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你也一起!吳曉萍下命令,想著帶人接近一下大自然,轉換轉換心情。夏天梁沒拒絕,下午開車與吳曉萍前往東灘。
東灘濕地蘆花漫天,白如積雪。為了吸引鳥類愛好者,公園在多處修了棧道,方便觀鳥。
夏天梁沒有什麼經驗,也分辨不出鳥的種類,只能跟在吳曉萍身後隨便看看。他走得慢,寒風蕭索,眺望遠處灘涂:天是天,地是地,一線分隔之下,生出不相容的奇貌。
崇明島古時為流放之地,千百年過去,不知有多少人與自己看過一致的風景。夏天梁微微呼氣,似乎有點體會到徐運墨當年去往辛愛路的心情,大抵也是如此苦悶,人的情緒被浸泡進無能為力的罐中,逐漸剝落失色。
呼啦一聲,前方的吳曉萍驚呼:「噢喲,這隻隼凶的,吃飽了就去趕其他鳥。」
夏天梁轉頭,不遠處一隻小型紅隼飛速掠過灘涂,快得幾乎看不清身影。
鳥友笑說:「猛禽是這樣,霸道呀。」
這般天氣,這樣的鳥出現好像更合常理。鳥友抓緊拍照,不一會有人低呼,「今朝什麼運道,居然看到小北了!」
「哪裡哪裡?」吳曉萍來了興致,端起望遠鏡四處搜尋,找到後給夏天梁指導位置。
等夏天梁對準,望遠鏡中出現圓滾滾一隻北長尾山雀,乍看之下像個迷你雪團,然而輕輕側身,背脊上一片黑斑紋,兩種顏色反差鮮明。
眾人直說圓不溜丟的,真可愛,又見它翹起長尾,似想起飛,紛紛做起拍照的準備。
數次展翅,均是假動作,這隻山雀換了好幾個姿勢,始終不飛。
一群鳥友的耐心早已磨鍊得登峰造極,老法師穩穩架著長焦鏡頭。即便想拍下山雀起飛的姿態,但他們明白,萬物運行自有準則,最好的觀鳥人永遠都在等待中。
吳曉萍入門不久,還未領悟到這一層,單純以為小鳥害怕展翅,不自覺低喃,「飛呀,加油,飛呀。」
生靈仍是不動,黑色眼睛定定望著某個方向。夏天梁望遠鏡舉得有些手酸,正想放下,卻見枝頭一顫。
另一隻山雀落了下來。鳥友驚喜,竟能一次遇見兩隻小北!
遲到者通體雪白,只是額頭與雙翅有星星點點的深色條紋。它慢吞吞移到原先那隻的身邊,彼此交頸,互相用鳥喙為對方梳理羽毛,隨後再無猶豫,同時振翅飛遠。
原來是在等朋友。鳥友們感慨,連按快門。
比翼雙飛,著實是個好兆頭。吳曉萍意猶未盡,還好先前那隻山雀沒有先行飛走,否則就看不到如此精彩的瞬間,看來觀鳥真的需要十成十的耐心。
眾人交流完照片,準備移去下一站,唯獨夏天梁還舉著望遠鏡,吳曉萍走過去推推他,問怎麼啦,還有鳥沒飛走嗎?
