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沉默片刻之後,側門外突然傳來一聲:「要不然,要不然我們還是先走吧?」
雖是紈絝,但這點道理還是懂的——有個詞叫作「臭味相投」,按照今日家人在府內的話:齊王殿下此前只是為了消除皇帝對他的戒備,這才與自己整日混在一起玩樂。
如今,自己來這裡……
說不定在齊王的眼中,只是給他添亂罷了。
想到這裡,眾人的臉上忽然多了幾分失落之態。
剛才的事情不但傳遍了達官顯貴之家,自然也傳到了百姓耳邊。他們雖不敢像慕厭舟這群紈絝好友一般靠近王府,甚至前來賀喜,但也忍不住來到了齊王府門外,在不遠處默默地圍觀起了這裡。
此時,看到一群人候在門外。
不遠處的人群中,已經竊竊私語了起來,好像是等著看這群人的笑話一般。
話音落下,幾人對視一眼。
而帶頭的廖文柏,也於此刻撓撓腦袋道:「也好,那我……」
怎知,他的話音還沒有徹底落下。
一襲灰衣的元九,已經推開王府的側門走了出來,他快步上前,拱起手笑著朝幾人行禮道:「幾位公子,這邊走。王妃叫你們一道進府內,去喝茶!」
聞聲,幾人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他們立刻挺起胸膛,轉身環視了周圍一圈,接著便在元九的帶領下,走入了齊王府中。
……
「恭喜王妃,賀喜王妃!」
「今早的事情我們可都聽說了——」
「王妃與齊王殿下一道,在鳳安宮門外用劍擋住流矢……這可不是尋常人能夠做到的!」
「王妃是什麼時候學的武功?我之前竟沒看出,王妃竟然也是個高手!」
廖文柏一群人剛走進酌花院,便立刻將宋明稚圍在了中間,七嘴八舌地從他聊起了方才發生的事。元九也在此時,朝屋內送去了茶盞。
他聽著聽著……
突然覺得眼前的場景有些不對勁。
在此之前,齊王這群狐朋狗友,鮮少會與宋明稚說話。
一來,他們與宋明稚並不熟悉,也沒有什麼共同語言。二來則是……齊王與王妃恩愛一事,早已經傳遍了整座崇京城,慕厭舟常常在他們的面前吃飛醋。他們就算是想與宋明稚聊天,也不敢多說一句。
然而今日,他們不但與宋明稚格外熱絡。
甚至話語之中,還透出了一股惺惺相惜之態來……
聽到這裡,元九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個猜測。
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猜測一般。
還不等元九上完茶退下,便見其中一名紈絝,端起桌上的茶盞,忍不住在宋明稚的面前感慨道:「……聽我爹說,齊王殿下正是為了彰顯自己無意繼承大統,消除聖上對他的戒備,這才假裝斷袖!」
這則流言已隨著宮變遍京城,並被眾人默認為真。
也不知是誰,忽然在此時感慨了一句:「……殿下真是深謀遠慮啊!」
話音落下之後,他忽然轉過身去,實在忍不住好奇地朝宋明稚問道:「這麼說來,王妃應該早就知道了吧?所以王妃究竟是何時,知道殿下不是斷袖的?」
元九的手一抖,差點將茶杯扔在了地上——
我就知道!
第79章 裝斷袖
宋明稚自元九手中接過了茶盞:「什麼時候知道殿下不是斷袖……」
他的語氣聽上去略有些不自然。
這群紈絝雖然不務正業,但是也不乏「機靈」者。看到宋明稚一臉猶豫後,他們瞬間就反應了過來——
鳳安宮的宮變剛才結束,齊王妃一整日都待在鳳安宮中,並不清楚外界都有什麼樣的傳聞,更不知道崇京城中的百姓,已經知道了殿下有多英明神武。
宋明稚的話音剛一落下,此前與他見過幾面的尤建安,立刻湊上前去,激動道:「王妃放心,殿下的事情我們都已經知道了!」
說著,他便格外自然地坐在了宋明稚身邊的凳子上,像是沒看到元九臉上震驚的表情般,端起茶,一邊喝一邊與宋明稚「分享」了起來:「聖上當年是依靠柳家的勢力登基為帝的,自登基那日起,他便忌憚著柳家、賢平皇后,與齊王殿下。殿下正是因為看出了這一點,才自小在他的面前,裝出一副不務正業的樣子。你看,我說得對不對!」
當今聖上登基這二十年來,並未做什么正事。
百姓們雖然不敢在外明說,但都知道他是一個實打實的昏君,更清楚嚴元博與他同黨的狼子野心。
但是自從幾個月前「旱災」一事起,「齊王」的形象,已逐漸與那幾人區別開來——
百姓們或許不怎麼懂得朝堂政事,可卻沒少聽話本戲文,最愛看的,便是這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戲碼。
今日,有不少傳言堪稱「誇張」,恨不能將慕厭舟寫作帝星降世。尤建安說的這個版本,已經算得上是儘量客觀的了。只看前半段,幾乎與事實沒有太大的區別。
話音落下之後,他還側身看了一眼元九。
宋明稚也隨尤建安一道,將視線落在了元九的身上。接著,就聽尤建安順帶著問了句:「你說對嗎,元九?」
