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收兵!」他喝道。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Ivy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終章
車輪碾在山道上,發出吱吱軋軋的聲響。
慕容復半倚半靠在車壁上,微閉著眼,似睡非睡。他身上搭著一襲半新不舊的黑色裘衣——從窗口吹進來的風已經帶有秋天的意味。
大宋皇宮已經離得很遠了。汴橋煙雨、洛陽牡丹,都已經被遠遠拋在身後。
燕子塢水路深深,冬天的雪,春天的花,也都已經被拋在了很遠很遠的江南。
車隊於滇蜀邊界一處有山有水的地方停下,就地作過夜紮營的準備。
「你今天怎麼樣?」
蕭峰人未至,聲先到。話音落了,車簾才被掀起。他高大的身形一歪身於車夫座上坐下,不容分說,伸手搭上慕容復手腕。
「今天像好些。」他凝神斂目,號了一會兒,方道。
「你這個醫生,不是說粗通岐黃?說的話作數麼?」慕容復笑道。「這裡最不缺的就是神醫。左有你義弟,右有薛神醫,每天早晚要給我號三次脈。到底聽誰的,趁早也讓我這個病人知道知道。」
「……有幸瞧過慕容公子在東京時服用的幾張方子。恕在下才疏學淺,方子裡有一二處卻不能解。此症以虛寒為主,白芍、甘草是用對了,像柴胡、人參這些虎狼之藥,在下實在想不明白是什麼道理……」虛竹的聲音,隨風遠遠地飄了過來。
「老夫素來只聽說虛竹子先生妙手回春,有起死回生之能,怎麼卻不懂用藥的君臣佐使之道?」薛神醫的聲音,不等他說完,怒道。「……豈不聞『主藥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滔滔不絕背誦下去,想來俱是《靈柩》《素問》上的話,漸漸聽不清楚。只聽得二人爭執不休,一路去得遠了。
慕容復不語,只抬眼深深地瞧一眼蕭峰。
蕭峰也忍俊不禁。他鬆開慕容復手腕,微笑道:「我這個庸醫,恐怕也治不了別人。只能湊合著治治你罷了。」
慕容復一怔。蕭峰傾身,伸手欲撫他肩膀。不提防背後忽傳來一個聲音:「藥煎得了。」
原來是徐真。端著一碗冒熱氣的藥汁走了過來。
蕭峰連忙坐直,咳嗽一聲,笑道:「有勞。」
「叔叔。」徐真目不斜視,小心翼翼將藥碗遞過,又喚:「蕭大爺。」
慕容復接過碗,並不急於喝,靜靜地瞧了一會兒少年。
「這些日子,勞累你了。」他嘆道。
自入獄到出獄,不過二月余時光,徐真卻似瞬間長大了好幾歲,臉上多了一份不屬於他年齡的沉穩和堅毅。一夜之間,這個十來歲的少年肩上挑起了一個成年人的責任和擔子。
少年眼神閃亮,睫毛顫動,注視他一會兒,只道:「叔叔趁熱將藥喝了罷。」
慕容復卻好整以暇地放下了藥碗。他目不轉睛地瞧著徐真,臉色逐漸凝重起來,緩緩地道:「這段時間,我身陷囹圄。在牢中最後悔莫及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曾料及這一連串變故,否則離家前怎麼也得說與你知道真相——我不能帶著這個秘密走。」
徐真睜大了眼睛。
蕭峰見狀笑道:「你們說話。」起身便欲迴避。慕容復卻一抬手,輕輕按住他手,不令他起身。
他低低地嘆息了一聲,徐徐道:「好孩子,十多年前,我在西夏邊關救起你和你的母親,這個你是知道的。這些年來,你只知道你的父親是被漢人亂軍殺死的,你的父親是宋人。……你的父親,他其實是西夏人。不是我和你母親一直告訴你的宋人。」
他停了一停,有些吃力地續下去道:「……我與你母親當年商議,怕你對漢人心懷仇恨,要給父親尋仇。故一直瞞了你這些年。……可是漢人、契丹、西夏、女真這些國家,這些仇恨,冤冤相報何時了,這麼一直瞞下去,又有什麼用處?……現在你大了。也是時候讓你知道這個了。」
徐真一動不動地聽他說下去,眼睛裡逐漸有了眼淚。聽完了,他頭一低,一言不發地沉默了一會兒,忽而一揚頭,低聲道:「叔叔……我……我早就猜到啦。」
慕容復吃了一驚。
徐真不等他答覆,抬起一膝,半跪於車內氈上,嚮慕容復膝行了一步,含淚毅然道:「我知道叔叔和娘瞞著我這件事,是為我好。我從小只有娘,沒有爹爹。是幾位爺叔,宋人也好,西夏人也好,像我爹一樣,把我撫養到這麼大。叔叔,我不管您是鮮卑人也好,是宋人也好,我都……」
少年聲音發顫,說不下去,一拜下去,伏於他膝頭,雙肩微微顫抖。
慕容復臉上的詫異神色漸漸消失。他抬起手,輕輕撫摩少年的頭髮,半晌,忽柔聲道:「……你還叫我叔叔麼?」
少年一怔,正不明其意,蕭峰已微笑道:「還不快改口叫義父?」
徐真猛地一抬頭,正瞧見慕容復含笑望著他,神色又是溫和,又是嚴肅。他心中百感交集,含淚喚了一聲:「義父!」翻身跪倒塵埃,朝著他磕了三個頭。
