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阿姊,我回來了。」陳汌忽從院門外大步走進來,舉著剛拆的驛信:他激動道,「師父升了洛陽審刑院詳議官!」這個曾經那跟在湘姐兒屁股後頭玩鬧的小屁孩,已長成青竹似的少年郎。如今眼角眉梢俱是亮色,「他在信上說我若是今科得中,要薦我去大理寺當斷官呢。」
他口中說的師父便是鄧訟師,他如今已不在興國寺里討生活了,而被王府尹舉薦,進了審判院當官。審刑院是專門覆核大理寺所斷案件的官衙,詳議官則要對案件審理結果進行覆核,算是七品。
「你師父還是了解你的,知曉你記性好,最熟識法條。」大理寺詳斷官專管審理案件、分析案情、判定罪名,需要對所有的法條都滾瓜爛熟並能準確運用,這倒是適合陳汌。
沈渺正揉面,聞言抿嘴一笑:「你若真是得中,回頭可要好好謝謝你師父。對了,前日趙屠送來的烏雞我讓唐二殺了,正在灶上煨著,待會盛碗湯給你補補元神,明兒必定下筆如有神。」
陳汌從盆里取了個毛桃吃,挨到沈渺身邊,不大熟練地撒嬌:「多謝阿姊,明兒我一定會好好考的。不過,即便考中了,我也要日日回來蹭阿姊的飯菜吃,到時阿姊可別嫌我。」
沈渺知道陳汌一定也知道了濟哥兒湘姐兒今年也回不來的事情,所以變著法子安慰她,她轉過身來,掐了他一把:「你這是跑著過來的?後背都汗濕了,快去換衣裳去。」
陳汌一笑,便又跑走了。
沈渺卻有些心疼地看向他的背影。
大概是陳汌十六歲的時候,鄧訟師得知衙門裡抓了幾個拍花子,便急匆匆帶著陳汌去認——這孩子心裡一直不曾忘記那拐子的容貌,長大些後還口述,請衙門裡的畫像師幫他畫過人像。
他把拐子的畫像貼在床頭,每天都要看一眼。
真是老天有眼,這回官府逮住的人販子裡就有曾經把陳汌拐走的壞胚子,他雖然老了許多,但還是被陳汌一眼認出來了。
面對陳汌的詰問,他竟然也還記得當初陳汌逃跑的事,但卻怨毒得不肯說出陳汌的身家,受了刑後,才肯透露。
原來陳汌真是江淮人士,他家在淮南真州,那是里漕運重鎮,水路發達。沈渺當時特意騰出時間,和謝祁一起帶著他回了真州。
四處打聽、歷經坎坷總算尋到了他家。
臨河的小布坊已經破破爛爛,早已荒無人煙,問了久居在此的鄰居才知道,陳汌的父母自打丟了他之後,便一直天南地北地找他,生意不做了、積蓄耗光了,身子骨也在常年的奔波中垮了。
沒幾年,陳父陳母便陸續病逝了。
陳汌的親姐姐被舅家帶走撫養,如今已經嫁人了,那鄰居也不大清楚陳汌阿姊嫁到了哪裡,已經多年沒有回來過了。
最後又多方打聽才打聽到他的舅家,趕去百里外的泗州見到了陳汌的阿姊,幸好陳汌的阿姊過得不錯,舅舅舅母待她如親女,攢了很多嫁妝給她尋了個良人。
見到陳汌,陳家阿姊泣不成聲,聲聲如血:「爹終於娘臨死前,眼都閉不上,一直在喊你的名字啊,他們至死沒尋到你的下落,懷著一輩子的憾恨走了……」她緊緊地抓著陳汌的膀子,悲慟地望著他:「怎麼多年,你去哪兒了?你去哪兒了啊?」
陳汌跪倒在地,也哭得已經發不出聲音。
一路上他是懷著能再見到父母的期望來的,甚至還忐忑父母會不會已經認不出他了,會不會忘了他了,卻偏偏沒有想到,父母已經早早去世了——因為尋找他,耗盡了心血財帛,含恨而終。
