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頁
很快溫凌他們就被逼進了一片死水盪中。周遭全是泥塗,鐵浮圖和拐子馬使不上力,沉重的鑌鐵重甲簡直是累贅。
缺衣少食,更沒有得到援軍的希望。
溫凌幾天幾夜沒有睡得著覺,常常是不論白天黑夜都拄著他的刀坐在馬鞍上,腹中飢餓,聲音嘶啞,煎熬著等待,生不如死。
第315章
鳳棲當然對溫凌的動向了如指掌,也對環圍過來支援的高雲桐的動向了如指掌。
她笑著對高雲桐派來的人說:「真是,就差這三五步麼?還派個人過來遞話?他不會自己來一趟?」
來人和高雲桐的性子很像,笑嘻嘻道:「高將軍怎麼不想回來看渾家呢?但是他說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勝利已經在眼前了,目前這幫疲兵,再驅趕著他們奔奔命,接下來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咱們的士兵們都是大梁的好子弟,能少犧牲一個就少犧牲一個,留著把敵虜趕出去後,還要卸甲歸田,復興我們的大好河山呢。」
這一句句都是鳳棲愛聽的,所以摸了摸有些凸起的肚子,其詞若憾,實則深喜:「他心裡只有天下,哪有我們娘兒倆?不過也是哦,沒有國哪有家。我們都要加把力,趕緊打敗溫凌,也給幽燕往北的靺鞨汗王、勃極烈看看侵犯別人的家園,最終也沒有好果子吃的。」
這才說到了正經話,與來人商議著合圍合攻的策略。
講完,鳳棲說:「溫凌如今已經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了,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近十萬人的大軍猶在,如果為了保命拼死一搏,我們至少會死傷很大。嘉樹所說『能少犧牲一個就少犧牲一個』,只怕先還要勸降為上,再則攻心,讓他的士兵厭戰,乃至與他這位主帥離心,若有內訌,則我們就穩了。」
「呃……」來人說,「高將軍早就接到過官家的命令,說與溫凌之仇不共戴天,絕不接受投降。」
鳳棲一聽,眉一皺,心裡不首肯哥哥的執拗想法,嘴上只冷冷說:「知道了。」
反正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她怎麼做,鳳杞又管不著。
見溫凌大軍已漸漸進入頹勢,鳳棲及時送信去勸降,允諾溫凌只要肯卸甲棄兵投降,她可以放他回黃龍府,他的十萬軍也可以分幾批一點點放回。靺鞨那裡只消廢除當年所有割據土地的條例,放回掠奪走的皇室和臣民,歸還「犒軍金」;兩國從幽燕之北、雲州之北為界重新劃分國土。
她還很認真地說,不用擔心靺鞨汗王問罪,現在幽燕實權也掌控在南梁軍的手中,靺鞨派來增援的軍隊根本不是敵手,汗王是個聰明人,必然見好就收,不會把自己一國拖死;汗王已經殺了一子,也沒有必要再殺一個能征善戰的兒子畢竟打輸了是必然的事,也不該溫凌一個人背黑鍋。
她可以想見溫凌看到她的親筆之後是怎樣的神情。
不管他肯不肯降,她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
溫凌的回書卻好幾天才送來,裝在一個大包袱里,看著卻輕飄飄的。
鳳棲頗怕他又搞些血淋淋的東西來嚇人,掩著鼻子先問:「看過沒?裡面裝了什麼東西?」
她身邊的娘子軍笑道:「是兩件衣服。」
「什麼?衣服?」鳳棲百思不得其解,「打開我看看。」
包袱里確實是兩件女子的衣飾:一件披帛,一條素裙,都是半舊,且有著時間的痕跡。
鳳棲一眼認了出來:披帛是她交由高雲桐裹了石頭砸溫凌腦袋的那條,長裙是米黃色里子,在幹不思逼迫溫凌殺她之前,她在裙子裡寫了自己的遺書。
翻開裙擺,炭筆的字跡有些模糊了,但仍然在: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園離黍。
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逆旅盡、終將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君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心將許。」①
裙子裡外有炭筆摩出的指痕,大概是溫凌多次摩挲的結果。
鳳棲愣怔了一會兒,緩緩放下裙子,才開始拆溫凌的回信。
也是用燒黑的炭筆書寫的,字跡顫抖,筆意連綿,把他的疲累、沮喪和竟然存在的一點點溫情都躍然紙上。
