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李斌猛地揭開身後的大鍋,並將大鍋推到了眾人面前。
滿滿一鍋被炸得金燦燦的蝗蟲。
眾人頓時譁然。
有位獨眼的老人指著蝗蟲道:「李大人,您莫不是想讓我們吃這個?」
李斌頷首,「我已經嘗過了,味道很好,永安城外這麼多蝗蟲,解決溫飽問題不在話下。」
「可,可再怎麼也不能吃蝗蟲啊!」老人顫抖著雙手,「若是蝗神大人知道怪罪下來了,我們可都難逃一死啊!」
聞言,原本已經被勾起饞蟲而蠢蠢欲動的百姓又猶豫起來。
李斌見狀,忙道:「諸位,你們看著我!」
他等著眾人齊齊看向他後,抓起一把蝗蟲便塞進了嘴裡,大口咀嚼後吞下肚中,這才對著傻眼的百姓道:
「我是第一個吃蝗蟲的,蝗神要怪罪也是怪罪我,你們不會有事的。」
說的大家又意動起來。
幾個年輕力壯的男人猛地一咬牙:「管他呢,吃了也是死,不吃也是死,還不如抱著肚子死!」
誰能肯定蝗神就一定會怪罪下來呢?
但他們若是再不吃飯的話,就真的要餓死了。
必死無疑與一線生機兩個選擇擺在眾人面前,要怎麼選擇還是很容易的。
有人帶頭,後面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百姓們蜂擁而上,抓起蝗蟲就往嘴裡塞,還生怕不夠吃,往身上所有能藏的地方放,看得官員們又是好笑又是心酸。
只有少數幾個老人家堅信蝗神的存在,看著涌動的人群卻也沒有出聲組織,只是剁了剁拐杖,無奈的嘆了聲氣。
若不是餓得不行,誰會冒著甘願冒犯神靈的危險去填飽肚子?
眼看著鍋中的蝗蟲就要全沒了,李斌忙示意隨行官兵將準備好的袋子拖到前面,大喊道:「別搶,這邊還有!」
等在場所有的蝗蟲都被吃完後,他們才意猶未盡的停下了動作。
李斌敲了敲鑼鼓。
百姓的目光齊刷刷的又聚集到他身上,這次望著他的眼神中多了抹火熱與期待。
李斌咳嗽一聲,大聲道:「各位,蝗蟲還有很多,大家不必爭搶。」
「從今天開始,你們捉到的蝗蟲都可以送到這裡來,我們會有大廚負責幫你們做好,當然,若是想自己回家做的,稍後過來領一份菜譜即可,而不願意吃蝗蟲的,一百隻蝗蟲換一碗米粥!」
這話一出,下面就有些心思活絡的在盤算著哪種最划算了。
李大人為了防止他們聽到蝗蟲換米粥的數量變少,就不願意再吃蝗蟲了,又添了一句道:「諸位,如何取捨我就不多說了,但我想提醒各位一句,這蝗蟲可是肉啊。」
肉!
對於已經把家中干肉和家禽都吃光的百姓來說,這個字有莫大的吸引力。
頓時,他們也不再糾結米粥了。
而捕捉的蝗蟲數量的減半,也使得百姓們想要吃上一碗粥更加簡單,不會再出現之前那死循環的一幕。
一箭雙鵰。
回到知府衙門中,李斌欣慰的捋著鬍鬚,望向站在一旁一直沉默的看著這一切的岑穎,忽然深深的向她行了一禮。
岑穎忙跳開錯愕道:「李大人您這是做什麼?」
「蝗災之局解開有望,全仰仗於郡主大人的計劃,這一拜,是李某代這天下百姓行的。」
「多謝郡主大人救命之恩。」
「多謝郡主大人救命之恩!」
數十位官員跟著一起行禮道。
岑穎能感覺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激,深深的看了一眼為首的李斌,承了這一禮。
「若不是有各位大人的鼎力相助,我這計劃也實現不了。」岑穎笑道。
的確,岑穎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小姐,就算她去和老百姓說蝗蟲可以吃,那些人也只會以為她是瘋子,根本不會相信她的話。
而李斌身為欽差大臣,來了這麼久又一直在為百姓尋找著救災之計,在百姓眼中是再讓他們信任不過的了。
說話間,幾個樸實農民裝扮的男子走了進來,衝著李斌抱了一拳:「大人!」
「嗯,事情辦的可順利?」
「回大人,百姓們現在都已經接受了蝗蟲能吃,眼下正結伴往城外田野趕去,說是要給自己再抓一頓晚飯呢!」
「好好好!」
最擔心的事情解決了,李斌不禁放聲大笑,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笑道:「今日多虧你們了,下去領賞吧。」
「謝大人!」
這幾人是李斌特地找官裝扮成老百姓混在人群中的託兒,目的自然是為了第一個站起來表示要嘗一下蝗蟲,有人帶頭,剩下的事情才能順理成章完成。
見事情基本解決了,岑穎和李斌告辭一聲,回了自家的粥鋪。