沈渺這些年一直讓矮子牙保幫她在人市里打聽有沒有人來找陳汌,還給陳汌畫了不少畫像、附上他所記得的家的信息,讓矮子牙保帶到大名府、帶去洛陽,甚至帶去金陵,希望能有人看到,卻石沉大海,沒有一點消息。
後來,沈渺連自己的鋪子裡都掛著陳汌的尋親啟事,只要肯帶走陳汌的尋親畫像貼在他們的馬車上,進鋪子裡吃飯都能打八折,她期盼天南地北往來汴京的商販能替她將陳汌尋親的消息遞出去,但遇到的都是騙子,見沈渺被騙了好幾回,最後陳汌冷著臉,自己把畫像撕下來了。
做了很多的努力,最後最後,還是只尋到了陳父陳母的墳塋。
給親生父母上香磕頭,又在陳家阿姊家住了幾日,陳汌看過她的確過得很好,才與她告別,仍舊跟著沈渺回了汴京。
陳家阿姊一路送到渡口,握著陳汌的手,又一次淚如雨下,這回她卻哭著笑:「阿弟啊,爹娘也與我說過,若是尋不到你,他們也希望收養你的人家疼愛你,叫你不要受苦受難,幸好,爹娘這個願望實現了……見過你,我想爹娘泉下有知,也會高興的。」
陳汌卻只是紅著眼看向她:「阿姊保重,我會再來看你。」
回了汴京後,陳汌便瘋了似的備考明法科,他立下志向,一定要進大理寺,掃淨天下的人販子,把他們全都送上斷頭台。
宋朝的明法科通常與其他科舉科目一樣,要經院試、解試好幾場考試,考試內容倒不同,是律令、刑統大義、斷案,明日便是他最後一場考試,取中後,他便是明法科出身的進士,再通過大理寺的「出官試」就能正式成為一名古代法官了。
這孩子一生坎坷,經歷過至親的生離死別,卻還是心向光明,所以沈渺更加心疼他一些。
沈渺一邊飛快擀餃子皮,一邊在心裡嘆息。
阿桃和豆蔻幫著調餡兒,果然專門提前分了三碗肉餡不加鹽的出來。追風和麒麟如今都老了,吃鹽老掉毛,兩隻老貓狗已經開始養生了。沈渺見她們弄好了,便笑著先盛了一小碗出來:「雷霆這碗給我吧。」
她端著走到桂樹下。
樹下有個小土包,追風也趴在旁邊。
沈渺摸了摸追風的腦袋,便將那碗放在了小土包前面,又靜靜地蹲在那裡看了很久,才又站起來,準備洗手繼續做晚食。
院外忽然傳來車軲轆響,原是農場的洪八送明日的鴨子來了。這漢子也生了點白髮,還是習慣穿粗布短打,滿臉喜氣道:「沈娘子,我這兒還有幾條今兒剛從水塘里新撈出來的鯽魚,你且收著。汌哥兒不是最愛吃魚了麼?你給他蒸著吃,又香又滋補。祝他明兒金榜題名啊!」
沈渺笑道:「大老遠的,客氣了。」
「不客氣,當初幸好有汌哥兒替我洗脫罪名,否則我洪八哪兒有如今的日子?」洪八感恩戴德。
他們一家子在沈渺的農場裡養鴨那麼多年了,也遇上過蠻不講理的客人,有個老嫗在農場裡偷鴨苗,洪八前去制止,她非但不心虛害怕,還倒在地上哭天喊地,污衊是洪八故意推到了她。那場官司是汌哥兒替他去衙門辯護,他思緒清晰,搜集到了不少人證物證,堵得那栽贓陷害的老嫗前言不搭後語,最後挨了好幾棍子,又賠了銀錢。
這樣的事兒這麼些年還真有不少,惡意詆毀、栽贓陷害年年有,一年不打幾場官司都配不上沈渺如今掙下的家業。
但有陳汌在,沈渺都不怕這些歪門邪道了。
