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宮人隨意議論此事,就算傳進了皇帝的耳中,他也未曾發怒, 王上似乎並不在乎那些流言,而碧華始終認為, 她侍奉的皇帝是這世上最英勇最仁慈的王。
每當深夜時,她會去東宮續燈,輕輕一抬頭就能看見院中檐下的一個孤零零的黑影,王上總會坐在那個位置, 他身旁還會擺著一副長命鎖和一把鋒利可怕的劍。
她知道那代表著什麼,太子姜鶴年生於姜武朝元年,他出生時王后就為其打造了一副長命鎖,上面刻著鶴年二字,而昭平公主是個馬上公主,她生前有一柄厲害的霸王劍——
碧華每次都是輕輕地走過,續上燈火就退去院門外,她不敢驚擾了王上,什麼聲音都不敢發出,她就在旁等著,站在門邊遠遠地看著。
而王上,只靜靜地凝望著院落的一角,那由紅磚砌成的高牆,在沉沉的夜色之下,竟也黯然失色,東宮只有夜風的聲音,那抹身影沉甸甸的,像座大山立在那裡亘古不變。
她曾聽宮裡的老人說,東宮院中曾種了一顆桃樹,花開之際,先太子格外喜愛。
可現在,那裡什麼也沒有,王上素不喜奢靡,故而其帝王居所,竟是清冷而又空蕩,毫無尋常帝王宮室之奢華氣象。
他就一直那樣看著,不同於他面對宮人時的威嚴凌厲。
不知是在看什麼?
也許是沉下來的天,也許是宮牆上的磚瓦,日復一日。
什麼樣的東西能入帝王眼中,那樣久?
只有此時,他才會褪去帝王衣冠,像個常人,他黝黑的眼睛化作了一片深邃而神秘的迷霧。
王上恐懼先太子,常被夢魘驚醒,深陷過往記憶,難以適從。
碧華不認同這些話,若王上懼怕先太子,又為何要夜夜回到此地?
在他的眼睛裡,投下天上的月影時,那閃過的一抹情緒,是什麼?
可惜帝王的心思,她看不懂,也不敢窺探。
今日也是如此,碧華在門口等了許久,直到她困了,竟然靠著門欄睡了過去。
再醒來時已經是卯時,皇帝該起身上朝了。
她趕忙爬起來,整理了自己的衣衫,前去殿中想服侍王上更衣,她小心翼翼踏上殿前台階,忽覺腳下濕滑,低下頭一瞧,頓時吸進口冷氣,那地面上分明是一攤液體,初看像是水,可仔細看,那水色暗紅,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腥味,竟是血。
「王上!」碧華慌忙地推開殿門,瞬間就被殿中的情況嚇破了膽,她尖叫出聲。
殿中燭火已滅,鮮紅的血蔓延至大門,姜武文王躺在血泊中,月亮走了,只有透過窗欞灑落的微弱光線,儘管暗淡,也能瞧見他冷峻蒼白的臉龐。
姜武文王緊闔雙眼,他也許躺了很久,胸膛已無起伏,已然危矣。
碧華衝出去呼喚宮人,她慌了神,還未衝出東宮就被門口穿著官袍的人攔住,如今的御史大夫陳良大人出現在東宮門前,她跪在宮門口,驚懼間抽噎泣淚,卻看見一具鐵棺材抬了進去,她這才知道,在百姓和樂,盛世太平之際,姜武文王棄姜朝而去了。
。
左將軍是提著酒壺來的,但他已不再飲酒,他易夢,夢醒之際便是從幻想中抽離的痛苦,心中太苦,太澀,不如一直疼痛著,至少能體會到活著的滋味。
於林處理朝政日夜不休,總是逼得舊傷復發,卻又不讓醫官近身診治,他穿著一身玄衣,滲出了血也不過是沉了塊布料,旁人不可察。
