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
「說到輝煌璀璨,那就不得不提一句我們的青雲閣十二尊,也就是在新陽年間,貢獻最大,名聲最響,由史家聖人司馬雲書親筆選出的十二位得大帝信賴的女官了!」
開頭的話有些多,遲遲沒有進入正題,但正好這個時間可以讓人們放下手頭的事情,搬個小凳子到外面,拿點兒吃的喝的,乖乖看天幕。沈玉耀沒想到這玩意還能梅開二度,她總覺得,這次的天幕過後,時局會發生更大的轉變。
她天命之女的身份估計坐穩了。
而那十二位女官,估計也會提前聚集到她身邊,有這些女官在,她的位置會更加穩固。
那些女官,或許在當朝就能進入官場,不必等到她繼位了。
這次皇帝看天幕,並沒有叫來眾人,而是打算自己看,一大群人在一起,指不定天幕點到誰,說了誰的事情,讓他生氣。
「說女官,先說的一定是一個身份很特殊的人,她對大帝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想來大家已經猜到我要說誰了,把她的名字打到公屏上!」
咕不咕等了一下,隨後天幕中出現強光,還配有激昂的樂曲,期待感拉滿。
無數人期待的看著天幕,想要知道究竟是誰,能讓後人說,那個人對大帝意義非凡。
最後跳出來一幅畫。
那幅畫裡,有兩個人物,人們的視線首先看見的並不是兩人,而是那畫的背景。
大片大片枯萎的樹枝作為兩人的背景,透露出一股冬日肅殺之氣,明明是萬物破敗的背景,卻給人一股絕處有生機的希望。
亭中兩人,一人站立,一人回首,一人哭泣,一人微笑,兩人就像是光與影,相對又融洽。
不認識畫中人的百姓,只覺得這幅畫畫的太好了,認識的則驚訝不已。
「玉陽,那是你和太子良娣?」
曲貴妃說起的時候,沈玉耀才想起來那個眼熟的人是誰。
太子良娣啊,她怎麼會和太子良娣有關係的?
沈玉耀百思不得其解,怎麼也想不明白,最後太子良娣是怎麼成為她身邊很特殊的人,甚至還成為女官之首的。
「事先說明,本視頻沒有排名,講述順序不分先後,全看我個人喜歡先講誰,十二尊都很優秀,無法分出誰更好。」
咕不咕提前說明這不是排行,這些年來,因為每個人喜歡的人不同,十二尊的排行撕的很厲害。
估計十二尊活過來,看見這一幕都會覺得很無語,外加覺得現代人真無聊。
她們活著的時候都不曾爭過先後,怎麼後人為她們如此操心。
也不能說沒有爭過,是大多數人都不在意,最在意的那兩個,與其說是爭前後,不如說就是吵架,找個理由在吵架。
「這個人,就是長史,也就是後世官職任為秘書長的秦淑君。」
「秦淑君乃是太宗時期的國相秦術之女,從小便極為優秀,後來入宮,嫁與太子沈濯琮為太子良娣。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秦淑君曾經是大帝的嫂子。」
「不過後來秦淑君和太子和離,變成了大帝的前嫂子了。大帝在當公主時,就與秦長史感情甚佳,還曾一同攜手出遊。」
「而且,秦淑君還是另外一個十二尊的表姐,親表姐。」
第163章
秦淑君的表妹?
不少人的目光移向了石府,隨後又想,這江家的女子可真是非同凡響,生下的表姐妹倆都成了青史留名的人物。
就是不知道石家姐妹倆,誰才是那個能上青雲閣的人。
「秦長史,又被後世譽為第一女相,在大帝時期,國相的職位消失,只剩下一個名頭,但是秦長史在大帝身邊,一直做的就是之前國相會做的事情。」
「有史書記載,秦長史陪在大帝身邊足足有四十五年整,這四十五年來,秦長史不光只做大帝的秘書,還曾統領鴻臚寺,舉辦過許多次萬國來朝的事宜,可以說新陽年間的每一件大事裡,都有她的蹤跡。」
秦淑君在太子身邊,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太子良娣。
也不算太普通,入宮兩年,沒有誕下皇嗣,一直受人非議,不過她將東宮管理的井井有條。
誰也沒想過,秦淑君日後還有如此造化。
她竟然能成為皇帝身邊的長史,甚至操辦萬國來朝的事宜,青史留名,入青雲閣享受萬世供奉!
