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男醫們正要七嘴八舌的告訴向晚謝瑤卿陪他渡過了最艱難的產程,卻被謝瑤卿揮手制止了,謝瑤卿小心的摟著孩子,在他身側坐下,掖好襁褓,將小傢伙的臉露出來,讓她好好見一見自己的生父。
謝瑤卿不以為意道:「戰場上血腥氣難道不比這裡重?你是為朕生的孩子,為朕流的血,朕怎麼不能進來了?」
向晚並不和她爭論,滿心滿眼只有那個孩子,那一團小小的血肉,沖他露出一個甜美微笑的小糰子,竟是從他腹中生長出來的嗎?
向晚伸出手指,戳了戳她的臉頰,小傢伙並不排斥,反而很親近的捉著他的手蹭了蹭。
向晚高興得抓住謝瑤卿的手搖了搖,「陛下您瞧,她笑了!」
謝瑤卿笑著,「咱們孩子生下來便會笑,以後也會一直笑的。」
向晚逗著孩子笑了一會,歪著頭問謝瑤卿,「陛下給她取名字了嗎?」
謝瑤卿搓著手糾結半天,真正明白了什麼叫書到用時方恨少,她是讀過些兵書兵法,經史子集的,可她的辭藻文賦,恐怕是連尋常舉人都比不過的,如今向晚問起,只能搓著眉心,愁眉苦臉的沉思起來。
向晚回憶起來,謝瑤卿於詩賦上似乎不是很通,肚子裡似乎也沒有儲備什麼美好的字詞,他看著她為難的樣子,忍俊不禁的建議,「陛下若一時想不出大名來,先取個小字也是好的,左右有禮部的大臣們幫著陛下取名的。」
謝瑤卿忽然抬起頭來,堅定道:「明珠,就叫明珠吧。」
向晚低聲將這個名字重複了一遍,「明珠...」
謝瑤卿迫不及待同他解釋,「明珠...既是朕的明珠,也是你的明珠,更是大周的明珠...現在她是咱們的掌上明珠,以後...她是大周權力冠冕上最明亮,最璀璨的那顆明珠!」
向晚仍是笑著,只是有些不贊同的小聲反駁,「她才多大,未來能不能成才還不一定呢?陛下何必把話說的這麼滿?」
謝瑤卿揉著他臉,篤定道:「朕和你的孩子,不僅會成才,還一定能成大才!」
謝瑤卿猛的一拍大腿,開始為謝明珠的未來做起來妥帖的打算。
「朕要給她請最好的老師,那些躲在山裡不肯出來的大儒,釣了十幾年魚也該出來為大周貢獻貢獻了,還有王琴,正好年紀大了,該從戰場退下來安享晚年了,朕的孩子這麼聰慧,給她教還便宜她了呢...」
她比比劃劃的同向晚說著,向晚插不進嘴,只好無奈的看著她。
謝瑤卿囉囉嗦嗦說完一大堆自己的育兒思想,回過頭來卻發現向晚已經倚著床頭昏昏欲睡了,她笑著嘆了一口氣,輕手輕腳的為他披上輕薄錦被,將謝明珠從他懷裡抱出來,小心的交給一早就準備好的宮人,由經驗老道的宮人帶去餵奶的男子那。
宮人們像捧著稀世珍寶一樣將小公主抱了出去,裴瑛便繞過她們,撩開棉簾,大步進來,她將手指搭在向晚手腕上,側頭仔細感受著向晚的脈搏。
謝瑤卿緊張的看著她,「怎麼樣?可會留下什麼症狀?」
裴瑛笑著,「你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還能不相信我的醫術嗎?除了產後虛弱,沒什麼別的問題,體內的餘毒也隨著那些血肉排出來了。」她又不得不感慨,「怪不得她們都說人間帝王是天命之女,你這結契果不僅強健有活力,竟然還能救命解毒,真是不可思議。」
謝瑤卿呼出一口濁氣,輕聲道:「物以稀為貴,朕這二十餘年,只結了這一顆結契果,想來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結契果才能救向晚一命吧。」
裴瑛聳了聳肩,不知可否,只是又叫來向晚身邊貼身伺候的小太監,當著謝瑤卿的面,仔仔細細的說了許多月子裡需要當心的事,最後她看著謝瑤卿,強調道,「自然,最要緊的還是妻主要上心,再顯貴的人家,再康健的男子,若是妻主不上心,那也會落下許多病症的,還有那許多男子,因為產後身量走形被妻主厭惡,生出心疾抑鬱而終的。」
謝瑤卿用手指輕柔的蹭著向晚汗津津的臉頰,深情的盯著他沉靜的睡顏,她輕聲道:「朕已經讓他傷心過一次了,一次就夠了。」
裴瑛默默看了她們一會,似是感慨,「若泠君能給這樣的機會,我也一定不會再讓他傷心了。」
