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薄薄的名冊擺在蕭挽風面前。
名冊上的,俱是京城文才卓著的飽學名士。
「小聖上即將入學啟蒙。蒙師的選擇……殿下,慎重啊。」
嚴陸卿憂心忡忡,指著這份精心挑選的名單,「都是才華橫溢之大儒,學識不必多說。但是殿下……果然要挑選名師,精心教導小聖上?」
「殿下果然打算把小聖上教導成一代明主?」
「小聖上長成一代明主,勢必要親政。再過十年,哪怕遲點,十三四年,小聖上二十加冠,必然要親政了。那時殿下才不過三十七八,正當盛年……交還攝政權柄之後,殿下有沒有想過,餘生要度過如何?」
蕭挽風的目光從桌案上的名冊抬起,黑黝黝的眼睛直視面前跟隨他多年的信臣。
「你如何打算?」
嚴陸卿從袖中取出第二份名冊,奉上桌案。
蕭挽風打開名冊,迎面躍入眼裡的,是一份截然不同的名單。
「新擬的幾位,同樣是飽學之士,可以為小聖上啟蒙。但這幾位為人圓滑機警,知道『月圓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小聖上交由他們教導……」
嚴陸卿頓了頓,尋到一個合適的字眼:「可以教導成為溫躬謙良之君子。」
溫躬謙良的另一側意思,便是軟弱,順從,無主見。
「如此小聖上可與殿下相安無事。」
嚴陸卿把兩份名錄並排放在桌案上,蕭挽風逐個看過,沉默了好一陣,道:
「你的意思,讓我把商兒自小養廢了?」
嚴陸卿苦苦勸諫。
「自古主弱則臣強,君強則臣弱。殿下,此乃未雨綢繆,為十年後計啊。今日不做準備,等到十年後已遲了。請殿下早做決斷。」
兩封名錄放在桌案上,嚴陸卿嘆著氣退下。
安靜的書房裡只剩下蕭挽風獨坐著。
未雨綢繆。
從六七歲開始,就得把商兒養廢了。商兒養得越廢物,在他長大成人後才能相安無事。
燈火映在銅鏡上,反光刺眼。那是明裳留在書房的鏡子。他從不用,卻也一直把銅鏡放置在桌角。
挪動銅鏡時,他不經意地瞥過一眼,看到了銅鏡里的側臉。
輪廓分明的男子,眼神銳利寒涼,眉心陰鬱鎖起。
銅鏡中人的神態,從這個側臉角度看去,居然和奉德帝有四五分相似。
他們本是堂兄弟。眉眼輪廓原本就有三分相似之處。從某個角度看起來相似,其實並不出奇。
但蕭挽風心裡一凜,不知怎麼的,心頭忽地划過廢帝被強行架出寢宮那晚,指著他高喊的那句:
「你以為你和朕大不同?坐擁天下之人主,最後都一個樣!」
「朕之今日,你之明日!」
啪嗒,銅鏡被猛地按倒。鏡中人瞬間消失無蹤。
長案後方的男人緩緩往後靠。
靠在紫檀木椅背上,頭往後仰,深深地呼吸幾次,抬手捂住自己眉眼。
殺逢春,並不難。
不少人從逢春身上,看到馮喜的影子。
被逢春頂禮叩拜的自己呢。
在他自己身上,有沒有奉德帝的影子?
桌上鎮紙壓的三封書信,平日被珍重對待,連一絲皺褶也無。今日卻被狂亂中重重抓起,揉皺成一團。
書房外忽地響起一陣腳步聲。
親兵興奮高呼:「殿下,娘子自關外來信了!這次來信好快!」
陷入書房暗影中的男人霍然起身!
