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周默抱起雙臂,「喪屍人類確實沒有傳染性了。但城市裡的流浪動物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無症狀攜帶者。H病毒能感染實驗鼠,自然也能感染它們。」
「只要注意不被它們的唾液碰到傷口就行——你們兩個怎麼了?」
完蛋了。
我和安安對視一眼。
這下真的要完蛋了。
7
7月。
鄂市的冰雪已經完全消融。
春天曆經長途跋涉,終於後知後覺地降臨在這座北方小城。
加班加點工作了兩個月之後,抑制劑也終於通過了三期試驗。
接下來就差確定感染者的具體服藥方式。
傳統的口服法和注射法都不現實。
目前票數最多的是直升機播撒和人工降雨這類外服式療法。
少量多次。
起效慢、療程長。
但卻是最適合的選擇。
畢竟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些感染者都在靠著H病毒續命。
試驗成功後,汪教授大手一揮放了我們三天的假。
「真狠啊。這哪是研究室,明明是黑磚窯。」
孫寧頂著雞窩似的泡麵頭,將貼身衣物一股腦塞進包里。
最後的這幾周,他幾乎是住在研究室里了。
「我先溜了,小何姐。」他沖我揮揮手。
大家陸陸續續地離開。
很快,研究室內一個人也不剩。
我從抽屜里翻出畫板,走出小白樓。
今天是周六。
大街上人流如織。
我四處張望著,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寫生」地點。
卻在猝不及防間撞上一個寬闊的後背。
看著面前高高瘦瘦的背影,我不由得愣神片刻。
「對不起、對不起,你沒事吧?」
對方立即道歉。
「沒關係。」
我輕輕搖頭。
果然是認錯了。
也對……
那個傢伙怎麼可能出現在這裡呢……
也不知道他們兩個現在怎麼樣了……
許成沒有反應過來kk和貓哥的身份,自然也就沒有提醒他們要注意安全。
兩小隻當時雖流落在外,但總歸是要回家的。
現在只能寄希望於陳林的醫學素養了。
在一處長凳上坐下來。
我鋪開畫紙。
一邊塗塗抹抹,一邊回憶著這一年多來發生的事情。
學業失利,再加上研究所一系列的變故讓我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我曾服用過一段時間的阿米替林。
也找過心理醫生進行疏導治療。
但是效果甚微,催眠也沒有成功。
去年十月初,我下定決心去做了mect①。
這場手術讓我忘記了很多事情。
忘記了安安曾是我的主治醫師。
忘記了自己的服藥史。
也忘記了博士最後一年發生的一切。
只是迷迷糊糊地記得之前狀態不佳。
也就是從這開始,埋藏在潛意識裡的不安開始讓我頻繁做夢,也讓我時刻保持著危機感。
我常常問自己:一切是如何演變成現在這副樣子的?
我們又該怪罪於誰呢?
師兄,一個熱情似火的匈牙利人。
他告訴我們自己的名字寓意著「騎士之王」。
他熱愛這片土地,時常說z國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
根據後來的調查,他最後一次消費是在封城當天。
在宿舍樓下買了兩根烤腸和一瓶可樂後就下落不明。
至今生死未卜。
也許當初的「逃逸事件」他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但是我們真的要將整個世界的覆滅怪罪在他身上嗎?
怪罪在這個毛手毛腳、瞻不了前顧不了後的笨蛋身上嗎?
