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他笑著附和:「真壯士也!」
她回神,追問:「你做了什麼安排?」
「兩條路:一是抓人時,只抓他。二是別的全抓了,只放他走。」
她聽樂了,立馬喊:「二二二!」
這樣的事,沒有明證就談不上死罪,了不得是上點刑折騰一番,沒準還會讓他一舉成名——這些迂腐的人最推崇氣節。
只放他一個走,讓那些人知道他是「叛徒」,那才有意思呢。
「要不要親眼看看他混成了什麼樣?」
她搖頭,淡淡地說:「我早知道茅坑是臭的,犯不著在它倒塌時再過去看一眼。」
「說得好。巧善啊,今兒出了這麼大的事,再怎麼說我也不放心,得親自查看一番。」
她以為他又起了壞心思,手掌張開,蓋在他臉上硬推,「別鬧!」
他裝沒聽見,不管不顧抱著人進裡屋,解開衣衫脫掉鞋,上上下下查看過,再重新穿上。這還沒完,又拆了髮髻,一寸一寸檢查頭皮,時不時問疼不疼,脹不脹。
沒有一絲情慾,全是關心。
「真沒有,沒有傷,沒有中毒。我聞到了她身上的氣味,小五細緻,替我看過脈。」
他總算踏實了,一放心就繃不住,抱住她,哽咽道:「每回你有事,我都不在,只怪我沒本事,總被這樣那樣的事絆住。我對不起你!」
她心疼了,抱住他,安慰道:「不是那樣的,你只是湊巧忙別的大事去了,我怎麼會怪你呢?那些公子哥整日悠閒,算什麼本事?我們是一家人,大夥一齊努力,不比那些世家差。不,是比他們更好,我們彼此真心實意,不會處心積慮猜忌,傷害。」
「你越來越好了,而我滿腦子算計,只得了一手虛榮,落下一大截。你不要嫌棄,等我跟上來!」
他太需要她了,需要到焦躁。
他離不開她,沒了他,就失了准。但她可以,她從來不曾依附,她是最堅強的種子,落在哪裡都能生根發芽,好好生長。離了他,依然能引得那些人、那些事都聚攏過來。他不算什麼,只是在那一刻得了命運的眷顧,在那個午後,無恥地走進去,說了那些鬼話,從此賴上了她。
她不知道他心事這麼重,抱著他哄:「沒有的事。我們早說好了,要一塊到老,我記著呢。我活到九十五,你活一百歲,少一天都不行。」
「對,少一點都不行。」
她也有她的心事,捂著小腹,為難道:「這麼久了,還不見動靜,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不對,莫非是送子娘娘怪我不夠誠心?」
他沒有藉機調情,一本正經說:「子女緣分有定數的,早晚會來,不要急著操心。早知道就不給出去了,妙妙聽話,帶起來省心,是個難得的好孩子。」
「不,不能因為我們想要,就要來要去,得看看孩子在哪更好。年前在玉漵商量過,也問過妙妙。妙妙不想離開她,西辭也捨不得,說皇上那裡總也不見開花結果,沒準她將來只有妙妙相伴了。妙妙有奇緣,好好待她,這是積攢福氣,那些人也沒話說。就算以後有生養,她待妙妙的心永遠不會變。」她突然明白過來,焦急地問,「有人拿妙妙說事了?」
「嗯,褚家那些老古董,想鬧出些事故來好擺長輩的威風。不過,皇上鐵了心要認這個義女,誰也插不上話。」
但那些人一定會把氣撒在西辭那。
「妙妙姓趙,不打算改,怎麼連這也容不下?眼下皇上要操心的事那麼多,這些閒人,還要給他添麻煩。家禾,我討厭這裡的風氣。」她不知不覺就說出了藏在心底的話。
他眸光一閃,笑道:「舊朝換新朝,舊臣新主,還要鬧出許多故事來。文官難纏,成日打嘴仗,最沒意思,留給他鎮壓去。這會我們風頭太過,再待下去不好,暫且避一避,明年後年再回來,叫那些揣測趙西辭的人清醒清醒。女學堂的事,我陪你去弄。正好還有餘孽要清查,等牧欒這裡的事一了,我找他領了這個差事,順理成章陪你南下。」
「單留下西辭……」
他笑道:「有皇上呢,寧願下罪己詔,也不許別人說她半個字不好。有人說她名分不正,他說愛卿放心,等平定了天下就補上迎娶禮,風光大辦。有個老不修隱晦提起了唐家,被他指著鼻子罵老母雞孵鴨,多管閒事。」
「啊?」
難以想像。
那麼溫和的人呢!
