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婉萍一手護著身前的姜小友,一手捏著船票,問:「誰有黃金?」
一個大肚子的女人從人堆里撞了出來,她手裡舉著一隻細細的金鐲子,叫嚷:「我跟你換!我跟你換!」
人群擁擠得很,婉萍接過金鐲子,把票塞塞到了那女人手裡。大肚子女人歡喜地叫出來,拿著船票奔向輪渡的檢票口。
婉萍拉著姜小友往回走,這時有人衝過來要搶婉萍手裡的鐲子,她被推搡得一個踉蹌。旁邊的姜小友見狀,朝著那隻伸過來的粗糙的手上狠狠咬了下去,本打算搶鐲子的人疼得嗷呦叫出來。
趁這個空檔,婉萍拉起姜小友的手奮力向老胡的車子跑過去。老胡遠遠見著婉萍和姜小友,也是立刻下車來迎。
搶鐲子的人本追在後面,見到老胡後才停下腳,往地上啐了一口。
婉萍和姜小友上了車,老胡回頭看著他們問:「太太,你們怎麼又回來了?」
「不走了,我們一家人就在一起,誰也不走。」婉萍拿著手裡的鐲子在老胡面前晃了晃,喘著粗氣說:「船票換了金鐲子。」
對老胡說完,婉萍笑起來問姜小友:「想吃什麼?我們用它去換一桌好菜。」
「天一坊的八大碗,」姜小友提出來,婉萍爽利地點頭答應,對老胡說:「去天一坊,我們訂一桌菜帶回去。老胡,謝謝你和你太太照應我們家裡,今晚就留下來一起吃飯吧。」
姜李氏珍繡躺回到床上後,渾身便脫了力氣。她中午飯沒吃,胡媽端上來的藥也沒喝。明明什麼也沒做就是覺得疲憊,眼睛一閉就睡到了下午。
聽見樓下傳來小孩子的聲音,姜李氏珍繡以為是自己出了幻覺。她急切又好奇地從床上起來,甚至趕不及叫一下胡媽,便自己顫悠悠地扶著牆從屋裡出來。從樓梯上下來,她一眼就看到了婉萍和姜小友坐在客廳的餐桌邊,桌上擺滿了葷素菜品。
婉萍瞧見姜李氏珍繡,忙過來扶住她,說:「我還以為這種時候天一坊要關了門呢!沒想到他們還在照常營業,不僅如此,掌柜的還給我們打了折扣,另送一葷一素兩道菜。」
「你們……你們不是走了嗎?」姜李氏珍繡伸手用力拍了兩下臉,她以為這是迴光返照,出了幻想。
「不走了,不走了……我想著他們人既不是老虎又不是小鬼子,還能吃人不成?我們留下了又能怎麼樣?一家人就得待在一起,丟下誰都不像話,」婉萍笑著說。
姜李氏珍繡病得糊塗,想不清也不想去想到底是出了什麼情況。她只是聽媳婦說不走了,一瞬間覺得自己從鬼門關里把腳收了回來,渾身又有了生氣,活脫是半死的命又續上了三五年。
「好!好!吃飯,吃飯!」珍繡一手拉著婉萍,一手拉著姜小友,坐在了桌子邊上:「馬上就要過新年了,今年大滿回不來。我呀,我就盼著明年咱們全家能好好過個團圓年。」
「肯定能。」婉萍安慰著姜李氏珍繡,夾了一筷子老太太最愛吃的紅燒排骨放在她的碗裡。
第六十九章 北平