這個最有可能成為「罪魁禍首」的傢伙大概率已經變成了喪屍,還指望著我們來救他。
在跟著軍隊一路北上的時間裡,我們互相猜忌著。
究其原因,是我們潛意識地相信會有一個「始作俑者」。
會有一個人來承擔所有的過錯和罪責。
然而直到最後我們才發現,這個人竟根本不存在。
我們甚至沒有一個可以用來怨恨和宣洩悲憤的具體的人。
沒有謠言和隱瞞。
有關疫情發生地的爆料——完全正確。
有關醫院外科的爆料——完全正確。
有關停水和封城的提醒——完全正確。
有關工作人員衝突的闢謠——完全正確。
從時間上來說,這時還遠沒有到發病期。
他們真的只是由於感染後的暴躁而大打出手。
群眾的混亂也皆是身不由己。
那些和防疫人員拉拉扯扯的居民。
那些不服從命令私自外出的居民。
甚至是那伙砸門討水的居民。
病毒逐漸入侵中樞神經的過程,也是人逐漸喪失自我約束的過程。
其造成的種種動盪不該由他們買單。
政府的措施同樣無可挑剔。
利落封城,嚴格管控。
在對傳播機制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幾乎做到了能做的極限。
就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很多決定都非常正確。
更不要說可歌可泣的「單向救援」和足以載入史冊的「犧牲式駐留」。
除去開頭那個不可控的失誤之外,每個人都在拼盡全力試圖力挽狂瀾。
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不可更正。
無法逆轉。
所有人的努力加在一起還抵消不了一個小小的錯誤。
這聽上去荒謬又可怕。
因為……我們無法要求自己不犯錯誤啊。
可能是一次實驗動物的逃逸。
可能是失手打翻的一管試劑。
可能是誤刪的一份文件。
也可能是一個小小的計算失誤。
在師兄離開實驗台的短短一分鐘裡,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已然倒下。
但在當時,沒人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人類社會已經在冗長時間裡積累起了無數的錯誤。
而我們至今無法預判哪個會是致命的,而哪個不是。
比起一次精準的核打擊、比起炮火連天的戰爭、比起反社會人格的蓄意報復……這無疑要可怕得多。
因為所有的打擊、戰爭與報復都是精心策劃與反覆權衡的結果。
一切因人類而起的紛爭,必然也會終止於人類自己手中。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就算看上去再動盪的局面實則都不曾徹底失控過。
但是,我們如何能要求自己不犯錯呢?
①:MECT是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也叫改良電休克治療,常用於重度抑鬱症的治療,在治療後可以短暫地抹去記憶。對大多數患者來說,記憶問題通常會在治療結束後的幾個月內得到改善和恢復。
第13節 歸來
1
一個用力,鉛筆筆尖在畫紙上折斷。
我嘆了口氣。打開背包準備換一支新的。
忽然聽到有人在喊我的名字。
「小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只要注意不被它們的唾液碰到傷口就行——你們兩個怎麼了?」
完蛋了。
我和安安對視一眼。
這下真的要完蛋了。
7
7月。
鄂市的冰雪已經完全消融。
春天曆經長途跋涉,終於後知後覺地降臨在這座北方小城。
加班加點工作了兩個月之後,抑制劑也終於通過了三期試驗。
接下來就差確定感染者的具體服藥方式。
傳統的口服法和注射法都不現實。
目前票數最多的是直升機播撒和人工降雨這類外服式療法。
少量多次。
起效慢、療程長。
但卻是最適合的選擇。
畢竟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些感染者都在靠著H病毒續命。
試驗成功後,汪教授大手一揮放了我們三天的假。
「真狠啊。這哪是研究室,明明是黑磚窯。」
孫寧頂著雞窩似的泡麵頭,將貼身衣物一股腦塞進包里。
最後的這幾周,他幾乎是住在研究室里了。
「我先溜了,小何姐。」他沖我揮揮手。
大家陸陸續續地離開。
很快,研究室內一個人也不剩。
我從抽屜里翻出畫板,走出小白樓。
今天是周六。
大街上人流如織。
我四處張望著,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寫生」地點。
卻在猝不及防間撞上一個寬闊的後背。
看著面前高高瘦瘦的背影,我不由得愣神片刻。
「對不起、對不起,你沒事吧?」
對方立即道歉。
「沒關係。」
我輕輕搖頭。
果然是認錯了。
也對……
那個傢伙怎麼可能出現在這裡呢……
也不知道他們兩個現在怎麼樣了……
許成沒有反應過來kk和貓哥的身份,自然也就沒有提醒他們要注意安全。
兩小隻當時雖流落在外,但總歸是要回家的。
現在只能寄希望於陳林的醫學素養了。
在一處長凳上坐下來。
我鋪開畫紙。
一邊塗塗抹抹,一邊回憶著這一年多來發生的事情。
學業失利,再加上研究所一系列的變故讓我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我曾服用過一段時間的阿米替林。
也找過心理醫生進行疏導治療。
但是效果甚微,催眠也沒有成功。
去年十月初,我下定決心去做了mect①。
這場手術讓我忘記了很多事情。
忘記了安安曾是我的主治醫師。
忘記了自己的服藥史。
也忘記了博士最後一年發生的一切。
只是迷迷糊糊地記得之前狀態不佳。
也就是從這開始,埋藏在潛意識裡的不安開始讓我頻繁做夢,也讓我時刻保持著危機感。
我常常問自己:一切是如何演變成現在這副樣子的?
