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既然如此,宋寒衣為什麼要把那對父子帶回府邸去呢?
宋寒衣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將那對父子帶回府,總不可能是在低頭那一剎那,眼神交錯間看見他那雙漂亮的,霧蒙蒙的眼睛,就鬼使神差的決定了吧。
宋寒衣解下佩刀,隨手擱在桌上,她搓著臉頰自顧自的給自己找補,遇見案件,把重要證人保護起來也是尋常...吧?
這種想法在看見刀邊那一碗白粥的時候戛然而止了,府中儘是些五大三粗的建仆,保家護院不在話下,洗手做羹湯還是太為難她們了。
宋寒衣皺了皺眉,用指腹探了探碗沿,還是溫熱的,那個人也許剛離開不久。
他既不認識廚房裡那些珍惜名貴的食材,也不會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烹飪樣式,甚至連廚房裡那些千奇百怪的廚具都沒有見過,於是他只好踟躕著,小心翼翼又惴惴不安的算著她回府的時間,窮盡心思,也只能為她熬一碗白粥罷了。
宋寒衣端起碗,潔白的米粒被煮的香甜軟糯,糯糯米香衝破米粒表皮的桎梏,沁到她的鼻腔里。
她似乎已經很久沒吃過這種東西了,五年?還是十年?
宋寒衣面無表情的咽著粥,心想明日要去告訴他不必費這些小心思。
她將空碗擱到一邊,叫來僕役,指了指帶回來的食盒:「這裡面有些點心,你去送給那二人吧。」
結果第二天還是忘了說,也不知道他們吃沒吃那些點心,宋寒衣負刀而立,環抱雙臂,雖是不苟言笑,眼觀鼻鼻觀口口關心的站在殿前聽謝瑤卿有條不紊的安排,心思卻不知為何,飛到了家中去。
謝瑤卿見她出身,沉聲喚了她幾句:「宋寒衣,聽見朕說的了嗎?」
宋寒衣匆匆收回放空的目光,抬頭坦誠的看著謝瑤卿,搖了搖頭,謝瑤卿倒也沒說什麼,只以為她是近日戍守宮禁勞累,反倒開口寬慰了她幾句,
宋寒衣悄悄挪了挪腳跟,不敢跟謝瑤卿說實話。
謝瑤卿耐著性子,將方才的命令又仔細明了的同宋寒衣說了一遍:「朕方才已經同戶部諸人商議了,以後民間放貸收息須得由官府管控起來才是,戶部先拿出一部分銀子來,低息放給民間,民間若有想大規模放貸的,須得經過官府的首肯才行,以後一年一審,官府的人一定要下到民間去,監管那些子錢家,告訴她們,不管是利錢還是催收的手段,都得有規範、有法度,決不能再出現當日用武力脅迫良民的情況了。」
宋寒衣點了點頭,立刻問道:「若是定好了規矩,以後照辦便是,只是先前借了高利貸的那些人...」
她有些為難的看著謝瑤卿,謝瑤卿轉向另一邊,同戶部諸人商議起來,戶部的幾位官員各執一詞,久久不能決定,最後仍然是謝瑤卿一錘定音:「這兩天你們去翻翻以往的舊例,撥人到民間查探,定一個不傷民本的利息出來,以往借了錢的,利息低的,照舊按她們商量好的利息還,利息高的,就算請本錢,按照你們擬定的利息還。」
謝瑤卿說罷,眯著眼睛觀察底下眾說紛紜的幾位大臣,見有人背著她,小心翼翼的露出幾分不虞,謝瑤卿嗤笑一聲,乾淨利落的點出那個人的名字:「吳致荷,朕瞧你的模樣,似乎不太高興啊,怎麼,怨朕斷了你的財路?」
官員親眷私下放印子錢,謝瑤卿倒是早有耳聞,今日她索性把話說開,她眯著眼睛,有些陰惻惻的盯著那幾個她早有耳聞的官員,她拿起攤開在案頭的帳簿,劈頭蓋臉的扔在那幾個訥訥不敢言,像蝦米一樣弓著身子磕頭請罪的大臣身上,謝瑤卿冷笑起來:「朕倒是不知道,咱們大周對朝臣竟是這樣苛刻,每年幾百幾千兩的俸祿,莊戶上成千上萬的山貨糧食竟還養不活你們家裡那幾個人了,怎麼,你們後宅里那些小郎君是什麼一餐食一牛的夜叉嗎?還要勞累大房正室放印子錢養家?」