婉萍沒有坐上船,回家後想給姜培生打個電話,告訴他全家人都留在天津了,可電話再怎麼都接不通,她也不知道對面是換了線路還是出了其他事情,總之自此後,便再沒有消息。期間婉萍也給姜培生寫過信,但寄出去的信都被退回來,因為從東北來的軍隊已經把天津團團圍住,到元月第一周城裡已經能聽到炮聲。眼看著他們的人就要進城,多倫道7號的房子婉萍也不敢再住下去,她找了老胡連夜帶著珍繡和姜小友躲去老胡貓兒胡同的家裡。婉萍給了胡媽一兩的金條,請她到周圍買幾身舊的粗布棉衣換掉自己和婆婆、小友身上的綢緞皮草。這樣一躲就到元月底,北平和天津相繼解放,解放軍進入了天津城。胡媽從街坊那裡聽來消息,說是解放軍要重新登記戶口。胡家夫妻擔心自己被牽連,婉萍也害怕從前天津的相識會認出他們一家,於是決定連夜帶著姜李氏珍繡和姜小友前往北平。那邊沒人認識他們,而且還有爸爸和姨母可以照應。唯一讓人擔心的只有珍繡的身體狀況,她近來病得愈發嚴重,走路都得讓人扶著。「俺不願意折騰,早就想回洋樓了,那邊床軟,睡著多舒服。一個人耳根子也清靜,好得很,這邊亂糟糟的聽著心裡煩。」珍繡安慰婉萍:「你帶著小友去北平吧,不用管俺。」「那怎麼可以?我答應過培生要照顧您,」婉萍看著地上從多倫道7號帶出來的行李,最終長嘆口氣下了決心,她拿出一隻鐵皮盒子後把箱子踢到一邊,拉過姜小友的手,對珍繡說:「拿不了的東西就都不要了,我扶著你,咱們一家人去北平。」
婉萍沒有坐上船,回家後想給姜培生打個電話,告訴他全家人都留在天津了,可電話再怎麼都接不通,她也不知道對面是換了線路還是出了其他事情,總之自此後,便再沒有消息。期間婉萍也給姜培生寫過信,但寄出去的信都被退回來,因為從東北來的軍隊已經把天津團團圍住,到元月第一周城裡已經能聽到炮聲。
眼看著他們的人就要進城,多倫道 7 號的房子婉萍也不敢再住下去,她找了老胡連夜帶著珍繡和姜小友躲去老胡貓兒胡同的家裡。婉萍給了胡媽一兩的金條,請她到周圍買幾身舊的粗布棉衣換掉自己和婆婆、小友身上的綢緞皮草。
這樣一躲就到元月底,北平和天津相繼解放,解放軍進入了天津城。胡媽從街坊那裡聽來消息,說是解放軍要重新登記戶口。胡家夫妻擔心自己被牽連,婉萍也害怕從前天津的相識會認出他們一家,於是決定連夜帶著姜李氏珍繡和姜小友前往北平。那邊沒人認識他們,而且還有爸爸和姨母可以照應。唯一讓人擔心的只有珍繡的身體狀況,她近來病得愈發嚴重,走路都得讓人扶著。
「俺不願意折騰,早就想回洋樓了,那邊床軟,睡著多舒服。一個人耳根子也清靜,好得很,這邊亂糟糟的聽著心裡煩。」珍繡安慰婉萍:「你帶著小友去北平吧,不用管俺。」
「那怎麼可以?我答應過培生要照顧您,」婉萍看著地上從多倫道 7 號帶出來的行李,最終長嘆口氣下了決心,她拿出一隻鐵皮盒子後把箱子踢到一邊,拉過姜小友的手,對珍繡說:「拿不了的東西就都不要了,我扶著你,咱們一家人去北平。」
「東西都不要,你到北平怎麼過日子?」珍繡聽著直搖頭:「算了,媳婦,俺不拖累你。再說俺一個半死的老太太,他們能拿俺怎麼樣?」
「我們帶的有金條,其他東西到北平再買新的就是了。」婉萍蹲下身,把鐵盒子放在珍繡的膝蓋上,說:「我把它帶著就夠了。」
「盒子裡的是什麼?」珍繡問。
婉萍沒有回答,她打開盒子。珍繡看到裡面裝著兩張結婚證和厚厚一疊的照片,有她的,有婉萍的,但更多的是姜培生。
姜李氏珍繡看著這些照片不由地犯愁,因為姜培生的照片絕大部分都是穿著軍裝,尤其是這兩年戴著大蓋帽,到時候讓人一瞧就會發現這家男人是個國民黨的大官。