他儘管仍和從前一樣高大,威嚴,但他的面龐消瘦了。
「王上喚我前來,所為何事?」左將軍問。
二人身在內殿中,君臣仿佛交心而談。
於林道:「我要去辦一件事,姜朝將立新帝。」
左將軍大驚,雙目圓睜,他倉皇間跪下,勸道:「王上萬萬不可!就算是為先太子,也斷不能以王上安危作賭!」
「我做的還不夠多麼?」於林移下目光,問他,見左將軍沉默,帝王大怒,吼道:「我可有半分對不起姜朝對不起百姓?!」
左將軍俯首,搖頭。
於林走近,立在將軍身前,片刻中他平復語氣,搭上左將軍的臂腕,將其扶起。
他說:「那個孩子雖有些懦弱,但能明辨是非,有你管理軍部,王陳兩氏謀事勸諫,也可保一世太平。」
「我為姜朝奉獻半生,也該讓它為我做些什麼了,我已與陳公商定,他願助我,左卿,你呢?」
左將軍甚少近距離面聖,他曾以為這曾經英勇的主帥,如今的帝王是巍峨的大山不會倒下,可當他看清於林青黑的眼底,仿佛已經抽去了生機,他意識到,王上真的累了。
目睹英雄隕落是一件憾事,左將軍頹然,「王上聖明,臣無話可說。」他朝於林磕了頭:「臣,願恭送王上!只要臣在一日,定護姜朝太平!」
於林不再多言,未飲酒水卻酒醉,他長笑著,而後,君臣兩別。
趙陰陽留下的學術中說,人死後,三魂會兵分三路,一入地府,二守舊土,三居墳墓,可姜鶴年屍身至今未果,姜禮又於冷宮不翼而飛,如此詭異行徑,只怕姜鶴年仍被玄術所連累。
於林豈能見他漂泊在外,變成孤魂野鬼?
他曾想招魂,派人招回趙陰陽的弟子,可招魂法陣全然失敗。
唯有一法,以鮮血祭之,讓人與鬼魂結契。
他盼著這個法子已久,日日記掛,只待那宗室子弟習慣朝堂,他便可以身上的重擔託付出去。
五年,他做這皇帝已有五年。
皇命非他所願,他不能再等下去。
一夜,於林用刀割開了自己手腕,疼痛讓他雙目清醒,他按照趙陰陽留下的秘術,用血於東宮殿中畫符陣,在紙人身上寫上了姜鶴年的性命和生辰八字,於長窗兩側掛上招魂幡。
一切備好,他搖響鈴鐺。
魂歸來兮——
蠟燭照亮了整個宮殿,他跪坐在地上,在鈴聲搖過時,張開蒼白的嘴唇,念道:「姜鶴年,我於林要與你結下生死契!你可應允——!」
聲止,只見殿中掛起一陣狂風,將陣中央的紙人吹上了房梁。
於林死死盯著,見未得鬼魂回應,他又悲又怒,指天喊道:「你本該等著我,那個位置本來由你來坐!而不是我!」
他粗重喘息,手指顫抖著,含著一抹決絕又期盼著,他不知該望向何處,只能憤恨地吼出來:
「姜鶴年,你好狠的心吶!」
「你逼著我坐上那個位子!你甚至不給我坦白的機會!」他緊咬著牙,几案上失敗的畫像全都飄到了地上,那一張張被塗毀的面孔,是他已經模糊的記憶,肌肉在肩膀攪動,他強撐著身體,腦袋在被冷風呼嘯著一陣嗡鳴。
他抬起頭,赤紅著眼:「你聽見了麼,求你……姜鶴年,我求你了……」
他咬破嘴唇,舌尖嘗到了血腥的滋味。
陣印中心的白紙被血液浸濕,那紙面上再次出現姜鶴年的字跡。
這紅色的大字勒住了他的心臟。
那是鮮紅的,刺目的。
——允。
