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高勛虎。說說看,什麼時候看中蘭夏的?你看中蘭夏什麼了?」
高勛虎一張臉漲得通紅。支吾半天,一咬牙大喊:「卑職早就中意她了!蘭夏小娘子剛入王府那陣子,天天在院子里跟顧隊副對罵,嘴皮子好生利索,又潑辣又颯爽——」
顧沛:???
蘭夏眼睛都瞪大了:「啥?」
謝明裳笑得前仰後合:「行了,知道了。原來情根深種。」
輕輕一推蘭夏的手臂,「既然情投意合,放心回京吧。以後好好過日子。」
厚底長靴咯吱咯吱踩著碎冰,走去鹿鳴面前,「你呢。你心裡如何打算?」
鹿鳴微微笑著,萬福拜下。
「娘子,奴早做好打算了。奴自小被自家爹娘賣去別家做童養媳,夫君不等長大暴病死,又被兄長搶回家來倒賣,僥倖這回入了謝家。奴在人世間打滾一遭,早斷了嫁人的心思。」
「娘子去何處,奴便跟去何處。以後奴便跟著娘子終老了。」
謝明裳乾脆地點頭應下,道:「你想清楚了就好。跟我走,以後少不得要學騎馬趕駱駝。」
說話間升起白氣,眉間落下的細小雪珠融化成細小水滴,她隨手抹了一把,踩著地上薄冰,咯吱咯吱地走去隊伍前頭。
烏鉤的大腦袋伸過來蹭了蹭。她抓一把乾草餵食,順手摸了把烏黑油亮的鬃毛,仰頭對馬背上的人說:
「回去罷。哪怕你快馬加鞭,也得七八天才能入京。和大長公主提前打過招呼的半個月期限超過了,大長公主必定要抱怨的。」
蕭挽風坐在馬背上。等候片刻的功夫,肩頭已落了雪。
他定定地看著面前說話的小娘子。看嫣紅的唇翕動開合,看濃密烏髮間飄落的雪花。
從頭到腳看過,他自馬背上俯身,重重地抹去她眉間一枚雪花。
「千里送行,終有一別。就送到今日。」
謝明裳笑起來,可不正是送出了千里?
她灑脫地揮揮手,「回去罷。趁天光亮堂趕路。」
蕭挽風盯著她的笑靨。此去一別,何時回返?
明年春日?明年夏日,秋日?你還會入關麼?
開口說出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言語。
「春主生發。」他極平靜地道:「開春之後,去草原上走一走。那裡適合你。」
謝明裳遙想一陣,露出期待的神色。
春日草木生發。去遼闊草原上走一走,果然極好的。
「我這趟要去的地方多,說不準人在何處。有空給你寫信。」謝明裳仰頭笑說:「等我的信。」
蕭挽風深深地看她一眼,「等你的信。」勒馬轉頭,吩咐下去:「啟程。」
巡視隊伍啟程回返。
烏鉤嘶鳴著奔出小半里,馬背上的主人忽地猛勒馬,停步回頭望去。
關卡城門開啟,裹著厚斗篷的小娘子已驗過文牒,牽馬入城關,四五匹駱駝跟隨,一行身影消失在城門下。
北地朔風颳起細雪,城關輪廓模糊在身後。
——
一路疾行返程。千五百里路程,僅僅七日便入京畿。
依舊比約定的日子遲了四日。大長公主好一通抱怨。廢帝病亡於行宮的消息已散布出去,朝野質疑之聲不絕,幾乎彈壓不住。
宮廷擺下盛大接風宴,迎接河間王巡視回返。接風宴上,蕭挽風給姑母敬酒三杯,接了小聖上的敬酒。
一邊喝酒,一邊整理名冊。接風宴當夜,雷厲風行抓捕廢帝餘黨二十餘名。
城西菜市口的鮮血混合雪水四處橫流,日復一日,持續整個冬月。
臘月二十五,大寒。
京城大雪連綿不絕。
蕭挽風接到了來自關外的第一封書信。
信里清麗的字跡寫道:她已順利抵達涼州邊鎮。認識了許多謝帥當年的老部下,拜訪了謝帥和謝夫人當年住過的府邸。聽說了許多謝家夫妻當年在涼州的故事,祭掃過珠珠的墓。
「涼州鎮子上現烤的饢也很好吃。隨信寄熱饢一枚。」
「挽風,你在京城可好。」
「寄涼州的饢給你看看樣子,你可別吃。」
書信末尾一道漂亮的花押:明裳。
跋涉山水寄入京城的涼州熱饢,當然早變得干硬如石頭,難以下咽。
蕭挽風掰下一小塊,蘸熱水,慢慢地吃了。
她在關外似乎過得很好。寫信的語氣輕快又調皮。
關外是她出生長大之地,生活在關外,仿佛游魚兒入水,當然會比規矩森嚴的京城快活。
接到信的這個晚上,蕭挽風難得睡了個好覺。
這是他回京整個月以來的第一個好覺。好心情持續到新年。
上元節後,官府開印,文武上朝。
年前未來得及理清的卷宗,繼續審,繼續判。
「殿下。」嚴陸卿夾著厚厚的卷宗,趕來書房,喜形於色。
「追查謝帥貪腐案,消失不見的二十萬兩軍餉,查出下落了。」
謝崇山任職樞密使五年,過手的帳目一筆筆很乾淨。
但乾淨的只有帳目了。
庫房囤積的實物、銀兩,早和帳冊對不上。過手的主簿、文吏,帳房,一筆筆地塗抹,絞盡腦汁對出一份乾淨假帳。
謝崇山以邊關武將的身份坐鎮京師樞密院,京官哪個服他?樞密院下屬文官每個都知道帳目有問題,沒有一個人提醒謝崇山。
為什麼?因為帳目最大的窟窿,來自於內廷。
謝崇山入京赴任的頭一年,奉德帝越過謝崇山,發下手諭,直接調撥走當季軍餉,叮囑經手的官員:「此事密,莫令謝知。」
當季的樞密院帳目記錄,一筆兩萬五千兩的軍餉發往雲州。
實際只發五千兩。
兩萬兩銀撥去內廷,御花園新添了一批奇花異草、假山奇石。
奉德帝開的好頭,自此之後,樞密院帳目成了篩子。謝崇山軍旅出身,哪能看出乾淨帳目下的門道?
