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李翊搓著棋子思忖:「朕信皇叔無心帝位,可皇叔的後人若有不臣之心,朕又該如何應對?」
「燕燕難以懷孕,你不清楚?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李致點到為止。
宮廷截殺一事,乃鍾璇教唆楊幼宜動手,嫁禍盧清漪。但無憑無據,她們如何能將髒水潑到盧清漪身上?
除非,長樂宮並不乾淨。然盧清漪和鄭妤關係匪淺,李致亦深知盧清漪品性,出手之人絕非盧清漪。
試問誰能神不知鬼不覺使喚長樂宮人行事?除去李翊,李致想不出第二個人來。
這九歲孩童,成日在他面前裝乖討巧,故意隱藏真本事。
李翊將手伸向東南角,猶豫片刻落在西南角。他道:「皇嬸並非絕對不能生育,何況皇叔您正值壯年,往後會有側妃侍妾,朕放心不下。」
「你以為我當年為何把皇位給你?」李致輕嗤,「翊兒,深謀遠慮不是壞事,但只停留在謀和慮,不思進取,不圖實際,毫無用處。若等我百年之後,你還要對一個毛頭小子畏首畏尾,那你不如將這皇位拱手送出去,免得貽笑大方。」
「在我眼裡,朝堂上每一個位置,包括你所在的位置,皆是能者居之。有野心,不是壞事,你姑姑和六叔,錯不在意圖篡位,錯在禍國殃民。」李致將白子一顆一顆拾起,丟出棋局。
棋盤上,白子所剩無幾。李翊撂下棋子認輸,嘆道:「皇叔的子嗣,必如您一般天生慧根,再加上您悉心教導,朕如何能不擔心後生可畏?」
「為一個尚不知在哪個角落打轉的小鬼瞻前顧後,我當真是高看你了。綜合燕燕的血脈,它未必不是個蠢的,不值得你防患未然。」李致將殘餘的棋子收歸藤盒,意興闌珊道,「你也是我和燕燕看著長大的,識字、讀書、著文、打理朝政,無不由我親自教導。翊兒,皇叔教你時從無保留,你學到多少全看你的本事。」
「那皇叔覺得,我學到幾分?」
「借刀殺人,全身而退,你覺著自己學到幾分?」李致不答反問。
李翊微微前傾,屈指叩擊棋盤道:「若您不知此事,朕可以考慮放您和皇嬸去廣陵。可您知曉加害皇嬸有朕一份兒 ,以您對皇嬸的珍視,朕還有活路嗎?」
面對李翊咄咄逼人,李致淡然應對:「楊幼宜和鍾璇都死了,此事只有你知我知,連燕燕都不知曉,這便是我的誠意。」
黯然光影中,兩雙如出一轍的丹鳳眼針鋒相對,無聲博弈。光影溯洄,永德年間,絳雲殿內,曾有一長一幼,亦如此般無聲較量。
「十七年前,我讓你父皇一次;九年前,我讓你皇兄一次;一年前,我讓你一次……每當我距這個位置只剩一步時,總有更為重要的人,喚我回頭。曾是我的父皇、我的皇兄,今是我的愛妻。我心中惦念頗多,註定無緣皇位,只盼你能守好李家江山,證明你皇祖父的選擇沒有錯。」
李致語重心長:「翊兒,誠如你所言,你我血脈相連,我的親信即是你的親信。范陽盧氏是你外組家,他們定會不遺餘力支持你。」
