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這個「他」之後究竟如何,卻是不忍再想下去了。他心煩意亂,摔下酒碗,手上本銬著極重的手鐐,猛力提起雙手,往鐵籠欄杆上重重敲擊,將整隻大鐵籠鐵條震得不住顫抖,「嗡嗡」作響,「鐺鐺」之聲,聲震屋宇,隨之放聲長嘯,嘯聲中悲憤沉痛情緒,一覽無餘。
一旁看守的親兵見他這困獸般模樣,又是不忍,又是惻然,紛紛圍攏上來,勸道:「大王切莫憂急。這兩天皇上在氣頭上,等過兩天他氣消了,回心轉意,自然放了大王。」
蕭峰早將一己生死安危置身度外,既困於籠中,無計可以脫身,也就沒放在心上。他雖不願督軍南征,卻也不是以天下之憂而憂的仁人之士,然而此時想及慕容復、耶律洪基二人於雁門關外對峙情形,心焦如焚。然而除了長嘆一聲、痛飲十碗之外,也是一籌莫展。
次日黃昏時分,四名說客又搖搖擺擺的進來。看守蕭峰的眾親兵老是聽著他們的陳腔濫調,早就膩了,一見四人來到,不禁皺了眉頭,走開幾步。一個多月來蕭峰全無掙扎脫逃之意,監視他的官兵已遠不如先前那般戒慎提防。
第一名說客咳嗽一聲,說道:「蕭大王,皇上有旨,要你接旨,你若拒不奉命,那便罪大惡極。」這些話蕭峰也不知聽過幾百遍了,可是這一次聽得這人說話的聲音有些古怪,似是害了喉病,不禁向他瞧了一眼,一看之下,登時大奇。
只見這說客擠眉弄眼,臉上作出種種怪樣,蕭峰定睛一看,見此人相貌與先前不同,再凝神瞧時,不由得又驚又喜,只見這人稀稀落落的鬍子都是粘上去的,臉上搽了一片淡墨,黑黝黝的甚是難看,但焦黃鬍子下透出來的,卻是櫻口端鼻的俏麗之態,正是阿紫。只聽她壓低嗓子,含含糊糊的道:「皇上的話,那永遠是不會錯的,你只須遵照皇上的話做,定有你的好處。喏,這是咱們大遼皇帝的聖諭,你恭恭敬敬的讀上幾遍罷。」說著從大袖中取出一張紙來,對著蕭峰。
其時天色已漸昏暗,蕭峰借著燭光,向那紙上瞧去,只見上面寫著八個細字:「大援已到,今晚脫險。」向另外三名說客瞧去時,見那三人或搖摺扇,或舉大袖,遮遮掩掩的,不以面目示人,自然是阿紫約來的幫手了。蕭峰嘆了口氣,道:「你們一番好意,我也甚是感激,不過敵人防守嚴密,攻城掠地,殊無把握……」
話猶未了,忽聽得幾名親兵叫了起來:「毒蛇!毒蛇!哪裡來的這許多蛇!」只見廳門窗格之中,無數毒蛇涌了進來,昂首吐舌,蜿蜒而進,廳中登時大亂。蕭峰心中一動:「瞧這些毒蛇的陣勢,倒似是我丐幫兄弟親在指揮一般!」
眾親兵提起長矛、腰刀,紛紛拍打。親兵的管帶叫道:「伺候蕭大王的眾親兵不得移動一步,違令者斬!」圍在鐵籠外的眾親兵果然屹立不動,以長矛矛尖對準了籠中的蕭峰,但各人的目光卻不免斜過去瞧那些毒蛇,蛇兒游得近了,自是提起長矛拍打。
正亂間,忽聽得王府後面一陣喧譁:「走水啦,快救火啊,快來救火!」那管帶喝道:「凱虎兒,去稟報指揮使大人,是否將蕭大人移走!」凱虎兒是名百夫長,應聲轉身,正要奔出,忽聽有人在廳口厲聲喝道:「莫中了奸細的調虎離山之計,若有人劫獄,先將蕭峰一矛刺死。」正是御營都指揮使。他手提長刀,威風凜凜的站在廳口。
突然間,只聞廳外呼喝連聲,響起金刃破空之聲,接著是兵器相交、殺聲震天。
眾人盡皆一呆。御營都指揮使神色大變,一頓足,提刀匆匆沖了出去。阿紫只道是段譽安排的援手,喜道:「姐夫,想是那段呆子帶人來救你啦。咱們快走!」然而蕭峰一聽之下,卻知來人是一群訓練有素、進退劃一的武林高手,心忖段譽手下,何來此等能人異士?
