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以前想著治病救人,現在想著治國救人。
王子言自認識李蓮華的兩個兄弟後,就一直覺得自己面前,立了兩座高山。
他讚嘆於高山的巍峨,但也從未對高山生出恐懼之心。
哪怕自己如今是個小土坡,以後也定能成為一座和他們一樣的高山。
李耀明見王子言一雙眼睛看著自己,有些像黑狗崽崽,不自覺撇開自己的視線才接著道:「今年我會尋求外放。」
「耀光也會尋求外放的機會,耀安還在朝中,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就找耀安知道嗎?」
王子言將李耀明的話,在心裡過了一遍,也知道了為什麼。
李耀安如今升得太快,皇上趙晏對李家三人的態度又實在太好。
如今李家想要韜光養晦,只要李耀安在朝堂,外放的李耀明和李耀光也是有保障的。
等他們兩個在外放的地方,做出成績,屆時他們再回朝堂,就不會再有人不服了。
王子言又和李耀明說了幾句,才退出了李耀明的書房。
後來,他又去和李耀安還有李耀光說了要搬出去的事。
兩人都沒有詫異,因為王氏和李梁那裡,李蓮華早已經和他們說過了。
王子言也就沒有去王氏和李梁那裡,不然,應該第一個就去和王氏還有李梁道別。
王子言搬出去,李蓮華跟著一起去的。
就是為了方便在這麼個節骨眼的時候,照料王子言。
二月春風拂過大地,萬物開始復甦。
京城的街道、客棧、茶館又熱鬧了起來。
讀書的舉子們,聚在一起高談闊論,巡街的衙差也多了起來。
李耀安的馬車緩緩前行,他掀開馬車簾,仿佛又看到幾年前的自己在街頭走過。
銅鑼聲起,跨過龍門,王子言步入了考場。
十多天後,他的名字出現在榜單上,排在第十名。
李家這邊,榜單還沒有貼出來,就知道了。
等報喜的人去了王家後,李家就派了於伯去道喜。
王子言的爹娘,高興地打賞了於伯。
於伯可以說是李家僕從中最有體面的,王家的人自然認識。
於伯帶來的東西,不止有好幾匹上好的布,還有一些上好的瓷器。
這些東西,在集市上買都買不到。
王子言會試後,看了榜單,又參加了殿試。
殿試後,他的名次排到了第八名。
趙晏問了李耀安的意見後,將王子言派到了禮部。
在王子言入禮部的時候,李耀明和李耀光也分別外放了。
隨著李耀明和李耀光的離開,李梁和王氏也回了李家村。
原來是李梁收到族中來信,族中的有一位族老病重了。
李梁怕李占壓不住李氏一族的人,也想回去照料族老,就帶著王氏坐船回清江府了。
偌大的李家頓時就空了,大家好像都各自奔了前程。
李耀安拉住身旁的楊西寧,給她攏了攏被子。
第180章 李耀光外放
李耀光這次外放的地方,比較貧瘠。
按李耀安的話來說就是,江南富庶之地太過複雜,還不容易出成績。
還不如去一個容易出成績的地方,這樣既能鍛鍊自己的能力,也不用怕別人說他走後門。
等他到外放的地方站穩腳跟,他李耀光的爹娘和媳婦兒秦仙仙也會過來。
到時候家裡買幾個僕從,讓他爹娘好好享受晚年。
讓仙仙給他生幾個孩子,也有人幫忙帶。
可惜的事是這裡的大夫估計沒有京城好,到時候只能向趙晏賣賣慘,讓他派個人過來。
李耀光騎在馬上,心裡的算盤珠子啪啪作響。
他也是不容易,在工部熬資歷,家裡的銀子加上他的俸祿又買不起京城的宅子。
他又不是吃媳婦兒銀子的軟蛋,只好先住在李耀安家。
爹娘媳婦兒因為這個,一直跟他兩地分居。
李耀安他們又不是很喜歡和他聊天,後來大家都當官了。更是忙得沒有時間。
偏生他一個人閒得很,好不容易有個王子言可以聊天,結果也參加春闈當官去了。
李耀光的表情變了又變,跟在他旁邊的護衛,真是有些受夠了。
每次他都以為,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對?