平日裡晌午時分鋪子裡的米粥基本已經布施完了,可今天居然還剩了些,鋪子前站著的也大多是些老弱病殘,都是沒有辦法捉住蝗蟲的人。
正常人雖有,但並不多。
岑穎不禁高興起來。
這樣看來,去城外捉蝗蟲的人只怕不在少數,等今天第一批人吃到自己捉的蝗蟲後,應該會帶動更多的人去城外。
長此以往下去,蝗蟲一定可以被全部消滅,再也構不成威脅。
到時候,做慣了田間捕獵者的蝗蟲,也要嘗嘗被別人捕獵的下場了。
想到這,岑穎開心的恨不得高歌一曲。
……
蝗蟲菜的菜譜很快就被李大人呈給了朝廷,皇帝看後龍顏大悅,立刻讓人將菜譜發到了每個城鎮,務必讓百姓們人人都知曉還有一個不會讓他們餓死的辦法。
此消息一出,有效仿永安城由官員身先士卒吃蝗蟲引導百姓的,有從鄰縣聽到了消息大著膽子做第一人的,偶爾出現幾個堅決不吃蝗蟲的人,靠著抓捕蝗蟲換來的米粥也能溫飽度日。
有的城鎮甚至還在扼腕嘆息:他們之前放鴨子進田,把蝗蟲吃了不少。
蝗蟲是沒了,糧食也不多了。
只剩下幾百隻吃的肥肥胖胖的鴨子,面對著眼冒綠光的人們。
在各地官員的治理和蝗蟲菜的協助下,一場波及了中原一半地區的蝗災,就這樣轟轟烈烈的來了,悄無聲息的走了。
等百姓們有一天忽然發現他們捉不到蝗蟲的時候,才愕然發現,這個毀了他們莊稼的罪魁禍首,竟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對他們構不成威脅。
期間,京城那邊的簡府,終於給岑穎來信了。
當看到信上熟悉的字體時,岑穎終於如釋重負,一直壓在心裡的不安煙消雲散。
她將信按在胸口,良久,才發現自己已經泣不成聲。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事情處理完了,岑穎也隨著簡家的人馬回了京城。
此時已是六月上旬。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從饑民遍地的永安城回到繁華熱鬧的京城,岑穎一時竟有些恍惚。
她掀開帘子,看著外面熟悉的街道,深吸一口氣,心情大好。
簡家的大門近在眼前,簡夫人和秦姨站在門外正焦急的往這邊看,見到岑穎的馬車行過來頓時眼睛一亮,迎了上去。
滿滿一鍋被炸得金燦燦的蝗蟲。
眾人頓時譁然。
有位獨眼的老人指著蝗蟲道:「李大人,您莫不是想讓我們吃這個?」
李斌頷首,「我已經嘗過了,味道很好,永安城外這麼多蝗蟲,解決溫飽問題不在話下。」
「可,可再怎麼也不能吃蝗蟲啊!」老人顫抖著雙手,「若是蝗神大人知道怪罪下來了,我們可都難逃一死啊!」
聞言,原本已經被勾起饞蟲而蠢蠢欲動的百姓又猶豫起來。
李斌見狀,忙道:「諸位,你們看著我!」
他等著眾人齊齊看向他後,抓起一把蝗蟲便塞進了嘴裡,大口咀嚼後吞下肚中,這才對著傻眼的百姓道:
「我是第一個吃蝗蟲的,蝗神要怪罪也是怪罪我,你們不會有事的。」
說的大家又意動起來。
幾個年輕力壯的男人猛地一咬牙:「管他呢,吃了也是死,不吃也是死,還不如抱著肚子死!」
誰能肯定蝗神就一定會怪罪下來呢?
但他們若是再不吃飯的話,就真的要餓死了。
必死無疑與一線生機兩個選擇擺在眾人面前,要怎麼選擇還是很容易的。
有人帶頭,後面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百姓們蜂擁而上,抓起蝗蟲就往嘴裡塞,還生怕不夠吃,往身上所有能藏的地方放,看得官員們又是好笑又是心酸。
只有少數幾個老人家堅信蝗神的存在,看著涌動的人群卻也沒有出聲組織,只是剁了剁拐杖,無奈的嘆了聲氣。
若不是餓得不行,誰會冒著甘願冒犯神靈的危險去填飽肚子?
眼看著鍋中的蝗蟲就要全沒了,李斌忙示意隨行官兵將準備好的袋子拖到前面,大喊道:「別搶,這邊還有!」
等在場所有的蝗蟲都被吃完後,他們才意猶未盡的停下了動作。
李斌敲了敲鑼鼓。
百姓的目光齊刷刷的又聚集到他身上,這次望著他的眼神中多了抹火熱與期待。
李斌咳嗽一聲,大聲道:「各位,蝗蟲還有很多,大家不必爭搶。」
「從今天開始,你們捉到的蝗蟲都可以送到這裡來,我們會有大廚負責幫你們做好,當然,若是想自己回家做的,稍後過來領一份菜譜即可,而不願意吃蝗蟲的,一百隻蝗蟲換一碗米粥!」
這話一出,下面就有些心思活絡的在盤算著哪種最划算了。
李大人為了防止他們聽到蝗蟲換米粥的數量變少,就不願意再吃蝗蟲了,又添了一句道:「諸位,如何取捨我就不多說了,但我想提醒各位一句,這蝗蟲可是肉啊。」
肉!
