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還是要死在她的手下。
李茵揪起他的領子,死死盯著他,「你以為本宮不敢?」
他閉上了眼睛,眸中的一切神色都被覆蓋,「求皇后娘娘,圓微臣夙願。」
手下的觸感絲滑,那是上好的錦緞,李茵不自覺地想起在雲溪村的那些日子。
白衣玉冠,謙謙君子,溫潤恍若天成。
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這個樣子?
又一陣噁心湧上來,她驀地鬆開他的衣襟,「滾。」
「我不要再看見你。」
沈慕之被她推得一個趔趄,向一側栽倒而去。玉冠磕在地上,鬢髮微微鬆散,復起身時,整個人有一種說不出的狼狽。
他囁嚅著嘴唇,還想說些什麼,可李茵已經轉過身去,不再看他了。
從坤寧宮出來後,融融日光照在他的臉上,光影在精緻的容顏上跳躍扭轉。
他的一生,為家族而計,為沈氏復興而奔波,如今,已經夠了。
幾日之前,陛下已經下旨,重新賜予沈首輔諡號——文正。
這是對於一個已經逝去的文臣,最高的褒獎。
而這一切,來得這麼順利,與李茵息息相關。
他的餘生,只剩下一個願望,就是死在她的手中。
然後,求她記得自己,記一輩子。
*
人們常說多事之秋,以此感慨時局動盪、變故叢生。
可是,這個春日,也不安寧。
就在沈慕之離開後不久,刑部傳來消息,孟松雲自認罪大惡極,在牢里自戕了。
他死之前,咬破手指寫下了一封血書,只有一句詩——
「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這是他從前的志向,寒窗苦讀十數載,為的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為的是獻良策安社稷,為的是黎民百姓……
走錯了歪路,要在臨死之前,糾正過來。黃泉路上,才不會再度迷失方向。
李茵只覺得心裡堵得慌,一個一個,都在離自己遠去。
宋念柔、明珂、崔燕、秋月、周清棠、孟松雲……
曾經的仇敵、曾經的好友,都漸漸離去,只留下她一個人。
她坐在矮榻上,用手捂住了臉,失聲慟哭。
淚珠像是斷了線似的,水漫金山般涌了出來,剜心蝕骨的痛蔓延了全身。
可是,這不是她的錯,天意弄人,一步一步,把她們逼到了這個地步。
「阿茵。」
忽然,她落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之中,像是浮在柔軟的雲端。
蕭澈緊緊抱著她,撫著她的後頸。
李茵忽然升起一陣恐慌,會不會有一天,蕭澈也會離她而去。
她的人生,先是被迫接受拋棄,再是被迫接受分離。
她把頭埋在對方的臂彎中,拼命抱緊了他,「你不會走的,對不對?我們會一直在一起,直到白髮蒼蒼、死亡來臨,躺進同一個棺槨之中?」
感受到她的崩潰,蕭澈撫著她的脊背,溫聲道:「我會一直在你身邊,只要你不推開我、厭棄我。」
「當初,是我先一步在青州找到了你,卻因為廢太子的阻撓而耽擱了時間,等我找到你的時候……」
他頓了頓,似乎與她一樣有些哽咽,「你已經救下了沈慕之,和他在雲溪村的矮屋中,相處了許久。」
「我嫉妒得要發瘋,卻不敢貿然動作。」
他顧慮良多,若直接帶李茵回了國公府,必定會將她捲入京城紛爭之中。
可是,沈慕之將她帶回沈家後,卻遲遲未有動作,把她藏在竹林苑中不聞不問。
「我不管沈慕之有什麼計謀,只要是與你有關,只要你能永遠在我身邊,我什麼都不在乎。」
哪怕刀山火海,他也願意去赴。
第61章 李氏(一) 「假意受傷,倒在你家門口……
「我……」
李茵從他懷中抬起頭, 臉上淚痕點點,胭脂被淚水混得斑駁,卻襯得這張臉好似煙雨朦朧中的一枝海棠。
「對不起, 我……我只是忽然有些崩潰……」
「你從來都不需要和我說對不起。」
蕭澈用帕子幫她擦了淚,又仔仔細細抹去那些胭脂,「周家的事情,還會有辦法。那些如今分離的人, 也一定還會有重逢的那一日。」
李茵愣愣地看著他,眼中還有淚光,一時之間, 她有些說不出話來。
蕭澈嘆了口氣,復又將她拉入懷中。