護衛的苦日子還在後面,他不知道他奉命護衛的這個人,有多麼不靠譜……
前面幾天,李耀光還是很正常的,除了因為想事情變變臉色,就是偶爾碎碎念。
後面他就像是被放歸山林的猴子,看到山上有果樹,就要爬樹去摘。
路上的野菜也沒有放過,還指使他們去打獵。
晚上和他們坐在一起,讓他們烤雞烤魚給他吃。
明明帶了好些調味料,愣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放。
當護衛們看到他拿出那些調料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跟了個很會做飯的上官。
哪知道人家直接丟給你,等著吃現成的。
有一次李耀光心血來潮,自己煮了一碗蘑菇湯,眾人都看到了小人兒,產生了幻覺。
這都不算什麼,問題是那蘑菇湯還賊難喝。
後面護衛還聽李耀光嘀咕,說什麼,明明耀安就是這樣做的。
護衛敢對天發誓,戶部侍郎李耀安大人,絕不會是自家上官說的,是那樣煮的湯。
他聽護衛營的兄弟說過,李耀安大人煮的蘑菇湯可好喝了。
看著又上樹的李耀光,護衛感嘆自己是倒了八輩子霉,才被分來護衛他的。
一路上,出奇的,沒有劫道的,沒有其他什麼天災瘟疫,他們一行人連一個水土不服的都沒有。
反而是等到走到滇雲府的時候,護衛隊加李耀光都還胖了一圈。
按李耀光的話來說,就是現在沒人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及時行樂。
當時護衛還在想,堂堂一個五品知府,吃食上還會不自由?
幾個月後,李耀光的妻子,爹娘都來了之後。
護衛發現,還真不自由。
李耀光不僅在他爹娘媳婦兒來了以後快速瘦了下去,就連整日沒心沒肺的笑容都少了不少。
處理公務上,他李耀光上手還算快,加上滇雲府他最大,所以在這裡他活得風生水起。
可他爹娘媳婦兒來了以後,就管著他的衣食住行,力求讓他看起來像個有文氣的讀書人。
護衛偶爾還在前衙聽到後面宅子裡傳來李耀光的求饒聲,弄得外面的百姓還以為,是新來的知府在處罰犯人。
為了不被新來的知府抓起來實施酷刑,滇雲府的犯罪率都降低了。
後面滇雲府的百姓更是編出了十大酷刑,傳得有鼻子有眼的。
想要到滇雲府找個山當土匪的,也換了目的地,悄悄避開滇雲府,去了其他州府了。
後來,又不知道是誰傳出新來的知府食量巨大,愛吃好吃的食物,知府夫人愛美玉做的首飾。
知府夫妻給的賞銀又豐厚,很多百姓就開始琢磨吃食和玉飾。
後來發現,他們做的美食美飾,知府那邊的確在派族人收購,且價格不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王子言自認識李蓮華的兩個兄弟後,就一直覺得自己面前,立了兩座高山。
他讚嘆於高山的巍峨,但也從未對高山生出恐懼之心。
哪怕自己如今是個小土坡,以後也定能成為一座和他們一樣的高山。
李耀明見王子言一雙眼睛看著自己,有些像黑狗崽崽,不自覺撇開自己的視線才接著道:「今年我會尋求外放。」
「耀光也會尋求外放的機會,耀安還在朝中,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就找耀安知道嗎?」
王子言將李耀明的話,在心裡過了一遍,也知道了為什麼。
李耀安如今升得太快,皇上趙晏對李家三人的態度又實在太好。
如今李家想要韜光養晦,只要李耀安在朝堂,外放的李耀明和李耀光也是有保障的。
等他們兩個在外放的地方,做出成績,屆時他們再回朝堂,就不會再有人不服了。
王子言又和李耀明說了幾句,才退出了李耀明的書房。
後來,他又去和李耀安還有李耀光說了要搬出去的事。
兩人都沒有詫異,因為王氏和李梁那裡,李蓮華早已經和他們說過了。
王子言也就沒有去王氏和李梁那裡,不然,應該第一個就去和王氏還有李梁道別。
王子言搬出去,李蓮華跟著一起去的。
就是為了方便在這麼個節骨眼的時候,照料王子言。
二月春風拂過大地,萬物開始復甦。
京城的街道、客棧、茶館又熱鬧了起來。
讀書的舉子們,聚在一起高談闊論,巡街的衙差也多了起來。
李耀安的馬車緩緩前行,他掀開馬車簾,仿佛又看到幾年前的自己在街頭走過。
銅鑼聲起,跨過龍門,王子言步入了考場。
十多天後,他的名字出現在榜單上,排在第十名。
李家這邊,榜單還沒有貼出來,就知道了。
等報喜的人去了王家後,李家就派了於伯去道喜。
王子言的爹娘,高興地打賞了於伯。
於伯可以說是李家僕從中最有體面的,王家的人自然認識。