秦國相的呼吸不自覺的加重了許多,他真的沒想到,自己女兒還會有如此大的造化。
可惜現在他女兒還在東宮,要不要跟皇帝商量一下,他將女兒提前接出宮算了。
「這幅畫,是後來由畫師繪成,秦長史親口口述,說這是對她而言非常特殊的一天。」
具體是怎麼個特殊法,咕不咕沒有詳細說明,因為那段史料並不詳細,後世有無數種猜測,但每一種聽起來都不太靠譜。
不真實的史料,說出來也沒用,反倒可能傳播謠言,混淆真正的歷史。
「大莊長史秦淑君,青雲閣上一尊,她的故事大多沉浸在深宮之中,可以說對於大帝而言,她是陪她最久的那個人,是朋友,亦是親人。」
雖然後來大帝登基後,因為秦家的事情,與秦淑君的關係一度變得十分冷淡,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在慢慢變化,最後的最後,秦淑君依舊是大帝心中的親人。
東宮之中太子震驚不已,他沒想到讓自己無視的太子良娣,竟然會有這樣的未來。
與之相比,他如同螢火之光,而秦淑君的未來,則如皓月照空。
本來想要仔細聽聽青雲閣十一尊都有誰,然後一一去拉攏的申王,此刻也傻了眼。
秦淑君是太子良娣啊,他怎麼去拉攏?
總不能跑到太子東宮去,勾搭太子良娣吧?那拉攏的話還沒說出來,就能被治一個穢亂宮闈之罪。
那這個秦淑君就這麼直接放棄嗎?
申王不想這麼幹,但是好想他只能選擇這一條路。
希望接下來的盤點裡,能有他請得動的人。
「說到大帝的親人,那就不得不提起十一尊里身份最特別的一位,那就是明親王——沈珉玥。」
在後宮中看天幕的六公主一整個震驚,還有她的事情呢?
沈珉玥咽了口口水,她以後會輔佐玉陽,成為那麼厲害的人嗎?可以上青雲閣受萬世供奉嗎?
「大帝與太宗其他子女的關係都不是很好,有的是比較冷淡,有的乾脆就是生死仇敵,但是其中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太宗的六女,六公主沈珉玥。」
「後來大帝登基後,破例封其為明親王,大帝是古往今來的第一位女皇帝,而明王則是古往今來第一位女親王。」
與親王相對的公主爵位不是沒有,那就是長公主,可是長公主並不能插手太多朝事。
在權力和對朝廷的影響上,長公主遠沒有親王這個位置來的名正言順。
就好像與皇帝相對應的皇后身份一樣,雖然同樣尊貴,但到底是沒有治國資格。
沈珉玥能被封做親王,就代表後來的沈玉耀認同沈珉玥輔佐君主的能力。
皇帝聽到這兒,愣了一下,他想了好久才從腦海中的角落裡,將六公主的身影挖出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開頭的話有些多,遲遲沒有進入正題,但正好這個時間可以讓人們放下手頭的事情,搬個小凳子到外面,拿點兒吃的喝的,乖乖看天幕。沈玉耀沒想到這玩意還能梅開二度,她總覺得,這次的天幕過後,時局會發生更大的轉變。
她天命之女的身份估計坐穩了。
而那十二位女官,估計也會提前聚集到她身邊,有這些女官在,她的位置會更加穩固。
那些女官,或許在當朝就能進入官場,不必等到她繼位了。
這次皇帝看天幕,並沒有叫來眾人,而是打算自己看,一大群人在一起,指不定天幕點到誰,說了誰的事情,讓他生氣。
「說女官,先說的一定是一個身份很特殊的人,她對大帝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想來大家已經猜到我要說誰了,把她的名字打到公屏上!」
咕不咕等了一下,隨後天幕中出現強光,還配有激昂的樂曲,期待感拉滿。
無數人期待的看著天幕,想要知道究竟是誰,能讓後人說,那個人對大帝意義非凡。
最後跳出來一幅畫。
那幅畫裡,有兩個人物,人們的視線首先看見的並不是兩人,而是那畫的背景。
大片大片枯萎的樹枝作為兩人的背景,透露出一股冬日肅殺之氣,明明是萬物破敗的背景,卻給人一股絕處有生機的希望。
亭中兩人,一人站立,一人回首,一人哭泣,一人微笑,兩人就像是光與影,相對又融洽。
不認識畫中人的百姓,只覺得這幅畫畫的太好了,認識的則驚訝不已。
「玉陽,那是你和太子良娣?」
曲貴妃說起的時候,沈玉耀才想起來那個眼熟的人是誰。
太子良娣啊,她怎麼會和太子良娣有關係的?
