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劉榮光默默觀察著他的神態,心里最後一點懷疑終於消失不見。
其實自溫則謙前來投奔他後,他就一直派人在暗中監視著溫則謙的一舉一動,也算是考驗,而得到的結果令他十分滿意。
那日在太和樓溫則謙和姜氏鬧得不歡而散,他更加確信溫溫則謙是真心想要陸寂死,因為恨一個人的眼神是無論如何也藏不住的。
想著,他道:「明日亥時三刻,我會派人打開城門迎兵馬入城。待五軍營和三千營的人馬全部入城後,你帶領三千營營的人守住東南西北四個城門。皇宮當中僅有五千禁軍,只要皇上毒發身死,這些人便是群龍無首不足為懼。你的任務是拿好城門以防有變,事成之後煙花為信。」
張薦看得眼熱,不陰不陽的道:「溫兄,老師對你可是寄予厚望,旁人他都信不住,所以才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你,你可千萬不要辜負了老師啊。」
溫則謙沒有理會,接過劉榮光遞來的虎符。沉甸甸的玄鐵像雕刻有複雜的紋路,有種厚重的厚重的精美感,「大人放心,則謙定不辱命。」
霧卷暮色,星河浮霽。明月高懸,寒鴉棲枝,直到快後半夜溫則謙才從劉榮光的書房出來,腳踩在未化的積雪上,「咯吱咯吱」像是夏日午後的蟬鳴。
空氣里瀰漫著一股清冽的暗香,越往前去香氣越發濃烈。行至廊橋,他停了下來,面前的寒梅開的正盛,粉白花團點點累在枝頭,並作十分春。
他駐足觀賞了一會兒,似是十分喜歡,還折下一隻藏在了袖中。
回府的馬車停在角門,待他上車後車夫一揚鞭子,馬車緩緩駛出了巷子。
借著朦朧的夜色,他再次拿出那枚虎符看了看。隨即從袖中掏出那隻寒梅,摘下其中三片花瓣,掀開帘子扔在了雪地里。
須臾,一抹黑影從暗處走出,悄無聲息的上前撿起那支破敗的梅花......
翌日晴空萬里,艷陽高照,是個難得的好天氣。東邊將將破曉時,朱雀大街便已有不少人。待到辰時更是人頭攢動,比肩接踵。
兩側商鋪鱗次櫛比,南北雜貨應有盡有,哪怕是正午用膳也是熱鬧不減。
及至五更三籌,宵禁的鼓聲響起後這裡才算真正安靜下來。
滴漏不休,轉眼便是亥時三刻。城門早已落了鎖,除了巡邏的羽林軍外,還有人專門在城外城門值守,每隔兩個時辰便會輪換一次。
更闌人靜,最是容易犯困的時候。守在拒馬樁前的小兵打了個哈欠,看著空無一人的街道巷口懶洋洋的往身後一靠打起了瞌睡。
然而就在他睡得朦朦朧朧之際,一把匕首如同潛伏在草叢裡伺機而動的毒蛇般,悄悄從背後繞到他的脖頸處。
然後只見寒光一閃,他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便倒在地上很快沒了呼吸。
旁邊的人發覺不對想要喊叫,結果自己的脖子也是一涼,鮮血頓時噴涌而出,無力的癱軟在地。
幾個黑衣人從暗處出來,又以同樣的方式結果了其他守門的將士,迅速控制了這裡。
其中一個黑衣人檢查一番後,將足有大腿粗細的木栓搬到一邊,然後打開了城門。
不一會兒,大批人馬從城外湧入。這些人的腳上都裹著麻布,又經過特殊的訓練,所以哪怕是這麼多人一起入城,動靜也十分極為輕微。
溫則謙裹著厚厚的狐裘坐在高頭大馬上,俯視這群人朝皇宮的方向而去。
足足花了一炷香的時間,這些人才消失在街道的盡頭。而此時,另一批人馬也悄無聲息潛了進來。
與方才不同,他們進城後在城門口短暫停留片刻,然後分成四隊,由不同校尉帶領分別往其餘三個城門而去。
剩下那隊人數最多的則由溫則謙帶領,遷帶登上了東城門。
古話說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誠不欺人。早起時朝霞燦爛如蜀錦,到了晚上月色昏暗,冷風呼嘯,吹動城外的榆樹林如同鬼魅橫行,讓人看著不由捏了把冷汗。
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今晚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場豪賭。贏了往後衣食無憂,倘若輸了則是萬劫不復。
然而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皇宮的方向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眾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溫則謙臨風而立,一襲雪白的狐裘更稱他溫潤如玉。濃眉下一雙琥珀色的眸子無悲無喜,淡然到仿佛是在登高賞雪一般。
旁邊滿臉絡腮鬍子的彪形大漢用力跺了跺凍得僵硬的腳,粗獷的臉上露出幾分擔憂來,問:「溫大人,與大人約定的時間快到了,那邊怎麼還沒有動靜?」
溫則謙與他不熟,只記得他姓賈,是劉榮光的親信。聞言笑了笑,道:「賈校尉稍安勿躁,該來的總是會來的。」
賈校尉吐了濁氣,暗自鄙夷,都到這個時候了還不忘故弄玄虛呢?他們現在乾的可是掉腦袋的勾當,能不急嗎?