「那些老滑頭慫恿這幾個蠢材跳出來叫囂,是想試探,倘若皇上還跟從前那樣好說話,不多久就會被架空。你說得很對,從前我太輕看他,真要說起來,一百個趙香蒲也比不過他。今兒大獲全勝,他將事攬了過去,逢甲鏢局成了領命暗訪嚴查的特使,有功無過。他手裡有一本帳,比我們的更狠,當場殺雞儆猴,廢了兩個,給剩下的人留了臉面,沒報出他們的名字,但嚇得夠嗆。該仁的時候仁,該硬的時候,比銅鐵還堅韌,我看那些人,回去以後要好好掂量了。」
「你別怕,他是個好人,還是個聰明人,不會受奸人擺布。只要我們做的是好事,就能平安。」
他臉上一直掛著笑,應道:「大道化簡,就是你這一句。這樣的主,我願意為他賣命。」
不用擔心他喜怒無常,不用防備他背後捅刀子,也不會為了大局,輕易拿他們去犧牲。
她在他眼裡看到了光,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她就不囉嗦了,淺笑道:「回來時繞的遠路,碰巧有人吹吹打打往城外發嫁。李兄弟說這是和那個趙家有牽扯的蔣家,新娘子是第四代的嫡次女。」
他哼了一聲,諷道:「這幾個老畜生,當初收買了董文
老國公(趙)的大管家
,趕在趙家出事前,先跳起來踩一腳,也沒風光多久又趕上了倒台。這都賣到了曾孫女,還是往外頭嫁,那就是路走到盡頭了,由他去吧。我去看過趙家那宅子,貼著封條……」
「不要!他家風水不好。」
他笑道:「你說的對,聽你的。北邊有倒春寒,指不定哪天又凍起來了。明兒上街逛逛去,有那鋪子賣現成的皮毛衣服,給你預備幾件。」
「這裡就很好,我的衣裳夠穿,不在這浪費,省出錢來辦學堂,那才是我喜歡的事。」
「學堂要辦,衣裳也要買。錢夠用,你不能光對別人好,不想著自己。」
「以後再說吧,我不冷。」
還真不冷,手心總是熱的,跟心一樣。
第162章 完結
原以為很快就能走,但牧欒死後,叛軍內鬥一陣,牧芳冒出來掌控了全局。他也繼承了牧欒的野心,抓住新舊融合的空隙,迅速往西退,打算養精蓄銳後再捲土重來。
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趙家禾跟徐家兩兄弟被派去征戰,這一去,到四月中才回。
總算能南下了。
臨行前,巧善又進了一次宮。
宮女領到門口就退了,巧善和小五掀了棉帘子進去,殿內很暖,三個女人正在對帳。
趙西辭丟下本子,站起來疾呼:「救星來了,快快快!」
小五和巧善要給貴人們行禮,徐風芝笑,趙西辭攔,三奶奶起身來迎。
皇上即位後,並沒有封賞侄子們,她仍舊是國公府三奶奶,只因丈夫重創後要時時調理,這才特許搬進宮來。
人還是和善的,眼睛乾乾淨淨,好相處。
「這是別宮的帳,不是要這個,就是要那個,吃金子呢。一日出得兩三本,花費的銀子夠我們吃喝一兩月,密密麻麻,看得眼睛疼。你最懂這些菜里的門道,快幫我們看看哪些不對勁,食材藥材怎樣精簡最合適。這群殘渣餘孽,死不悔改,你不用客氣,該減的一律減了,餓不死就行。」
巧善接過來,坐下細看。
趙西辭遞了硃筆和新冊子,像從前那樣,挨著她細語。
「民間把這肉桂茶稱作短命茶,說的是不能常喝。是藥三分毒,人參再好,也不能天天吃,要小心風疾。」巧善小聲說後半句,「別給他吃,省得又造出孽來
補腎壯陽
。」
「劃了。」趙西辭也小聲答,「我還懷疑是囤了換錢呢,就是蘿蔔,也不能這麼胡吃海塞呀。」
「南邊有樣外來的人參菜,葉子嫩滑可口,根吃了能滋補,樣子和人參有幾分相似。可惜離得太遠,不然……弄點假藥給他們吃吃。對了,這金不換
這裡指她在八珍房守著煮的那種初生蛋,本身這材料就費事,還要用很多名貴藥材來配。
和別的雞蛋長一個樣,撿些個頭小的就能糊弄過去,這藥湯也容易,拿些醬和茶兌一兌就是了。」
屋裡人都聽得見,一齊笑。
巧善幾下翻完一本,腦子裡自動算出了數,愁道:「先前是怎麼應承的?這浪費的也太多了,明明吃不了,非要講排場,勞民傷財,實在過分!」