「這些照片讓人查出來怎麼辦呀?」姜李氏珍繡問婉萍:「要不然把照片縫在棉衣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個大肚子的女人從人堆里撞了出來,她手裡舉著一隻細細的金鐲子,叫嚷:「我跟你換!我跟你換!」
人群擁擠得很,婉萍接過金鐲子,把票塞塞到了那女人手裡。大肚子女人歡喜地叫出來,拿著船票奔向輪渡的檢票口。
婉萍拉著姜小友往回走,這時有人衝過來要搶婉萍手裡的鐲子,她被推搡得一個踉蹌。旁邊的姜小友見狀,朝著那隻伸過來的粗糙的手上狠狠咬了下去,本打算搶鐲子的人疼得嗷呦叫出來。
趁這個空檔,婉萍拉起姜小友的手奮力向老胡的車子跑過去。老胡遠遠見著婉萍和姜小友,也是立刻下車來迎。
搶鐲子的人本追在後面,見到老胡後才停下腳,往地上啐了一口。
婉萍和姜小友上了車,老胡回頭看著他們問:「太太,你們怎麼又回來了?」
「不走了,我們一家人就在一起,誰也不走。」婉萍拿著手裡的鐲子在老胡面前晃了晃,喘著粗氣說:「船票換了金鐲子。」
對老胡說完,婉萍笑起來問姜小友:「想吃什麼?我們用它去換一桌好菜。」
「天一坊的八大碗,」姜小友提出來,婉萍爽利地點頭答應,對老胡說:「去天一坊,我們訂一桌菜帶回去。老胡,謝謝你和你太太照應我們家裡,今晚就留下來一起吃飯吧。」
姜李氏珍繡躺回到床上後,渾身便脫了力氣。她中午飯沒吃,胡媽端上來的藥也沒喝。明明什麼也沒做就是覺得疲憊,眼睛一閉就睡到了下午。
聽見樓下傳來小孩子的聲音,姜李氏珍繡以為是自己出了幻覺。她急切又好奇地從床上起來,甚至趕不及叫一下胡媽,便自己顫悠悠地扶著牆從屋裡出來。從樓梯上下來,她一眼就看到了婉萍和姜小友坐在客廳的餐桌邊,桌上擺滿了葷素菜品。
婉萍瞧見姜李氏珍繡,忙過來扶住她,說:「我還以為這種時候天一坊要關了門呢!沒想到他們還在照常營業,不僅如此,掌柜的還給我們打了折扣,另送一葷一素兩道菜。」
「你們……你們不是走了嗎?」姜李氏珍繡伸手用力拍了兩下臉,她以為這是迴光返照,出了幻想。
「不走了,不走了……我想著他們人既不是老虎又不是小鬼子,還能吃人不成?我們留下了又能怎麼樣?一家人就得待在一起,丟下誰都不像話,」婉萍笑著說。
姜李氏珍繡病得糊塗,想不清也不想去想到底是出了什麼情況。她只是聽媳婦說不走了,一瞬間覺得自己從鬼門關里把腳收了回來,渾身又有了生氣,活脫是半死的命又續上了三五年。
「好!好!吃飯,吃飯!」珍繡一手拉著婉萍,一手拉著姜小友,坐在了桌子邊上:「馬上就要過新年了,今年大滿回不來。我呀,我就盼著明年咱們全家能好好過個團圓年。」
「肯定能。」婉萍安慰著姜李氏珍繡,夾了一筷子老太太最愛吃的紅燒排骨放在她的碗裡。
第六十九章 北平
婉萍沒有坐上船,回家後想給姜培生打個電話,告訴他全家人都留在天津了,可電話再怎麼都接不通,她也不知道對面是換了線路還是出了其他事情,總之自此後,便再沒有消息。期間婉萍也給姜培生寫過信,但寄出去的信都被退回來,因為從東北來的軍隊已經把天津團團圍住,到元月第一周城裡已經能聽到炮聲。眼看著他們的人就要進城,多倫道7號的房子婉萍也不敢再住下去,她找了老胡連夜帶著珍繡和姜小友躲去老胡貓兒胡同的家裡。婉萍給了胡媽一兩的金條,請她到周圍買幾身舊的粗布棉衣換掉自己和婆婆、小友身上的綢緞皮草。