他本想罵幾句出出氣,但一想到劉榮光對對溫則謙很是看重,只能強忍燥火踹了旁邊亂動的士兵一腳。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破風聲在耳邊響起。他還沒來得及看清是怎麼回事,一隻羽箭便從他眼前飛過,「咚」的一聲插入他身後的城牆三寸,箭尾輕顫。
緊接著他感覺臉頰一涼,伸手去摸,赫然發現是血。其他人見此情形立即警覺起來,紛紛往城下看去。
月光太暗,隔得又遠,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清楚。就讓他們疑惑箭是從哪裡射來之際,城外的那片榆樹林裡忽然亮起了許多火把。
密密麻麻,皓如星海,看得人汗毛直樹。因為單純火把的數量推測,對面的人數明顯比他們多,更遑論是實際的人數了。
可這麼大的一隊人馬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明明他們在進城時什麼都沒有發現。再說了,京城附近除了他們之前有這麼多的兵馬嗎?難道是鄭國公率兵回京了?
賈校尉額頭冷汗直冒,整個人趴在城牆上不停張望,一邊看一邊喃喃自語道:「這怎麼可能?鄭國公若是回京,為何我們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
說話間,只見一個人騎著白色駿馬緩緩從林中走了出來。那人頭出玉冠,身穿紫色蟒袍,目如寒星,身軀凜凜,貴氣逼人。
賈校尉一眼就認了出來,驚呼道:「定王?!他怎麼在這裡?」
溫則謙看了一眼城下之人,道:「看來我們的消息走漏了。」
賈校尉頓時有些慌神,咽了口唾沫問:「那現在該怎麼辦?」
定王手下的神機營人數雖然不多,但裝備精良。除了可以連發的梅花弩外,還有威力極大的火統。他們這裡只有數百人,絕不是對手。
溫則謙道:「去把其他城門的人馬都調到這裡來。
「那怎麼行?萬一有人趁虛而入怎麼辦?」蔣校尉想也想不想的拒絕了。
溫則謙開門冷冷看著他,「如今定王已兵臨城下,你還在擔心那些莫須有的事情?東城門一旦失手,大人就算成功也會背上竊國的罵名,所以絕不能讓定王進城。算算時間差不多了,咱們只需想辦法拖延片刻,皇宮那邊定會發來信號,屆時定王也會無力回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其實自溫則謙前來投奔他後,他就一直派人在暗中監視著溫則謙的一舉一動,也算是考驗,而得到的結果令他十分滿意。
那日在太和樓溫則謙和姜氏鬧得不歡而散,他更加確信溫溫則謙是真心想要陸寂死,因為恨一個人的眼神是無論如何也藏不住的。
想著,他道:「明日亥時三刻,我會派人打開城門迎兵馬入城。待五軍營和三千營的人馬全部入城後,你帶領三千營營的人守住東南西北四個城門。皇宮當中僅有五千禁軍,只要皇上毒發身死,這些人便是群龍無首不足為懼。你的任務是拿好城門以防有變,事成之後煙花為信。」
張薦看得眼熱,不陰不陽的道:「溫兄,老師對你可是寄予厚望,旁人他都信不住,所以才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你,你可千萬不要辜負了老師啊。」
溫則謙沒有理會,接過劉榮光遞來的虎符。沉甸甸的玄鐵像雕刻有複雜的紋路,有種厚重的厚重的精美感,「大人放心,則謙定不辱命。」
霧卷暮色,星河浮霽。明月高懸,寒鴉棲枝,直到快後半夜溫則謙才從劉榮光的書房出來,腳踩在未化的積雪上,「咯吱咯吱」像是夏日午後的蟬鳴。
空氣里瀰漫著一股清冽的暗香,越往前去香氣越發濃烈。行至廊橋,他停了下來,面前的寒梅開的正盛,粉白花團點點累在枝頭,並作十分春。
他駐足觀賞了一會兒,似是十分喜歡,還折下一隻藏在了袖中。
回府的馬車停在角門,待他上車後車夫一揚鞭子,馬車緩緩駛出了巷子。
借著朦朧的夜色,他再次拿出那枚虎符看了看。隨即從袖中掏出那隻寒梅,摘下其中三片花瓣,掀開帘子扔在了雪地里。
須臾,一抹黑影從暗處走出,悄無聲息的上前撿起那支破敗的梅花......