對方放下望遠鏡,面龐早已濕潤,兩道眼淚簌簌不止。
吳曉萍一時愣住,他從來沒見夏天梁這麼哭過。這個最晚入門的徒弟,心性最是堅定,再苦再累都會忍住,笑一笑來化解。
最難受一次,是夏天梁知道自己那口壓箱底金鍋的真相。人難免自私,就算喜歡這個小徒,可吳曉萍真正偏愛的卻是另一個。他無法對自己說謊。人心只有那麼窄的一瓣,拿去給過誰,就再難轉給別人,所以他寧願帶著金鍋入土,也沒有傳給夏天梁。
恨嗎?吳曉萍知道他沒有,天梁是失望,失望自己沒有成為誰心中最愛的那個。所以他只是嘆氣,對吳曉萍說,我明白的。
傻小孩,應該說不明白,應該說,我就是想師父多偏心我一些。
吳曉萍找出紙巾,不問原因,替夏天梁擦掉眼淚。
「你是太聽話了,」他補全了大年夜那晚的回答,「別人說什麼,你總接受,老說沒辦法,可怎麼會沒辦法?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只要肯想,一定能想出解決的方法。」
沒關係,沒事的,這沒辦法,我不怪你。
體貼的話,夏天梁比任何人講起來都熟練。可背後的忍耐實在辛苦。徐運墨有時發給他照片,碰到與陌生人的合照。他看完,問這是誰,那是誰,徐運墨向他解釋是新認識的朋友。他嗯一聲,私下再打開,將照片上的人一一審視過去,又像做錯事一樣警告自己,那是徐運墨,可以完全相信。
理智抵不過感情。徐運墨在義大利幾乎沒有休息,給他發信息都是間隙時分的三言兩語,夏天梁不好明著追問,悄悄從小邢的朋友圈探查。女孩每天會發一些當日活動的集錦,有些是徐運墨在台上做介紹。
畫面中,徐運墨講解得相當專注,那種入神讓他仿佛有光環圍繞,周圍人會不由自主被其吸引。
每當此時,夏天梁都會生出慌張。嘴上說有信心,實際每次半夜醒過來,他再也睡不著,翻來覆去想,徐運墨會否在別處找尋到新的天地。
第一秒,真心實意為他高興。
第二秒,偷偷想,找不到就好了。
記不清產生過多少次陰暗的想法。夏天梁屏息,抑制住哽咽,「您說得對。」
對什麼對啦!吳曉萍抬手敲他腦門,「想他就不要摒,去找他,見他,不就是一個辦法?其他什麼都不要管,不要顧別人,只顧自己,任性一次又怎麼樣,地球不會毀滅的呀!」
夏天梁不語。眼前灘涂依舊一望無際,天仍是天,地仍是地,然而落日將至,天空與地面接壤的一線之間隱隱發亮,彼此做好準備,正欲沐浴同一層霞光。
自然奇景,引得行人駐足遠眺。
其中一個痴痴地望,良久後,他伸手抹臉,低聲對身邊人道:「對不起,師父,我不能送你回去了。」
*
出崇明,必經上海長江大橋。
節假日,上島與出島的車輛幾乎一樣多,橋面堵得天怒人怨,開上就無回頭之路,無數人在雙向車道的兩邊挪移。
夏天梁也加入大隊。他在東灘與吳曉萍告別,直接開車出島,只憑一腔衝動——實際沒有多大意義,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刻,他無法克制地想要通過這種方式離徐運墨更近一些。
他們始終離得太遠,無論是99號的幾步距離,還是天各一方的迢迢千里,讓人不免懷疑老天是否有點不公平,為他們設下了太多阻礙。
最後兩步開完,車子再也不能動,前後夾擊,夏天梁被堵得嚴嚴實實。他停下,拿手機準備看時間,卻發現電量耗盡,黑屏許久,於是匆匆連上充電線。
開機,微信顯示徐運墨的十八個未接語音提醒。
大概是結束飛行,休息完沒聯繫上自己,夏天梁趕忙回撥,那邊接得很快,「餵——餵?通了?夏天梁你是不是想嚇死我!」
「手機沒電了,剛充上。」
那邊長舒一口氣,「你在哪裡?」
「啊?我在車上。」
「車上?現在?」
徐運墨語調揚起,夏天梁以為他怪自己開車打電話,「對,剛開出崇明,在過橋。」
「過橋?長江大橋?」
「是啊,但今天橋上太堵了,開開停停。」
徐運墨聽後,沒響,只勉強分辨出那端起起伏伏的呼吸聲。
這時前面的隊伍有了空檔,夏天梁往前開兩米,點開手機公放,「你聽我說。」
