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給蟠兒捐官。
都說民不與官斗,若蟠兒身上真有了官銜,家中的產業就算不能完好無損地留下,至少可以養活他後半輩子,不至於被他敗光。
但等他終於打通各種關係,有了機會給薛蟠捐一個七品龍禁尉的官職時,朝廷突然頒布法令,允許了女子讀書和做官。
薛蒙當即將目光放在了女兒寶釵身上。
原本他就為寶釵生為女兒身,一番聰明才智只能困在後宅讓人扼腕嘆息。甚至因為薛蟠在旁對比,薛蒙更是對女兒的資質傷懷。他甚至覺得寶釵生為男子,不但可以保住薛家,還能帶著薛家更進一步。
如今朝廷開恩,薛蒙走南闖北思想開放,都不曾猶豫片刻,便將原本打算捐給薛蟠的官職落到了自己頭上——
寶釵生為女子為官不用想就足夠困難,若是再頂著個商人身份,豈不是堪比龍潭虎穴?
若是自己有了官身,女兒以後的路也會好走一些。
甚至為了說出去好聽,薛蒙原本打算的七品龍禁尉都換成了五品戶部主事。
為此薛蒙幾乎耗盡大半身家,還舉家遷往京城。
誰知道後來女兒竟被薛王氏教得有些迂了,就算有著不輸給男子的才學心性,竟也只想著嫁入高門,享受所謂的潑天富貴。
這麼些年,薛蒙說也說了勸也勸了,卻怎麼也沒辦法讓寶釵改變心意。
如今兒媳進門,還是個有上進心的,怎麼也能讓寶釵動心吧?
——
甄英蓮眉目清秀,相貌不俗,一身氣質更是溫婉知性,讓人看了就無法忘記。這也是薛蟠在見過面後,為了成功將人娶回家,甚至答應了甄士隱“年過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要求的原因。
雖然薛蟠並非自此後就和甄英蓮一生一世一雙人了,但至少,他絕沒有將外頭那些亂七八糟的情人帶回家,對家中丫鬟也從未碰過。
勉強算是做到了對甄士隱的要求。
只是英蓮聰慧,成婚不過三月便察覺到了薛蟠對自己態度冷淡下來,而且從他時常夜不歸宿的行為來看,大致也能明白他在外有了其他女人。
好在甄士隱在她成親之前,便將這樁婚事的優劣都告訴了她,讓她做好了心理準備,不至於為此失落太久。
反倒是薛蟠的妹妹寶釵對哥哥的行為頗不贊同,只是她對禮教規矩十分看重,薛蟠又是男子,天生就有三妻四妾的權利,她又是妹妹,實在不好開口指責。
但因為擔心嫂子傷心難過,寶釵還是來了兄嫂的院子,準備安慰她。
只是她來了,卻只看到甄英蓮認真地坐在窗前用功苦讀,似乎哥哥薛蟠的花心濫情並未在她心上留下任何印記。
寶釵頓了頓,徑直進了書房。
英蓮聽到聲音抬頭:“寶釵妹妹,你怎麼來了?”
寶釵張了張嘴,卻說不出安慰的話。因為甄英蓮怎麼看,都不像是需要安慰的樣子。
“嫂嫂,你、你就不傷心嗎?”
若是以往,寶釵定是說不出這般戳人心窩的話,她做事一向面面俱到,絕不會讓人覺得難受。
英蓮愣了下,笑著道:“我如今日子比在家中也不差什麼,錦衣玉食,僕婢環繞,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算有些不足,也不值得為此傷心。”
“你喜歡的事,就是科舉嗎?”寶釵想到母親的諄諄教導,又想起父親的旁敲側擊,整個人都有些糊塗。
英蓮愣了下,搖頭:“我只是對詩詞歌賦感興趣。”
她頓了頓,又道,“不過老爺似乎希望我考一個功名回來?我對此也不抗拒,所以想著考個舉人什麼的,倒也不錯。”
何況甄英蓮也能看出自己的夫君並不中用,若能考個功名回來,以後這家也能有個倚仗。
寶釵眼眸閃了閃,心中轉過萬千思緒,許多問題涌到嘴邊,讓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問問甄英蓮。但她性格內斂,到底不曾真的問出口。
再回到屋子,寶釵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控制不住地去想女子科舉一事。
母親說的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寶釵眼神迷茫,腦海不停閃過父親與嫂嫂的話。
而最後讓寶釵下定決心的,卻是黛玉連中六元,成了史上第一位女狀元。
當時她整個人思緒混亂,母親從小的教導與父親的勸誡互相拉扯,讓她找不到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所以乾脆坐上馬車去了賈致的院子。
相比較薛姨媽,賈致這位義母思想更開闊,許多事情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賈致不曾直白地告訴寶釵你應該怎樣做,或是怎樣做才是最好。
她直接拿自己做例子,希望寶釵能從中悟到自己想告訴她的道理:“我作為國公府的庶女,從出生即享受了常人一輩子都可能無法享受的錦衣玉食,之後更是嫁給晉陽侯做填房,成了超品侯夫人。你說,我這一輩子可算榮華富貴?可算得上做了人上人?”