那幾個年歲已高的大臣們仍然是一副兩股戰戰,位居惶恐的模樣,謝瑤卿冷哼一聲,發出最後通牒:「你們自己的家事自己處理好,若你們處理不好,自有儀鸞司幫你們料理。」
謝瑤卿說著,微微轉頭看向宋寒衣,宋寒衣後背一緊,當即冷下臉來,虎視眈眈的盯著那幾個大臣,右手扶在刀柄之上,冷刃出鞘,發出一聲清脆長吟,她像一條伺機而動的巨蟒一樣,用潮濕冰冷的眼神上下打量著那些各懷心思的大臣們,某個年事已高的侍郎大人甚至被她盯得老臉一白,需要被內侍扶著才不至於頭朝下栽下去。
謝瑤卿見宋寒衣震懾住了這幾人,也不再多理會她們,只是又恩威並施,或拉或打的把她們申飭了一通,確定她們再無他言後才揮手放她們回去幹活。
謝瑤卿看向宋寒衣,將儀鸞司的任務囑咐給她:「這幾日儀鸞司盯緊一些,不要叫有心之人趁亂生事。」
宋寒衣自然知曉其中利害,無需謝瑤卿多言也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亦有謝瑤卿仔細說了自己的計劃,謝瑤卿一邊聽一邊頷首贊同,到最後,謝瑤卿卻忽的將話鋒一轉,問起了柳雲的事:「早晨時聽向晚說起,聽說你帶了下屬的遺眷回府,這倒不像你會做的事了。」
宋寒衣表情不變,卻覺得臉上早已長好的疤痕邊緣微微發燙,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道崎嶇可怖的疤痕,小聲回答謝瑤卿:「當時事發突然,我見他父子二人無處可去,才將他們帶回去的。」
謝瑤卿點了點頭,示意身後的內侍取出五十兩銀子來:「朕先前還見過曲三娘幾次,確實是個伶俐肯乾的人才,如今她為國捐軀留下孤兒寡夫,這些銀子你替朕給他,再告訴他,若他想為妻主守貞,朕也能賜牌坊給他,好叫他不受街坊冷眼欺凌。」
宋寒衣摸了摸鼻尖,守貞...嗎?
她沉聲應下:「是,我這就回去問問他。」
府里照舊是冷冷清清,不見人煙的樣子,跟隨她幾年的管家雖然忠誠能打,卻是個不愛說話的,見她進了門,也只是沉默的過來牽走的馬。跟隨謝瑤卿長年累月在外征戰的時候不覺,安定下來之後才發現這樣大的宅院,配上這樣冷清的模樣,實在有些寂寥。
宋寒衣默默嘆了一口氣,心道不若買幾隻貓兒雀兒什麼的,放在院子裡也熱鬧一些。
她懷裡還揣著謝瑤卿給柳雲的銀子,宋寒衣也不想耽擱太久,抬腳便去找那一對父子。
管家將這一對父子安排在朝東的一處院落里,宋寒衣素日既不追求物質享受,精神上也沒有什麼追求,整個唐國公的裝潢擺設與其他重臣的宅邸相比,就顯得有些寒素,尤其是這一對父子所居的,離她臥房較遠的清淨院落里。
宋寒衣一邊走,那些僅有的細碎的聲音也如流沙一樣飛快的消逝來,天地間寂靜得彷佛只剩下她一個人,宋寒衣不由得皺起眉來問管家:「怎麼把他們安排在這了?」
管家有些詫異的看著她:「大人喜靜,下人們都覺得他們有些吵鬧,所以將他們安排的離大人遠了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宋寒衣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將那對父子帶回府,總不可能是在低頭那一剎那,眼神交錯間看見他那雙漂亮的,霧蒙蒙的眼睛,就鬼使神差的決定了吧。
宋寒衣解下佩刀,隨手擱在桌上,她搓著臉頰自顧自的給自己找補,遇見案件,把重要證人保護起來也是尋常...吧?
