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快三十了,姐。」黎昀提醒道。
錢姐擺擺手,「老娘快五十了!你倆在我眼裡都是小伙子,」她沒忍住又往時恪那看,「真會挑啊你,上哪兒給人拐回來的。」
黎昀聳聳肩,大言不慚道:「我命好。」
錢姐往上提了提袖套,說:「行!你小子。」她攤開菜單,「待會兒別跟我拉拉扯扯啊,這頓飯必須我請,你看看帶小時吃點兒啥,隨便點!」
「我們都行,您這兒沒有不好吃的。」黎昀笑著說,「不耽誤您做生意吧。」
「不耽誤!添個灶的事兒。」錢姐擺擺手,「你倆要真不挑,我就看著上了啊。」
「欸。」時恪應道,「謝謝您。」
錢姐邁出去的腿又停了,回頭說:「別客氣!敞開吃啊。」
後院和餐廳一牆之隔,擋去杯盤碰撞的聲音,這裡安靜許多,還能看見牆外探進來的梧桐葉。
時恪釋放出忍了半天的好奇心,問道:「你以前什麼狀態啊?」
「沒外人的時候,跟你去年春天的狀態差不多。」黎昀笑著說,「錢姐的餐廳在這開了十年了,我在這實習的時候才開業不久。」
「她是北方人,性格直,有次打了烊我一個人待在後院哭了會兒,大概是各種情緒積累到一起了吧,錢姐回來取鑰匙,被她發現了。」
時恪都能想像出來,就算是二十出頭的黎昀一定也是紅著眼圈,卻不肯流下眼淚。他看了看四周,問:「就在這兒嗎?」
「嗯。」黎昀衝著牆根兒揚起下巴,「就那兒。」
順著看過去,時恪翻開包,拿出拍立得裝上相紙,起身走過去,蹲下,估摸著位置留了個空,歪著頭給自己拍了張照。
黎昀撐著下巴,饒有興趣地問:「紀念我哭啊?」
「嗯。紀念你哭。」時恪回位置坐下,相片被黎昀拿過去甩了甩。
成像慢慢變得清晰,黎昀說:「給我留的空?」
時恪伸手招了招,拿回相片,他叼著筆蓋,落筆精準,三兩下速寫出一個哭泣小人兒,而時恪就蹲在小人兒邊上,頭碰著頭。
吹乾墨漬,時恪將它舉在黎昀面前說:「現在你不是一個人了。」
夜色漸漸低垂,吹來一片葉從時恪的指尖擦過去。
黎昀怔了怔,小心地拿過它,隔著一張薄薄的相紙,紛紛歲月在掌心重合,二十歲的黎昀和二十歲的時恪見面了。
他不想把事情想得太悲觀,有些遺憾可能就是為了相遇而準備的,而與時恪相遇,大抵是一種命運的必然。
相片最終被時恪收進了手帳本,這頓飯也吃得熨貼。臨走前黎昀在桌子底下壓了錢,和錢姐打了聲招呼,兩人轉道去散步消食。
下一站是博古斯學院,走出地鐵,隔著兩條街就看見遠處高聳的城堡建築。只不過時間有些晚,他們沒待太久,特意逛了幾個黎昀以前常去的位置。
路過中央花園時,時恪一眼就在歷屆優秀學員牆上找到穿著西裝的黎昀。
「這會兒多大?」時恪問。
黎昀:「二十二?」
時恪拍下照片,一邊甩著一邊說:「沒什麼變化呢,就是笑得很官方。」
「就當你在誇我了?」黎昀說。
時恪用食指抵住黎昀的嘴角往上輕推,「前半句是。」又在他的眼梢點了點,「但這裡有笑意的時候才是真的笑。」
黎昀聽話地彎起眉眼,眸子裡映著他,心臟在搖曳的目光中被填補。
回了酒店,倒時差還得費點功夫,兩人躺著說了半天話。
黎昀從學校課程講到實習經歷,往常純靠想像的畫面終於有了實際參考,時恪一點點聽著,不知不覺中思緒越飄越遠。
