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讓孩子們自己玩去嘛。」這是周羨之的原話,可惜他們沒有這個機會,姜皖要受正統三堂會審,關於姜族一事,南派已審查清楚,她觸犯了道規,這件事誰都不好干預。
姜皖靜靜地站在佛像底下,臉上依舊掛著從容的笑容,輕聲說道:「我這也算是自首吧,能不能從輕處罰?」
那審判人正是左賀的師父永建,他以公正著稱,毫不講情面。
姜皖的手上沾染了八十八條人命,然而念及事出有因,經過眾弟子的求情,永建最終判了姜皖在山上修行祈福五十年,且五十年間不得下山,這已然是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
那審判人正是左賀的師父永建,他可謂是公正不啊,毫不講情面。
但姜皖又怎會將寶貴的光陰留在這片土地上呢?她果斷拒絕了這個選項。
如此一來,若她想重新做人,便只能求得神仙寬恕,在天黑之前爬上那三千石階,登上戒律山的山頂。
她還需要承受五十三道鞭刑,這已經是通融後的條件。
姜皖毫不猶豫地應允了,她虔誠地跪在佛像前,不認錯,只受罰。
永建師父行刑,他手裡拿著用於教化的藤鞭。
陳鶴年站在身旁,替她數著鞭子。
永建師父一鞭鞭落下,姜皖的後背瞬間皮開肉綻,衣服破了,布料和後背的傷口攪在一起,血滲了出來,她緊緊咬住牙關,硬是一聲痛呼都沒有發出。
姜皖的臉上布滿汗水,那冷風呼嘯著她單薄的身體,臉色越發蒼白,嘴唇也沒了顏色。
陳鶴年緊皺著眉頭,一直看著鞭刑結束。
姜皖的身體沒有上一世強健,雙腿跪久了而有些脫力,幾番嘗試都無法站起身來。她只要一動,便會扯痛身上的傷口,隨後,她抬起頭,望向高處的石階,緩緩挪動身體,朝著那裡艱難地爬去。
「我背她上去。」陳鶴年開口。
「不可。」永建師父回絕。
陳鶴年頓時一聲冷笑:「有何不可?」他凌厲的目光毫不客氣地刺過去,「我是她的血親,她的哥哥,她若想重獲新生,我自有道理幫她護她也只有我有資格這樣做。」
他眉眼寧靜,卻飽含怒氣,「神仙若不通情理,便不配坐在廟中,享受人供奉的香火。」
永建師父啞口無言,退讓一步。
陳鶴年已經走過去,他扶起姜皖的胳膊,將她架在自己的背上,於林跟在他的身旁,共撐一把傘。
左賀叫著弟子帶著醫藥先一步在山峰上等著。
姜皖的重量壓在他的身上,沉甸甸的,他記得,在姜皖六歲以後,他就沒有抱過,背過她了。
古時候的親情也需止乎於禮,實在可悲。
陳鶴年踏上台階,他走得快,只擔心他慢一步,姜皖便多疼一次。
姜皖的頭靠在他的肩膀上,問他:「為什麼,要幫我?」
陳鶴年聽見了她的聲音,回答:「因為你是我的妹妹。」
姜皖卻哽咽著說:「我不是那個會在你懷裡哭的姜皖。」
「我知道。」陳鶴年說:「我也不只是那個姜鶴年,但我們身上依然流著一樣的血,我們的父親曾是姜武王,母親是陳王后。」
姜皖咬緊牙關,她哭了,眼淚砸在了陳鶴年的肩膀上,這是她此生第一次哭泣,她記起了姜朝的一切,她記得自己曾在戰場上的疼痛與暢快,同樣目睹親兄的屍首卻無能為力,她的抱負實現了,卻失去了最重要的人。
阿兄!