他拒絕了投降,但並非出自狂妄和倔強,只是說靺鞨人沒有投降的習慣,死便死了,還有點尊嚴,他也會帶著士兵戰鬥到最後一刻。又說叫鳳棲也不必騙他,他已經知道鳳杞將章誼正法,首級傳示到他軍中,表明了鳳杞這位官家絕不和談的意思,自然也不可能容納一位投降的敗軍之將。
然後嘗試著也填了半闕《賀新郎》:
「南下夢斷長河渚。浪連天,半身英名,半空冷雨。無限尊前滄桑意,誰曉心意寄取。但悵望,蘭舟容與。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②
翻過信箋來,又是三個字:
「求一顧。」
鳳棲心下突然一酸,亦悵然許久。
她身邊那個娘子軍的姑娘是個活潑的性子,伸著頭問:「怎麼了?他不肯投降?」
鳳棲沉沉點了點頭。
姑娘笑道:「不肯投降就打殺他唄!」
鳳棲不由也笑:「噫,一個小娘子家,天天打打殺殺的!」
姑娘笑道:「我可不如公主,殺伐果決,真正是女中豪傑!」
鳳棲得她這一夸,剛剛那點悵然也消失了。指了指兩件衣飾道:「行了,女中豪傑也不一定要天天打打殺殺的。這兩件是我的舊衣服,溫凌大概是自知不免一死,把我的舊衣還給我,跟我做最後的訣別來了。」
那小姑娘大概也曉得一些「燕國公主」原是和親公主,嫁的就是溫凌。兩國鬧翻,和親公主再次改嫁,在當時的風俗里倒也不是什麼令人咋舌的大事;不過溫凌猶自藏著她的舊衣,只怕兩個人也別有情愫。她內心的八卦之風徐徐吹起,想問又不敢問。
鳳棲當然瞥一眼就看明白了,笑道:「他不是痴男,我也不是怨女,兩國之仇又不共戴天。只不過會有些惺惺相惜,會有些感舊之哀。他在生死存亡之際,這樣的感覺會更濃厚吧。」
小姑娘點點頭。
鳳棲說:「把我的琵琶拿來。」
小姑娘很欣喜:「好嘞!」
飛快地把她的琵琶捧來,小心翼翼地遞在手上:「娘子的琵琶曲彈得是真正好!上回還是在營寨里,幾支曲子叫人幾欲落淚。」
鳳棲接過琵琶彈了幾聲,而後斜眸笑道:「我教你,你學不學?」
「呃……」小姑娘抓頭猶豫著,「只怕學不會。」
鳳棲笑道:「真要學,都能學會,精不精再說。不過學曲兒,總叫人覺得不是正經人家小娘子的事兒。」
小姑娘吐吐舌頭:「是呢,我家爺娘就只叫我學上灶、學裁剪、學紡織。」
鳳棲遺憾地笑道:「是呢,我孃孃原來也是這個意思。可是我一抱著琵琶就想到了我姐姐、我娘親。」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缺衣少食,更沒有得到援軍的希望。
溫凌幾天幾夜沒有睡得著覺,常常是不論白天黑夜都拄著他的刀坐在馬鞍上,腹中飢餓,聲音嘶啞,煎熬著等待,生不如死。
第315章
鳳棲當然對溫凌的動向了如指掌,也對環圍過來支援的高雲桐的動向了如指掌。
她笑著對高雲桐派來的人說:「真是,就差這三五步麼?還派個人過來遞話?他不會自己來一趟?」
來人和高雲桐的性子很像,笑嘻嘻道:「高將軍怎麼不想回來看渾家呢?但是他說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勝利已經在眼前了,目前這幫疲兵,再驅趕著他們奔奔命,接下來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咱們的士兵們都是大梁的好子弟,能少犧牲一個就少犧牲一個,留著把敵虜趕出去後,還要卸甲歸田,復興我們的大好河山呢。」
這一句句都是鳳棲愛聽的,所以摸了摸有些凸起的肚子,其詞若憾,實則深喜:「他心裡只有天下,哪有我們娘兒倆?不過也是哦,沒有國哪有家。我們都要加把力,趕緊打敗溫凌,也給幽燕往北的靺鞨汗王、勃極烈看看侵犯別人的家園,最終也沒有好果子吃的。」
這才說到了正經話,與來人商議著合圍合攻的策略。
講完,鳳棲說:「溫凌如今已經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了,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近十萬人的大軍猶在,如果為了保命拼死一搏,我們至少會死傷很大。嘉樹所說『能少犧牲一個就少犧牲一個』,只怕先還要勸降為上,再則攻心,讓他的士兵厭戰,乃至與他這位主帥離心,若有內訌,則我們就穩了。」
「呃……」來人說,「高將軍早就接到過官家的命令,說與溫凌之仇不共戴天,絕不接受投降。」
鳳棲一聽,眉一皺,心裡不首肯哥哥的執拗想法,嘴上只冷冷說:「知道了。」
反正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她怎麼做,鳳杞又管不著。