正詫異間,只見一群契丹武士紛紛呼喝,手執兵器,面色驚疑不定,一步步退了進來。他們身前步步進逼的竟是一群黑衣人。這群人個個以黑布蒙面,只露出一雙眼睛,手執長劍,腳步輕盈穩健,呼吸綿長,體態間一股蘊藉之勢,一看便是內外兼修的絕頂高手。更可怖者,這幾十人口呼暗號,不斷互相呼應,腳下踏定方位,相互照應,結陣之勢暗含奇門八卦之象,再兼武功精良,如虎添翼,進退竟然隱隱有兵家氣度。看守蕭峰的契丹武士雖然勇猛且人數眾多,一時竟被他們幾十人殺得無招架還手之力。
阿紫喜形於色,道:「這個段呆子,真有兩下!」
這些看守他的親兵幾月來對蕭峰無比尊敬親厚,從不因他是階下囚而施加折辱。這時見他們傷亡,蕭峰大覺不忍,不由自主地喝了一聲:「莫要傷他們性命!」
黑衣人中帶頭模樣的人身形一凝,回身朝他看來。隨即揚聲打了個唿哨。聞聲之下,那群黑衣人劍招頓時為之一變,適才狠辣凌厲劍風一收,出劍時只取手腕、手肘等要害處,點倒一個,踢倒兩個,卻不取契丹武士性命。
那帶頭的黑衣人一轉身奔至蕭峰面前,伸手將蒙臉的布巾扯了下來。露出一張臉,神清目秀,英氣勃勃,不是徐真,卻又是誰?
一年不見,徐真身量已比阿紫高出一個頭,這時喚了一聲「蕭叔叔」,納頭便拜。
蕭峰心神激盪,隔著牢籠伸手一把將他扯起,啞聲道:「好孩子,你……你怎麼來了。你……你叔叔呢?」
一旁看守的親兵見他這困獸般模樣,又是不忍,又是惻然,紛紛圍攏上來,勸道:「大王切莫憂急。這兩天皇上在氣頭上,等過兩天他氣消了,回心轉意,自然放了大王。」
蕭峰早將一己生死安危置身度外,既困於籠中,無計可以脫身,也就沒放在心上。他雖不願督軍南征,卻也不是以天下之憂而憂的仁人之士,然而此時想及慕容復、耶律洪基二人於雁門關外對峙情形,心焦如焚。然而除了長嘆一聲、痛飲十碗之外,也是一籌莫展。
次日黃昏時分,四名說客又搖搖擺擺的進來。看守蕭峰的眾親兵老是聽著他們的陳腔濫調,早就膩了,一見四人來到,不禁皺了眉頭,走開幾步。一個多月來蕭峰全無掙扎脫逃之意,監視他的官兵已遠不如先前那般戒慎提防。
第一名說客咳嗽一聲,說道:「蕭大王,皇上有旨,要你接旨,你若拒不奉命,那便罪大惡極。」這些話蕭峰也不知聽過幾百遍了,可是這一次聽得這人說話的聲音有些古怪,似是害了喉病,不禁向他瞧了一眼,一看之下,登時大奇。
只見這說客擠眉弄眼,臉上作出種種怪樣,蕭峰定睛一看,見此人相貌與先前不同,再凝神瞧時,不由得又驚又喜,只見這人稀稀落落的鬍子都是粘上去的,臉上搽了一片淡墨,黑黝黝的甚是難看,但焦黃鬍子下透出來的,卻是櫻口端鼻的俏麗之態,正是阿紫。只聽她壓低嗓子,含含糊糊的道:「皇上的話,那永遠是不會錯的,你只須遵照皇上的話做,定有你的好處。喏,這是咱們大遼皇帝的聖諭,你恭恭敬敬的讀上幾遍罷。」說著從大袖中取出一張紙來,對著蕭峰。