謝瑤卿抬眸看向她,裴瑛卻迅速的將話鋒一轉,「向晚雖然還康健,但封君的典儀你也不要著急,且讓向晚養幾個月身子,等孩子能離得了人再說旁的事。」
謝瑤卿自然明白,「朕曉得,而且朕覺得先前預想的封君大典還是寒酸了些,不如在城外選一處山明水秀的地方,修建封君的行宮和禮台,也好讓向晚出去放放風,散散心。」
裴瑛有些奇怪的看著她,「你到真捨得。」
如果她記得沒錯,這恐怕是謝瑤卿登基以來第一次大興土木,沒想到竟然是為了向晚。
謝瑤卿笑了笑,「朕殫精竭慮這一年,不就是為了能給向晚一個風風光光的封君大典嗎。」
天色已晚,金烏早已西斜,乾清宮還有堆成山的奏摺和軍報等著謝瑤卿處置,縱然她再不舍,也不得不依依不捨的再看一眼向晚,俯身在他額頭上落下輕柔的,蜻蜓點水一樣的一吻。
向晚今日用盡了力氣,這會睡得正沉,謝瑤卿招來向晚身邊的福康和福安,壓低聲音命令,「若鳳君醒來,必須第一時間通傳給朕。」
福康福安躬身稱是,謝瑤卿又叫住他們,「若鳳君缺了什麼,只管給內務府的人說,有朕的命令,你們要什麼內務府給什麼。」
她仔細囉嗦的叮囑丸完所有事,恨不得的把所有可能都事無巨細的準備好,月上中天時,她終於回到了乾清宮,捧起一封奏摺,卻無心看下去。
兩個內侍一個為她掌燈,一個為她研磨,見她一動不動的出身,便心有靈犀的停下手裡動作,靜靜等待謝瑤卿的命令。
謝瑤卿搓著衣角,問她們兩個,「你們說,向晚的封君大典,應該以誰為正使,以誰為副試,又該邀請哪些藩屬國前來觀禮呢?」
年長穩重的內侍並不急著回答,只是沉著的陳述著舊例,「歷來鳳君冊封,都是由宗人府的總管大臣為正使,禮部尚書為副使,請離得近的瀛洲、高麗等國的使者觀禮。」
謝瑤卿便搖了搖頭,不滿道:「如今宗人府的總管大臣應當是謝禮臣罷,先帝時理郡王的女兒,爵位不高,和朕隔了好幾層血緣不說,年歲也大了,去年年節時朕瞧著已經快站不起來了,這正使還是不要坐了,而且這宗人府的總管大臣...也是時候換一換了。」
「至於禮部尚書...不提也罷,一年年的只長年紀不長腦子,謝瓊卿在時是個隨風倒的牆頭草,如今局勢明了,又天天寫廢話來討好朕,她當副使...不好不好,她先把禮部尚書當明白再說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謝瑤卿不以為意道:「戰場上血腥氣難道不比這裡重?你是為朕生的孩子,為朕流的血,朕怎麼不能進來了?」
向晚並不和她爭論,滿心滿眼只有那個孩子,那一團小小的血肉,沖他露出一個甜美微笑的小糰子,竟是從他腹中生長出來的嗎?
向晚伸出手指,戳了戳她的臉頰,小傢伙並不排斥,反而很親近的捉著他的手蹭了蹭。
向晚高興得抓住謝瑤卿的手搖了搖,「陛下您瞧,她笑了!」
謝瑤卿笑著,「咱們孩子生下來便會笑,以後也會一直笑的。」
向晚逗著孩子笑了一會,歪著頭問謝瑤卿,「陛下給她取名字了嗎?」
謝瑤卿搓著手糾結半天,真正明白了什麼叫書到用時方恨少,她是讀過些兵書兵法,經史子集的,可她的辭藻文賦,恐怕是連尋常舉人都比不過的,如今向晚問起,只能搓著眉心,愁眉苦臉的沉思起來。
向晚回憶起來,謝瑤卿於詩賦上似乎不是很通,肚子裡似乎也沒有儲備什麼美好的字詞,他看著她為難的樣子,忍俊不禁的建議,「陛下若一時想不出大名來,先取個小字也是好的,左右有禮部的大臣們幫著陛下取名的。」
謝瑤卿忽然抬起頭來,堅定道:「明珠,就叫明珠吧。」
向晚低聲將這個名字重複了一遍,「明珠...」
謝瑤卿迫不及待同他解釋,「明珠...既是朕的明珠,也是你的明珠,更是大周的明珠...現在她是咱們的掌上明珠,以後...她是大周權力冠冕上最明亮,最璀璨的那顆明珠!」
向晚仍是笑著,只是有些不贊同的小聲反駁,「她才多大,未來能不能成才還不一定呢?陛下何必把話說的這麼滿?」
謝瑤卿揉著他臉,篤定道:「朕和你的孩子,不僅會成才,還一定能成大才!」
謝瑤卿猛的一拍大腿,開始為謝明珠的未來做起來妥帖的打算。
「朕要給她請最好的老師,那些躲在山裡不肯出來的大儒,釣了十幾年魚也該出來為大周貢獻貢獻了,還有王琴,正好年紀大了,該從戰場退下來安享晚年了,朕的孩子這麼聰慧,給她教還便宜她了呢...」