身邊的呼吸淺了,黎昀看著他越眨越低的眼睫,嘴角不自覺上揚,擦著耳尖輕聲說了句「晚安」。
天氣預報說這兩日有雨,時恪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陽台看外頭的天,老天爺挺給面子,大太陽。
昨天逛街的時候,看見GG牌到處都張貼著海報。黎昀給他翻譯了下,說是大後天要舉行煙花會,和他們的旅程時間剛好能卡上,而且活動點離酒店不遠,在陽台就能看見。
「往年也就國慶節和跨年的時候放,」黎昀擦淨手,擠了潤膚露抹在時恪臉上揉勻,抹完剩下那點兒黎昀便搽自己脖子,「這次咱們趕上電影藝術節了。」
「足不出戶看煙花……」時恪挺開心,不用人擠人,超絕觀景位,「不對。你是不是提前調查過,踩著點兒來的吧。」
「隨便看了眼。」黎昀說,「我定了酒館,等跟Leno吃完飯,回酒店再歇一會兒差不多煙花會就開始了。」
Leno暫時結束了為期半年的木工學徒生涯,又在烏城多待了兩個月,前段時間才回里昂。他們通過電話,簡單約了頓飯。
今天的行程是去富維耶聖母大教堂和里昂美術館,乘坐纜車上了山頂,已經被它華麗的塔樓震撼,教科書上的平面圖躍然眼前,有種不真切的虛幻感。
時恪轉身俯瞰里昂全景,滿目都是綿延古樸的紅頂建築,直讓人起雞皮疙瘩。
不過黎昀說,他也是第一次來,以前常在學校和餐廳之間往返,除去假期間的獨自旅遊,去過最多的地方可能是菜市場。
這會兒過了彌撒的時間,兩人逛完出來,找了家咖啡廳歇息。時恪認真地整理起自己的手帳本,掏出隨身水彩盒畫下風景,黎昀便安靜看著。
美術館外排起長龍,他們跟著隊伍蹭進去,時恪租了兩個導覽耳機。
黎昀說:「不該是時老師給我講講嗎?」
「那你還是聽它講吧。」時恪將耳機遞給他,「我只能講講畫面結構,美術史不行,差點掛科。」
黎昀笑著說:「那就講畫面。」
時恪看他一眼,對方已經擺好洗耳恭聽的模樣,他清清嗓子,從手邊的歐律狄刻雕塑開始說。
原本以為黎昀只是哄著他好玩,對於非藝術專業的人來說,這些內容可能多少有點無聊,沒想到對方卻聽得很認真。
逛完雕塑區,時恪在上樓的時候突然開了口:「其實,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就有點兒手癢……想畫。」
第一次聽小孩兒說對自己的初見印象,黎昀挑起眉梢,「好啊。什麼時候有空給我畫一張,我的榮幸。」
第108章 番外一(下)
時恪以前以為悶在屋子裡, 藏在黑暗中才叫安全。
他討厭喧鬧的人潮,這些東西會讓他記起幼時不平靜的生活,深陷動盪, 所以從未向世界邁出腳步。
譬如與甲方溝通很難,和陌生人成為朋友很難, 承認被拋棄、直面自我很難。
他習慣用想像模擬未知,而只有真正向外走去, 才發現沒有那麼可怕。
方案打回來了那就再改。
社交就是情緒的平等交換, 任何人都有掀桌的權利。
構建自我認知從正視自身價值開始。
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出發。去看看索恩河畔的火燒雲能將天幕灼出斑斕的洞;特雷爾廣場的燈光將噴泉染得如夢似幻;大道的梧桐葉能搖晃出一整個秋天的旋律。
生活有千萬種模式可以探索。有光有影, 有晴有雨。人間滋味就是這麼來的。