慕容復坦然受了他這一拜,親自下車躬身攙扶,肅容瞧著他,點頭道:「你我二人,早有父子之實而無父子之名。我一直不願意正了這個名聲,不為別的,只不過因為不忍令你繼承慕容家復國大業。而如今……」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Ivy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終章
車輪碾在山道上,發出吱吱軋軋的聲響。
慕容復半倚半靠在車壁上,微閉著眼,似睡非睡。他身上搭著一襲半新不舊的黑色裘衣——從窗口吹進來的風已經帶有秋天的意味。
大宋皇宮已經離得很遠了。汴橋煙雨、洛陽牡丹,都已經被遠遠拋在身後。
燕子塢水路深深,冬天的雪,春天的花,也都已經被拋在了很遠很遠的江南。
車隊於滇蜀邊界一處有山有水的地方停下,就地作過夜紮營的準備。
「你今天怎麼樣?」
蕭峰人未至,聲先到。話音落了,車簾才被掀起。他高大的身形一歪身於車夫座上坐下,不容分說,伸手搭上慕容復手腕。
「今天像好些。」他凝神斂目,號了一會兒,方道。
「你這個醫生,不是說粗通岐黃?說的話作數麼?」慕容復笑道。「這裡最不缺的就是神醫。左有你義弟,右有薛神醫,每天早晚要給我號三次脈。到底聽誰的,趁早也讓我這個病人知道知道。」
「……有幸瞧過慕容公子在東京時服用的幾張方子。恕在下才疏學淺,方子裡有一二處卻不能解。此症以虛寒為主,白芍、甘草是用對了,像柴胡、人參這些虎狼之藥,在下實在想不明白是什麼道理……」虛竹的聲音,隨風遠遠地飄了過來。
「老夫素來只聽說虛竹子先生妙手回春,有起死回生之能,怎麼卻不懂用藥的君臣佐使之道?」薛神醫的聲音,不等他說完,怒道。「……豈不聞『主藥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滔滔不絕背誦下去,想來俱是《靈柩》《素問》上的話,漸漸聽不清楚。只聽得二人爭執不休,一路去得遠了。
慕容復不語,只抬眼深深地瞧一眼蕭峰。
蕭峰也忍俊不禁。他鬆開慕容復手腕,微笑道:「我這個庸醫,恐怕也治不了別人。只能湊合著治治你罷了。」
慕容復一怔。蕭峰傾身,伸手欲撫他肩膀。不提防背後忽傳來一個聲音:「藥煎得了。」
原來是徐真。端著一碗冒熱氣的藥汁走了過來。
蕭峰連忙坐直,咳嗽一聲,笑道:「有勞。」
「叔叔。」徐真目不斜視,小心翼翼將藥碗遞過,又喚:「蕭大爺。」
慕容復接過碗,並不急於喝,靜靜地瞧了一會兒少年。
「這些日子,勞累你了。」他嘆道。
自入獄到出獄,不過二月余時光,徐真卻似瞬間長大了好幾歲,臉上多了一份不屬於他年齡的沉穩和堅毅。一夜之間,這個十來歲的少年肩上挑起了一個成年人的責任和擔子。
少年眼神閃亮,睫毛顫動,注視他一會兒,只道:「叔叔趁熱將藥喝了罷。」
慕容復卻好整以暇地放下了藥碗。他目不轉睛地瞧著徐真,臉色逐漸凝重起來,緩緩地道:「這段時間,我身陷囹圄。在牢中最後悔莫及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曾料及這一連串變故,否則離家前怎麼也得說與你知道真相——我不能帶著這個秘密走。」
徐真睜大了眼睛。
蕭峰見狀笑道:「你們說話。」起身便欲迴避。慕容復卻一抬手,輕輕按住他手,不令他起身。
他低低地嘆息了一聲,徐徐道:「好孩子,十多年前,我在西夏邊關救起你和你的母親,這個你是知道的。這些年來,你只知道你的父親是被漢人亂軍殺死的,你的父親是宋人。……你的父親,他其實是西夏人。不是我和你母親一直告訴你的宋人。」
他停了一停,有些吃力地續下去道:「……我與你母親當年商議,怕你對漢人心懷仇恨,要給父親尋仇。故一直瞞了你這些年。……可是漢人、契丹、西夏、女真這些國家,這些仇恨,冤冤相報何時了,這麼一直瞞下去,又有什麼用處?……現在你大了。也是時候讓你知道這個了。」
徐真一動不動地聽他說下去,眼睛裡逐漸有了眼淚。聽完了,他頭一低,一言不發地沉默了一會兒,忽而一揚頭,低聲道:「叔叔……我……我早就猜到啦。」
慕容復吃了一驚。
徐真不等他答覆,抬起一膝,半跪於車內氈上,嚮慕容復膝行了一步,含淚毅然道:「我知道叔叔和娘瞞著我這件事,是為我好。我從小只有娘,沒有爹爹。是幾位爺叔,宋人也好,西夏人也好,像我爹一樣,把我撫養到這麼大。叔叔,我不管您是鮮卑人也好,是宋人也好,我都……」
少年聲音發顫,說不下去,一拜下去,伏於他膝頭,雙肩微微顫抖。
慕容復臉上的詫異神色漸漸消失。他抬起手,輕輕撫摩少年的頭髮,半晌,忽柔聲道:「……你還叫我叔叔麼?」
少年一怔,正不明其意,蕭峰已微笑道:「還不快改口叫義父?」
徐真猛地一抬頭,正瞧見慕容復含笑望著他,神色又是溫和,又是嚴肅。他心中百感交集,含淚喚了一聲:「義父!」翻身跪倒塵埃,朝著他磕了三個頭。
慕容復坦然受了他這一拜,親自下車躬身攙扶,肅容瞧著他,點頭道:「你我二人,早有父子之實而無父子之名。我一直不願意正了這個名聲,不為別的,只不過因為不忍令你繼承慕容家復國大業。而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