對於已經把家中干肉和家禽都吃光的百姓來說,這個字有莫大的吸引力。
頓時,他們也不再糾結米粥了。
而捕捉的蝗蟲數量的減半,也使得百姓們想要吃上一碗粥更加簡單,不會再出現之前那死循環的一幕。
一箭雙鵰。
回到知府衙門中,李斌欣慰的捋著鬍鬚,望向站在一旁一直沉默的看著這一切的岑穎,忽然深深的向她行了一禮。
岑穎忙跳開錯愕道:「李大人您這是做什麼?」
「蝗災之局解開有望,全仰仗於郡主大人的計劃,這一拜,是李某代這天下百姓行的。」
「多謝郡主大人救命之恩。」
「多謝郡主大人救命之恩!」
數十位官員跟著一起行禮道。
岑穎能感覺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激,深深的看了一眼為首的李斌,承了這一禮。
「若不是有各位大人的鼎力相助,我這計劃也實現不了。」岑穎笑道。
的確,岑穎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小姐,就算她去和老百姓說蝗蟲可以吃,那些人也只會以為她是瘋子,根本不會相信她的話。
而李斌身為欽差大臣,來了這麼久又一直在為百姓尋找著救災之計,在百姓眼中是再讓他們信任不過的了。
說話間,幾個樸實農民裝扮的男子走了進來,衝著李斌抱了一拳:「大人!」
「嗯,事情辦的可順利?」
「回大人,百姓們現在都已經接受了蝗蟲能吃,眼下正結伴往城外田野趕去,說是要給自己再抓一頓晚飯呢!」
「好好好!」
最擔心的事情解決了,李斌不禁放聲大笑,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笑道:「今日多虧你們了,下去領賞吧。」
「謝大人!」
這幾人是李斌特地找官裝扮成老百姓混在人群中的託兒,目的自然是為了第一個站起來表示要嘗一下蝗蟲,有人帶頭,剩下的事情才能順理成章完成。
見事情基本解決了,岑穎和李斌告辭一聲,回了自家的粥鋪。
平日裡晌午時分鋪子裡的米粥基本已經布施完了,可今天居然還剩了些,鋪子前站著的也大多是些老弱病殘,都是沒有辦法捉住蝗蟲的人。
正常人雖有,但並不多。
岑穎不禁高興起來。
這樣看來,去城外捉蝗蟲的人只怕不在少數,等今天第一批人吃到自己捉的蝗蟲後,應該會帶動更多的人去城外。
長此以往下去,蝗蟲一定可以被全部消滅,再也構不成威脅。
到時候,做慣了田間捕獵者的蝗蟲,也要嘗嘗被別人捕獵的下場了。
想到這,岑穎開心的恨不得高歌一曲。
……
蝗蟲菜的菜譜很快就被李大人呈給了朝廷,皇帝看後龍顏大悅,立刻讓人將菜譜發到了每個城鎮,務必讓百姓們人人都知曉還有一個不會讓他們餓死的辦法。
此消息一出,有效仿永安城由官員身先士卒吃蝗蟲引導百姓的,有從鄰縣聽到了消息大著膽子做第一人的,偶爾出現幾個堅決不吃蝗蟲的人,靠著抓捕蝗蟲換來的米粥也能溫飽度日。
有的城鎮甚至還在扼腕嘆息:他們之前放鴨子進田,把蝗蟲吃了不少。
蝗蟲是沒了,糧食也不多了。
只剩下幾百隻吃的肥肥胖胖的鴨子,面對著眼冒綠光的人們。
在各地官員的治理和蝗蟲菜的協助下,一場波及了中原一半地區的蝗災,就這樣轟轟烈烈的來了,悄無聲息的走了。
等百姓們有一天忽然發現他們捉不到蝗蟲的時候,才愕然發現,這個毀了他們莊稼的罪魁禍首,竟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對他們構不成威脅。
期間,京城那邊的簡府,終於給岑穎來信了。
當看到信上熟悉的字體時,岑穎終於如釋重負,一直壓在心裡的不安煙消雲散。
她將信按在胸口,良久,才發現自己已經泣不成聲。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事情處理完了,岑穎也隨著簡家的人馬回了京城。
此時已是六月上旬。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從饑民遍地的永安城回到繁華熱鬧的京城,岑穎一時竟有些恍惚。
她掀開帘子,看著外面熟悉的街道,深吸一口氣,心情大好。
簡家的大門近在眼前,簡夫人和秦姨站在門外正焦急的往這邊看,見到岑穎的馬車行過來頓時眼睛一亮,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