錢姐擺擺手,「老娘快五十了!你倆在我眼裡都是小伙子,」她沒忍住又往時恪那看,「真會挑啊你,上哪兒給人拐回來的。」
黎昀聳聳肩,大言不慚道:「我命好。」
錢姐往上提了提袖套,說:「行!你小子。」她攤開菜單,「待會兒別跟我拉拉扯扯啊,這頓飯必須我請,你看看帶小時吃點兒啥,隨便點!」
「我們都行,您這兒沒有不好吃的。」黎昀笑著說,「不耽誤您做生意吧。」
「不耽誤!添個灶的事兒。」錢姐擺擺手,「你倆要真不挑,我就看著上了啊。」
「欸。」時恪應道,「謝謝您。」
錢姐邁出去的腿又停了,回頭說:「別客氣!敞開吃啊。」
後院和餐廳一牆之隔,擋去杯盤碰撞的聲音,這裡安靜許多,還能看見牆外探進來的梧桐葉。
時恪釋放出忍了半天的好奇心,問道:「你以前什麼狀態啊?」
「沒外人的時候,跟你去年春天的狀態差不多。」黎昀笑著說,「錢姐的餐廳在這開了十年了,我在這實習的時候才開業不久。」
「她是北方人,性格直,有次打了烊我一個人待在後院哭了會兒,大概是各種情緒積累到一起了吧,錢姐回來取鑰匙,被她發現了。」
時恪都能想像出來,就算是二十出頭的黎昀一定也是紅著眼圈,卻不肯流下眼淚。他看了看四周,問:「就在這兒嗎?」
「嗯。」黎昀衝著牆根兒揚起下巴,「就那兒。」
順著看過去,時恪翻開包,拿出拍立得裝上相紙,起身走過去,蹲下,估摸著位置留了個空,歪著頭給自己拍了張照。
黎昀撐著下巴,饒有興趣地問:「紀念我哭啊?」
「嗯。紀念你哭。」時恪回位置坐下,相片被黎昀拿過去甩了甩。
成像慢慢變得清晰,黎昀說:「給我留的空?」
時恪伸手招了招,拿回相片,他叼著筆蓋,落筆精準,三兩下速寫出一個哭泣小人兒,而時恪就蹲在小人兒邊上,頭碰著頭。
吹乾墨漬,時恪將它舉在黎昀面前說:「現在你不是一個人了。」
夜色漸漸低垂,吹來一片葉從時恪的指尖擦過去。
黎昀怔了怔,小心地拿過它,隔著一張薄薄的相紙,紛紛歲月在掌心重合,二十歲的黎昀和二十歲的時恪見面了。
他不想把事情想得太悲觀,有些遺憾可能就是為了相遇而準備的,而與時恪相遇,大抵是一種命運的必然。
相片最終被時恪收進了手帳本,這頓飯也吃得熨貼。臨走前黎昀在桌子底下壓了錢,和錢姐打了聲招呼,兩人轉道去散步消食。
下一站是博古斯學院,走出地鐵,隔著兩條街就看見遠處高聳的城堡建築。只不過時間有些晚,他們沒待太久,特意逛了幾個黎昀以前常去的位置。
路過中央花園時,時恪一眼就在歷屆優秀學員牆上找到穿著西裝的黎昀。
「這會兒多大?」時恪問。
黎昀:「二十二?」
時恪拍下照片,一邊甩著一邊說:「沒什麼變化呢,就是笑得很官方。」
「就當你在誇我了?」黎昀說。
時恪用食指抵住黎昀的嘴角往上輕推,「前半句是。」又在他的眼梢點了點,「但這裡有笑意的時候才是真的笑。」
黎昀聽話地彎起眉眼,眸子裡映著他,心臟在搖曳的目光中被填補。
回了酒店,倒時差還得費點功夫,兩人躺著說了半天話。
黎昀從學校課程講到實習經歷,往常純靠想像的畫面終於有了實際參考,時恪一點點聽著,不知不覺中思緒越飄越遠。
身邊的呼吸淺了,黎昀看著他越眨越低的眼睫,嘴角不自覺上揚,擦著耳尖輕聲說了句「晚安」。
