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夜搖頭,笑道:“不是,我想起了你的出身來歷。你……哦,你師父名聲不怎麼顯赫,師叔卻天下聞名。你今年二十三歲,對不對?你失戀過十五次,對不對?”

  王小石溫文、好看、和氣的笑容,忽然僵在了臉上。

  她一邊笑,一邊說,只列出兩個數字,就把王小石嚇的臉色大變。對他而言,年齡當然不是需要向他人保守的秘密。那麼,可見是“失戀十五次”這件事,踩中了他的痛腳。

  蘇夜的確想起來了,明白了這名字為何非常熟悉。這是個她不該忘記,也不會忘記的名字。

  神侯諸葛正我出自“自在門”,排行第三,上面有兩個師兄,下面有一個師弟。大師兄葉哀禪,出家後人稱“懶殘大師”,收有一位江湖聞名的徒兒——“七大寇”之首沈虎禪。七大寇最末一位,乃是神尼的小徒弟溫柔。

  自在門排行第二的那位,名叫許笑一,人稱“天衣居士”。許笑一對名字不滿意,認為它太輕浮,連累的自己性格太不穩重,遂更名為許國屯。他和洛陽溫晚為知交好友,溫晚和神尼為知交好友,所以他和神尼之間,從來都不陌生。

  蘇夜小時候,還曾見過前來拜訪神尼的他。後來她由各個渠道聽說,天衣居士曾和“神針婆婆”織女有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生下一個兒子。可惜的是,雙方感情因故生變,織女攜子出走,一直獨立撫養教導,不再與他相見。

  這個兒子長成後,去洛陽投奔溫晚,成為其麾下最得力的幹將,即江湖中的“天衣有fèng”許天衣。也就是說,天衣居士有兒子,但兒子並非他的傳人。

  他門下的唯一弟子,正是姓王,名小石。

  王小石初入江湖,也是初入京城,看起來懵懵懂懂,像初出茅廬的菜鳥,什麼都不懂,什麼背景都沒有。然而,任誰都想不到,他其實是諸葛神侯的師侄,四大名捕的同門。

  蘇夜格外重視神侯府,既敬佩諸葛正我,又不敢放鬆戒心,始終提防著他。她去白樓補課時,神侯府一干人的資料,自然列在了她最想知道的列表中。她把白樓卷宗,當成白樓百科,按名索驥,一步一步關聯著看下去,盡覽自己最有興趣的人。

  因此,儘管王小石從未踏足江湖,她仍然發現了他的名字與來歷。

  縱觀自在門上一代的四名師兄弟,前三人都非絕密人物,但老四元十三限的近年活動,資料中毫無記載,好像他和神侯反目後,就從這世上銷聲匿跡了似的。王小石則簡單的多,只能算未入江湖,不能算來歷神秘。

  她不清楚白、王兩人關係,不知道該不該一口叫破對方師承,遂模糊以對,卻未放過失戀的問題。大概他年紀二十三,失戀十五次太驚人,連白愁飛都露出了肅然起敬的目光,上下打量著他。

  王小石反應之劇烈,更勝她的預計。他發愣過後,忽然間雙手亂擺,苦笑道:“別說了,別說了。你……你怎麼會知道?”

  蘇夜見狀,終於收回指著他的食指,笑道:“我師父都認識你師父,我為什麼不該認識你?話說回來,你二十二歲之後,有沒有再失戀過?是否需要在十五次的記錄上,再添一筆?”

  王小石顯然方寸大亂,絲毫沒有還嘴之力,急的面紅耳赤,擺著手道:“沒有,再沒有過,只有那十五次而已。”

  白愁飛奇道:“沒有嗎?我怎麼覺得你……”

  王小石一反常態,急急打斷他的話道:“真的沒有了,那不算,那都不算!”

  白愁飛嘖了一聲,事不關己地評價道:“若從你七歲算起,一年就只失戀一次,其實也還好。”

  蘇夢枕忍不住也笑了,搖頭道:“這麼一聽,確實還好。你不要怪她,她平時就住在樓子的資料庫中,知道的事情自然多一些。”

  王小石窘迫到說不出話,趕緊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並未責怪蘇夜。白愁飛卻一挑眉,問道:“原來如此,怪不得你知道我這兄弟的背景。那麼我呢?姑娘對我,又有多少了解?”

  他乍然一問,蘇夜反倒啞口無言。她翻閱資料,大多憑興趣、或者憑江湖人物的重要程度。假如是“水蠍子”陳斬槐之類的人物,了解不了解,實際沒有太大區別。

  她了解王小石,僅是因為他和自在門的關係。如果王小石師門毫不重要,為武林中一個平平無奇的門派,那她在浩如煙海的卷帙中,根本不可能注意到他。

  白愁飛外表英姿勃發,指力凌厲絕倫,絕對不像無名之輩,可她的記憶之中,真的沒有這樣一個名字。

  她猶豫一下,決定實話實說,苦笑道:“對不住啊,白公子,我從未看過你的資料。”

  第二百六十五章

  她知道王小石,不知道白愁飛, 既可以說白愁飛的秘密尚未泄露, 也可以說, 白愁飛出身不如王小石,無法引起她的興趣, 被她漏了過去,淪為芸芸眾生之一。

  氣氛頓時變的有點尷尬,又有點微妙。幸好大家都在笑, 白愁飛笑的尤其灑脫, 連這點尷尬和微妙, 都只有心思敏銳的人才覺察得到。

  他沒有把感情表現在臉上,也許如釋重負, 也許心有不忿, 但蘇夜看不出來。她沖他笑笑, 平靜地道:“咱們走吧。”

  一離開貧民窟, 街上擺攤的人就多了起來。當然,雨還沒停, 所以沒什麼客人。攤主大多坐在攤子後頭, 無精打采地望著行人, 眼神就像死魚, 並不期待他們過來買東西。

  經過這些稀稀落落的攤子, 再往三合樓走,就到了三尾街、南角寮一帶。街道兩邊的房屋,全部有瓦有牆, 不再像苦水鋪那樣破舊低矮。

  四人兩前兩後,緩步走到街寮交界處,忽然停住了腳步,向前方直視著。

  一隊身穿嫩黃衣衫,手持黃紙傘的少女,裊裊娜娜走了過來。她們容貌都很美,年紀也很輕,但是行走之時,有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好像她們從來不給人家讓路,只有人家給她們讓路的份兒。

  秋雨迷濛時,在街上乍逢這樣一隊美人,本應是賞心悅目的事。蘇夢枕卻皺了皺眉,神情不復溫和,同時回頭向後一望。

  他感覺沒有出錯,後面自然也湧出了人,卻不是他預計中的六分半堂子弟。那是一群黑衣人,個個精悍結實,行動利落。黑衣上用白線繡出圖案,每個圖案都有微小不同,得盯著它們,看上一段時間,才能看出哪裡不一樣。

  他們手中沒拿傘,身邊各帶兵器,抑或空手而行。這些人一出現,街口給人的感覺馬上不一樣,似乎來了一朵黑壓壓的雲。然後,這朵雲當場就要衝進黃傘陣中,與敵人血戰一番。

  蘇夜對那群少女完全不陌生。她進京之初,她們曾冒充金風細雨樓下屬,試圖把她哄進暖轎,直接抬到六分半堂那裡。她們是雷媚手下的精兵,時常出現在敵人預料不及的場合。因為她們的存在,雷媚被稱為武林中最有權勢的女子之一。

  至於後方湧來的人,她更是熟悉至極,因為他們曾被她親自面試,親自招收,成為一支她倚重信任的力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