她想起了除夕見到的那一大桌,不禁感慨:確實是死不知悔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回神,追問:「你做了什麼安排?」
「兩條路:一是抓人時,只抓他。二是別的全抓了,只放他走。」
她聽樂了,立馬喊:「二二二!」
這樣的事,沒有明證就談不上死罪,了不得是上點刑折騰一番,沒準還會讓他一舉成名——這些迂腐的人最推崇氣節。
只放他一個走,讓那些人知道他是「叛徒」,那才有意思呢。
「要不要親眼看看他混成了什麼樣?」
她搖頭,淡淡地說:「我早知道茅坑是臭的,犯不著在它倒塌時再過去看一眼。」
「說得好。巧善啊,今兒出了這麼大的事,再怎麼說我也不放心,得親自查看一番。」
她以為他又起了壞心思,手掌張開,蓋在他臉上硬推,「別鬧!」
他裝沒聽見,不管不顧抱著人進裡屋,解開衣衫脫掉鞋,上上下下查看過,再重新穿上。這還沒完,又拆了髮髻,一寸一寸檢查頭皮,時不時問疼不疼,脹不脹。
沒有一絲情慾,全是關心。
「真沒有,沒有傷,沒有中毒。我聞到了她身上的氣味,小五細緻,替我看過脈。」
他總算踏實了,一放心就繃不住,抱住她,哽咽道:「每回你有事,我都不在,只怪我沒本事,總被這樣那樣的事絆住。我對不起你!」
她心疼了,抱住他,安慰道:「不是那樣的,你只是湊巧忙別的大事去了,我怎麼會怪你呢?那些公子哥整日悠閒,算什麼本事?我們是一家人,大夥一齊努力,不比那些世家差。不,是比他們更好,我們彼此真心實意,不會處心積慮猜忌,傷害。」
「你越來越好了,而我滿腦子算計,只得了一手虛榮,落下一大截。你不要嫌棄,等我跟上來!」
他太需要她了,需要到焦躁。
他離不開她,沒了他,就失了准。但她可以,她從來不曾依附,她是最堅強的種子,落在哪裡都能生根發芽,好好生長。離了他,依然能引得那些人、那些事都聚攏過來。他不算什麼,只是在那一刻得了命運的眷顧,在那個午後,無恥地走進去,說了那些鬼話,從此賴上了她。
她不知道他心事這麼重,抱著他哄:「沒有的事。我們早說好了,要一塊到老,我記著呢。我活到九十五,你活一百歲,少一天都不行。」
「對,少一點都不行。」
她也有她的心事,捂著小腹,為難道:「這麼久了,還不見動靜,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不對,莫非是送子娘娘怪我不夠誠心?」
他沒有藉機調情,一本正經說:「子女緣分有定數的,早晚會來,不要急著操心。早知道就不給出去了,妙妙聽話,帶起來省心,是個難得的好孩子。」
「不,不能因為我們想要,就要來要去,得看看孩子在哪更好。年前在玉漵商量過,也問過妙妙。妙妙不想離開她,西辭也捨不得,說皇上那裡總也不見開花結果,沒準她將來只有妙妙相伴了。妙妙有奇緣,好好待她,這是積攢福氣,那些人也沒話說。就算以後有生養,她待妙妙的心永遠不會變。」她突然明白過來,焦急地問,「有人拿妙妙說事了?」
「嗯,褚家那些老古董,想鬧出些事故來好擺長輩的威風。不過,皇上鐵了心要認這個義女,誰也插不上話。」
但那些人一定會把氣撒在西辭那。
「妙妙姓趙,不打算改,怎麼連這也容不下?眼下皇上要操心的事那麼多,這些閒人,還要給他添麻煩。家禾,我討厭這裡的風氣。」她不知不覺就說出了藏在心底的話。
他眸光一閃,笑道:「舊朝換新朝,舊臣新主,還要鬧出許多故事來。文官難纏,成日打嘴仗,最沒意思,留給他鎮壓去。這會我們風頭太過,再待下去不好,暫且避一避,明年後年再回來,叫那些揣測趙西辭的人清醒清醒。女學堂的事,我陪你去弄。正好還有餘孽要清查,等牧欒這裡的事一了,我找他領了這個差事,順理成章陪你南下。」
「單留下西辭……」
他笑道:「有皇上呢,寧願下罪己詔,也不許別人說她半個字不好。有人說她名分不正,他說愛卿放心,等平定了天下就補上迎娶禮,風光大辦。有個老不修隱晦提起了唐家,被他指著鼻子罵老母雞孵鴨,多管閒事。」
「啊?」
難以想像。
那麼溫和的人呢!