「大晉的興盛並非一朝一夕而成, 在南宛與北胡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能夠多年太平無戰事,文臣武將相互配合, 缺一不可。」
「周家領兵鎮守北疆, 乃是威懾北胡,這既是將功折罪的機會, 也是安邦興國之策。這一點,沈慕之必定也知道。」
說到底, 他還是大晉的子民,個人恩怨在家仇國恨面前, 還是要退讓一步。
他今日發了瘋一般來找李茵, 比起報復,更像是自虐。自述罪孽深重、機關算盡,所以只求一死,好像這樣, 就能在與蕭澈的博弈中扳回一局。
他以為,死人會永遠被銘記。
「阿茵,這一切都不是我們的錯。」
「我知道。」
懷中,傳來悶悶的聲音。李茵的額頭抵在他的胸膛上,仿佛,這樣可以借到更多的力氣。
「不過,說來說去,好像還是錯在了最初。如果我沒有救下他,就不會有後來這許多事情。」
蕭澈低低地笑起來,他知道李茵是在開玩笑。那是一條人命,即便重來一次,她也不會見死不救。
「如果沒有救下沈大人,你就要先一步遇見我了。」
「讓我想一想,如果真的是這樣,我該以什麼模樣出現在你的面前。」他佯裝思索一陣,「說不定,也要假意受傷,倒在你家門口,讓你把我撿回家。然後,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求你回京與我在一起。」
明知這不過是假設,可李茵竟然真的幻想起來,如果,一開始遇見的就是蕭澈,一切會是什麼樣的。
大約,也逃不過國公府那一段劫數。
不過,這點虛幻的影子,卻讓她的嘴角忍不住翹起來。
「你的過去,是什麼樣子的?」
其實,她更想問的是,為什麼會喜歡她?為什麼許多年過去了,仍執著找回她?
「小時候,我是個很古板無趣的人。如果你現在遇見了小時候的我,只怕會躲得更遠。」
「可是,皇祖父當年替我指腹為婚的未婚妻卻很不一般,一點都不怕我。非但不怕我,而且還敢指使著我做事,送給我的穗子,也是旁人不要的。」
在那個萬分壓抑的時候,能有一個人自萬千規矩中跳脫而出,那樣張揚明媚,誰能不為之心折?
他抱緊了李茵,「你的出現,就是我人生的全部意義。」
*
光陰流轉,時光飛逝。
眨眼間,芳菲四月已過了大半。
明珂抵達青州後,曾傳書一封回京城。
所言之物,是在青州所見所聞,那裡的風土人情與京城不同,為了摸清當地人的底細,她還在暗訪中。
除此之外,還有一樁喜事。
四月底,蕭子秋與王知微將在燕王府完婚。
據說,是燕王爺親自帶著蕭子秋去常州老家下定,才將這門婚事挽回。
從前他厭惡讀書,在旁人眼裡是個不習正道的紈絝子弟,王家其實早就對他不滿了。但如今王尚書獲罪,兩個年輕人又情投意合,再續良緣也無不可。
說起來,這是李茵與蕭澈在京中為數不多的朋友了,他們自然不能缺席。
前往燕王府的當日,新科狀元顧懷川也隨他們一同而去。
紅妝十里,鑼鼓喧天,送親迎親的隊伍比迎娶王妃還要壯大,京城之中,幾乎萬人空巷。
燕王爺與王妃坐在堂上,看著面前拜堂的新人,笑得嘴都合不攏。
王知微一身鳳冠霞帔,大紅喜帕蓋著頭,卻隱約可見金冠上用珍珠串成珠花,流蘇垂下,隨裊娜步伐輕搖。
大紅喜服的邊緣釘著貝珠,金線密密織成石榴紋,在日光下熠熠生輝。
「夫妻對拜——」
喜娘拖長了調子的聲音傳入眾人的耳朵,只見堂中新人轉身相對,蕭子秋一臉喜色,目光落在喜娘喜帕上時,那濃黑的劍眉快要揚到天上去了。
他與王知微一同拜下去,手中緊握的紅綢將二人連接起來,永世不分離。
「禮成——」
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起來,與觀禮者的掌聲混在了一起。
拜完堂,新娘子被送入精心布置的婚房,新郎官卻還要一一敬酒。<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茵揪起他的領子,死死盯著他,「你以為本宮不敢?」
他閉上了眼睛,眸中的一切神色都被覆蓋,「求皇后娘娘,圓微臣夙願。」
手下的觸感絲滑,那是上好的錦緞,李茵不自覺地想起在雲溪村的那些日子。
白衣玉冠,謙謙君子,溫潤恍若天成。
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這個樣子?
