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請問本屆冬奧會你們的目標是什麼呢?」
老陳不想話說得太滿給孩子們造成壓力,只禮貌地說:「目標是人人都滑出自己的真實水平,不留遺憾。」
王弘就很快捕捉到了那一絲猶豫和不自信。
他眯眯眼睛,笑了笑,快速提問:「您和您的隊伍對金牌沒有野心嗎?沒有勝負欲嗎?」
老陳對於記者有著天然的恐懼,在他做運動員的那個年代,記者媒體的筆能把人寫成妖魔鬼怪,一切都掌握在他們手裡。
老陳不想與記者起衝突,他只是忍氣吞聲,淡淡道:「每個運動員對勝利都是有野心的。」
王弘卻是個得理不讓人的,他又笑道:「那麼,今年冬奧,中國短道速滑隊希望在 k 城取得幾塊金牌?」
江為止早就在一邊不耐煩了,他把話筒搶過去,一本正經地說:「你希望我們取得幾塊?」
王弘:?
他反應倒也快,不過就遲疑了幾秒鐘,就組織好了場面話。
「我當然是希望越多越好嘍,我也是咱們短道速滑隊的忠實粉絲呢,肯定是盼望咱們國家隊這次能取得好成績呢。」
江為止點點頭,道:「那就借你吉言了。」
輕輕鬆鬆就把話題拋回去。
陳教練不容王弘再插嘴,見好就收,馬上收尾陳詞:「謝謝大家的關心,我們的運動員需要休整,就先去辦理入住了。謝謝大家!」
一行人很快離開,採訪區的記者們紛紛整理著剛才短暫的素材。
冬奧會是盛事,各家媒體都派來了工作人員。咕咕的記者正跟同事八卦:「那王弘拽啥呢?」
早就看這個王弘不爽了,這幾天採訪就王弘喜歡占時長,一副要故意釣熱點的樣子。
咕咕的這個記者是個冰迷,雖然入行時間不久,卻是真心喜歡運動的,自然看不慣王弘。
「他就這樣,之前想跟花滑的組,但是連規則都弄不明白,鬧笑話被踢出來了。他好像又特會鑽營,後來就來短道了。」
「鬧什麼笑話啦?」咕咕的這個解說是個新人,剛入圈,還不太知道這些古早八卦,瞬間就來精神了。
「術語都念不明白,你說這是不是大笑話。」老同事搖搖頭,不屑道,「天天就知道美女美女的,女運動員要是留個短頭髮,他就背後點評沒有女人味,這種人就不該沾運動的邊兒。真夠噁心的。」
幾個人小聲聊著,而話題的中心王弘記者卻已經回到了位置,打開電腦,快速地敲打鍵盤,好像在寫著什麼。
第55章 英雄主義
羅曼羅蘭講過,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仍然熱愛生活。
而季鋒覺得, 對於運動員而言,所謂的英雄主義, 是在無數次挫敗之後仍然能相信自己的潛力。
她在站上冬奧會的冰場的時候, 忽然就想起來了青年賽時的自己。
那個時候季鋒還是頂著天才少女旗號出道的運動員。
她對於自己的潛力有著充分的自信。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全運會的時候,季鋒以破風的姿態拿下了第一名, 然後很輕鬆地收掉了 1500 米和 1000 米的金牌, 當時的孟橙已經不參加這種級別的比賽了, 不過她還是前來觀賽。
也就是那個時候,孟橙向老陳教練提出了建議,主張立刻把季鋒從 J 省隊提升至國家隊。
所有人都認為, 在孟橙的職業生涯晚期, 頹勢之時出現的季鋒,無疑是上天賜給國家隊的第二個紫薇星。
她們同樣出生於貧寒家庭, 同樣沉默寡言、不善言辭。
同樣地在長距離賽道上孤獨地滑行。
無論是民眾還是冰協,都期待著那個場面——平順地新老過渡, 孟橙在k 城冬奧會拿下獎牌, 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道別和句點。
如果孟橙的狀態良好,那麼就由季鋒做輔助。
如果孟橙狀態不佳, 她也甘願為季鋒打配合。
人們熱烈地期待著兩面紅旗在長距離的冰場上展開。
就連季鋒,自己也期待過的。
她們的戰術,如何協同作戰, 這些早已在素日的訓練中淬鍊了無數次。那種難以言明的默契, 不必宣之於口的眼神和手勢。
但是,一切都不如大家所想。
季鋒在青訓中的天賦, 隨著她升格後漸漸消失殆盡。腰傷比她預想地來得更早,被鄰國隊員惡意撞擊後,季鋒開始了漫長的恢復期。
隊醫告訴她,應該減少訓練時間、多作康復訓練。
她的成績漸漸暗淡。
人們漸漸不再樂於談論季鋒。
1 台製作了一檔短道速滑紀錄片,名字叫做《未來》,錄製的主角都是十幾歲的小孩子,青訓營的苗子。
那裡有嶄新的天才少年和少女。
季鋒很快就被遺忘了。