和一整日都待在鳳安宮中的宋明稚不一樣,元九始終留守在齊王府內,並且清楚外界的傳言。宋明稚看到,尤建安的話音落下之後,元九便輕輕地點了點頭,同時笑著道:「尤公子說得對。」
宋明稚當下就明白過來:
此事已經傳遍了崇京城,殿下也沒有了再隱瞞下去的必要。
宋明停頓片刻,挑自己能確定的問題回答了起來:「我是……從禁軍入府那日起,確定殿下並不像外界傳言那般簡單的。」
「果然如此!」
紈絝們瞬間激動了起來:
「我猜也是那日!」
「……京城中人都在傳,戶部那個寫誣狀的馮……馮榮貴?其實就是殿下在暗中收拾的!而那日,梁王慕思安也並沒有搜錯地方,只不過他那個目中無人又道貌岸然的蠢貨,顯然沒有想到,齊王殿下技高一籌,」尤建安一邊說,一邊端起了手中的茶盞,將視線朝宋明稚落去,「當日應該就是王妃為殿下隱瞞,說他一直都在府內的?」
他剛一說完,便有人隨聲附和道:「如果我是殿下,也要在那個時候和王妃交底了。」
宋明稚猶豫著點了點頭道:「沒錯……」
世人最不缺的就是想像力,如今宮變的事情一出,眾人恨不得將這些年來大楚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和齊王扯上點關係,說是他在背後布局。眾人能夠想到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
「我就知道!」有人激動道,「我就知道齊王殿下定不是斷袖。」
緊接著,就有人應和了起來:「……殿下雖然一直說自己喜好男風,並因此拒絕了不少美人,但是哪有斷袖像他一樣潔身自好的?崇京城內多的是真斷袖,除了殿下以外,還沒有哪個能忍二十多年的!」
隨即又有人憤憤道:「和殿下一道『鬼混』了這麼些年,可我還從沒有看到過殿下去找什麼公子、小官。你們見過這樣的斷袖嗎?」
「沒有!」
雖是紈絝,但這點道理還是懂的——有個詞叫作「臭味相投」,按照今日家人在府內的話:齊王殿下此前只是為了消除皇帝對他的戒備,這才與自己整日混在一起玩樂。
如今,自己來這裡……
說不定在齊王的眼中,只是給他添亂罷了。
想到這裡,眾人的臉上忽然多了幾分失落之態。
剛才的事情不但傳遍了達官顯貴之家,自然也傳到了百姓耳邊。他們雖不敢像慕厭舟這群紈絝好友一般靠近王府,甚至前來賀喜,但也忍不住來到了齊王府門外,在不遠處默默地圍觀起了這裡。
此時,看到一群人候在門外。
不遠處的人群中,已經竊竊私語了起來,好像是等著看這群人的笑話一般。
話音落下,幾人對視一眼。
而帶頭的廖文柏,也於此刻撓撓腦袋道:「也好,那我……」
怎知,他的話音還沒有徹底落下。
一襲灰衣的元九,已經推開王府的側門走了出來,他快步上前,拱起手笑著朝幾人行禮道:「幾位公子,這邊走。王妃叫你們一道進府內,去喝茶!」
聞聲,幾人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他們立刻挺起胸膛,轉身環視了周圍一圈,接著便在元九的帶領下,走入了齊王府中。
……
「恭喜王妃,賀喜王妃!」
「今早的事情我們可都聽說了——」
「王妃與齊王殿下一道,在鳳安宮門外用劍擋住流矢……這可不是尋常人能夠做到的!」
「王妃是什麼時候學的武功?我之前竟沒看出,王妃竟然也是個高手!」
廖文柏一群人剛走進酌花院,便立刻將宋明稚圍在了中間,七嘴八舌地從他聊起了方才發生的事。元九也在此時,朝屋內送去了茶盞。
他聽著聽著……
突然覺得眼前的場景有些不對勁。
在此之前,齊王這群狐朋狗友,鮮少會與宋明稚說話。
一來,他們與宋明稚並不熟悉,也沒有什麼共同語言。二來則是……齊王與王妃恩愛一事,早已經傳遍了整座崇京城,慕厭舟常常在他們的面前吃飛醋。他們就算是想與宋明稚聊天,也不敢多說一句。
然而今日,他們不但與宋明稚格外熱絡。
甚至話語之中,還透出了一股惺惺相惜之態來……
聽到這裡,元九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個猜測。
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猜測一般。
還不等元九上完茶退下,便見其中一名紈絝,端起桌上的茶盞,忍不住在宋明稚的面前感慨道:「……聽我爹說,齊王殿下正是為了彰顯自己無意繼承大統,消除聖上對他的戒備,這才假裝斷袖!」
這則流言已隨著宮變遍京城,並被眾人默認為真。
也不知是誰,忽然在此時感慨了一句:「……殿下真是深謀遠慮啊!」
話音落下之後,他忽然轉過身去,實在忍不住好奇地朝宋明稚問道:「這麼說來,王妃應該早就知道了吧?所以王妃究竟是何時,知道殿下不是斷袖的?」
元九的手一抖,差點將茶杯扔在了地上——
我就知道!
