧半晌,才被石當家一聲重喝喊停下來。
「哎呦,這幾個孩子,總是這個麼沒大沒小的,真怕她們把你搖晃倒了。」看著白持盈瘦削的面龐,石當家的心中說不出的難受,可又不知如何開口問,只能先轉移了話頭。
「白姑娘和殿下怎的到了此處?」
「哎,此事說來話長。」還未等白持盈開口,蕭承意搶先答了。「不過方才實在是不應吃滿了晚膳的,今兒該為你們白姑娘重獲自由大飲幾杯。」
聽罷此言,見石當家的面露疑惑,白持盈與蕭承意才想起她估計還不知曉自己被辜筠玉囚禁的事兒。
畢竟皇城裡的消息,哪兒會叫這麼多人知曉。
上次自己和石當家的通書信,還是勸她們先別趕來長安為自己慶婚。
而事實證明自己當初的猜測是准了七八分的,也幸虧提前告知了她們,不然自己身邊兒會亂成什麼樣子,簡直想都不敢想。
不過想到此處,白持盈終於還是問出了自己一直想問的話:「那你們何故到了這鎮子上……」
而不在洛陽?
但她話音未落,便自己想明白了。
因為洛陽有安王。
安王乃是在洛陽造的反,而安王又最是知曉自己與石當家的幾人的關係,如若她們在洛陽,落到了安王手裡,恐怕凶多吉少。
見白持盈面色整肅,石當家的哪兒能不明白她是已然想到了自己帶著幾個妹妹來到此鎮上的因由,便也實話實說了:「是……陛下叫我們離開的,此時說來還得多謝君恩。」
「那日我正帶著幾個妹妹在東街上給你挑選贈禮,挑到半路上卻下起了雨,我們便先回了客棧了。」
「待回到客棧時,書桌上放著張書信,叫我們速速倆開長安。」
「我原本以為是你叫人留的,後來端詳了半晌那字跡,又覺得不對,便猜出來是他留的了。可巧那幾日安王忽然搜城搜得極嚴苛,我心中不安,便連夜收拾了家當帶著幾個妹妹逃出了洛陽城。」
「後來……」
後來安王真反了。
白持盈聽得不禁一陣後怕。
如若當時辜筠玉沒有告知石當家的一行人,安王捉住了她們,幾個姑娘家的,還不知曉要受什麼罪呢!
白持盈閉眼,雙掌合十,搖搖對著門上貼的神像一擺。
待回過神來,辜筠玉這三個字便又在她耳朵邊兒打轉。不提便還好,一提白持盈便要忍不住去想他,那人出京平叛前蒼白的臉色始終在她腦海里揮之不去,漸漸快成了一塊兒心病。
況且今日來她又慢慢想起了前些日子做的前世之夢。
這些夢愈做愈叫她喘不過氣來,夢中的辜筠玉面無表將自己手腕拉開一個血口的動作,每回想一次,她便心驚一次。
她現在甚至有些不知曉自己在這個時候離開到底是對還是不對。
究竟要怎麼樣呢?
白持盈快被自己氣笑了。
這個人滿嘴謊話、心機深沉、弒父殺兄,甚至還用自己去換勝敵的籌碼。
可這個人也在漫天風雪的夜裡,給自己抄了整整一間佛舍的血經。
那像是鏡光折射而成的另一個世界,無數經書隨著透窗的寒風搖擺,像倒懸的一簇簇海中紅藻。
她長久地不說話,叫石當家的和蕭承意摸不著頭腦,正要開口問時,卻見姑娘忽然睜開眼道:「無妨,便在此地多住兩日吧。」
雖這樣說著,白持盈心中卻是另打了一處算盤。
幾人又絮絮叨叨聊了半晌的天,回了客房,白持盈點了蠟燭,霎時整個房間便光亮了起來。
白持盈忽然開口問道:「眷娘,你近日可知,陛下平定叛亂的軍隊行到何處了麼?」
雖不知她為何這樣問,但蕭承意還是想了想回道:「如果我沒記錯,應當是到了襄陽了。怎的忽然問這個?」
將手中剪刀放下,白持盈扭頭對她一笑:「沒個什麼,只是隨口一問。」
說罷,便也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只是就著今兒的所見所聞閒扯著。
本就心中藏著事兒,此下她不繼續問,叫蕭承意大鬆了一口氣,也跟著應和著閒事兒。
白持盈卻下了一個決心。
「要不咱們在這兒再多留幾日吧?反正是要去揚州城修養,好不容易見了熟人,下次見不知是什麼時日了。」
「可以啊。」蕭承意本也沒準備著立時走,便應了她的說法。
白持盈卻在腦海中將辜筠玉書房裡的那副行軍圖過了一遍,再次確認軍隊回京會路經這兒。
她總覺得蕭承意有什麼事兒瞞著她,可她又一時半會子的問不出來,也不知曉如何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行人將馬車停在一旅店旁,旅店不大,一層待客, 二層住人。