「但博陵崔氏未必會站在朕這邊。」
「崔、盧兩家世代聯姻,而八代崔家女中,只出一位皇后,關係親疏一目了然。」
「趙太傅……」
「太傅年事已高,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再等一個十七年。你應能覺察,他教導你時未有保留。」
李翊沉吟不語,似有動搖,李致趁熱打鐵:「翊兒,我留下四成兵權,意不在為子孫鋪路,唯望護燕燕一世安然。若燕燕先我而去,我將剩餘兵權雙手奉上,若我先她而去,望你看在過往情誼,許她安度晚年。」
酉時,遠處曦光籠罩山頭,宛若晚霞給雪山戴上一頂金冠。
李致立於瑤階之上,駐足回首,極目遠眺。紫雲垂落縛飛檐,夕霧氤氳繞新闕,鎏金壁龕同光舞,九尺帝台不逢春。
生於斯,長於斯,三十年咫尺之距,三十年望而卻步,功績浮名,黃粱一夢,終隨夕陽西下,悄然落幕。
所幸,夜幕降臨時分,尚有一盞明燈,為他點亮。
「殿下!」
他轉身,目光所及,燈火闌珊處,伊人踏雪來。她拾級而上,向他奔赴而來。
「我來接你回家。」那小小一團,鑽進狐裘里,挽起他胳膊,與他十指相扣。
隔著厚裘衣,他輕拍圓滾滾的腦袋,道:「待開春後,我們要去廣陵了。」
她露出一雙眼,眨了眨:「陛下應允啦?你如何讓他答應的?」
第91章 曲終
昭慶三年春, 兗州廣陵郡,燕王新府,芳草萋萋, 蜂舞蝶嬉。
鄭妤懶懶趴在窗台上,支起下巴,悶悶望向書案旁心無旁騖作畫之人。
視線不經意瞥過他身後的書架,偶見《東觀漢記》一書。她眼前一亮,指向那捲書道:「殿下, 那本書能否借我一觀?」
李致頓筆覷她一眼, 便將注意力放回畫卷上,繼續行筆描摹, 滿不在乎道:「可以。」
她鬱悶起身, 邊往書架走邊嘀咕:「唉, 蜜語甜言轉頭忘,痴心女子薄情郎。這才來廣陵幾月,我竟得不到半分上心。」
任憑她有意無意譏諷, 李致全不在意, 一門心思撲在他那張破畫上, 一個眼神都不屑於分給她。鄭妤忿忿不平踢一腳書架底部,踮起腳尖去夠高處的書。
奈何想看的那本書歸置在最高一層,她幾次三番跳起來都夠不著。鄭妤回頭, 盯著他的背影撇嘴, 眼見他無動於衷, 於是轉回去繼續嘗試。
好不容易將那捲書挪出一半, 方才不搭理他那人悄無聲息站在她身後, 不費吹灰之力取下那本書。
「於你而言,請人幫忙是難以啟齒的事?」
他刻意強調「難以啟齒」四個字, 鄭妤便猜到自己私下做的那些事,他全知道了。
上月,即搬來廣陵的第三月,終日無所事事的鄭妤,腦子一熱,突發奇想辦個學堂。
產生這想法的契機,則是她在市集上,見到許多六七歲女娃娃,小小年紀便幫著家裡照顧生計。
稱量、挑菜、殺魚……無所不能,鄭妤大為讚嘆,上前跟女娃娃閒話幾句,才知她們辛苦勞作,皆為供給兄弟上學堂。
此情此景,使她驀然憶起,多年之前,在丹陽市集,她問孟麼那句話:那你認為,她說得對嗎?
讀書是兄弟要做的事,對嗎?