於林像從馬上墜落,他拋出去的心落在了實處,他開始大笑,像個瘋子,契成,最明顯的是他手指上多出的一根紅線,如此清晰,如此牢固。
每當深夜時,她會去東宮續燈,輕輕一抬頭就能看見院中檐下的一個孤零零的黑影,王上總會坐在那個位置, 他身旁還會擺著一副長命鎖和一把鋒利可怕的劍。
她知道那代表著什麼,太子姜鶴年生於姜武朝元年,他出生時王后就為其打造了一副長命鎖,上面刻著鶴年二字,而昭平公主是個馬上公主,她生前有一柄厲害的霸王劍——
碧華每次都是輕輕地走過,續上燈火就退去院門外,她不敢驚擾了王上,什麼聲音都不敢發出,她就在旁等著,站在門邊遠遠地看著。
而王上,只靜靜地凝望著院落的一角,那由紅磚砌成的高牆,在沉沉的夜色之下,竟也黯然失色,東宮只有夜風的聲音,那抹身影沉甸甸的,像座大山立在那裡亘古不變。
她曾聽宮裡的老人說,東宮院中曾種了一顆桃樹,花開之際,先太子格外喜愛。
可現在,那裡什麼也沒有,王上素不喜奢靡,故而其帝王居所,竟是清冷而又空蕩,毫無尋常帝王宮室之奢華氣象。
他就一直那樣看著,不同於他面對宮人時的威嚴凌厲。
不知是在看什麼?
也許是沉下來的天,也許是宮牆上的磚瓦,日復一日。
什麼樣的東西能入帝王眼中,那樣久?
只有此時,他才會褪去帝王衣冠,像個常人,他黝黑的眼睛化作了一片深邃而神秘的迷霧。
王上恐懼先太子,常被夢魘驚醒,深陷過往記憶,難以適從。
碧華不認同這些話,若王上懼怕先太子,又為何要夜夜回到此地?
在他的眼睛裡,投下天上的月影時,那閃過的一抹情緒,是什麼?
可惜帝王的心思,她看不懂,也不敢窺探。
今日也是如此,碧華在門口等了許久,直到她困了,竟然靠著門欄睡了過去。
再醒來時已經是卯時,皇帝該起身上朝了。
她趕忙爬起來,整理了自己的衣衫,前去殿中想服侍王上更衣,她小心翼翼踏上殿前台階,忽覺腳下濕滑,低下頭一瞧,頓時吸進口冷氣,那地面上分明是一攤液體,初看像是水,可仔細看,那水色暗紅,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腥味,竟是血。
「王上!」碧華慌忙地推開殿門,瞬間就被殿中的情況嚇破了膽,她尖叫出聲。
殿中燭火已滅,鮮紅的血蔓延至大門,姜武文王躺在血泊中,月亮走了,只有透過窗欞灑落的微弱光線,儘管暗淡,也能瞧見他冷峻蒼白的臉龐。
姜武文王緊闔雙眼,他也許躺了很久,胸膛已無起伏,已然危矣。
碧華衝出去呼喚宮人,她慌了神,還未衝出東宮就被門口穿著官袍的人攔住,如今的御史大夫陳良大人出現在東宮門前,她跪在宮門口,驚懼間抽噎泣淚,卻看見一具鐵棺材抬了進去,她這才知道,在百姓和樂,盛世太平之際,姜武文王棄姜朝而去了。
。
左將軍是提著酒壺來的,但他已不再飲酒,他易夢,夢醒之際便是從幻想中抽離的痛苦,心中太苦,太澀,不如一直疼痛著,至少能體會到活著的滋味。
於林處理朝政日夜不休,總是逼得舊傷復發,卻又不讓醫官近身診治,他穿著一身玄衣,滲出了血也不過是沉了塊布料,旁人不可察。
他儘管仍和從前一樣高大,威嚴,但他的面龐消瘦了。
「王上喚我前來,所為何事?」左將軍問。
二人身在內殿中,君臣仿佛交心而談。