那聲呼喊,再無人回應她。
她的骨灰灑在荒山野嶺,她的魂魄因怨恨殘留劍中。
姜皖的眼淚流進了她的嘴裡,苦澀發鹹的滋味讓她喚出思念已久的聲音:「阿兄。」
陳鶴年應了:「我在。」
姜皖痛聲道:「我遲了,我也輸了。」
「是我晚了。」陳鶴年輕輕喘著氣,「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
太子姜鶴年也並非料事如神,他本以為將昭平公主送去邊疆,於林回京奪取王位,便能保昭平公主一世平安,可他沒有料到,公主回京,羊入虎口。
姜鶴年就那樣看著,他一手帶大的孩子自刎在眼前,從咿呀學語開始,奶娘牽著她的手帶到他的身邊,她學會走路時半摔著倒進了他的懷裡,奶娘說,他們身上留著一樣的血,是皇宮裡最尊貴的小主人。
姜鶴年為她梳過髮髻,習書時,她會安靜地趴在他膝下入睡。
東宮是個很冷清的地方,他總是能聽見哭聲,在半夜時傳進他的耳畔,引他出東宮的殿門,他分不清人和鬼,而這個孩子尖銳的哭聲能把他來回現實,她聲音是清脆的,和鈴鐺一樣,眼睛是明亮的,也是母后留給他的最後一份思念。
刨開姜鶴年的身體,你會瞧見裡頭住著兩個鮮活的小人。
可惜啊,他算錯了,他小看了於林和昭平公主對他的愛,所以到頭來,三人都未能得償所願。
姜皖抬起頭,這白石頭堆成的台階,和東宮殿前的玉階一樣。
她死了,割開脖子的時候是疼的。
而現在,陳鶴年背著她,她看見了要落下的太陽。
她重生了。
她在痛苦中擠出微笑。
姜皖閉上眼,在黑夜到達之前,陳鶴年背著她登上了山頂。
「我們到了。」陳鶴年的聲音輕了,他的胸膛起伏著:「你會自由的。」
左賀帶著人立即將姜皖從陳鶴年背上扶下來,為她清理傷口。
額頭的汗水都滴進了陳鶴年的眼睛裡,他直接卸了力氣,腳一軟,直挺挺倒下,他不會摔在地上,他倒在了於林的懷裡。
陳鶴年知道,他會被接住的。
「我也找到你了。」於林眼睛直勾勾地看過來,洶湧的厲色沒有藏住他眼底的心痛,他抱著陳鶴年,箍緊他,將他死死地攬入自己的身下,再難割捨。
第81章 歸去 陳鶴年見他放下碗,問:「滋味如……
夜幕已經降臨了, 無論是血的顏色,還是朝霞的艷紅,通通都藏進了無邊無際的黑色里, 擾人的,沉在人心裡的怨恨與失望也消失了。
失落疲憊的人影邁著步子朝前走,受過傷的人被背著,抱著,手拉著手誰也沒有落下,他們就這樣走著,咧咧嘴高興地笑著,畢竟曙光總會再現的,那時, 就只有溫暖了——
沒有壞事發生。
姜皖在屋子裡養傷,左賀的師姐會定時來替她換藥,她們早都聽說了她的故事,便日日抽空來與她作伴,她們誇讚她的勇敢,感嘆人世的悲哀,欣賞她,贈予她最好的傷藥,姜皖不再有血腥的過去, 一切重新開始。
陳鶴年有時會去看山中的弟子操練,看過這裡的學堂, 他最常去飯堂後面的池塘冬釣,三個人再帶加上一個皇帝,拿把椅子就坐在湖邊甩魚線。
只有陳鶴年在認真釣魚,那魚上鉤的極快, 持續久了,他懷疑是那隻安靜的鬼在作祟,眼睛瞥過去,魚兒上鉤的速度就變慢了。
池塘是食堂廚子飯師父的,他們把魚釣上來不能吃,就只干一件事,抓住誰就扒掉誰的一片鱗,放生了繼續釣,如此往復,結果眼見的,有些魚身上的鱗片越來越少,傻魚根本不長記性。
姜皖靜靜地站在佛像底下,臉上依舊掛著從容的笑容,輕聲說道:「我這也算是自首吧,能不能從輕處罰?」
那審判人正是左賀的師父永建,他以公正著稱,毫不講情面。
姜皖的手上沾染了八十八條人命,然而念及事出有因,經過眾弟子的求情,永建最終判了姜皖在山上修行祈福五十年,且五十年間不得下山,這已然是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
那審判人正是左賀的師父永建,他可謂是公正不啊,毫不講情面。
但姜皖又怎會將寶貴的光陰留在這片土地上呢?她果斷拒絕了這個選項。
如此一來,若她想重新做人,便只能求得神仙寬恕,在天黑之前爬上那三千石階,登上戒律山的山頂。
她還需要承受五十三道鞭刑,這已經是通融後的條件。
姜皖毫不猶豫地應允了,她虔誠地跪在佛像前,不認錯,只受罰。
永建師父行刑,他手裡拿著用於教化的藤鞭。
陳鶴年站在身旁,替她數著鞭子。
永建師父一鞭鞭落下,姜皖的後背瞬間皮開肉綻,衣服破了,布料和後背的傷口攪在一起,血滲了出來,她緊緊咬住牙關,硬是一聲痛呼都沒有發出。
姜皖的臉上布滿汗水,那冷風呼嘯著她單薄的身體,臉色越發蒼白,嘴唇也沒了顏色。
陳鶴年緊皺著眉頭,一直看著鞭刑結束。
姜皖的身體沒有上一世強健,雙腿跪久了而有些脫力,幾番嘗試都無法站起身來。她只要一動,便會扯痛身上的傷口,隨後,她抬起頭,望向高處的石階,緩緩挪動身體,朝著那裡艱難地爬去。
「我背她上去。」陳鶴年開口。
「不可。」永建師父回絕。
陳鶴年頓時一聲冷笑:「有何不可?」他凌厲的目光毫不客氣地刺過去,「我是她的血親,她的哥哥,她若想重獲新生,我自有道理幫她護她也只有我有資格這樣做。」
他眉眼寧靜,卻飽含怒氣,「神仙若不通情理,便不配坐在廟中,享受人供奉的香火。」
永建師父啞口無言,退讓一步。
陳鶴年已經走過去,他扶起姜皖的胳膊,將她架在自己的背上,於林跟在他的身旁,共撐一把傘。
左賀叫著弟子帶著醫藥先一步在山峰上等著。
姜皖的重量壓在他的身上,沉甸甸的,他記得,在姜皖六歲以後,他就沒有抱過,背過她了。
古時候的親情也需止乎於禮,實在可悲。
陳鶴年踏上台階,他走得快,只擔心他慢一步,姜皖便多疼一次。
姜皖的頭靠在他的肩膀上,問他:「為什麼,要幫我?」
陳鶴年聽見了她的聲音,回答:「因為你是我的妹妹。」
姜皖卻哽咽著說:「我不是那個會在你懷裡哭的姜皖。」
「我知道。」陳鶴年說:「我也不只是那個姜鶴年,但我們身上依然流著一樣的血,我們的父親曾是姜武王,母親是陳王后。」
姜皖咬緊牙關,她哭了,眼淚砸在了陳鶴年的肩膀上,這是她此生第一次哭泣,她記起了姜朝的一切,她記得自己曾在戰場上的疼痛與暢快,同樣目睹親兄的屍首卻無能為力,她的抱負實現了,卻失去了最重要的人。
阿兄!