又一陣噁心湧上來,她驀地鬆開他的衣襟,「滾。」
「我不要再看見你。」
沈慕之被她推得一個趔趄,向一側栽倒而去。玉冠磕在地上,鬢髮微微鬆散,復起身時,整個人有一種說不出的狼狽。
他囁嚅著嘴唇,還想說些什麼,可李茵已經轉過身去,不再看他了。
從坤寧宮出來後,融融日光照在他的臉上,光影在精緻的容顏上跳躍扭轉。
他的一生,為家族而計,為沈氏復興而奔波,如今,已經夠了。
幾日之前,陛下已經下旨,重新賜予沈首輔諡號——文正。
這是對於一個已經逝去的文臣,最高的褒獎。
而這一切,來得這麼順利,與李茵息息相關。
他的餘生,只剩下一個願望,就是死在她的手中。
然後,求她記得自己,記一輩子。
*
人們常說多事之秋,以此感慨時局動盪、變故叢生。
可是,這個春日,也不安寧。
就在沈慕之離開後不久,刑部傳來消息,孟松雲自認罪大惡極,在牢里自戕了。
他死之前,咬破手指寫下了一封血書,只有一句詩——
「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這是他從前的志向,寒窗苦讀十數載,為的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為的是獻良策安社稷,為的是黎民百姓……
走錯了歪路,要在臨死之前,糾正過來。黃泉路上,才不會再度迷失方向。
李茵只覺得心裡堵得慌,一個一個,都在離自己遠去。
宋念柔、明珂、崔燕、秋月、周清棠、孟松雲……
曾經的仇敵、曾經的好友,都漸漸離去,只留下她一個人。
她坐在矮榻上,用手捂住了臉,失聲慟哭。
淚珠像是斷了線似的,水漫金山般涌了出來,剜心蝕骨的痛蔓延了全身。
可是,這不是她的錯,天意弄人,一步一步,把她們逼到了這個地步。
「阿茵。」
忽然,她落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之中,像是浮在柔軟的雲端。
蕭澈緊緊抱著她,撫著她的後頸。
李茵忽然升起一陣恐慌,會不會有一天,蕭澈也會離她而去。
她的人生,先是被迫接受拋棄,再是被迫接受分離。
她把頭埋在對方的臂彎中,拼命抱緊了他,「你不會走的,對不對?我們會一直在一起,直到白髮蒼蒼、死亡來臨,躺進同一個棺槨之中?」
感受到她的崩潰,蕭澈撫著她的脊背,溫聲道:「我會一直在你身邊,只要你不推開我、厭棄我。」
「當初,是我先一步在青州找到了你,卻因為廢太子的阻撓而耽擱了時間,等我找到你的時候……」
他頓了頓,似乎與她一樣有些哽咽,「你已經救下了沈慕之,和他在雲溪村的矮屋中,相處了許久。」
「我嫉妒得要發瘋,卻不敢貿然動作。」
他顧慮良多,若直接帶李茵回了國公府,必定會將她捲入京城紛爭之中。
可是,沈慕之將她帶回沈家後,卻遲遲未有動作,把她藏在竹林苑中不聞不問。
「我不管沈慕之有什麼計謀,只要是與你有關,只要你能永遠在我身邊,我什麼都不在乎。」
哪怕刀山火海,他也願意去赴。
第61章 李氏(一) 「假意受傷,倒在你家門口……
「我……」
李茵從他懷中抬起頭, 臉上淚痕點點,胭脂被淚水混得斑駁,卻襯得這張臉好似煙雨朦朧中的一枝海棠。
「對不起, 我……我只是忽然有些崩潰……」
「你從來都不需要和我說對不起。」
蕭澈用帕子幫她擦了淚,又仔仔細細抹去那些胭脂,「周家的事情,還會有辦法。那些如今分離的人, 也一定還會有重逢的那一日。」
李茵愣愣地看著他,眼中還有淚光,一時之間, 她有些說不出話來。
蕭澈嘆了口氣,復又將她拉入懷中。
「大晉的興盛並非一朝一夕而成, 在南宛與北胡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能夠多年太平無戰事,文臣武將相互配合, 缺一不可。」