可惜時隔多年,她未等來孟麼的答覆,而自己亦淡忘此事。
回府後,鄭妤即刻喚來解霜,清點手上現有銀錢,賃下城北一處破宅子,加以修繕改造,造出像模像樣的學堂。
「小姐,咱真分文不取嗎?」解霜瞅著剩餘不多的銀錢,愁眉苦臉。
她篤定答道:「各家各戶本就無力送女兒上學堂,若我們再收取學費,恐怕一個學生都招不到。」
始料未及,情況比她預想的更為糟糕。即使她分文不取,學堂仍招不到學生。鄙夫目光短淺,以家中雜務無人看顧為由,拒絕將女兒送進學堂。
「女娃遲早要嫁到別人家去生兒育女,讀書有什麼用?趁她還在家這幾年,不得讓她多為家裡出點力?」農戶渾然不顧女兒渴盼的目光,理直氣壯回絕。
「送兒子去讀書,他有機會考取功名,花點錢我們也願意。送女兒讀書……」婦人尷尬笑一笑,沒繼續說。
另一戶人家唯唯諾諾道:「我兒子想讀書,但我們家窮,你看我們能不能把兒子送你們學堂去?」
歷代積弊,非一時半刻得以破除。若想邁出至關重要一步,則需讓鄙薄之人有利可圖。
鄭妤選擇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倒貼給錢。
愚民囿於己見,跟他們講道理講不通。碰上他們,委實屬於秀才遇到兵,任憑秀才舌燦蓮花,耐心跟他們權衡利弊,他們毫無動容。
白花花的銀子像流水一樣散去,換蒼梧學堂學子滿座。
「王妃娘娘放心,我們一定把阿囡送去。」農戶樂呵呵接過錢袋,摸出一錠白銀咬一口,嘴巴幾乎咧到耳後根去。
鄭妤撫摸女孩丫髻,女孩眼裡噙著淚,抱住她哽聲道:「多謝阿姊。」
送完最後一戶人家,鄭妤掏出手帕拭汗,抬頭望向萬里晴空,笑了。
解霜清點剩下的銀錢,叫苦連天:「小姐,我們快沒有錢了……」
學堂建起來了,學生招來了,然而學堂運營仍需一筆不小的費用。
李致聽完她說出窘境,啼笑皆非:「為了點碎銀子,你一連幾日對我欲言又止?鄭燕燕,我說的話,你是半點聽不進去。」
「五斗米可難倒士大夫,何況我這小女子。誰跟人借錢不得先斟酌措辭,跟親近之人更不能伸手就要,那豈非讓你看輕我。」
「你我夫妻本為一體,我看輕你無異於貶損自己。」李致言罷,單手抱起她放在案上,旋即將書遞給她,他自己則繼續作畫。
鄭妤側目一瞟,丹青美人圖上雖未點出眉眼,但畫中人的姿態、所處的環境,可不正是方才她倚窗回眸那一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燕燕難以懷孕,你不清楚?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李致點到為止。
宮廷截殺一事,乃鍾璇教唆楊幼宜動手,嫁禍盧清漪。但無憑無據,她們如何能將髒水潑到盧清漪身上?
除非,長樂宮並不乾淨。然盧清漪和鄭妤關係匪淺,李致亦深知盧清漪品性,出手之人絕非盧清漪。
試問誰能神不知鬼不覺使喚長樂宮人行事?除去李翊,李致想不出第二個人來。
這九歲孩童,成日在他面前裝乖討巧,故意隱藏真本事。
李翊將手伸向東南角,猶豫片刻落在西南角。他道:「皇嬸並非絕對不能生育,何況皇叔您正值壯年,往後會有側妃侍妾,朕放心不下。」
「你以為我當年為何把皇位給你?」李致輕嗤,「翊兒,深謀遠慮不是壞事,但只停留在謀和慮,不思進取,不圖實際,毫無用處。若等我百年之後,你還要對一個毛頭小子畏首畏尾,那你不如將這皇位拱手送出去,免得貽笑大方。」
「在我眼裡,朝堂上每一個位置,包括你所在的位置,皆是能者居之。有野心,不是壞事,你姑姑和六叔,錯不在意圖篡位,錯在禍國殃民。」李致將白子一顆一顆拾起,丟出棋局。
棋盤上,白子所剩無幾。李翊撂下棋子認輸,嘆道:「皇叔的子嗣,必如您一般天生慧根,再加上您悉心教導,朕如何能不擔心後生可畏?」
「為一個尚不知在哪個角落打轉的小鬼瞻前顧後,我當真是高看你了。綜合燕燕的血脈,它未必不是個蠢的,不值得你防患未然。」李致將殘餘的棋子收歸藤盒,意興闌珊道,「你也是我和燕燕看著長大的,識字、讀書、著文、打理朝政,無不由我親自教導。翊兒,皇叔教你時從無保留,你學到多少全看你的本事。」