你聽我說。徐運墨也出聲,一式一樣。
夏天梁微微嘆氣,「先聽我說。」
那頭靜了好幾秒,最終妥協,「好,你先。」
拿到先說的機會,夏天梁打開車窗,冷風倒灌進來,他聽見外界的噪音。每輛排隊的車子都是一團烏雲,司機煩悶地拍著方向盤,嘴裡發出嘖嘖聲。他靜靜聽了一會,道:「最近我過得很不好,自從你說不能回來之後,就是這樣,或者更早一些,從去年你走的那天起,就已經這樣了。
「這段時間,我偷偷怪過你很多次,明知道不對,還是忍不住有負面情緒。以前我也經歷過長時間的分開,會消沉,但好像重新開始工作,去想其他事情,我總能慢慢變好。我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以讓自己難過太久。可是這次過了那麼久,我還是調整不了,極盡所能地轉移注意力,可是只要我一閒下來,我就會想到你。
「所以徐運墨,對我來說,你真的不一樣。」
過去與人交往,總在苦尋自我,他試圖從別人身上找出自己的影子。直到發現徐運墨,他們真正看到了迥異的對方。
完全不同的兩面,從認識那天起,不理解的太多,不融洽的太多。即便如此,兩個人還是固執地走上了同一條路,嘗試靠近後並肩,因此,註定的,他們需要受盡對方的折磨。
爭吵、忍耐、困惑後遲疑,必須統統經歷一遍,方能懂得相愛不是一時犧牲,不是一段只談羅曼蒂克的旅程。
那是一場與本能的恆久抗爭。
「老實和你講,徐運墨,我後悔死了,早知道就不讓你去了,你只要陪著我就好,但這麼想,實在太自私。那個時候說服你出去念書,我講得瀟灑,說不會怕,其實我怕得要命。我每天都在擔心,你做得太好了,我怕你留在那裡不回來。這不是對你沒信心,是我,我對自己沒信心。我不想騙你,徐運墨,就算你不準備再回辛愛路,就算我們以後可能經常會像這樣分開,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繼續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哪怕想出來的辦法實現起來很困難,但我們也不可以分手。」
東灘濕地蘆花漫天,白如積雪。為了吸引鳥類愛好者,公園在多處修了棧道,方便觀鳥。
夏天梁沒有什麼經驗,也分辨不出鳥的種類,只能跟在吳曉萍身後隨便看看。他走得慢,寒風蕭索,眺望遠處灘涂:天是天,地是地,一線分隔之下,生出不相容的奇貌。
崇明島古時為流放之地,千百年過去,不知有多少人與自己看過一致的風景。夏天梁微微呼氣,似乎有點體會到徐運墨當年去往辛愛路的心情,大抵也是如此苦悶,人的情緒被浸泡進無能為力的罐中,逐漸剝落失色。
呼啦一聲,前方的吳曉萍驚呼:「噢喲,這隻隼凶的,吃飽了就去趕其他鳥。」
夏天梁轉頭,不遠處一隻小型紅隼飛速掠過灘涂,快得幾乎看不清身影。
鳥友笑說:「猛禽是這樣,霸道呀。」
這般天氣,這樣的鳥出現好像更合常理。鳥友抓緊拍照,不一會有人低呼,「今朝什麼運道,居然看到小北了!」
「哪裡哪裡?」吳曉萍來了興致,端起望遠鏡四處搜尋,找到後給夏天梁指導位置。
等夏天梁對準,望遠鏡中出現圓滾滾一隻北長尾山雀,乍看之下像個迷你雪團,然而輕輕側身,背脊上一片黑斑紋,兩種顏色反差鮮明。
眾人直說圓不溜丟的,真可愛,又見它翹起長尾,似想起飛,紛紛做起拍照的準備。
數次展翅,均是假動作,這隻山雀換了好幾個姿勢,始終不飛。
一群鳥友的耐心早已磨鍊得登峰造極,老法師穩穩架著長焦鏡頭。即便想拍下山雀起飛的姿態,但他們明白,萬物運行自有準則,最好的觀鳥人永遠都在等待中。
吳曉萍入門不久,還未領悟到這一層,單純以為小鳥害怕展翅,不自覺低喃,「飛呀,加油,飛呀。」
生靈仍是不動,黑色眼睛定定望著某個方向。夏天梁望遠鏡舉得有些手酸,正想放下,卻見枝頭一顫。
另一隻山雀落了下來。鳥友驚喜,竟能一次遇見兩隻小北!