「自上到下,挖坑給謝帥跳。要不是龍椅上換坐了新天子,牽扯內廷的陰私事,這輩子也查不出真相。」
嚴陸卿感慨說著,把卷宗放於桌上,「涉案官員大呼冤枉,自稱按天子手諭行事,何罪之有?當如何處置?」
蕭挽風隨手翻了翻卷宗,合攏道:「私挪軍餉做他用,知犯法而不報,依律從重處置。」
「喏。」嚴陸卿抱起卷宗欲走,忽又回身仔細打量主上疲倦的面色。
「殿下,最近夜裡又休息不好?保重貴體啊。」
蕭挽風在盯著窗外出神。完全沒聽見嚴陸卿說話。
嚴陸卿憂心忡忡地走了。
還好關外的第二封信很快寄來。
信里寫道:她在涼州軍鎮過完新年,去涼州邊地探訪,一處處地尋找當年謝帥駐紮營地,尋找她當年騎駱駝走出大漠的地點。
隨信送來涼州野地隨處可見的仙人刺一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高勛虎一張臉漲得通紅。支吾半天,一咬牙大喊:「卑職早就中意她了!蘭夏小娘子剛入王府那陣子,天天在院子里跟顧隊副對罵,嘴皮子好生利索,又潑辣又颯爽——」
顧沛:???
蘭夏眼睛都瞪大了:「啥?」
謝明裳笑得前仰後合:「行了,知道了。原來情根深種。」
輕輕一推蘭夏的手臂,「既然情投意合,放心回京吧。以後好好過日子。」
厚底長靴咯吱咯吱踩著碎冰,走去鹿鳴面前,「你呢。你心裡如何打算?」
鹿鳴微微笑著,萬福拜下。
「娘子,奴早做好打算了。奴自小被自家爹娘賣去別家做童養媳,夫君不等長大暴病死,又被兄長搶回家來倒賣,僥倖這回入了謝家。奴在人世間打滾一遭,早斷了嫁人的心思。」
「娘子去何處,奴便跟去何處。以後奴便跟著娘子終老了。」
謝明裳乾脆地點頭應下,道:「你想清楚了就好。跟我走,以後少不得要學騎馬趕駱駝。」
說話間升起白氣,眉間落下的細小雪珠融化成細小水滴,她隨手抹了一把,踩著地上薄冰,咯吱咯吱地走去隊伍前頭。
烏鉤的大腦袋伸過來蹭了蹭。她抓一把乾草餵食,順手摸了把烏黑油亮的鬃毛,仰頭對馬背上的人說:
「回去罷。哪怕你快馬加鞭,也得七八天才能入京。和大長公主提前打過招呼的半個月期限超過了,大長公主必定要抱怨的。」
蕭挽風坐在馬背上。等候片刻的功夫,肩頭已落了雪。
他定定地看著面前說話的小娘子。看嫣紅的唇翕動開合,看濃密烏髮間飄落的雪花。
從頭到腳看過,他自馬背上俯身,重重地抹去她眉間一枚雪花。
「千里送行,終有一別。就送到今日。」
謝明裳笑起來,可不正是送出了千里?
她灑脫地揮揮手,「回去罷。趁天光亮堂趕路。」
蕭挽風盯著她的笑靨。此去一別,何時回返?
明年春日?明年夏日,秋日?你還會入關麼?