蕭承意摸了串銅板出來, 訂了兩間上房,朝白持盈點頭,示意二人上樓。
白持盈卻搖搖頭,叫她稍等。
「我瞧這兒是要說書了,不如坐下一瞧如何?」
本走了一路便是悶得慌, 蕭承意聽她如此說, 思索了一陣兒就應了。
二人衣著樸素,只叫了兩個隨行的侍衛跟來,戴著帷幔斗笠樣的帽子, 將手中通關憑證一放,便坐下了。
這廂的嘴皮客正繪聲繪色說著書,白持盈凝神聽了兩句, 發現竟是出《昭君出塞》。
不過這本子是個老本,向來是各地茶樓中的常客,白持盈不知想到了什麼,眉頭一皺,呷了口茶,後才將杯盞放下。
「怎的了?」
蕭承意本吃著桌上的白灼菜心,見白持盈不語,還以為她又難受,便放下筷子一問。
白持盈搖搖頭:「無事,只是想起當日在洛陽時,也聽過一摺子昭君出塞,離俗得很吶……當時還是和辜筠玉在一塊兒……哎,頭一遭遇上了真寧郡主,便一起大鬧了那酒樓後揚長而去……如今想來竟然恍如隔世了。」
話一出,當日原本模糊的樣子漸漸清晰了起來,白持盈見蕭承意沒有搭腔,以為她是不大願意提這些個人,便趕忙又添話道:「我沒別的意思,只是如今想起來竟然物是人非,才短短不過半載時光,便發生了這樣多的事兒,叫人好不心中感慨。」
蕭承意終於回過了神,將自己跟前那碗圓子湯推到白持盈跟前:「我倒也沒旁的意思,只是你一說便又止不住想起真寧那孩子來,唉,怎的不能說一聲是造化弄人呢?」
白持盈舀起一口圓子湯來,回道:「可不是,哪兒料到那孩子竟然有此身世……」
講書的人又起了新摺子,白持盈原心不在焉地聽著,到這摺子卻猛然一震,手中調羹抖落,將滿滿一勺湯都灑了出去。
不是為旁的震驚,而是這話本子,竟然是自己當日進了金玉堂後,改過的那一出!
見湯灑了,蕭承意「哎呦」了一聲,從袖口中掏出自己的帕子來遞給白持盈,示意她趕緊擦擦。
白持盈把灑在裙擺上的湯擦拭了個七七八八,帕子還給蕭承意,才凝眸道:「眷娘,我想吃完這餐後,去瞧瞧這酒館的老闆是何許人也。」
將帕子拿過來準備扔掉,蕭承意不以為然地點頭:「行啊,吃完這點兒咱們便去問問,不過問完得趕緊去換衣服。你真是,從前開了個茶館子,如今竟然是見了個酒館老闆便要去切磋一二了?」
知她是為了逗自己開心,白持盈並未反駁,只是淺淺一笑,將最後一點兒湯羹喝了。
待這摺子完了,客人二二三三地散堂,白持盈才帶著蕭承意在後堂門口候著。
後堂裡頭「叮里噹啷」地傳來一陣響動,白持盈屏住了呼吸,在帘子掀開的那一刻,眼淚忍不住盈眶了。
「白姑娘!」石當家的還是當日模樣,只是換了身行頭,人還顯得精神。「當真是你!」
她高喊而畢,忽然想起什麼來似的,一拍頭,向蕭承意行了一禮。
「草民見過殿下。」
蕭承意笑眯眯地抬抬手:「快起快起,哪兒拘於這些個虛禮的。」
還未來得及再說旁的,身後便傳來個清亮的聲音。
『』還有我呢!還有我呢!石當家的身後鬼鬼祟祟地竄出一道小人影兒來,白持盈光聽聲音便曉得是石小四。
「白姐姐!你看看我是不是又長高了!」
將頭上紗帽放在一旁的櫃檯上,白持盈騰出手來摸了摸她的頭:「那時自然,愈發俊俏了。」
幾個孩子圍著白持盈吵吵鬧鬧半晌,才被石當家一聲重喝喊停下來。
「哎呦,這幾個孩子,總是這個麼沒大沒小的,真怕她們把你搖晃倒了。」看著白持盈瘦削的面龐,石當家的心中說不出的難受,可又不知如何開口問,只能先轉移了話頭。
「白姑娘和殿下怎的到了此處?」
「哎,此事說來話長。」還未等白持盈開口,蕭承意搶先答了。「不過方才實在是不應吃滿了晚膳的,今兒該為你們白姑娘重獲自由大飲幾杯。」
聽罷此言,見石當家的面露疑惑,白持盈與蕭承意才想起她估計還不知曉自己被辜筠玉囚禁的事兒。
畢竟皇城裡的消息,哪兒會叫這麼多人知曉。
上次自己和石當家的通書信,還是勸她們先別趕來長安為自己慶婚。
而事實證明自己當初的猜測是准了七八分的,也幸虧提前告知了她們,不然自己身邊兒會亂成什麼樣子,簡直想都不敢想。
不過想到此處,白持盈終於還是問出了自己一直想問的話:「那你們何故到了這鎮子上……」
而不在洛陽?