這種想法在看見刀邊那一碗白粥的時候戛然而止了,府中儘是些五大三粗的建仆,保家護院不在話下,洗手做羹湯還是太為難她們了。
宋寒衣皺了皺眉,用指腹探了探碗沿,還是溫熱的,那個人也許剛離開不久。
他既不認識廚房裡那些珍惜名貴的食材,也不會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烹飪樣式,甚至連廚房裡那些千奇百怪的廚具都沒有見過,於是他只好踟躕著,小心翼翼又惴惴不安的算著她回府的時間,窮盡心思,也只能為她熬一碗白粥罷了。
宋寒衣端起碗,潔白的米粒被煮的香甜軟糯,糯糯米香衝破米粒表皮的桎梏,沁到她的鼻腔里。
她似乎已經很久沒吃過這種東西了,五年?還是十年?
宋寒衣面無表情的咽著粥,心想明日要去告訴他不必費這些小心思。
她將空碗擱到一邊,叫來僕役,指了指帶回來的食盒:「這裡面有些點心,你去送給那二人吧。」
結果第二天還是忘了說,也不知道他們吃沒吃那些點心,宋寒衣負刀而立,環抱雙臂,雖是不苟言笑,眼觀鼻鼻觀口口關心的站在殿前聽謝瑤卿有條不紊的安排,心思卻不知為何,飛到了家中去。
謝瑤卿見她出身,沉聲喚了她幾句:「宋寒衣,聽見朕說的了嗎?」
宋寒衣匆匆收回放空的目光,抬頭坦誠的看著謝瑤卿,搖了搖頭,謝瑤卿倒也沒說什麼,只以為她是近日戍守宮禁勞累,反倒開口寬慰了她幾句,
宋寒衣悄悄挪了挪腳跟,不敢跟謝瑤卿說實話。
謝瑤卿耐著性子,將方才的命令又仔細明了的同宋寒衣說了一遍:「朕方才已經同戶部諸人商議了,以後民間放貸收息須得由官府管控起來才是,戶部先拿出一部分銀子來,低息放給民間,民間若有想大規模放貸的,須得經過官府的首肯才行,以後一年一審,官府的人一定要下到民間去,監管那些子錢家,告訴她們,不管是利錢還是催收的手段,都得有規範、有法度,決不能再出現當日用武力脅迫良民的情況了。」
宋寒衣點了點頭,立刻問道:「若是定好了規矩,以後照辦便是,只是先前借了高利貸的那些人...」
她有些為難的看著謝瑤卿,謝瑤卿轉向另一邊,同戶部諸人商議起來,戶部的幾位官員各執一詞,久久不能決定,最後仍然是謝瑤卿一錘定音:「這兩天你們去翻翻以往的舊例,撥人到民間查探,定一個不傷民本的利息出來,以往借了錢的,利息低的,照舊按她們商量好的利息還,利息高的,就算請本錢,按照你們擬定的利息還。」
謝瑤卿說罷,眯著眼睛觀察底下眾說紛紜的幾位大臣,見有人背著她,小心翼翼的露出幾分不虞,謝瑤卿嗤笑一聲,乾淨利落的點出那個人的名字:「吳致荷,朕瞧你的模樣,似乎不太高興啊,怎麼,怨朕斷了你的財路?」
官員親眷私下放印子錢,謝瑤卿倒是早有耳聞,今日她索性把話說開,她眯著眼睛,有些陰惻惻的盯著那幾個她早有耳聞的官員,她拿起攤開在案頭的帳簿,劈頭蓋臉的扔在那幾個訥訥不敢言,像蝦米一樣弓著身子磕頭請罪的大臣身上,謝瑤卿冷笑起來:「朕倒是不知道,咱們大周對朝臣竟是這樣苛刻,每年幾百幾千兩的俸祿,莊戶上成千上萬的山貨糧食竟還養不活你們家裡那幾個人了,怎麼,你們後宅里那些小郎君是什麼一餐食一牛的夜叉嗎?還要勞累大房正室放印子錢養家?」