於伯帶來的東西,不止有好幾匹上好的布,還有一些上好的瓷器。
這些東西,在集市上買都買不到。
王子言會試後,看了榜單,又參加了殿試。
殿試後,他的名次排到了第八名。
趙晏問了李耀安的意見後,將王子言派到了禮部。
在王子言入禮部的時候,李耀明和李耀光也分別外放了。
隨著李耀明和李耀光的離開,李梁和王氏也回了李家村。
原來是李梁收到族中來信,族中的有一位族老病重了。
李梁怕李占壓不住李氏一族的人,也想回去照料族老,就帶著王氏坐船回清江府了。
偌大的李家頓時就空了,大家好像都各自奔了前程。
李耀安拉住身旁的楊西寧,給她攏了攏被子。
第180章 李耀光外放
李耀光這次外放的地方,比較貧瘠。
按李耀安的話來說就是,江南富庶之地太過複雜,還不容易出成績。
還不如去一個容易出成績的地方,這樣既能鍛鍊自己的能力,也不用怕別人說他走後門。
等他到外放的地方站穩腳跟,他李耀光的爹娘和媳婦兒秦仙仙也會過來。
到時候家裡買幾個僕從,讓他爹娘好好享受晚年。
讓仙仙給他生幾個孩子,也有人幫忙帶。
可惜的事是這裡的大夫估計沒有京城好,到時候只能向趙晏賣賣慘,讓他派個人過來。
李耀光騎在馬上,心裡的算盤珠子啪啪作響。
他也是不容易,在工部熬資歷,家裡的銀子加上他的俸祿又買不起京城的宅子。
他又不是吃媳婦兒銀子的軟蛋,只好先住在李耀安家。
爹娘媳婦兒因為這個,一直跟他兩地分居。
李耀安他們又不是很喜歡和他聊天,後來大家都當官了。更是忙得沒有時間。
偏生他一個人閒得很,好不容易有個王子言可以聊天,結果也參加春闈當官去了。
李耀光的表情變了又變,跟在他旁邊的護衛,真是有些受夠了。
每次他都以為,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對?
護衛的苦日子還在後面,他不知道他奉命護衛的這個人,有多麼不靠譜……
前面幾天,李耀光還是很正常的,除了因為想事情變變臉色,就是偶爾碎碎念。
後面他就像是被放歸山林的猴子,看到山上有果樹,就要爬樹去摘。
路上的野菜也沒有放過,還指使他們去打獵。
晚上和他們坐在一起,讓他們烤雞烤魚給他吃。
明明帶了好些調味料,愣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放。
當護衛們看到他拿出那些調料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跟了個很會做飯的上官。
哪知道人家直接丟給你,等著吃現成的。
有一次李耀光心血來潮,自己煮了一碗蘑菇湯,眾人都看到了小人兒,產生了幻覺。
這都不算什麼,問題是那蘑菇湯還賊難喝。
後面護衛還聽李耀光嘀咕,說什麼,明明耀安就是這樣做的。
護衛敢對天發誓,戶部侍郎李耀安大人,絕不會是自家上官說的,是那樣煮的湯。
他聽護衛營的兄弟說過,李耀安大人煮的蘑菇湯可好喝了。
看著又上樹的李耀光,護衛感嘆自己是倒了八輩子霉,才被分來護衛他的。
一路上,出奇的,沒有劫道的,沒有其他什麼天災瘟疫,他們一行人連一個水土不服的都沒有。
反而是等到走到滇雲府的時候,護衛隊加李耀光都還胖了一圈。
按李耀光的話來說,就是現在沒人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及時行樂。
當時護衛還在想,堂堂一個五品知府,吃食上還會不自由?
幾個月後,李耀光的妻子,爹娘都來了之後。
護衛發現,還真不自由。
李耀光不僅在他爹娘媳婦兒來了以後快速瘦了下去,就連整日沒心沒肺的笑容都少了不少。
處理公務上,他李耀光上手還算快,加上滇雲府他最大,所以在這裡他活得風生水起。
可他爹娘媳婦兒來了以後,就管著他的衣食住行,力求讓他看起來像個有文氣的讀書人。
護衛偶爾還在前衙聽到後面宅子裡傳來李耀光的求饒聲,弄得外面的百姓還以為,是新來的知府在處罰犯人。
為了不被新來的知府抓起來實施酷刑,滇雲府的犯罪率都降低了。
後面滇雲府的百姓更是編出了十大酷刑,傳得有鼻子有眼的。
想要到滇雲府找個山當土匪的,也換了目的地,悄悄避開滇雲府,去了其他州府了。
後來,又不知道是誰傳出新來的知府食量巨大,愛吃好吃的食物,知府夫人愛美玉做的首飾。
知府夫妻給的賞銀又豐厚,很多百姓就開始琢磨吃食和玉飾。
後來發現,他們做的美食美飾,知府那邊的確在派族人收購,且價格不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