開口說出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言語。
「春主生發。」他極平靜地道:「開春之後,去草原上走一走。那裡適合你。」
謝明裳遙想一陣,露出期待的神色。
春日草木生發。去遼闊草原上走一走,果然極好的。
「我這趟要去的地方多,說不準人在何處。有空給你寫信。」謝明裳仰頭笑說:「等我的信。」
蕭挽風深深地看她一眼,「等你的信。」勒馬轉頭,吩咐下去:「啟程。」
巡視隊伍啟程回返。
烏鉤嘶鳴著奔出小半里,馬背上的主人忽地猛勒馬,停步回頭望去。
關卡城門開啟,裹著厚斗篷的小娘子已驗過文牒,牽馬入城關,四五匹駱駝跟隨,一行身影消失在城門下。
北地朔風颳起細雪,城關輪廓模糊在身後。
——
一路疾行返程。千五百里路程,僅僅七日便入京畿。
依舊比約定的日子遲了四日。大長公主好一通抱怨。廢帝病亡於行宮的消息已散布出去,朝野質疑之聲不絕,幾乎彈壓不住。
宮廷擺下盛大接風宴,迎接河間王巡視回返。接風宴上,蕭挽風給姑母敬酒三杯,接了小聖上的敬酒。
一邊喝酒,一邊整理名冊。接風宴當夜,雷厲風行抓捕廢帝餘黨二十餘名。
城西菜市口的鮮血混合雪水四處橫流,日復一日,持續整個冬月。
臘月二十五,大寒。
京城大雪連綿不絕。
蕭挽風接到了來自關外的第一封書信。
信里清麗的字跡寫道:她已順利抵達涼州邊鎮。認識了許多謝帥當年的老部下,拜訪了謝帥和謝夫人當年住過的府邸。聽說了許多謝家夫妻當年在涼州的故事,祭掃過珠珠的墓。
「涼州鎮子上現烤的饢也很好吃。隨信寄熱饢一枚。」
「挽風,你在京城可好。」
「寄涼州的饢給你看看樣子,你可別吃。」
書信末尾一道漂亮的花押:明裳。
跋涉山水寄入京城的涼州熱饢,當然早變得干硬如石頭,難以下咽。
蕭挽風掰下一小塊,蘸熱水,慢慢地吃了。
她在關外似乎過得很好。寫信的語氣輕快又調皮。
關外是她出生長大之地,生活在關外,仿佛游魚兒入水,當然會比規矩森嚴的京城快活。
接到信的這個晚上,蕭挽風難得睡了個好覺。
這是他回京整個月以來的第一個好覺。好心情持續到新年。
上元節後,官府開印,文武上朝。
年前未來得及理清的卷宗,繼續審,繼續判。
「殿下。」嚴陸卿夾著厚厚的卷宗,趕來書房,喜形於色。
「追查謝帥貪腐案,消失不見的二十萬兩軍餉,查出下落了。」
謝崇山任職樞密使五年,過手的帳目一筆筆很乾淨。
但乾淨的只有帳目了。
庫房囤積的實物、銀兩,早和帳冊對不上。過手的主簿、文吏,帳房,一筆筆地塗抹,絞盡腦汁對出一份乾淨假帳。
謝崇山以邊關武將的身份坐鎮京師樞密院,京官哪個服他?樞密院下屬文官每個都知道帳目有問題,沒有一個人提醒謝崇山。
為什麼?因為帳目最大的窟窿,來自於內廷。
謝崇山入京赴任的頭一年,奉德帝越過謝崇山,發下手諭,直接調撥走當季軍餉,叮囑經手的官員:「此事密,莫令謝知。」
當季的樞密院帳目記錄,一筆兩萬五千兩的軍餉發往雲州。
實際只發五千兩。
兩萬兩銀撥去內廷,御花園新添了一批奇花異草、假山奇石。
奉德帝開的好頭,自此之後,樞密院帳目成了篩子。謝崇山軍旅出身,哪能看出乾淨帳目下的門道?
「自上到下,挖坑給謝帥跳。要不是龍椅上換坐了新天子,牽扯內廷的陰私事,這輩子也查不出真相。」
嚴陸卿感慨說著,把卷宗放於桌上,「涉案官員大呼冤枉,自稱按天子手諭行事,何罪之有?當如何處置?」
蕭挽風隨手翻了翻卷宗,合攏道:「私挪軍餉做他用,知犯法而不報,依律從重處置。」
「喏。」嚴陸卿抱起卷宗欲走,忽又回身仔細打量主上疲倦的面色。
「殿下,最近夜裡又休息不好?保重貴體啊。」
蕭挽風在盯著窗外出神。完全沒聽見嚴陸卿說話。
嚴陸卿憂心忡忡地走了。
還好關外的第二封信很快寄來。
信里寫道:她在涼州軍鎮過完新年,去涼州邊地探訪,一處處地尋找當年謝帥駐紮營地,尋找她當年騎駱駝走出大漠的地點。
隨信送來涼州野地隨處可見的仙人刺一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