那幾個年歲已高的大臣們仍然是一副兩股戰戰,位居惶恐的模樣,謝瑤卿冷哼一聲,發出最後通牒:「你們自己的家事自己處理好,若你們處理不好,自有儀鸞司幫你們料理。」
謝瑤卿說著,微微轉頭看向宋寒衣,宋寒衣後背一緊,當即冷下臉來,虎視眈眈的盯著那幾個大臣,右手扶在刀柄之上,冷刃出鞘,發出一聲清脆長吟,她像一條伺機而動的巨蟒一樣,用潮濕冰冷的眼神上下打量著那些各懷心思的大臣們,某個年事已高的侍郎大人甚至被她盯得老臉一白,需要被內侍扶著才不至於頭朝下栽下去。
謝瑤卿見宋寒衣震懾住了這幾人,也不再多理會她們,只是又恩威並施,或拉或打的把她們申飭了一通,確定她們再無他言後才揮手放她們回去幹活。
謝瑤卿看向宋寒衣,將儀鸞司的任務囑咐給她:「這幾日儀鸞司盯緊一些,不要叫有心之人趁亂生事。」
宋寒衣自然知曉其中利害,無需謝瑤卿多言也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亦有謝瑤卿仔細說了自己的計劃,謝瑤卿一邊聽一邊頷首贊同,到最後,謝瑤卿卻忽的將話鋒一轉,問起了柳雲的事:「早晨時聽向晚說起,聽說你帶了下屬的遺眷回府,這倒不像你會做的事了。」
宋寒衣表情不變,卻覺得臉上早已長好的疤痕邊緣微微發燙,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道崎嶇可怖的疤痕,小聲回答謝瑤卿:「當時事發突然,我見他父子二人無處可去,才將他們帶回去的。」
謝瑤卿點了點頭,示意身後的內侍取出五十兩銀子來:「朕先前還見過曲三娘幾次,確實是個伶俐肯乾的人才,如今她為國捐軀留下孤兒寡夫,這些銀子你替朕給他,再告訴他,若他想為妻主守貞,朕也能賜牌坊給他,好叫他不受街坊冷眼欺凌。」
宋寒衣摸了摸鼻尖,守貞...嗎?
她沉聲應下:「是,我這就回去問問他。」
府里照舊是冷冷清清,不見人煙的樣子,跟隨她幾年的管家雖然忠誠能打,卻是個不愛說話的,見她進了門,也只是沉默的過來牽走的馬。跟隨謝瑤卿長年累月在外征戰的時候不覺,安定下來之後才發現這樣大的宅院,配上這樣冷清的模樣,實在有些寂寥。
宋寒衣默默嘆了一口氣,心道不若買幾隻貓兒雀兒什麼的,放在院子裡也熱鬧一些。
她懷裡還揣著謝瑤卿給柳雲的銀子,宋寒衣也不想耽擱太久,抬腳便去找那一對父子。
管家將這一對父子安排在朝東的一處院落里,宋寒衣素日既不追求物質享受,精神上也沒有什麼追求,整個唐國公的裝潢擺設與其他重臣的宅邸相比,就顯得有些寒素,尤其是這一對父子所居的,離她臥房較遠的清淨院落里。
宋寒衣一邊走,那些僅有的細碎的聲音也如流沙一樣飛快的消逝來,天地間寂靜得彷佛只剩下她一個人,宋寒衣不由得皺起眉來問管家:「怎麼把他們安排在這了?」
管家有些詫異的看著她:「大人喜靜,下人們都覺得他們有些吵鬧,所以將他們安排的離大人遠了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