第79章 裝斷袖
宋明稚自元九手中接過了茶盞:「什麼時候知道殿下不是斷袖……」
他的語氣聽上去略有些不自然。
這群紈絝雖然不務正業,但是也不乏「機靈」者。看到宋明稚一臉猶豫後,他們瞬間就反應了過來——
鳳安宮的宮變剛才結束,齊王妃一整日都待在鳳安宮中,並不清楚外界都有什麼樣的傳聞,更不知道崇京城中的百姓,已經知道了殿下有多英明神武。
宋明稚的話音剛一落下,此前與他見過幾面的尤建安,立刻湊上前去,激動道:「王妃放心,殿下的事情我們都已經知道了!」
說著,他便格外自然地坐在了宋明稚身邊的凳子上,像是沒看到元九臉上震驚的表情般,端起茶,一邊喝一邊與宋明稚「分享」了起來:「聖上當年是依靠柳家的勢力登基為帝的,自登基那日起,他便忌憚著柳家、賢平皇后,與齊王殿下。殿下正是因為看出了這一點,才自小在他的面前,裝出一副不務正業的樣子。你看,我說得對不對!」
當今聖上登基這二十年來,並未做什么正事。
百姓們雖然不敢在外明說,但都知道他是一個實打實的昏君,更清楚嚴元博與他同黨的狼子野心。
但是自從幾個月前「旱災」一事起,「齊王」的形象,已逐漸與那幾人區別開來——
百姓們或許不怎麼懂得朝堂政事,可卻沒少聽話本戲文,最愛看的,便是這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戲碼。
今日,有不少傳言堪稱「誇張」,恨不能將慕厭舟寫作帝星降世。尤建安說的這個版本,已經算得上是儘量客觀的了。只看前半段,幾乎與事實沒有太大的區別。
話音落下之後,他還側身看了一眼元九。
宋明稚也隨尤建安一道,將視線落在了元九的身上。接著,就聽尤建安順帶著問了句:「你說對嗎,元九?」
和一整日都待在鳳安宮中的宋明稚不一樣,元九始終留守在齊王府內,並且清楚外界的傳言。宋明稚看到,尤建安的話音落下之後,元九便輕輕地點了點頭,同時笑著道:「尤公子說得對。」
宋明稚當下就明白過來:
此事已經傳遍了崇京城,殿下也沒有了再隱瞞下去的必要。
宋明停頓片刻,挑自己能確定的問題回答了起來:「我是……從禁軍入府那日起,確定殿下並不像外界傳言那般簡單的。」
「果然如此!」
紈絝們瞬間激動了起來:
「我猜也是那日!」
「……京城中人都在傳,戶部那個寫誣狀的馮……馮榮貴?其實就是殿下在暗中收拾的!而那日,梁王慕思安也並沒有搜錯地方,只不過他那個目中無人又道貌岸然的蠢貨,顯然沒有想到,齊王殿下技高一籌,」尤建安一邊說,一邊端起了手中的茶盞,將視線朝宋明稚落去,「當日應該就是王妃為殿下隱瞞,說他一直都在府內的?」
他剛一說完,便有人隨聲附和道:「如果我是殿下,也要在那個時候和王妃交底了。」
宋明稚猶豫著點了點頭道:「沒錯……」
世人最不缺的就是想像力,如今宮變的事情一出,眾人恨不得將這些年來大楚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和齊王扯上點關係,說是他在背後布局。眾人能夠想到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
「我就知道!」有人激動道,「我就知道齊王殿下定不是斷袖。」
緊接著,就有人應和了起來:「……殿下雖然一直說自己喜好男風,並因此拒絕了不少美人,但是哪有斷袖像他一樣潔身自好的?崇京城內多的是真斷袖,除了殿下以外,還沒有哪個能忍二十多年的!」
隨即又有人憤憤道:「和殿下一道『鬼混』了這麼些年,可我還從沒有看到過殿下去找什麼公子、小官。你們見過這樣的斷袖嗎?」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