「那些老滑頭慫恿這幾個蠢材跳出來叫囂,是想試探,倘若皇上還跟從前那樣好說話,不多久就會被架空。你說得很對,從前我太輕看他,真要說起來,一百個趙香蒲也比不過他。今兒大獲全勝,他將事攬了過去,逢甲鏢局成了領命暗訪嚴查的特使,有功無過。他手裡有一本帳,比我們的更狠,當場殺雞儆猴,廢了兩個,給剩下的人留了臉面,沒報出他們的名字,但嚇得夠嗆。該仁的時候仁,該硬的時候,比銅鐵還堅韌,我看那些人,回去以後要好好掂量了。」
「你別怕,他是個好人,還是個聰明人,不會受奸人擺布。只要我們做的是好事,就能平安。」
他臉上一直掛著笑,應道:「大道化簡,就是你這一句。這樣的主,我願意為他賣命。」
不用擔心他喜怒無常,不用防備他背後捅刀子,也不會為了大局,輕易拿他們去犧牲。
她在他眼裡看到了光,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她就不囉嗦了,淺笑道:「回來時繞的遠路,碰巧有人吹吹打打往城外發嫁。李兄弟說這是和那個趙家有牽扯的蔣家,新娘子是第四代的嫡次女。」
他哼了一聲,諷道:「這幾個老畜生,當初收買了董文
老國公(趙)的大管家
,趕在趙家出事前,先跳起來踩一腳,也沒風光多久又趕上了倒台。這都賣到了曾孫女,還是往外頭嫁,那就是路走到盡頭了,由他去吧。我去看過趙家那宅子,貼著封條……」
「不要!他家風水不好。」
他笑道:「你說的對,聽你的。北邊有倒春寒,指不定哪天又凍起來了。明兒上街逛逛去,有那鋪子賣現成的皮毛衣服,給你預備幾件。」
「這裡就很好,我的衣裳夠穿,不在這浪費,省出錢來辦學堂,那才是我喜歡的事。」
「學堂要辦,衣裳也要買。錢夠用,你不能光對別人好,不想著自己。」
「以後再說吧,我不冷。」
還真不冷,手心總是熱的,跟心一樣。
第162章 完結
原以為很快就能走,但牧欒死後,叛軍內鬥一陣,牧芳冒出來掌控了全局。他也繼承了牧欒的野心,抓住新舊融合的空隙,迅速往西退,打算養精蓄銳後再捲土重來。
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趙家禾跟徐家兩兄弟被派去征戰,這一去,到四月中才回。
總算能南下了。
臨行前,巧善又進了一次宮。
宮女領到門口就退了,巧善和小五掀了棉帘子進去,殿內很暖,三個女人正在對帳。
趙西辭丟下本子,站起來疾呼:「救星來了,快快快!」
小五和巧善要給貴人們行禮,徐風芝笑,趙西辭攔,三奶奶起身來迎。
皇上即位後,並沒有封賞侄子們,她仍舊是國公府三奶奶,只因丈夫重創後要時時調理,這才特許搬進宮來。
人還是和善的,眼睛乾乾淨淨,好相處。
「這是別宮的帳,不是要這個,就是要那個,吃金子呢。一日出得兩三本,花費的銀子夠我們吃喝一兩月,密密麻麻,看得眼睛疼。你最懂這些菜里的門道,快幫我們看看哪些不對勁,食材藥材怎樣精簡最合適。這群殘渣餘孽,死不悔改,你不用客氣,該減的一律減了,餓不死就行。」
巧善接過來,坐下細看。
趙西辭遞了硃筆和新冊子,像從前那樣,挨著她細語。
「民間把這肉桂茶稱作短命茶,說的是不能常喝。是藥三分毒,人參再好,也不能天天吃,要小心風疾。」巧善小聲說後半句,「別給他吃,省得又造出孽來
補腎壯陽
。」
「劃了。」趙西辭也小聲答,「我還懷疑是囤了換錢呢,就是蘿蔔,也不能這麼胡吃海塞呀。」
「南邊有樣外來的人參菜,葉子嫩滑可口,根吃了能滋補,樣子和人參有幾分相似。可惜離得太遠,不然……弄點假藥給他們吃吃。對了,這金不換
這裡指她在八珍房守著煮的那種初生蛋,本身這材料就費事,還要用很多名貴藥材來配。
和別的雞蛋長一個樣,撿些個頭小的就能糊弄過去,這藥湯也容易,拿些醬和茶兌一兌就是了。」
屋裡人都聽得見,一齊笑。
巧善幾下翻完一本,腦子裡自動算出了數,愁道:「先前是怎麼應承的?這浪費的也太多了,明明吃不了,非要講排場,勞民傷財,實在過分!」
她想起了除夕見到的那一大桌,不禁感慨:確實是死不知悔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