那聲呼喊,再無人回應她。
她的骨灰灑在荒山野嶺,她的魂魄因怨恨殘留劍中。
姜皖的眼淚流進了她的嘴裡,苦澀發鹹的滋味讓她喚出思念已久的聲音:「阿兄。」
陳鶴年應了:「我在。」
姜皖痛聲道:「我遲了,我也輸了。」
「是我晚了。」陳鶴年輕輕喘著氣,「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
太子姜鶴年也並非料事如神,他本以為將昭平公主送去邊疆,於林回京奪取王位,便能保昭平公主一世平安,可他沒有料到,公主回京,羊入虎口。
姜鶴年就那樣看著,他一手帶大的孩子自刎在眼前,從咿呀學語開始,奶娘牽著她的手帶到他的身邊,她學會走路時半摔著倒進了他的懷裡,奶娘說,他們身上留著一樣的血,是皇宮裡最尊貴的小主人。
姜鶴年為她梳過髮髻,習書時,她會安靜地趴在他膝下入睡。
東宮是個很冷清的地方,他總是能聽見哭聲,在半夜時傳進他的耳畔,引他出東宮的殿門,他分不清人和鬼,而這個孩子尖銳的哭聲能把他來回現實,她聲音是清脆的,和鈴鐺一樣,眼睛是明亮的,也是母后留給他的最後一份思念。
刨開姜鶴年的身體,你會瞧見裡頭住著兩個鮮活的小人。
可惜啊,他算錯了,他小看了於林和昭平公主對他的愛,所以到頭來,三人都未能得償所願。
姜皖抬起頭,這白石頭堆成的台階,和東宮殿前的玉階一樣。
她死了,割開脖子的時候是疼的。
而現在,陳鶴年背著她,她看見了要落下的太陽。
她重生了。
她在痛苦中擠出微笑。
姜皖閉上眼,在黑夜到達之前,陳鶴年背著她登上了山頂。
「我們到了。」陳鶴年的聲音輕了,他的胸膛起伏著:「你會自由的。」
左賀帶著人立即將姜皖從陳鶴年背上扶下來,為她清理傷口。
額頭的汗水都滴進了陳鶴年的眼睛裡,他直接卸了力氣,腳一軟,直挺挺倒下,他不會摔在地上,他倒在了於林的懷裡。
陳鶴年知道,他會被接住的。
「我也找到你了。」於林眼睛直勾勾地看過來,洶湧的厲色沒有藏住他眼底的心痛,他抱著陳鶴年,箍緊他,將他死死地攬入自己的身下,再難割捨。
第81章 歸去 陳鶴年見他放下碗,問:「滋味如……
夜幕已經降臨了, 無論是血的顏色,還是朝霞的艷紅,通通都藏進了無邊無際的黑色里, 擾人的,沉在人心裡的怨恨與失望也消失了。
失落疲憊的人影邁著步子朝前走,受過傷的人被背著,抱著,手拉著手誰也沒有落下,他們就這樣走著,咧咧嘴高興地笑著,畢竟曙光總會再現的,那時, 就只有溫暖了——
沒有壞事發生。
姜皖在屋子裡養傷,左賀的師姐會定時來替她換藥,她們早都聽說了她的故事,便日日抽空來與她作伴,她們誇讚她的勇敢,感嘆人世的悲哀,欣賞她,贈予她最好的傷藥,姜皖不再有血腥的過去, 一切重新開始。
陳鶴年有時會去看山中的弟子操練,看過這裡的學堂, 他最常去飯堂後面的池塘冬釣,三個人再帶加上一個皇帝,拿把椅子就坐在湖邊甩魚線。
只有陳鶴年在認真釣魚,那魚上鉤的極快, 持續久了,他懷疑是那隻安靜的鬼在作祟,眼睛瞥過去,魚兒上鉤的速度就變慢了。
池塘是食堂廚子飯師父的,他們把魚釣上來不能吃,就只干一件事,抓住誰就扒掉誰的一片鱗,放生了繼續釣,如此往復,結果眼見的,有些魚身上的鱗片越來越少,傻魚根本不長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