於林道:「我要去辦一件事,姜朝將立新帝。」
左將軍大驚,雙目圓睜,他倉皇間跪下,勸道:「王上萬萬不可!就算是為先太子,也斷不能以王上安危作賭!」
「我做的還不夠多麼?」於林移下目光,問他,見左將軍沉默,帝王大怒,吼道:「我可有半分對不起姜朝對不起百姓?!」
左將軍俯首,搖頭。
於林走近,立在將軍身前,片刻中他平復語氣,搭上左將軍的臂腕,將其扶起。
他說:「那個孩子雖有些懦弱,但能明辨是非,有你管理軍部,王陳兩氏謀事勸諫,也可保一世太平。」
「我為姜朝奉獻半生,也該讓它為我做些什麼了,我已與陳公商定,他願助我,左卿,你呢?」
左將軍甚少近距離面聖,他曾以為這曾經英勇的主帥,如今的帝王是巍峨的大山不會倒下,可當他看清於林青黑的眼底,仿佛已經抽去了生機,他意識到,王上真的累了。
目睹英雄隕落是一件憾事,左將軍頹然,「王上聖明,臣無話可說。」他朝於林磕了頭:「臣,願恭送王上!只要臣在一日,定護姜朝太平!」
於林不再多言,未飲酒水卻酒醉,他長笑著,而後,君臣兩別。
趙陰陽留下的學術中說,人死後,三魂會兵分三路,一入地府,二守舊土,三居墳墓,可姜鶴年屍身至今未果,姜禮又於冷宮不翼而飛,如此詭異行徑,只怕姜鶴年仍被玄術所連累。
於林豈能見他漂泊在外,變成孤魂野鬼?
他曾想招魂,派人招回趙陰陽的弟子,可招魂法陣全然失敗。
唯有一法,以鮮血祭之,讓人與鬼魂結契。
他盼著這個法子已久,日日記掛,只待那宗室子弟習慣朝堂,他便可以身上的重擔託付出去。
五年,他做這皇帝已有五年。
皇命非他所願,他不能再等下去。
一夜,於林用刀割開了自己手腕,疼痛讓他雙目清醒,他按照趙陰陽留下的秘術,用血於東宮殿中畫符陣,在紙人身上寫上了姜鶴年的性命和生辰八字,於長窗兩側掛上招魂幡。
一切備好,他搖響鈴鐺。
魂歸來兮——
蠟燭照亮了整個宮殿,他跪坐在地上,在鈴聲搖過時,張開蒼白的嘴唇,念道:「姜鶴年,我於林要與你結下生死契!你可應允——!」
聲止,只見殿中掛起一陣狂風,將陣中央的紙人吹上了房梁。
於林死死盯著,見未得鬼魂回應,他又悲又怒,指天喊道:「你本該等著我,那個位置本來由你來坐!而不是我!」
他粗重喘息,手指顫抖著,含著一抹決絕又期盼著,他不知該望向何處,只能憤恨地吼出來:
「姜鶴年,你好狠的心吶!」
「你逼著我坐上那個位子!你甚至不給我坦白的機會!」他緊咬著牙,几案上失敗的畫像全都飄到了地上,那一張張被塗毀的面孔,是他已經模糊的記憶,肌肉在肩膀攪動,他強撐著身體,腦袋在被冷風呼嘯著一陣嗡鳴。
他抬起頭,赤紅著眼:「你聽見了麼,求你……姜鶴年,我求你了……」
他咬破嘴唇,舌尖嘗到了血腥的滋味。
陣印中心的白紙被血液浸濕,那紙面上再次出現姜鶴年的字跡。
這紅色的大字勒住了他的心臟。
那是鮮紅的,刺目的。
——允。
於林像從馬上墜落,他拋出去的心落在了實處,他開始大笑,像個瘋子,契成,最明顯的是他手指上多出的一根紅線,如此清晰,如此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