他雖然還沒考中明法科進士,但已經是汴京城小有名氣的訟師了,像鄧訟師曾經那樣,日日都有人來找他寫契書、當中人或是打官司,小小年紀也早已掙下百貫身家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口中說的師父便是鄧訟師,他如今已不在興國寺里討生活了,而被王府尹舉薦,進了審判院當官。審刑院是專門覆核大理寺所斷案件的官衙,詳議官則要對案件審理結果進行覆核,算是七品。
「你師父還是了解你的,知曉你記性好,最熟識法條。」大理寺詳斷官專管審理案件、分析案情、判定罪名,需要對所有的法條都滾瓜爛熟並能準確運用,這倒是適合陳汌。
沈渺正揉面,聞言抿嘴一笑:「你若真是得中,回頭可要好好謝謝你師父。對了,前日趙屠送來的烏雞我讓唐二殺了,正在灶上煨著,待會盛碗湯給你補補元神,明兒必定下筆如有神。」
陳汌從盆里取了個毛桃吃,挨到沈渺身邊,不大熟練地撒嬌:「多謝阿姊,明兒我一定會好好考的。不過,即便考中了,我也要日日回來蹭阿姊的飯菜吃,到時阿姊可別嫌我。」
沈渺知道陳汌一定也知道了濟哥兒湘姐兒今年也回不來的事情,所以變著法子安慰她,她轉過身來,掐了他一把:「你這是跑著過來的?後背都汗濕了,快去換衣裳去。」
陳汌一笑,便又跑走了。
沈渺卻有些心疼地看向他的背影。
大概是陳汌十六歲的時候,鄧訟師得知衙門裡抓了幾個拍花子,便急匆匆帶著陳汌去認——這孩子心裡一直不曾忘記那拐子的容貌,長大些後還口述,請衙門裡的畫像師幫他畫過人像。
他把拐子的畫像貼在床頭,每天都要看一眼。
真是老天有眼,這回官府逮住的人販子裡就有曾經把陳汌拐走的壞胚子,他雖然老了許多,但還是被陳汌一眼認出來了。
面對陳汌的詰問,他竟然也還記得當初陳汌逃跑的事,但卻怨毒得不肯說出陳汌的身家,受了刑後,才肯透露。
原來陳汌真是江淮人士,他家在淮南真州,那是里漕運重鎮,水路發達。沈渺當時特意騰出時間,和謝祁一起帶著他回了真州。
四處打聽、歷經坎坷總算尋到了他家。
臨河的小布坊已經破破爛爛,早已荒無人煙,問了久居在此的鄰居才知道,陳汌的父母自打丟了他之後,便一直天南地北地找他,生意不做了、積蓄耗光了,身子骨也在常年的奔波中垮了。
沒幾年,陳父陳母便陸續病逝了。
陳汌的親姐姐被舅家帶走撫養,如今已經嫁人了,那鄰居也不大清楚陳汌阿姊嫁到了哪裡,已經多年沒有回來過了。
最後又多方打聽才打聽到他的舅家,趕去百里外的泗州見到了陳汌的阿姊,幸好陳汌的阿姊過得不錯,舅舅舅母待她如親女,攢了很多嫁妝給她尋了個良人。
見到陳汌,陳家阿姊泣不成聲,聲聲如血:「爹終於娘臨死前,眼都閉不上,一直在喊你的名字啊,他們至死沒尋到你的下落,懷著一輩子的憾恨走了……」她緊緊地抓著陳汌的膀子,悲慟地望著他:「怎麼多年,你去哪兒了?你去哪兒了啊?」
陳汌跪倒在地,也哭得已經發不出聲音。
一路上他是懷著能再見到父母的期望來的,甚至還忐忑父母會不會已經認不出他了,會不會忘了他了,卻偏偏沒有想到,父母已經早早去世了——因為尋找他,耗盡了心血財帛,含恨而終。
沈渺這些年一直讓矮子牙保幫她在人市里打聽有沒有人來找陳汌,還給陳汌畫了不少畫像、附上他所記得的家的信息,讓矮子牙保帶到大名府、帶去洛陽,甚至帶去金陵,希望能有人看到,卻石沉大海,沒有一點消息。