「周家領兵鎮守北疆, 乃是威懾北胡,這既是將功折罪的機會, 也是安邦興國之策。這一點,沈慕之必定也知道。」
說到底, 他還是大晉的子民,個人恩怨在家仇國恨面前, 還是要退讓一步。
他今日發了瘋一般來找李茵, 比起報復,更像是自虐。自述罪孽深重、機關算盡,所以只求一死,好像這樣, 就能在與蕭澈的博弈中扳回一局。
他以為,死人會永遠被銘記。
「阿茵,這一切都不是我們的錯。」
「我知道。」
懷中,傳來悶悶的聲音。李茵的額頭抵在他的胸膛上,仿佛,這樣可以借到更多的力氣。
「不過,說來說去,好像還是錯在了最初。如果我沒有救下他,就不會有後來這許多事情。」
蕭澈低低地笑起來,他知道李茵是在開玩笑。那是一條人命,即便重來一次,她也不會見死不救。
「如果沒有救下沈大人,你就要先一步遇見我了。」
「讓我想一想,如果真的是這樣,我該以什麼模樣出現在你的面前。」他佯裝思索一陣,「說不定,也要假意受傷,倒在你家門口,讓你把我撿回家。然後,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求你回京與我在一起。」
明知這不過是假設,可李茵竟然真的幻想起來,如果,一開始遇見的就是蕭澈,一切會是什麼樣的。
大約,也逃不過國公府那一段劫數。
不過,這點虛幻的影子,卻讓她的嘴角忍不住翹起來。
「你的過去,是什麼樣子的?」
其實,她更想問的是,為什麼會喜歡她?為什麼許多年過去了,仍執著找回她?
「小時候,我是個很古板無趣的人。如果你現在遇見了小時候的我,只怕會躲得更遠。」
「可是,皇祖父當年替我指腹為婚的未婚妻卻很不一般,一點都不怕我。非但不怕我,而且還敢指使著我做事,送給我的穗子,也是旁人不要的。」
在那個萬分壓抑的時候,能有一個人自萬千規矩中跳脫而出,那樣張揚明媚,誰能不為之心折?
他抱緊了李茵,「你的出現,就是我人生的全部意義。」
*
光陰流轉,時光飛逝。
眨眼間,芳菲四月已過了大半。
明珂抵達青州後,曾傳書一封回京城。
所言之物,是在青州所見所聞,那裡的風土人情與京城不同,為了摸清當地人的底細,她還在暗訪中。
除此之外,還有一樁喜事。
四月底,蕭子秋與王知微將在燕王府完婚。
據說,是燕王爺親自帶著蕭子秋去常州老家下定,才將這門婚事挽回。
從前他厭惡讀書,在旁人眼裡是個不習正道的紈絝子弟,王家其實早就對他不滿了。但如今王尚書獲罪,兩個年輕人又情投意合,再續良緣也無不可。
說起來,這是李茵與蕭澈在京中為數不多的朋友了,他們自然不能缺席。
前往燕王府的當日,新科狀元顧懷川也隨他們一同而去。
紅妝十里,鑼鼓喧天,送親迎親的隊伍比迎娶王妃還要壯大,京城之中,幾乎萬人空巷。
燕王爺與王妃坐在堂上,看著面前拜堂的新人,笑得嘴都合不攏。
王知微一身鳳冠霞帔,大紅喜帕蓋著頭,卻隱約可見金冠上用珍珠串成珠花,流蘇垂下,隨裊娜步伐輕搖。
大紅喜服的邊緣釘著貝珠,金線密密織成石榴紋,在日光下熠熠生輝。
「夫妻對拜——」
喜娘拖長了調子的聲音傳入眾人的耳朵,只見堂中新人轉身相對,蕭子秋一臉喜色,目光落在喜娘喜帕上時,那濃黑的劍眉快要揚到天上去了。
他與王知微一同拜下去,手中緊握的紅綢將二人連接起來,永世不分離。
「禮成——」
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起來,與觀禮者的掌聲混在了一起。
拜完堂,新娘子被送入精心布置的婚房,新郎官卻還要一一敬酒。<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