而現在,她站在k 城冬奧會的冰場上。
站在她身邊的,不是預料之中的孟橙——和季鋒一樣,她的運動生涯也並非大家所期待的那麼完美。
在冬奧的前一年,夏訓時的孟橙終於還是引發了舊疾。她的運動能力飛速流逝,以至於不得不提前退役。
人們期待的新老攜手拿下獎牌的場景終於沒有成真。
而現在,季鋒扶了扶自己的頭盔。
一號的小紅帽頭盔正戴在朴具里的頭上。
她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根據積分,她戴上了那個彰顯著實力的紅色頭盔。
但是。
我能得到第一。
季鋒心裡仍然浮現這個念頭。
她說不好自己的自信從何而來。
運動員熟悉著冰場,簡單地滑行著,最後一次檢查冰刀器械的狀態。
這是冬奧會 1500 米決賽的現場。
「各位親愛的觀眾朋友們,現在是 k 城冬奧會的現場,經過了緊張的賽程,我們現在終於進入了女子 1500 米決賽。」
「很高興地告訴大家,在這場決賽中,中國運動員占據了兩個名額。一名是年輕的小將季鋒,她曾在上一個賽季得到世界盃分站賽的金牌,在那場比賽中,她險勝了朴具里,得到了一枚不摻水分的金牌。」
「另一位進入final A 決賽的中國運動員,大家也許不夠熟悉,她很少出現在大賽之中,還是個打輪換的新人,但是或許就是沒有包袱,這位叫韓錦心的小隊員也成功地進入了決賽。」
「而我們的老將陳依依,則是進入了 final B 的決賽之中,剛才結束的 b 組比賽結果也已經出來了,她是第一名。」
現在,final A 的決賽,即將開始。
季鋒站在冰場上,覺得整個人無比地僵硬。千千萬萬次的比賽中,這次比賽,對她的意義空前絕後地重大。
如果拿到金牌,退役後的生活就會舒適許多。
如果拿到金牌,她夜以繼日的訓練好像才有了回報。
她的微博始認證寫的很簡單——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很多運動員都會先給自己冠上「世界冠軍」的名頭,儘管細究下來,含金量不一而足,有人是世界盃拿了冠軍,有人是世界某某賽拿了冠軍,也有人是團體項目拿到了金牌。但是他們都很願意自稱為世界冠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老陳不想話說得太滿給孩子們造成壓力,只禮貌地說:「目標是人人都滑出自己的真實水平,不留遺憾。」
王弘就很快捕捉到了那一絲猶豫和不自信。
他眯眯眼睛,笑了笑,快速提問:「您和您的隊伍對金牌沒有野心嗎?沒有勝負欲嗎?」
老陳對於記者有著天然的恐懼,在他做運動員的那個年代,記者媒體的筆能把人寫成妖魔鬼怪,一切都掌握在他們手裡。
老陳不想與記者起衝突,他只是忍氣吞聲,淡淡道:「每個運動員對勝利都是有野心的。」
王弘卻是個得理不讓人的,他又笑道:「那麼,今年冬奧,中國短道速滑隊希望在 k 城取得幾塊金牌?」
江為止早就在一邊不耐煩了,他把話筒搶過去,一本正經地說:「你希望我們取得幾塊?」
王弘:?
他反應倒也快,不過就遲疑了幾秒鐘,就組織好了場面話。
「我當然是希望越多越好嘍,我也是咱們短道速滑隊的忠實粉絲呢,肯定是盼望咱們國家隊這次能取得好成績呢。」
江為止點點頭,道:「那就借你吉言了。」
輕輕鬆鬆就把話題拋回去。
陳教練不容王弘再插嘴,見好就收,馬上收尾陳詞:「謝謝大家的關心,我們的運動員需要休整,就先去辦理入住了。謝謝大家!」
一行人很快離開,採訪區的記者們紛紛整理著剛才短暫的素材。
冬奧會是盛事,各家媒體都派來了工作人員。咕咕的記者正跟同事八卦:「那王弘拽啥呢?」
早就看這個王弘不爽了,這幾天採訪就王弘喜歡占時長,一副要故意釣熱點的樣子。
咕咕的這個記者是個冰迷,雖然入行時間不久,卻是真心喜歡運動的,自然看不慣王弘。
「他就這樣,之前想跟花滑的組,但是連規則都弄不明白,鬧笑話被踢出來了。他好像又特會鑽營,後來就來短道了。」
「鬧什麼笑話啦?」咕咕的這個解說是個新人,剛入圈,還不太知道這些古早八卦,瞬間就來精神了。
「術語都念不明白,你說這是不是大笑話。」老同事搖搖頭,不屑道,「天天就知道美女美女的,女運動員要是留個短頭髮,他就背後點評沒有女人味,這種人就不該沾運動的邊兒。真夠噁心的。」
幾個人小聲聊著,而話題的中心王弘記者卻已經回到了位置,打開電腦,快速地敲打鍵盤,好像在寫著什麼。
第55章 英雄主義