後來,沈渺連自己的鋪子裡都掛著陳汌的尋親啟事,只要肯帶走陳汌的尋親畫像貼在他們的馬車上,進鋪子裡吃飯都能打八折,她期盼天南地北往來汴京的商販能替她將陳汌尋親的消息遞出去,但遇到的都是騙子,見沈渺被騙了好幾回,最後陳汌冷著臉,自己把畫像撕下來了。
做了很多的努力,最後最後,還是只尋到了陳父陳母的墳塋。
給親生父母上香磕頭,又在陳家阿姊家住了幾日,陳汌看過她的確過得很好,才與她告別,仍舊跟著沈渺回了汴京。
陳家阿姊一路送到渡口,握著陳汌的手,又一次淚如雨下,這回她卻哭著笑:「阿弟啊,爹娘也與我說過,若是尋不到你,他們也希望收養你的人家疼愛你,叫你不要受苦受難,幸好,爹娘這個願望實現了……見過你,我想爹娘泉下有知,也會高興的。」
陳汌卻只是紅著眼看向她:「阿姊保重,我會再來看你。」
回了汴京後,陳汌便瘋了似的備考明法科,他立下志向,一定要進大理寺,掃淨天下的人販子,把他們全都送上斷頭台。
宋朝的明法科通常與其他科舉科目一樣,要經院試、解試好幾場考試,考試內容倒不同,是律令、刑統大義、斷案,明日便是他最後一場考試,取中後,他便是明法科出身的進士,再通過大理寺的「出官試」就能正式成為一名古代法官了。
這孩子一生坎坷,經歷過至親的生離死別,卻還是心向光明,所以沈渺更加心疼他一些。
沈渺一邊飛快擀餃子皮,一邊在心裡嘆息。
阿桃和豆蔻幫著調餡兒,果然專門提前分了三碗肉餡不加鹽的出來。追風和麒麟如今都老了,吃鹽老掉毛,兩隻老貓狗已經開始養生了。沈渺見她們弄好了,便笑著先盛了一小碗出來:「雷霆這碗給我吧。」
她端著走到桂樹下。
樹下有個小土包,追風也趴在旁邊。
沈渺摸了摸追風的腦袋,便將那碗放在了小土包前面,又靜靜地蹲在那裡看了很久,才又站起來,準備洗手繼續做晚食。
院外忽然傳來車軲轆響,原是農場的洪八送明日的鴨子來了。這漢子也生了點白髮,還是習慣穿粗布短打,滿臉喜氣道:「沈娘子,我這兒還有幾條今兒剛從水塘里新撈出來的鯽魚,你且收著。汌哥兒不是最愛吃魚了麼?你給他蒸著吃,又香又滋補。祝他明兒金榜題名啊!」
沈渺笑道:「大老遠的,客氣了。」
「不客氣,當初幸好有汌哥兒替我洗脫罪名,否則我洪八哪兒有如今的日子?」洪八感恩戴德。
他們一家子在沈渺的農場裡養鴨那麼多年了,也遇上過蠻不講理的客人,有個老嫗在農場裡偷鴨苗,洪八前去制止,她非但不心虛害怕,還倒在地上哭天喊地,污衊是洪八故意推到了她。那場官司是汌哥兒替他去衙門辯護,他思緒清晰,搜集到了不少人證物證,堵得那栽贓陷害的老嫗前言不搭後語,最後挨了好幾棍子,又賠了銀錢。
這樣的事兒這麼些年還真有不少,惡意詆毀、栽贓陷害年年有,一年不打幾場官司都配不上沈渺如今掙下的家業。
但有陳汌在,沈渺都不怕這些歪門邪道了。
他雖然還沒考中明法科進士,但已經是汴京城小有名氣的訟師了,像鄧訟師曾經那樣,日日都有人來找他寫契書、當中人或是打官司,小小年紀也早已掙下百貫身家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