遲到者通體雪白,只是額頭與雙翅有星星點點的深色條紋。它慢吞吞移到原先那隻的身邊,彼此交頸,互相用鳥喙為對方梳理羽毛,隨後再無猶豫,同時振翅飛遠。
原來是在等朋友。鳥友們感慨,連按快門。
比翼雙飛,著實是個好兆頭。吳曉萍意猶未盡,還好先前那隻山雀沒有先行飛走,否則就看不到如此精彩的瞬間,看來觀鳥真的需要十成十的耐心。
眾人交流完照片,準備移去下一站,唯獨夏天梁還舉著望遠鏡,吳曉萍走過去推推他,問怎麼啦,還有鳥沒飛走嗎?
對方放下望遠鏡,面龐早已濕潤,兩道眼淚簌簌不止。
吳曉萍一時愣住,他從來沒見夏天梁這麼哭過。這個最晚入門的徒弟,心性最是堅定,再苦再累都會忍住,笑一笑來化解。
最難受一次,是夏天梁知道自己那口壓箱底金鍋的真相。人難免自私,就算喜歡這個小徒,可吳曉萍真正偏愛的卻是另一個。他無法對自己說謊。人心只有那麼窄的一瓣,拿去給過誰,就再難轉給別人,所以他寧願帶著金鍋入土,也沒有傳給夏天梁。
恨嗎?吳曉萍知道他沒有,天梁是失望,失望自己沒有成為誰心中最愛的那個。所以他只是嘆氣,對吳曉萍說,我明白的。
傻小孩,應該說不明白,應該說,我就是想師父多偏心我一些。
吳曉萍找出紙巾,不問原因,替夏天梁擦掉眼淚。
「你是太聽話了,」他補全了大年夜那晚的回答,「別人說什麼,你總接受,老說沒辦法,可怎麼會沒辦法?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只要肯想,一定能想出解決的方法。」
沒關係,沒事的,這沒辦法,我不怪你。
體貼的話,夏天梁比任何人講起來都熟練。可背後的忍耐實在辛苦。徐運墨有時發給他照片,碰到與陌生人的合照。他看完,問這是誰,那是誰,徐運墨向他解釋是新認識的朋友。他嗯一聲,私下再打開,將照片上的人一一審視過去,又像做錯事一樣警告自己,那是徐運墨,可以完全相信。
理智抵不過感情。徐運墨在義大利幾乎沒有休息,給他發信息都是間隙時分的三言兩語,夏天梁不好明著追問,悄悄從小邢的朋友圈探查。女孩每天會發一些當日活動的集錦,有些是徐運墨在台上做介紹。
畫面中,徐運墨講解得相當專注,那種入神讓他仿佛有光環圍繞,周圍人會不由自主被其吸引。
每當此時,夏天梁都會生出慌張。嘴上說有信心,實際每次半夜醒過來,他再也睡不著,翻來覆去想,徐運墨會否在別處找尋到新的天地。
第一秒,真心實意為他高興。
第二秒,偷偷想,找不到就好了。
記不清產生過多少次陰暗的想法。夏天梁屏息,抑制住哽咽,「您說得對。」
對什麼對啦!吳曉萍抬手敲他腦門,「想他就不要摒,去找他,見他,不就是一個辦法?其他什麼都不要管,不要顧別人,只顧自己,任性一次又怎麼樣,地球不會毀滅的呀!」
夏天梁不語。眼前灘涂依舊一望無際,天仍是天,地仍是地,然而落日將至,天空與地面接壤的一線之間隱隱發亮,彼此做好準備,正欲沐浴同一層霞光。
自然奇景,引得行人駐足遠眺。
其中一個痴痴地望,良久後,他伸手抹臉,低聲對身邊人道:「對不起,師父,我不能送你回去了。」
*
出崇明,必經上海長江大橋。
節假日,上島與出島的車輛幾乎一樣多,橋面堵得天怒人怨,開上就無回頭之路,無數人在雙向車道的兩邊挪移。
夏天梁也加入大隊。他在東灘與吳曉萍告別,直接開車出島,只憑一腔衝動——實際沒有多大意義,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刻,他無法克制地想要通過這種方式離徐運墨更近一些。