羅曼羅蘭講過,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仍然熱愛生活。
而季鋒覺得, 對於運動員而言,所謂的英雄主義, 是在無數次挫敗之後仍然能相信自己的潛力。
她在站上冬奧會的冰場的時候, 忽然就想起來了青年賽時的自己。
那個時候季鋒還是頂著天才少女旗號出道的運動員。
她對於自己的潛力有著充分的自信。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全運會的時候,季鋒以破風的姿態拿下了第一名, 然後很輕鬆地收掉了 1500 米和 1000 米的金牌, 當時的孟橙已經不參加這種級別的比賽了, 不過她還是前來觀賽。
也就是那個時候,孟橙向老陳教練提出了建議,主張立刻把季鋒從 J 省隊提升至國家隊。
所有人都認為, 在孟橙的職業生涯晚期, 頹勢之時出現的季鋒,無疑是上天賜給國家隊的第二個紫薇星。
她們同樣出生於貧寒家庭, 同樣沉默寡言、不善言辭。
同樣地在長距離賽道上孤獨地滑行。
無論是民眾還是冰協,都期待著那個場面——平順地新老過渡, 孟橙在k 城冬奧會拿下獎牌, 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道別和句點。
如果孟橙的狀態良好,那麼就由季鋒做輔助。
如果孟橙狀態不佳, 她也甘願為季鋒打配合。
人們熱烈地期待著兩面紅旗在長距離的冰場上展開。
就連季鋒,自己也期待過的。
她們的戰術,如何協同作戰, 這些早已在素日的訓練中淬鍊了無數次。那種難以言明的默契, 不必宣之於口的眼神和手勢。
但是,一切都不如大家所想。
季鋒在青訓中的天賦, 隨著她升格後漸漸消失殆盡。腰傷比她預想地來得更早,被鄰國隊員惡意撞擊後,季鋒開始了漫長的恢復期。
隊醫告訴她,應該減少訓練時間、多作康復訓練。
她的成績漸漸暗淡。
人們漸漸不再樂於談論季鋒。
1 台製作了一檔短道速滑紀錄片,名字叫做《未來》,錄製的主角都是十幾歲的小孩子,青訓營的苗子。
那裡有嶄新的天才少年和少女。
季鋒很快就被遺忘了。
而現在,她站在k 城冬奧會的冰場上。
站在她身邊的,不是預料之中的孟橙——和季鋒一樣,她的運動生涯也並非大家所期待的那麼完美。
在冬奧的前一年,夏訓時的孟橙終於還是引發了舊疾。她的運動能力飛速流逝,以至於不得不提前退役。
人們期待的新老攜手拿下獎牌的場景終於沒有成真。
而現在,季鋒扶了扶自己的頭盔。
一號的小紅帽頭盔正戴在朴具里的頭上。
她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根據積分,她戴上了那個彰顯著實力的紅色頭盔。
但是。
我能得到第一。
季鋒心裡仍然浮現這個念頭。
她說不好自己的自信從何而來。
運動員熟悉著冰場,簡單地滑行著,最後一次檢查冰刀器械的狀態。
這是冬奧會 1500 米決賽的現場。
「各位親愛的觀眾朋友們,現在是 k 城冬奧會的現場,經過了緊張的賽程,我們現在終於進入了女子 1500 米決賽。」
「很高興地告訴大家,在這場決賽中,中國運動員占據了兩個名額。一名是年輕的小將季鋒,她曾在上一個賽季得到世界盃分站賽的金牌,在那場比賽中,她險勝了朴具里,得到了一枚不摻水分的金牌。」
「另一位進入final A 決賽的中國運動員,大家也許不夠熟悉,她很少出現在大賽之中,還是個打輪換的新人,但是或許就是沒有包袱,這位叫韓錦心的小隊員也成功地進入了決賽。」
「而我們的老將陳依依,則是進入了 final B 的決賽之中,剛才結束的 b 組比賽結果也已經出來了,她是第一名。」
現在,final A 的決賽,即將開始。
季鋒站在冰場上,覺得整個人無比地僵硬。千千萬萬次的比賽中,這次比賽,對她的意義空前絕後地重大。
如果拿到金牌,退役後的生活就會舒適許多。
如果拿到金牌,她夜以繼日的訓練好像才有了回報。
她的微博始認證寫的很簡單——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很多運動員都會先給自己冠上「世界冠軍」的名頭,儘管細究下來,含金量不一而足,有人是世界盃拿了冠軍,有人是世界某某賽拿了冠軍,也有人是團體項目拿到了金牌。但是他們都很願意自稱為世界冠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