她比比劃劃的同向晚說著,向晚插不進嘴,只好無奈的看著她。
謝瑤卿囉囉嗦嗦說完一大堆自己的育兒思想,回過頭來卻發現向晚已經倚著床頭昏昏欲睡了,她笑著嘆了一口氣,輕手輕腳的為他披上輕薄錦被,將謝明珠從他懷裡抱出來,小心的交給一早就準備好的宮人,由經驗老道的宮人帶去餵奶的男子那。
宮人們像捧著稀世珍寶一樣將小公主抱了出去,裴瑛便繞過她們,撩開棉簾,大步進來,她將手指搭在向晚手腕上,側頭仔細感受著向晚的脈搏。
謝瑤卿緊張的看著她,「怎麼樣?可會留下什麼症狀?」
裴瑛笑著,「你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還能不相信我的醫術嗎?除了產後虛弱,沒什麼別的問題,體內的餘毒也隨著那些血肉排出來了。」她又不得不感慨,「怪不得她們都說人間帝王是天命之女,你這結契果不僅強健有活力,竟然還能救命解毒,真是不可思議。」
謝瑤卿呼出一口濁氣,輕聲道:「物以稀為貴,朕這二十餘年,只結了這一顆結契果,想來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結契果才能救向晚一命吧。」
裴瑛聳了聳肩,不知可否,只是又叫來向晚身邊貼身伺候的小太監,當著謝瑤卿的面,仔仔細細的說了許多月子裡需要當心的事,最後她看著謝瑤卿,強調道,「自然,最要緊的還是妻主要上心,再顯貴的人家,再康健的男子,若是妻主不上心,那也會落下許多病症的,還有那許多男子,因為產後身量走形被妻主厭惡,生出心疾抑鬱而終的。」
謝瑤卿用手指輕柔的蹭著向晚汗津津的臉頰,深情的盯著他沉靜的睡顏,她輕聲道:「朕已經讓他傷心過一次了,一次就夠了。」
裴瑛默默看了她們一會,似是感慨,「若泠君能給這樣的機會,我也一定不會再讓他傷心了。」
謝瑤卿抬眸看向她,裴瑛卻迅速的將話鋒一轉,「向晚雖然還康健,但封君的典儀你也不要著急,且讓向晚養幾個月身子,等孩子能離得了人再說旁的事。」
謝瑤卿自然明白,「朕曉得,而且朕覺得先前預想的封君大典還是寒酸了些,不如在城外選一處山明水秀的地方,修建封君的行宮和禮台,也好讓向晚出去放放風,散散心。」
裴瑛有些奇怪的看著她,「你到真捨得。」
如果她記得沒錯,這恐怕是謝瑤卿登基以來第一次大興土木,沒想到竟然是為了向晚。
謝瑤卿笑了笑,「朕殫精竭慮這一年,不就是為了能給向晚一個風風光光的封君大典嗎。」
天色已晚,金烏早已西斜,乾清宮還有堆成山的奏摺和軍報等著謝瑤卿處置,縱然她再不舍,也不得不依依不捨的再看一眼向晚,俯身在他額頭上落下輕柔的,蜻蜓點水一樣的一吻。
向晚今日用盡了力氣,這會睡得正沉,謝瑤卿招來向晚身邊的福康和福安,壓低聲音命令,「若鳳君醒來,必須第一時間通傳給朕。」
福康福安躬身稱是,謝瑤卿又叫住他們,「若鳳君缺了什麼,只管給內務府的人說,有朕的命令,你們要什麼內務府給什麼。」
她仔細囉嗦的叮囑丸完所有事,恨不得的把所有可能都事無巨細的準備好,月上中天時,她終於回到了乾清宮,捧起一封奏摺,卻無心看下去。
兩個內侍一個為她掌燈,一個為她研磨,見她一動不動的出身,便心有靈犀的停下手裡動作,靜靜等待謝瑤卿的命令。
謝瑤卿搓著衣角,問她們兩個,「你們說,向晚的封君大典,應該以誰為正使,以誰為副試,又該邀請哪些藩屬國前來觀禮呢?」
年長穩重的內侍並不急著回答,只是沉著的陳述著舊例,「歷來鳳君冊封,都是由宗人府的總管大臣為正使,禮部尚書為副使,請離得近的瀛洲、高麗等國的使者觀禮。」
謝瑤卿便搖了搖頭,不滿道:「如今宗人府的總管大臣應當是謝禮臣罷,先帝時理郡王的女兒,爵位不高,和朕隔了好幾層血緣不說,年歲也大了,去年年節時朕瞧著已經快站不起來了,這正使還是不要坐了,而且這宗人府的總管大臣...也是時候換一換了。」
「至於禮部尚書...不提也罷,一年年的只長年紀不長腦子,謝瓊卿在時是個隨風倒的牆頭草,如今局勢明了,又天天寫廢話來討好朕,她當副使...不好不好,她先把禮部尚書當明白再說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