這是一封簡短的書信,附上幾朵無名野花,一支算不上太細的沙棘樹幹。
書信自涼州發回。
「春主生發。草原開春,野花開得遍野。我此刻坐在山包頭寫信寄你。」
「前日橫穿戈壁,偶遇沙棘,駱駝貪吃到拖不走。索性折一支寄你。」
「多日不見,甚是想念。」
「即將自涼州回返關內。」
「明裳。」
——
謝明裳冬月出關。
去涼州軍鎮。祭掃過珠珠的墓碑。走訪涼州邊境,幾處駐軍大營挨個走過探訪,對比輿圖,鎖定自己當年被駱駝帶出戈壁的大致位置。
備足食水、禦寒衣物,等天氣開春,趕在沙塵暴颳起之前,北上戈壁。
這一趟艱險。她把鹿鳴提前在涼州安置好,自己牽馬和駱駝,孤身北上。沿著舊日記憶,穿過戈壁,自西往東穿越呼倫雪山。
三月,滿山凍雪融化,雪水融化的小河汩汩環繞山下。她踩著泥濘深一腳淺一腳地踩過半融化的雪地,尋到了族人當年出事的聚居地。
顯然有倖存的族人回來過,所有屍身都被妥善安葬。眼前的山谷重新覆蓋滿坡新綠,野花開得遍野,鳥群處處,靜謐寧和。
謝明裳循著記憶,仔細地挨處找尋,在某處小山坡下尋到了母親安葬的痕跡。
她花了兩三天功夫,小心撥開覆土,一點點地挖掘,挖出衣角。
憑這塊衣角確定是母親,小心翼翼地重新把覆土覆蓋上,原地削木立碑。
「女兒來看你了。」
她輕聲祝禱,「當年的事已查清,下令襲擊我們的不是父親。父親對母親的心意終未改。母親,莫哭了,聽到好消息笑一笑。你笑起來多好看。」
「女兒很快回來。下次再來時,女兒會把父親和母親同葬。」
「生同寢,死同穴。誰說你們不是夫妻。我想,父親也會高興的。」
再度穿越戈壁,回返涼州邊地,已經是大半個月後。路上到底還是遭逢了一場沙塵暴,馬和駱駝都無事,就是從頭到腳灰撲撲的,簡直像個泥坯子人。敲開鹿鳴的住處時,鹿鳴半天沒認出她。
那天洗沐的水換了三回,才把泥人給洗乾淨了。
「娘子下面打算去何處?」
鹿鳴這輩子從未來過這麼遠的地方,處處新奇,向來謹慎的性子也變得活潑三分。「之前娘子說,還想去朔州?」
確實打算去朔州。
像探訪涼州這樣,探訪自己年幼居住過的陌生而又熟悉的朔州軍鎮,再四處尋父親當年麾下的將士,問一問他們眼裡的賀帥。
尋回父親的屍身,和母親合葬。
打算的行程有很多很多。甚至還包括等天氣好的夏季,再橫穿一次呼倫雪山。
「這輩子長著呢。下次再去。」
謝明裳攤開輿圖,沿著細細的邊境線,劃往中原,在京城畫了個圈。
母親墳頭的墓碑豎起之後,她搭起帳篷,獨自在那處無人山谷坐了幾天。
看天上日月交替,晨光漸晦,一輪彎月懸掛在雪峰山頭。
她想起母親曾對年幼的自己說:「千萬年前,月亮便在山那處了。千萬年之後,滿月依舊在同樣的地方掛起。」
月光下的千千萬個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地方,向長生天獻上千萬支彎刀舞。
圓月升起的那夜,她當著母親的面,跳起這輩子第一支彎刀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名冊上的,俱是京城文才卓著的飽學名士。
「小聖上即將入學啟蒙。蒙師的選擇……殿下,慎重啊。」
嚴陸卿憂心忡忡,指著這份精心挑選的名單,「都是才華橫溢之大儒,學識不必多說。但是殿下……果然要挑選名師,精心教導小聖上?」
「殿下果然打算把小聖上教導成一代明主?」
「小聖上長成一代明主,勢必要親政。再過十年,哪怕遲點,十三四年,小聖上二十加冠,必然要親政了。那時殿下才不過三十七八,正當盛年……交還攝政權柄之後,殿下有沒有想過,餘生要度過如何?」
蕭挽風的目光從桌案上的名冊抬起,黑黝黝的眼睛直視面前跟隨他多年的信臣。
「你如何打算?」
嚴陸卿從袖中取出第二份名冊,奉上桌案。
蕭挽風打開名冊,迎面躍入眼裡的,是一份截然不同的名單。
「新擬的幾位,同樣是飽學之士,可以為小聖上啟蒙。但這幾位為人圓滑機警,知道『月圓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小聖上交由他們教導……」
嚴陸卿頓了頓,尋到一個合適的字眼:「可以教導成為溫躬謙良之君子。」
溫躬謙良的另一側意思,便是軟弱,順從,無主見。
「如此小聖上可與殿下相安無事。」
嚴陸卿把兩份名錄並排放在桌案上,蕭挽風逐個看過,沉默了好一陣,道:
「你的意思,讓我把商兒自小養廢了?」
嚴陸卿苦苦勸諫。
「自古主弱則臣強,君強則臣弱。殿下,此乃未雨綢繆,為十年後計啊。今日不做準備,等到十年後已遲了。請殿下早做決斷。」
兩封名錄放在桌案上,嚴陸卿嘆著氣退下。
安靜的書房裡只剩下蕭挽風獨坐著。
未雨綢繆。
從六七歲開始,就得把商兒養廢了。商兒養得越廢物,在他長大成人後才能相安無事。
燈火映在銅鏡上,反光刺眼。那是明裳留在書房的鏡子。他從不用,卻也一直把銅鏡放置在桌角。
挪動銅鏡時,他不經意地瞥過一眼,看到了銅鏡里的側臉。
輪廓分明的男子,眼神銳利寒涼,眉心陰鬱鎖起。
銅鏡中人的神態,從這個側臉角度看去,居然和奉德帝有四五分相似。
他們本是堂兄弟。眉眼輪廓原本就有三分相似之處。從某個角度看起來相似,其實並不出奇。
但蕭挽風心裡一凜,不知怎麼的,心頭忽地划過廢帝被強行架出寢宮那晚,指著他高喊的那句:
「你以為你和朕大不同?坐擁天下之人主,最後都一個樣!」
「朕之今日,你之明日!」
啪嗒,銅鏡被猛地按倒。鏡中人瞬間消失無蹤。
長案後方的男人緩緩往後靠。
靠在紫檀木椅背上,頭往後仰,深深地呼吸幾次,抬手捂住自己眉眼。
殺逢春,並不難。
不少人從逢春身上,看到馮喜的影子。
被逢春頂禮叩拜的自己呢。
在他自己身上,有沒有奉德帝的影子?
