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雖是敵人,但見了他露的這一手射藝,就連遼軍陣中也不由自主地爆發出一陣喝彩。喝彩未止,慕容復已經抽出第二根箭,彎弓搭箭,右手如抱嬰兒,左手如托泰山,遙遙瞄準了那員金甲大將。

  「將軍小心!」「快避!」見識過他厲害,遼軍盡皆大驚,紛紛呼喝叫嚷起來。

  箭在弦上,於這將發未發之際,慕容復於百忙中一抬頭望去。

  只見東面、北面、南面三方,遼軍長矛的矛頭猶如樹林般刺向天空,竟然已經合圍。再低頭一望城下,黑壓壓的遼兵人頭攢動,仍在如潮水般湧來,攻城梯被掀倒,便又尋個機會立起。守城的宋軍手執長刀、弓箭,奮力砍殺,不令遼軍沖了上來。人人的兵甲俱已披滿血跡,看不出原本的顏色了。奈何遼軍人數實在太多,漸漸已露出不支之象。

  他這半生打過無數的攻城戰和守城戰。身先士卒有過,運籌帷幄也有過。然而今天這遼宋相殺的慘烈情形入眼,卻油然生出進退維谷的惻然之感。

  他無暇多想,深吸一口氣,手上勁力微微一撤,於這千鈞一髮、電光石火之際,將箭鏃準頭稍微往上偏移了一偏。只聞弓弦一響,箭似流星墜地,似鷹隼撲兔,「噗」一聲重重射入那金甲大將頭盔頂簪纓,挾著餘威,將他頭盔「砰」一聲掀下地來,骨碌碌在地下滾成一片。

  眾人都只道他這一箭必取那員遼將性命,這時見他手下留情只射掉此人頭盔,卻是笑不出來,也喝彩不出來了,盡皆抬頭,怔怔地向城樓上望去。只見慕容復高高立於城樓之上,面色冷峻,獵獵長風吹動他猩紅斗篷,手中弓弦尚不住顫動,真如同天神一般。

  「還有誰!」他以漢語喝道。

  整個戰場不由自主地靜了一瞬間。即便是片刻之前還在不顧性命地往城上衝殺的遼軍,前進之勢也暫且緩了一緩。

  「還有誰!」慕容復提高聲音,又以契丹語厲聲喝問一遍。

  「將軍!將軍!」他背後忽而有人高喊著,分開人群一路撲了過來:「環慶路劉……劉鈐轄援軍到……到了!」

  慕容復將弓箭一丟,隨著他三步並作兩步沖至城樓南側,登高一瞧:南方塵頭大起,宋國的土地上,萬騎奔騰,旌旗林立,陣前一面「劉」字帥旗於空中獵獵翻卷,慕容復一時以為自己看錯了:然而他睜大眼睛再看,馳在隊首的那員紫袍銀甲老將軍鬍子已經全白,然而精神矍鑠,腰杆仍然驕傲地於馬背上挺得筆直。不是劉昌祚,卻又是誰?

  隊伍行進至雁門關百步開外,劉昌祚已看清城樓上矗立的慕容復身影。他提高聲音,遙遙向城樓大喊:「孩子,堅持住!莫慌!」聲音里滿是情急關切。

  慕容復雙肩顫抖,死死地盯著他馳近的身影,望了一陣,忽抬起手來,深深一低頭,向他一揖。

  「劉鈐轄!」他啞聲道。「這裡就交給你了!」

  話音未落,他「錚」一聲拔起身邊長/槍,一轉身,大步向樓下走去,喝道:「開城門!」

  主帥有令,守門兵卒豈敢有違。只聞「軋軋」數聲,沉重的城門緩緩啟開了一線。慕容復翻身上了戰馬,一提韁繩,一夾馬腹,便要策動坐騎出門。見了他這舉動,一眾副官偏裨已猜知他心意,驚得紛紛衝上前來阻攔:「將軍!」「將軍不可啊!」

  「劉老將軍已到,想來郭將軍援軍也快至了。」慕容復冷靜得可怕,「我出門拖延一段時間,雁門關就交給各位。萬萬撐到援軍來到。」說著一撥馬頭就要走。此時楊仲卿哪裡顧得上什麼令行禁止,什麼軍令如山倒,一個箭步沖了上來,伸手死死扣住慕容復坐騎轡頭,含淚顫聲喚道:「將軍!」

  「讓開!」慕容復喝道,馬鞭一揚,手起鞭落,鞭梢「啪」地一聲抽上他手腕。他內力不濟,手上精準勁頭卻半點不失,鞭梢卷上楊仲卿手腕,順勢一扯,將他往旁邊一帶,帶得楊仲卿一個趔趄,手不由自主地一松。慕容復雙腿一夾馬腹,戰馬頓時「咴咴咴」長嘶一聲,撒開四蹄,風馳電掣,衝出門去。

  見敵方城門一啟,馳出一員將領,遼軍紛紛一驚。待看準馬上那員將領是慕容復,竟是都不由自主地退了一步。再待看清他是單槍匹馬,城門已閉,並無後軍相隨,頓覺心頭一寬。再去瞧慕容復時,這一次臉上神情卻是油然而生的敬意和懼意了。

  有那麼一瞬間,契丹十萬大軍竟然無人發一語。萬馬齊喑,唯有旌旗於空中飛揚,發出獵獵響聲。每個人都沉默地望著慕容復單騎信韁,手綽銀槍,隻身從容前行的身影。夏日長風將天上重重流雲吹送得如同奔馬一般,在碧色的群山和草原上投下流動極快的陰影,也將慕容復一襲銀色盔甲映得明滅不定:他的面前是十萬所向披靡的契丹大軍,背後則是大宋帝國北門鎖鑰,最後一道防線。

  慕容復單騎緩緩馳至陣前,將馬頭一勒,氣定神閒,徑直站定。他明明略通契丹話,這時卻不發一語,只微微仰起下巴,神色間帶了挑釁意味,居高臨下地望著對面的遼軍。

  對面起了輕微的騷動。交頭接耳一陣,軍陣一分,一員白袍大將身披金甲,騎一匹高頭黑馬,不緊不慢地排眾而出。他走得極慢、極從容,於離慕容復身前百步開外勒住馬頭,並不出聲通名,只沉默地抬起手來,作了個近乎尊敬的手勢:這種時刻,語言交流幾乎是沒有必要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