寶釵連連點頭:“義母自然算得上人上人。”
賈致卻笑了起來:“可我這一生,卻是直到晉陽侯爵位被廢後,才順心起來。我有時候甚至覺得,若是能生在尋常人家,反倒更好。”
寶釵斂眸,似乎有所動容,但賈致卻能看出她的不以為意。
都說民不與官斗,若蟠兒身上真有了官銜,家中的產業就算不能完好無損地留下,至少可以養活他後半輩子,不至於被他敗光。
但等他終於打通各種關係,有了機會給薛蟠捐一個七品龍禁尉的官職時,朝廷突然頒布法令,允許了女子讀書和做官。
薛蒙當即將目光放在了女兒寶釵身上。
原本他就為寶釵生為女兒身,一番聰明才智只能困在後宅讓人扼腕嘆息。甚至因為薛蟠在旁對比,薛蒙更是對女兒的資質傷懷。他甚至覺得寶釵生為男子,不但可以保住薛家,還能帶著薛家更進一步。
如今朝廷開恩,薛蒙走南闖北思想開放,都不曾猶豫片刻,便將原本打算捐給薛蟠的官職落到了自己頭上——
寶釵生為女子為官不用想就足夠困難,若是再頂著個商人身份,豈不是堪比龍潭虎穴?
若是自己有了官身,女兒以後的路也會好走一些。
甚至為了說出去好聽,薛蒙原本打算的七品龍禁尉都換成了五品戶部主事。
為此薛蒙幾乎耗盡大半身家,還舉家遷往京城。
誰知道後來女兒竟被薛王氏教得有些迂了,就算有著不輸給男子的才學心性,竟也只想著嫁入高門,享受所謂的潑天富貴。
這麼些年,薛蒙說也說了勸也勸了,卻怎麼也沒辦法讓寶釵改變心意。
如今兒媳進門,還是個有上進心的,怎麼也能讓寶釵動心吧?
——
甄英蓮眉目清秀,相貌不俗,一身氣質更是溫婉知性,讓人看了就無法忘記。這也是薛蟠在見過面後,為了成功將人娶回家,甚至答應了甄士隱“年過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要求的原因。
雖然薛蟠並非自此後就和甄英蓮一生一世一雙人了,但至少,他絕沒有將外頭那些亂七八糟的情人帶回家,對家中丫鬟也從未碰過。
勉強算是做到了對甄士隱的要求。
只是英蓮聰慧,成婚不過三月便察覺到了薛蟠對自己態度冷淡下來,而且從他時常夜不歸宿的行為來看,大致也能明白他在外有了其他女人。
好在甄士隱在她成親之前,便將這樁婚事的優劣都告訴了她,讓她做好了心理準備,不至於為此失落太久。
反倒是薛蟠的妹妹寶釵對哥哥的行為頗不贊同,只是她對禮教規矩十分看重,薛蟠又是男子,天生就有三妻四妾的權利,她又是妹妹,實在不好開口指責。
但因為擔心嫂子傷心難過,寶釵還是來了兄嫂的院子,準備安慰她。
只是她來了,卻只看到甄英蓮認真地坐在窗前用功苦讀,似乎哥哥薛蟠的花心濫情並未在她心上留下任何印記。
寶釵頓了頓,徑直進了書房。
英蓮聽到聲音抬頭:“寶釵妹妹,你怎麼來了?”
寶釵張了張嘴,卻說不出安慰的話。因為甄英蓮怎麼看,都不像是需要安慰的樣子。
“嫂嫂,你、你就不傷心嗎?”
若是以往,寶釵定是說不出這般戳人心窩的話,她做事一向面面俱到,絕不會讓人覺得難受。
英蓮愣了下,笑著道:“我如今日子比在家中也不差什麼,錦衣玉食,僕婢環繞,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算有些不足,也不值得為此傷心。”
“你喜歡的事,就是科舉嗎?”寶釵想到母親的諄諄教導,又想起父親的旁敲側擊,整個人都有些糊塗。
英蓮愣了下,搖頭:“我只是對詩詞歌賦感興趣。”
她頓了頓,又道,“不過老爺似乎希望我考一個功名回來?我對此也不抗拒,所以想著考個舉人什麼的,倒也不錯。”
何況甄英蓮也能看出自己的夫君並不中用,若能考個功名回來,以後這家也能有個倚仗。
寶釵眼眸閃了閃,心中轉過萬千思緒,許多問題涌到嘴邊,讓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問問甄英蓮。但她性格內斂,到底不曾真的問出口。
再回到屋子,寶釵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控制不住地去想女子科舉一事。
母親說的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寶釵眼神迷茫,腦海不停閃過父親與嫂嫂的話。
而最後讓寶釵下定決心的,卻是黛玉連中六元,成了史上第一位女狀元。
當時她整個人思緒混亂,母親從小的教導與父親的勸誡互相拉扯,讓她找不到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所以乾脆坐上馬車去了賈致的院子。
相比較薛姨媽,賈致這位義母思想更開闊,許多事情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賈致不曾直白地告訴寶釵你應該怎樣做,或是怎樣做才是最好。
她直接拿自己做例子,希望寶釵能從中悟到自己想告訴她的道理:“我作為國公府的庶女,從出生即享受了常人一輩子都可能無法享受的錦衣玉食,之後更是嫁給晉陽侯做填房,成了超品侯夫人。你說,我這一輩子可算榮華富貴?可算得上做了人上人?”
寶釵連連點頭:“義母自然算得上人上人。”
賈致卻笑了起來:“可我這一生,卻是直到晉陽侯爵位被廢後,才順心起來。我有時候甚至覺得,若是能生在尋常人家,反倒更好。”
寶釵斂眸,似乎有所動容,但賈致卻能看出她的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