天氣預報說這兩日有雨,時恪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陽台看外頭的天,老天爺挺給面子,大太陽。
昨天逛街的時候,看見GG牌到處都張貼著海報。黎昀給他翻譯了下,說是大後天要舉行煙花會,和他們的旅程時間剛好能卡上,而且活動點離酒店不遠,在陽台就能看見。
「往年也就國慶節和跨年的時候放,」黎昀擦淨手,擠了潤膚露抹在時恪臉上揉勻,抹完剩下那點兒黎昀便搽自己脖子,「這次咱們趕上電影藝術節了。」
「足不出戶看煙花……」時恪挺開心,不用人擠人,超絕觀景位,「不對。你是不是提前調查過,踩著點兒來的吧。」
「隨便看了眼。」黎昀說,「我定了酒館,等跟Leno吃完飯,回酒店再歇一會兒差不多煙花會就開始了。」
Leno暫時結束了為期半年的木工學徒生涯,又在烏城多待了兩個月,前段時間才回里昂。他們通過電話,簡單約了頓飯。
今天的行程是去富維耶聖母大教堂和里昂美術館,乘坐纜車上了山頂,已經被它華麗的塔樓震撼,教科書上的平面圖躍然眼前,有種不真切的虛幻感。
時恪轉身俯瞰里昂全景,滿目都是綿延古樸的紅頂建築,直讓人起雞皮疙瘩。
不過黎昀說,他也是第一次來,以前常在學校和餐廳之間往返,除去假期間的獨自旅遊,去過最多的地方可能是菜市場。
這會兒過了彌撒的時間,兩人逛完出來,找了家咖啡廳歇息。時恪認真地整理起自己的手帳本,掏出隨身水彩盒畫下風景,黎昀便安靜看著。
美術館外排起長龍,他們跟著隊伍蹭進去,時恪租了兩個導覽耳機。
黎昀說:「不該是時老師給我講講嗎?」
「那你還是聽它講吧。」時恪將耳機遞給他,「我只能講講畫面結構,美術史不行,差點掛科。」
黎昀笑著說:「那就講畫面。」
時恪看他一眼,對方已經擺好洗耳恭聽的模樣,他清清嗓子,從手邊的歐律狄刻雕塑開始說。
原本以為黎昀只是哄著他好玩,對於非藝術專業的人來說,這些內容可能多少有點無聊,沒想到對方卻聽得很認真。
逛完雕塑區,時恪在上樓的時候突然開了口:「其實,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就有點兒手癢……想畫。」
第一次聽小孩兒說對自己的初見印象,黎昀挑起眉梢,「好啊。什麼時候有空給我畫一張,我的榮幸。」
第108章 番外一(下)
時恪以前以為悶在屋子裡, 藏在黑暗中才叫安全。
他討厭喧鬧的人潮,這些東西會讓他記起幼時不平靜的生活,深陷動盪, 所以從未向世界邁出腳步。
譬如與甲方溝通很難,和陌生人成為朋友很難, 承認被拋棄、直面自我很難。
他習慣用想像模擬未知,而只有真正向外走去, 才發現沒有那麼可怕。
方案打回來了那就再改。
社交就是情緒的平等交換, 任何人都有掀桌的權利。
構建自我認知從正視自身價值開始。
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出發。去看看索恩河畔的火燒雲能將天幕灼出斑斕的洞;特雷爾廣場的燈光將噴泉染得如夢似幻;大道的梧桐葉能搖晃出一整個秋天的旋律。
生活有千萬種模式可以探索。有光有影, 有晴有雨。人間滋味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