其時天色已漸昏暗,蕭峰借著燭光,向那紙上瞧去,只見上面寫著八個細字:「大援已到,今晚脫險。」向另外三名說客瞧去時,見那三人或搖摺扇,或舉大袖,遮遮掩掩的,不以面目示人,自然是阿紫約來的幫手了。蕭峰嘆了口氣,道:「你們一番好意,我也甚是感激,不過敵人防守嚴密,攻城掠地,殊無把握……」
話猶未了,忽聽得幾名親兵叫了起來:「毒蛇!毒蛇!哪裡來的這許多蛇!」只見廳門窗格之中,無數毒蛇涌了進來,昂首吐舌,蜿蜒而進,廳中登時大亂。蕭峰心中一動:「瞧這些毒蛇的陣勢,倒似是我丐幫兄弟親在指揮一般!」
眾親兵提起長矛、腰刀,紛紛拍打。親兵的管帶叫道:「伺候蕭大王的眾親兵不得移動一步,違令者斬!」圍在鐵籠外的眾親兵果然屹立不動,以長矛矛尖對準了籠中的蕭峰,但各人的目光卻不免斜過去瞧那些毒蛇,蛇兒游得近了,自是提起長矛拍打。
正亂間,忽聽得王府後面一陣喧譁:「走水啦,快救火啊,快來救火!」那管帶喝道:「凱虎兒,去稟報指揮使大人,是否將蕭大人移走!」凱虎兒是名百夫長,應聲轉身,正要奔出,忽聽有人在廳口厲聲喝道:「莫中了奸細的調虎離山之計,若有人劫獄,先將蕭峰一矛刺死。」正是御營都指揮使。他手提長刀,威風凜凜的站在廳口。
突然間,只聞廳外呼喝連聲,響起金刃破空之聲,接著是兵器相交、殺聲震天。
眾人盡皆一呆。御營都指揮使神色大變,一頓足,提刀匆匆沖了出去。阿紫只道是段譽安排的援手,喜道:「姐夫,想是那段呆子帶人來救你啦。咱們快走!」然而蕭峰一聽之下,卻知來人是一群訓練有素、進退劃一的武林高手,心忖段譽手下,何來此等能人異士?
正詫異間,只見一群契丹武士紛紛呼喝,手執兵器,面色驚疑不定,一步步退了進來。他們身前步步進逼的竟是一群黑衣人。這群人個個以黑布蒙面,只露出一雙眼睛,手執長劍,腳步輕盈穩健,呼吸綿長,體態間一股蘊藉之勢,一看便是內外兼修的絕頂高手。更可怖者,這幾十人口呼暗號,不斷互相呼應,腳下踏定方位,相互照應,結陣之勢暗含奇門八卦之象,再兼武功精良,如虎添翼,進退竟然隱隱有兵家氣度。看守蕭峰的契丹武士雖然勇猛且人數眾多,一時竟被他們幾十人殺得無招架還手之力。
阿紫喜形於色,道:「這個段呆子,真有兩下!」
這些看守他的親兵幾月來對蕭峰無比尊敬親厚,從不因他是階下囚而施加折辱。這時見他們傷亡,蕭峰大覺不忍,不由自主地喝了一聲:「莫要傷他們性命!」
黑衣人中帶頭模樣的人身形一凝,回身朝他看來。隨即揚聲打了個唿哨。聞聲之下,那群黑衣人劍招頓時為之一變,適才狠辣凌厲劍風一收,出劍時只取手腕、手肘等要害處,點倒一個,踢倒兩個,卻不取契丹武士性命。
那帶頭的黑衣人一轉身奔至蕭峰面前,伸手將蒙臉的布巾扯了下來。露出一張臉,神清目秀,英氣勃勃,不是徐真,卻又是誰?
一年不見,徐真身量已比阿紫高出一個頭,這時喚了一聲「蕭叔叔」,納頭便拜。
蕭峰心神激盪,隔著牢籠伸手一把將他扯起,啞聲道:「好孩子,你……你怎麼來了。你……你叔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