「那皇叔覺得,我學到幾分?」
「借刀殺人,全身而退,你覺著自己學到幾分?」李致不答反問。
李翊微微前傾,屈指叩擊棋盤道:「若您不知此事,朕可以考慮放您和皇嬸去廣陵。可您知曉加害皇嬸有朕一份兒 ,以您對皇嬸的珍視,朕還有活路嗎?」
面對李翊咄咄逼人,李致淡然應對:「楊幼宜和鍾璇都死了,此事只有你知我知,連燕燕都不知曉,這便是我的誠意。」
黯然光影中,兩雙如出一轍的丹鳳眼針鋒相對,無聲博弈。光影溯洄,永德年間,絳雲殿內,曾有一長一幼,亦如此般無聲較量。
「十七年前,我讓你父皇一次;九年前,我讓你皇兄一次;一年前,我讓你一次……每當我距這個位置只剩一步時,總有更為重要的人,喚我回頭。曾是我的父皇、我的皇兄,今是我的愛妻。我心中惦念頗多,註定無緣皇位,只盼你能守好李家江山,證明你皇祖父的選擇沒有錯。」
李致語重心長:「翊兒,誠如你所言,你我血脈相連,我的親信即是你的親信。范陽盧氏是你外組家,他們定會不遺餘力支持你。」
「但博陵崔氏未必會站在朕這邊。」
「崔、盧兩家世代聯姻,而八代崔家女中,只出一位皇后,關係親疏一目了然。」
「趙太傅……」
「太傅年事已高,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再等一個十七年。你應能覺察,他教導你時未有保留。」
李翊沉吟不語,似有動搖,李致趁熱打鐵:「翊兒,我留下四成兵權,意不在為子孫鋪路,唯望護燕燕一世安然。若燕燕先我而去,我將剩餘兵權雙手奉上,若我先她而去,望你看在過往情誼,許她安度晚年。」
酉時,遠處曦光籠罩山頭,宛若晚霞給雪山戴上一頂金冠。
李致立於瑤階之上,駐足回首,極目遠眺。紫雲垂落縛飛檐,夕霧氤氳繞新闕,鎏金壁龕同光舞,九尺帝台不逢春。
生於斯,長於斯,三十年咫尺之距,三十年望而卻步,功績浮名,黃粱一夢,終隨夕陽西下,悄然落幕。
所幸,夜幕降臨時分,尚有一盞明燈,為他點亮。
「殿下!」
他轉身,目光所及,燈火闌珊處,伊人踏雪來。她拾級而上,向他奔赴而來。
「我來接你回家。」那小小一團,鑽進狐裘里,挽起他胳膊,與他十指相扣。
隔著厚裘衣,他輕拍圓滾滾的腦袋,道:「待開春後,我們要去廣陵了。」
她露出一雙眼,眨了眨:「陛下應允啦?你如何讓他答應的?」
第91章 曲終
昭慶三年春, 兗州廣陵郡,燕王新府,芳草萋萋, 蜂舞蝶嬉。
鄭妤懶懶趴在窗台上,支起下巴,悶悶望向書案旁心無旁騖作畫之人。
視線不經意瞥過他身後的書架,偶見《東觀漢記》一書。她眼前一亮,指向那捲書道:「殿下, 那本書能否借我一觀?」
李致頓筆覷她一眼, 便將注意力放回畫卷上,繼續行筆描摹, 滿不在乎道:「可以。」
她鬱悶起身, 邊往書架走邊嘀咕:「唉, 蜜語甜言轉頭忘,痴心女子薄情郎。這才來廣陵幾月,我竟得不到半分上心。」
任憑她有意無意譏諷, 李致全不在意, 一門心思撲在他那張破畫上, 一個眼神都不屑於分給她。鄭妤忿忿不平踢一腳書架底部,踮起腳尖去夠高處的書。
奈何想看的那本書歸置在最高一層,她幾次三番跳起來都夠不著。鄭妤回頭, 盯著他的背影撇嘴, 眼見他無動於衷, 於是轉回去繼續嘗試。
好不容易將那捲書挪出一半, 方才不搭理他那人悄無聲息站在她身後, 不費吹灰之力取下那本書。
「於你而言,請人幫忙是難以啟齒的事?」
他刻意強調「難以啟齒」四個字, 鄭妤便猜到自己私下做的那些事,他全知道了。
上月,即搬來廣陵的第三月,終日無所事事的鄭妤,腦子一熱,突發奇想辦個學堂。
產生這想法的契機,則是她在市集上,見到許多六七歲女娃娃,小小年紀便幫著家裡照顧生計。
稱量、挑菜、殺魚……無所不能,鄭妤大為讚嘆,上前跟女娃娃閒話幾句,才知她們辛苦勞作,皆為供給兄弟上學堂。
此情此景,使她驀然憶起,多年之前,在丹陽市集,她問孟麼那句話:那你認為,她說得對嗎?