翌日晴空萬里,艷陽高照,是個難得的好天氣。東邊將將破曉時,朱雀大街便已有不少人。待到辰時更是人頭攢動,比肩接踵。
兩側商鋪鱗次櫛比,南北雜貨應有盡有,哪怕是正午用膳也是熱鬧不減。
及至五更三籌,宵禁的鼓聲響起後這裡才算真正安靜下來。
滴漏不休,轉眼便是亥時三刻。城門早已落了鎖,除了巡邏的羽林軍外,還有人專門在城外城門值守,每隔兩個時辰便會輪換一次。
更闌人靜,最是容易犯困的時候。守在拒馬樁前的小兵打了個哈欠,看著空無一人的街道巷口懶洋洋的往身後一靠打起了瞌睡。
然而就在他睡得朦朦朧朧之際,一把匕首如同潛伏在草叢裡伺機而動的毒蛇般,悄悄從背後繞到他的脖頸處。
然後只見寒光一閃,他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便倒在地上很快沒了呼吸。
旁邊的人發覺不對想要喊叫,結果自己的脖子也是一涼,鮮血頓時噴涌而出,無力的癱軟在地。
幾個黑衣人從暗處出來,又以同樣的方式結果了其他守門的將士,迅速控制了這裡。
其中一個黑衣人檢查一番後,將足有大腿粗細的木栓搬到一邊,然後打開了城門。
不一會兒,大批人馬從城外湧入。這些人的腳上都裹著麻布,又經過特殊的訓練,所以哪怕是這麼多人一起入城,動靜也十分極為輕微。
溫則謙裹著厚厚的狐裘坐在高頭大馬上,俯視這群人朝皇宮的方向而去。
足足花了一炷香的時間,這些人才消失在街道的盡頭。而此時,另一批人馬也悄無聲息潛了進來。
與方才不同,他們進城後在城門口短暫停留片刻,然後分成四隊,由不同校尉帶領分別往其餘三個城門而去。
剩下那隊人數最多的則由溫則謙帶領,遷帶登上了東城門。
古話說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誠不欺人。早起時朝霞燦爛如蜀錦,到了晚上月色昏暗,冷風呼嘯,吹動城外的榆樹林如同鬼魅橫行,讓人看著不由捏了把冷汗。
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今晚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場豪賭。贏了往後衣食無憂,倘若輸了則是萬劫不復。
然而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皇宮的方向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眾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溫則謙臨風而立,一襲雪白的狐裘更稱他溫潤如玉。濃眉下一雙琥珀色的眸子無悲無喜,淡然到仿佛是在登高賞雪一般。
旁邊滿臉絡腮鬍子的彪形大漢用力跺了跺凍得僵硬的腳,粗獷的臉上露出幾分擔憂來,問:「溫大人,與大人約定的時間快到了,那邊怎麼還沒有動靜?」
溫則謙與他不熟,只記得他姓賈,是劉榮光的親信。聞言笑了笑,道:「賈校尉稍安勿躁,該來的總是會來的。」
賈校尉吐了濁氣,暗自鄙夷,都到這個時候了還不忘故弄玄虛呢?他們現在乾的可是掉腦袋的勾當,能不急嗎?
他本想罵幾句出出氣,但一想到劉榮光對對溫則謙很是看重,只能強忍燥火踹了旁邊亂動的士兵一腳。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破風聲在耳邊響起。他還沒來得及看清是怎麼回事,一隻羽箭便從他眼前飛過,「咚」的一聲插入他身後的城牆三寸,箭尾輕顫。
緊接著他感覺臉頰一涼,伸手去摸,赫然發現是血。其他人見此情形立即警覺起來,紛紛往城下看去。
月光太暗,隔得又遠,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清楚。就讓他們疑惑箭是從哪裡射來之際,城外的那片榆樹林裡忽然亮起了許多火把。
密密麻麻,皓如星海,看得人汗毛直樹。因為單純火把的數量推測,對面的人數明顯比他們多,更遑論是實際的人數了。
可這麼大的一隊人馬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明明他們在進城時什麼都沒有發現。再說了,京城附近除了他們之前有這麼多的兵馬嗎?難道是鄭國公率兵回京了?
賈校尉額頭冷汗直冒,整個人趴在城牆上不停張望,一邊看一邊喃喃自語道:「這怎麼可能?鄭國公若是回京,為何我們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
說話間,只見一個人騎著白色駿馬緩緩從林中走了出來。那人頭出玉冠,身穿紫色蟒袍,目如寒星,身軀凜凜,貴氣逼人。
賈校尉一眼就認了出來,驚呼道:「定王?!他怎麼在這裡?」
溫則謙看了一眼城下之人,道:「看來我們的消息走漏了。」
賈校尉頓時有些慌神,咽了口唾沫問:「那現在該怎麼辦?」
定王手下的神機營人數雖然不多,但裝備精良。除了可以連發的梅花弩外,還有威力極大的火統。他們這裡只有數百人,絕不是對手。
溫則謙道:「去把其他城門的人馬都調到這裡來。
「那怎麼行?萬一有人趁虛而入怎麼辦?」蔣校尉想也想不想的拒絕了。
溫則謙開門冷冷看著他,「如今定王已兵臨城下,你還在擔心那些莫須有的事情?東城門一旦失手,大人就算成功也會背上竊國的罵名,所以絕不能讓定王進城。算算時間差不多了,咱們只需想辦法拖延片刻,皇宮那邊定會發來信號,屆時定王也會無力回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