他們始終離得太遠,無論是99號的幾步距離,還是天各一方的迢迢千里,讓人不免懷疑老天是否有點不公平,為他們設下了太多阻礙。
最後兩步開完,車子再也不能動,前後夾擊,夏天梁被堵得嚴嚴實實。他停下,拿手機準備看時間,卻發現電量耗盡,黑屏許久,於是匆匆連上充電線。
開機,微信顯示徐運墨的十八個未接語音提醒。
大概是結束飛行,休息完沒聯繫上自己,夏天梁趕忙回撥,那邊接得很快,「餵——餵?通了?夏天梁你是不是想嚇死我!」
「手機沒電了,剛充上。」
那邊長舒一口氣,「你在哪裡?」
「啊?我在車上。」
「車上?現在?」
徐運墨語調揚起,夏天梁以為他怪自己開車打電話,「對,剛開出崇明,在過橋。」
「過橋?長江大橋?」
「是啊,但今天橋上太堵了,開開停停。」
徐運墨聽後,沒響,只勉強分辨出那端起起伏伏的呼吸聲。
這時前面的隊伍有了空檔,夏天梁往前開兩米,點開手機公放,「你聽我說。」
你聽我說。徐運墨也出聲,一式一樣。
夏天梁微微嘆氣,「先聽我說。」
那頭靜了好幾秒,最終妥協,「好,你先。」
拿到先說的機會,夏天梁打開車窗,冷風倒灌進來,他聽見外界的噪音。每輛排隊的車子都是一團烏雲,司機煩悶地拍著方向盤,嘴裡發出嘖嘖聲。他靜靜聽了一會,道:「最近我過得很不好,自從你說不能回來之後,就是這樣,或者更早一些,從去年你走的那天起,就已經這樣了。
「這段時間,我偷偷怪過你很多次,明知道不對,還是忍不住有負面情緒。以前我也經歷過長時間的分開,會消沉,但好像重新開始工作,去想其他事情,我總能慢慢變好。我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以讓自己難過太久。可是這次過了那麼久,我還是調整不了,極盡所能地轉移注意力,可是只要我一閒下來,我就會想到你。
「所以徐運墨,對我來說,你真的不一樣。」
過去與人交往,總在苦尋自我,他試圖從別人身上找出自己的影子。直到發現徐運墨,他們真正看到了迥異的對方。
完全不同的兩面,從認識那天起,不理解的太多,不融洽的太多。即便如此,兩個人還是固執地走上了同一條路,嘗試靠近後並肩,因此,註定的,他們需要受盡對方的折磨。
爭吵、忍耐、困惑後遲疑,必須統統經歷一遍,方能懂得相愛不是一時犧牲,不是一段只談羅曼蒂克的旅程。
那是一場與本能的恆久抗爭。
「老實和你講,徐運墨,我後悔死了,早知道就不讓你去了,你只要陪著我就好,但這麼想,實在太自私。那個時候說服你出去念書,我講得瀟灑,說不會怕,其實我怕得要命。我每天都在擔心,你做得太好了,我怕你留在那裡不回來。這不是對你沒信心,是我,我對自己沒信心。我不想騙你,徐運墨,就算你不準備再回辛愛路,就算我們以後可能經常會像這樣分開,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繼續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哪怕想出來的辦法實現起來很困難,但我們也不可以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