見溫凌大軍已漸漸進入頹勢,鳳棲及時送信去勸降,允諾溫凌只要肯卸甲棄兵投降,她可以放他回黃龍府,他的十萬軍也可以分幾批一點點放回。靺鞨那裡只消廢除當年所有割據土地的條例,放回掠奪走的皇室和臣民,歸還「犒軍金」;兩國從幽燕之北、雲州之北為界重新劃分國土。
她還很認真地說,不用擔心靺鞨汗王問罪,現在幽燕實權也掌控在南梁軍的手中,靺鞨派來增援的軍隊根本不是敵手,汗王是個聰明人,必然見好就收,不會把自己一國拖死;汗王已經殺了一子,也沒有必要再殺一個能征善戰的兒子畢竟打輸了是必然的事,也不該溫凌一個人背黑鍋。
她可以想見溫凌看到她的親筆之後是怎樣的神情。
不管他肯不肯降,她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
溫凌的回書卻好幾天才送來,裝在一個大包袱里,看著卻輕飄飄的。
鳳棲頗怕他又搞些血淋淋的東西來嚇人,掩著鼻子先問:「看過沒?裡面裝了什麼東西?」
她身邊的娘子軍笑道:「是兩件衣服。」
「什麼?衣服?」鳳棲百思不得其解,「打開我看看。」
包袱里確實是兩件女子的衣飾:一件披帛,一條素裙,都是半舊,且有著時間的痕跡。
鳳棲一眼認了出來:披帛是她交由高雲桐裹了石頭砸溫凌腦袋的那條,長裙是米黃色里子,在幹不思逼迫溫凌殺她之前,她在裙子裡寫了自己的遺書。
翻開裙擺,炭筆的字跡有些模糊了,但仍然在: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園離黍。
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逆旅盡、終將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君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心將許。」①
裙子裡外有炭筆摩出的指痕,大概是溫凌多次摩挲的結果。
鳳棲愣怔了一會兒,緩緩放下裙子,才開始拆溫凌的回信。
也是用燒黑的炭筆書寫的,字跡顫抖,筆意連綿,把他的疲累、沮喪和竟然存在的一點點溫情都躍然紙上。
他拒絕了投降,但並非出自狂妄和倔強,只是說靺鞨人沒有投降的習慣,死便死了,還有點尊嚴,他也會帶著士兵戰鬥到最後一刻。又說叫鳳棲也不必騙他,他已經知道鳳杞將章誼正法,首級傳示到他軍中,表明了鳳杞這位官家絕不和談的意思,自然也不可能容納一位投降的敗軍之將。
然後嘗試著也填了半闕《賀新郎》:
「南下夢斷長河渚。浪連天,半身英名,半空冷雨。無限尊前滄桑意,誰曉心意寄取。但悵望,蘭舟容與。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②
翻過信箋來,又是三個字:
「求一顧。」
鳳棲心下突然一酸,亦悵然許久。
她身邊那個娘子軍的姑娘是個活潑的性子,伸著頭問:「怎麼了?他不肯投降?」
鳳棲沉沉點了點頭。
姑娘笑道:「不肯投降就打殺他唄!」
鳳棲不由也笑:「噫,一個小娘子家,天天打打殺殺的!」
姑娘笑道:「我可不如公主,殺伐果決,真正是女中豪傑!」
鳳棲得她這一夸,剛剛那點悵然也消失了。指了指兩件衣飾道:「行了,女中豪傑也不一定要天天打打殺殺的。這兩件是我的舊衣服,溫凌大概是自知不免一死,把我的舊衣還給我,跟我做最後的訣別來了。」
那小姑娘大概也曉得一些「燕國公主」原是和親公主,嫁的就是溫凌。兩國鬧翻,和親公主再次改嫁,在當時的風俗里倒也不是什麼令人咋舌的大事;不過溫凌猶自藏著她的舊衣,只怕兩個人也別有情愫。她內心的八卦之風徐徐吹起,想問又不敢問。
鳳棲當然瞥一眼就看明白了,笑道:「他不是痴男,我也不是怨女,兩國之仇又不共戴天。只不過會有些惺惺相惜,會有些感舊之哀。他在生死存亡之際,這樣的感覺會更濃厚吧。」
小姑娘點點頭。
鳳棲說:「把我的琵琶拿來。」
小姑娘很欣喜:「好嘞!」
飛快地把她的琵琶捧來,小心翼翼地遞在手上:「娘子的琵琶曲彈得是真正好!上回還是在營寨里,幾支曲子叫人幾欲落淚。」
鳳棲接過琵琶彈了幾聲,而後斜眸笑道:「我教你,你學不學?」
「呃……」小姑娘抓頭猶豫著,「只怕學不會。」
鳳棲笑道:「真要學,都能學會,精不精再說。不過學曲兒,總叫人覺得不是正經人家小娘子的事兒。」
小姑娘吐吐舌頭:「是呢,我家爺娘就只叫我學上灶、學裁剪、學紡織。」
鳳棲遺憾地笑道:「是呢,我孃孃原來也是這個意思。可是我一抱著琵琶就想到了我姐姐、我娘親。」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