但她話音未落,便自己想明白了。
因為洛陽有安王。
安王乃是在洛陽造的反,而安王又最是知曉自己與石當家的幾人的關係,如若她們在洛陽,落到了安王手裡,恐怕凶多吉少。
見白持盈面色整肅,石當家的哪兒能不明白她是已然想到了自己帶著幾個妹妹來到此鎮上的因由,便也實話實說了:「是……陛下叫我們離開的,此時說來還得多謝君恩。」
「那日我正帶著幾個妹妹在東街上給你挑選贈禮,挑到半路上卻下起了雨,我們便先回了客棧了。」
「待回到客棧時,書桌上放著張書信,叫我們速速倆開長安。」
「我原本以為是你叫人留的,後來端詳了半晌那字跡,又覺得不對,便猜出來是他留的了。可巧那幾日安王忽然搜城搜得極嚴苛,我心中不安,便連夜收拾了家當帶著幾個妹妹逃出了洛陽城。」
「後來……」
後來安王真反了。
白持盈聽得不禁一陣後怕。
如若當時辜筠玉沒有告知石當家的一行人,安王捉住了她們,幾個姑娘家的,還不知曉要受什麼罪呢!
白持盈閉眼,雙掌合十,搖搖對著門上貼的神像一擺。
待回過神來,辜筠玉這三個字便又在她耳朵邊兒打轉。不提便還好,一提白持盈便要忍不住去想他,那人出京平叛前蒼白的臉色始終在她腦海里揮之不去,漸漸快成了一塊兒心病。
況且今日來她又慢慢想起了前些日子做的前世之夢。
這些夢愈做愈叫她喘不過氣來,夢中的辜筠玉面無表將自己手腕拉開一個血口的動作,每回想一次,她便心驚一次。
她現在甚至有些不知曉自己在這個時候離開到底是對還是不對。
究竟要怎麼樣呢?
白持盈快被自己氣笑了。
這個人滿嘴謊話、心機深沉、弒父殺兄,甚至還用自己去換勝敵的籌碼。
可這個人也在漫天風雪的夜裡,給自己抄了整整一間佛舍的血經。
那像是鏡光折射而成的另一個世界,無數經書隨著透窗的寒風搖擺,像倒懸的一簇簇海中紅藻。
她長久地不說話,叫石當家的和蕭承意摸不著頭腦,正要開口問時,卻見姑娘忽然睜開眼道:「無妨,便在此地多住兩日吧。」
雖這樣說著,白持盈心中卻是另打了一處算盤。
幾人又絮絮叨叨聊了半晌的天,回了客房,白持盈點了蠟燭,霎時整個房間便光亮了起來。
白持盈忽然開口問道:「眷娘,你近日可知,陛下平定叛亂的軍隊行到何處了麼?」
雖不知她為何這樣問,但蕭承意還是想了想回道:「如果我沒記錯,應當是到了襄陽了。怎的忽然問這個?」
將手中剪刀放下,白持盈扭頭對她一笑:「沒個什麼,只是隨口一問。」
說罷,便也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只是就著今兒的所見所聞閒扯著。
本就心中藏著事兒,此下她不繼續問,叫蕭承意大鬆了一口氣,也跟著應和著閒事兒。
白持盈卻下了一個決心。
「要不咱們在這兒再多留幾日吧?反正是要去揚州城修養,好不容易見了熟人,下次見不知是什麼時日了。」
「可以啊。」蕭承意本也沒準備著立時走,便應了她的說法。
白持盈卻在腦海中將辜筠玉書房裡的那副行軍圖過了一遍,再次確認軍隊回京會路經這兒。
她總覺得蕭承意有什麼事兒瞞著她,可她又一時半會子的問不出來,也不知曉如何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