桌上鎮紙壓的三封書信,平日被珍重對待,連一絲皺褶也無。今日卻被狂亂中重重抓起,揉皺成一團。
書房外忽地響起一陣腳步聲。
親兵興奮高呼:「殿下,娘子自關外來信了!這次來信好快!」
陷入書房暗影中的男人霍然起身!
這是一封簡短的書信,附上幾朵無名野花,一支算不上太細的沙棘樹幹。
書信自涼州發回。
「春主生發。草原開春,野花開得遍野。我此刻坐在山包頭寫信寄你。」
「前日橫穿戈壁,偶遇沙棘,駱駝貪吃到拖不走。索性折一支寄你。」
「多日不見,甚是想念。」
「即將自涼州回返關內。」
「明裳。」
——
謝明裳冬月出關。
去涼州軍鎮。祭掃過珠珠的墓碑。走訪涼州邊境,幾處駐軍大營挨個走過探訪,對比輿圖,鎖定自己當年被駱駝帶出戈壁的大致位置。
備足食水、禦寒衣物,等天氣開春,趕在沙塵暴颳起之前,北上戈壁。
這一趟艱險。她把鹿鳴提前在涼州安置好,自己牽馬和駱駝,孤身北上。沿著舊日記憶,穿過戈壁,自西往東穿越呼倫雪山。
三月,滿山凍雪融化,雪水融化的小河汩汩環繞山下。她踩著泥濘深一腳淺一腳地踩過半融化的雪地,尋到了族人當年出事的聚居地。
顯然有倖存的族人回來過,所有屍身都被妥善安葬。眼前的山谷重新覆蓋滿坡新綠,野花開得遍野,鳥群處處,靜謐寧和。
謝明裳循著記憶,仔細地挨處找尋,在某處小山坡下尋到了母親安葬的痕跡。
她花了兩三天功夫,小心撥開覆土,一點點地挖掘,挖出衣角。
憑這塊衣角確定是母親,小心翼翼地重新把覆土覆蓋上,原地削木立碑。
「女兒來看你了。」
她輕聲祝禱,「當年的事已查清,下令襲擊我們的不是父親。父親對母親的心意終未改。母親,莫哭了,聽到好消息笑一笑。你笑起來多好看。」
「女兒很快回來。下次再來時,女兒會把父親和母親同葬。」
「生同寢,死同穴。誰說你們不是夫妻。我想,父親也會高興的。」
再度穿越戈壁,回返涼州邊地,已經是大半個月後。路上到底還是遭逢了一場沙塵暴,馬和駱駝都無事,就是從頭到腳灰撲撲的,簡直像個泥坯子人。敲開鹿鳴的住處時,鹿鳴半天沒認出她。
那天洗沐的水換了三回,才把泥人給洗乾淨了。
「娘子下面打算去何處?」
鹿鳴這輩子從未來過這麼遠的地方,處處新奇,向來謹慎的性子也變得活潑三分。「之前娘子說,還想去朔州?」
確實打算去朔州。
像探訪涼州這樣,探訪自己年幼居住過的陌生而又熟悉的朔州軍鎮,再四處尋父親當年麾下的將士,問一問他們眼裡的賀帥。
尋回父親的屍身,和母親合葬。
打算的行程有很多很多。甚至還包括等天氣好的夏季,再橫穿一次呼倫雪山。
「這輩子長著呢。下次再去。」
謝明裳攤開輿圖,沿著細細的邊境線,劃往中原,在京城畫了個圈。
母親墳頭的墓碑豎起之後,她搭起帳篷,獨自在那處無人山谷坐了幾天。
看天上日月交替,晨光漸晦,一輪彎月懸掛在雪峰山頭。
她想起母親曾對年幼的自己說:「千萬年前,月亮便在山那處了。千萬年之後,滿月依舊在同樣的地方掛起。」
月光下的千千萬個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地方,向長生天獻上千萬支彎刀舞。
圓月升起的那夜,她當著母親的面,跳起這輩子第一支彎刀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