讀書是兄弟要做的事,對嗎?
可惜時隔多年,她未等來孟麼的答覆,而自己亦淡忘此事。
回府後,鄭妤即刻喚來解霜,清點手上現有銀錢,賃下城北一處破宅子,加以修繕改造,造出像模像樣的學堂。
「小姐,咱真分文不取嗎?」解霜瞅著剩餘不多的銀錢,愁眉苦臉。
她篤定答道:「各家各戶本就無力送女兒上學堂,若我們再收取學費,恐怕一個學生都招不到。」
始料未及,情況比她預想的更為糟糕。即使她分文不取,學堂仍招不到學生。鄙夫目光短淺,以家中雜務無人看顧為由,拒絕將女兒送進學堂。
「女娃遲早要嫁到別人家去生兒育女,讀書有什麼用?趁她還在家這幾年,不得讓她多為家裡出點力?」農戶渾然不顧女兒渴盼的目光,理直氣壯回絕。
「送兒子去讀書,他有機會考取功名,花點錢我們也願意。送女兒讀書……」婦人尷尬笑一笑,沒繼續說。
另一戶人家唯唯諾諾道:「我兒子想讀書,但我們家窮,你看我們能不能把兒子送你們學堂去?」
歷代積弊,非一時半刻得以破除。若想邁出至關重要一步,則需讓鄙薄之人有利可圖。
鄭妤選擇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倒貼給錢。
愚民囿於己見,跟他們講道理講不通。碰上他們,委實屬於秀才遇到兵,任憑秀才舌燦蓮花,耐心跟他們權衡利弊,他們毫無動容。
白花花的銀子像流水一樣散去,換蒼梧學堂學子滿座。
「王妃娘娘放心,我們一定把阿囡送去。」農戶樂呵呵接過錢袋,摸出一錠白銀咬一口,嘴巴幾乎咧到耳後根去。
鄭妤撫摸女孩丫髻,女孩眼裡噙著淚,抱住她哽聲道:「多謝阿姊。」
送完最後一戶人家,鄭妤掏出手帕拭汗,抬頭望向萬里晴空,笑了。
解霜清點剩下的銀錢,叫苦連天:「小姐,我們快沒有錢了……」
學堂建起來了,學生招來了,然而學堂運營仍需一筆不小的費用。
李致聽完她說出窘境,啼笑皆非:「為了點碎銀子,你一連幾日對我欲言又止?鄭燕燕,我說的話,你是半點聽不進去。」
「五斗米可難倒士大夫,何況我這小女子。誰跟人借錢不得先斟酌措辭,跟親近之人更不能伸手就要,那豈非讓你看輕我。」
「你我夫妻本為一體,我看輕你無異於貶損自己。」李致言罷,單手抱起她放在案上,旋即將書遞給她,他自己則繼續作畫。
鄭妤側目一瞟,丹青美人圖上雖未點出眉眼,但畫中人的姿態、所處的環境,可不正是方才她倚窗回眸那一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