這樣一躲就到元月底,北平和天津相繼解放,解放軍進入了天津城。胡媽從街坊那裡聽來消息,說是解放軍要重新登記戶口。胡家夫妻擔心自己被牽連,婉萍也害怕從前天津的相識會認出他們一家,於是決定連夜帶著姜李氏珍繡和姜小友前往北平。那邊沒人認識他們,而且還有爸爸和姨母可以照應。唯一讓人擔心的只有珍繡的身體狀況,她近來病得愈發嚴重,走路都得讓人扶著。「俺不願意折騰,早就想回洋樓了,那邊床軟,睡著多舒服。一個人耳根子也清靜,好得很,這邊亂糟糟的聽著心裡煩。」珍繡安慰婉萍:「你帶著小友去北平吧,不用管俺。」「那怎麼可以?我答應過培生要照顧您,」婉萍看著地上從多倫道7號帶出來的行李,最終長嘆口氣下了決心,她拿出一隻鐵皮盒子後把箱子踢到一邊,拉過姜小友的手,對珍繡說:「拿不了的東西就都不要了,我扶著你,咱們一家人去北平。」
婉萍沒有坐上船,回家後想給姜培生打個電話,告訴他全家人都留在天津了,可電話再怎麼都接不通,她也不知道對面是換了線路還是出了其他事情,總之自此後,便再沒有消息。期間婉萍也給姜培生寫過信,但寄出去的信都被退回來,因為從東北來的軍隊已經把天津團團圍住,到元月第一周城裡已經能聽到炮聲。
眼看著他們的人就要進城,多倫道 7 號的房子婉萍也不敢再住下去,她找了老胡連夜帶著珍繡和姜小友躲去老胡貓兒胡同的家裡。婉萍給了胡媽一兩的金條,請她到周圍買幾身舊的粗布棉衣換掉自己和婆婆、小友身上的綢緞皮草。
這樣一躲就到元月底,北平和天津相繼解放,解放軍進入了天津城。胡媽從街坊那裡聽來消息,說是解放軍要重新登記戶口。胡家夫妻擔心自己被牽連,婉萍也害怕從前天津的相識會認出他們一家,於是決定連夜帶著姜李氏珍繡和姜小友前往北平。那邊沒人認識他們,而且還有爸爸和姨母可以照應。唯一讓人擔心的只有珍繡的身體狀況,她近來病得愈發嚴重,走路都得讓人扶著。
「俺不願意折騰,早就想回洋樓了,那邊床軟,睡著多舒服。一個人耳根子也清靜,好得很,這邊亂糟糟的聽著心裡煩。」珍繡安慰婉萍:「你帶著小友去北平吧,不用管俺。」
「那怎麼可以?我答應過培生要照顧您,」婉萍看著地上從多倫道 7 號帶出來的行李,最終長嘆口氣下了決心,她拿出一隻鐵皮盒子後把箱子踢到一邊,拉過姜小友的手,對珍繡說:「拿不了的東西就都不要了,我扶著你,咱們一家人去北平。」
「東西都不要,你到北平怎麼過日子?」珍繡聽著直搖頭:「算了,媳婦,俺不拖累你。再說俺一個半死的老太太,他們能拿俺怎麼樣?」
「我們帶的有金條,其他東西到北平再買新的就是了。」婉萍蹲下身,把鐵盒子放在珍繡的膝蓋上,說:「我把它帶著就夠了。」
「盒子裡的是什麼?」珍繡問。
婉萍沒有回答,她打開盒子。珍繡看到裡面裝著兩張結婚證和厚厚一疊的照片,有她的,有婉萍的,但更多的是姜培生。
姜李氏珍繡看著這些照片不由地犯愁,因為姜培生的照片絕大部分都是穿著軍裝,尤其是這兩年戴著大蓋帽,到時候讓人一瞧就會發現這家男人是個國民黨的大官。
「這些照片讓人查出來怎麼辦呀?」姜李氏珍繡問婉萍:「要不然把照片縫在棉衣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