我們又該怪罪於誰呢?
師兄,一個熱情似火的匈牙利人。
他告訴我們自己的名字寓意著「騎士之王」。
他熱愛這片土地,時常說z國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
根據後來的調查,他最後一次消費是在封城當天。
在宿舍樓下買了兩根烤腸和一瓶可樂後就下落不明。
至今生死未卜。
也許當初的「逃逸事件」他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但是我們真的要將整個世界的覆滅怪罪在他身上嗎?
怪罪在這個毛手毛腳、瞻不了前顧不了後的笨蛋身上嗎?
這個最有可能成為「罪魁禍首」的傢伙大概率已經變成了喪屍,還指望著我們來救他。
在跟著軍隊一路北上的時間裡,我們互相猜忌著。
究其原因,是我們潛意識地相信會有一個「始作俑者」。
會有一個人來承擔所有的過錯和罪責。
然而直到最後我們才發現,這個人竟根本不存在。
我們甚至沒有一個可以用來怨恨和宣洩悲憤的具體的人。
沒有謠言和隱瞞。
有關疫情發生地的爆料——完全正確。
有關醫院外科的爆料——完全正確。
有關停水和封城的提醒——完全正確。
有關工作人員衝突的闢謠——完全正確。
從時間上來說,這時還遠沒有到發病期。
他們真的只是由於感染後的暴躁而大打出手。
群眾的混亂也皆是身不由己。
那些和防疫人員拉拉扯扯的居民。
那些不服從命令私自外出的居民。
甚至是那伙砸門討水的居民。
病毒逐漸入侵中樞神經的過程,也是人逐漸喪失自我約束的過程。
其造成的種種動盪不該由他們買單。
政府的措施同樣無可挑剔。
利落封城,嚴格管控。
在對傳播機制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幾乎做到了能做的極限。
就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很多決定都非常正確。
更不要說可歌可泣的「單向救援」和足以載入史冊的「犧牲式駐留」。
除去開頭那個不可控的失誤之外,每個人都在拼盡全力試圖力挽狂瀾。
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不可更正。
無法逆轉。
所有人的努力加在一起還抵消不了一個小小的錯誤。
這聽上去荒謬又可怕。
因為……我們無法要求自己不犯錯誤啊。
可能是一次實驗動物的逃逸。
可能是失手打翻的一管試劑。
可能是誤刪的一份文件。
也可能是一個小小的計算失誤。
在師兄離開實驗台的短短一分鐘裡,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已然倒下。
但在當時,沒人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人類社會已經在冗長時間裡積累起了無數的錯誤。
而我們至今無法預判哪個會是致命的,而哪個不是。
比起一次精準的核打擊、比起炮火連天的戰爭、比起反社會人格的蓄意報復……這無疑要可怕得多。
因為所有的打擊、戰爭與報復都是精心策劃與反覆權衡的結果。
一切因人類而起的紛爭,必然也會終止於人類自己手中。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就算看上去再動盪的局面實則都不曾徹底失控過。
但是,我們如何能要求自己不犯錯呢?
①:MECT是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也叫改良電休克治療,常用於重度抑鬱症的治療,在治療後可以短暫地抹去記憶。對大多數患者來說,記憶問題通常會在治療結束後的幾個月內得到改善和恢復。
第13節 歸來
1
一個用力,鉛筆筆尖在畫紙上折斷。
我嘆了口氣。打開背包準備換一支新的。
忽然聽到有人在喊我的名字。
「小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