沈玉耀百思不得其解,怎麼也想不明白,最後太子良娣是怎麼成為她身邊很特殊的人,甚至還成為女官之首的。
「事先說明,本視頻沒有排名,講述順序不分先後,全看我個人喜歡先講誰,十二尊都很優秀,無法分出誰更好。」
咕不咕提前說明這不是排行,這些年來,因為每個人喜歡的人不同,十二尊的排行撕的很厲害。
估計十二尊活過來,看見這一幕都會覺得很無語,外加覺得現代人真無聊。
她們活著的時候都不曾爭過先後,怎麼後人為她們如此操心。
也不能說沒有爭過,是大多數人都不在意,最在意的那兩個,與其說是爭前後,不如說就是吵架,找個理由在吵架。
「這個人,就是長史,也就是後世官職任為秘書長的秦淑君。」
「秦淑君乃是太宗時期的國相秦術之女,從小便極為優秀,後來入宮,嫁與太子沈濯琮為太子良娣。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秦淑君曾經是大帝的嫂子。」
「不過後來秦淑君和太子和離,變成了大帝的前嫂子了。大帝在當公主時,就與秦長史感情甚佳,還曾一同攜手出遊。」
「而且,秦淑君還是另外一個十二尊的表姐,親表姐。」
第163章
秦淑君的表妹?
不少人的目光移向了石府,隨後又想,這江家的女子可真是非同凡響,生下的表姐妹倆都成了青史留名的人物。
就是不知道石家姐妹倆,誰才是那個能上青雲閣的人。
「秦長史,又被後世譽為第一女相,在大帝時期,國相的職位消失,只剩下一個名頭,但是秦長史在大帝身邊,一直做的就是之前國相會做的事情。」
「有史書記載,秦長史陪在大帝身邊足足有四十五年整,這四十五年來,秦長史不光只做大帝的秘書,還曾統領鴻臚寺,舉辦過許多次萬國來朝的事宜,可以說新陽年間的每一件大事裡,都有她的蹤跡。」
秦淑君在太子身邊,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太子良娣。
也不算太普通,入宮兩年,沒有誕下皇嗣,一直受人非議,不過她將東宮管理的井井有條。
誰也沒想過,秦淑君日後還有如此造化。
她竟然能成為皇帝身邊的長史,甚至操辦萬國來朝的事宜,青史留名,入青雲閣享受萬世供奉!
秦國相的呼吸不自覺的加重了許多,他真的沒想到,自己女兒還會有如此大的造化。
可惜現在他女兒還在東宮,要不要跟皇帝商量一下,他將女兒提前接出宮算了。
「這幅畫,是後來由畫師繪成,秦長史親口口述,說這是對她而言非常特殊的一天。」
具體是怎麼個特殊法,咕不咕沒有詳細說明,因為那段史料並不詳細,後世有無數種猜測,但每一種聽起來都不太靠譜。
不真實的史料,說出來也沒用,反倒可能傳播謠言,混淆真正的歷史。
「大莊長史秦淑君,青雲閣上一尊,她的故事大多沉浸在深宮之中,可以說對於大帝而言,她是陪她最久的那個人,是朋友,亦是親人。」
雖然後來大帝登基後,因為秦家的事情,與秦淑君的關係一度變得十分冷淡,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在慢慢變化,最後的最後,秦淑君依舊是大帝心中的親人。
東宮之中太子震驚不已,他沒想到讓自己無視的太子良娣,竟然會有這樣的未來。
與之相比,他如同螢火之光,而秦淑君的未來,則如皓月照空。
本來想要仔細聽聽青雲閣十一尊都有誰,然後一一去拉攏的申王,此刻也傻了眼。
秦淑君是太子良娣啊,他怎麼去拉攏?
總不能跑到太子東宮去,勾搭太子良娣吧?那拉攏的話還沒說出來,就能被治一個穢亂宮闈之罪。
那這個秦淑君就這麼直接放棄嗎?
申王不想這麼幹,但是好想他只能選擇這一條路。
希望接下來的盤點裡,能有他請得動的人。
「說到大帝的親人,那就不得不提起十一尊里身份最特別的一位,那就是明親王——沈珉玥。」
在後宮中看天幕的六公主一整個震驚,還有她的事情呢?
沈珉玥咽了口口水,她以後會輔佐玉陽,成為那麼厲害的人嗎?可以上青雲閣受萬世供奉嗎?
「大帝與太宗其他子女的關係都不是很好,有的是比較冷淡,有的乾脆就是生死仇敵,但是其中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太宗的六女,六公主沈珉玥。」
「後來大帝登基後,破例封其為明親王,大帝是古往今來的第一位女皇帝,而明王則是古往今來第一位女親王。」
與親王相對的公主爵位不是沒有,那就是長公主,可是長公主並不能插手太多朝事。
在權力和對朝廷的影響上,長公主遠沒有親王這個位置來的名正言順。
就好像與皇帝相對應的皇后身份一樣,雖然同樣尊貴,但到底是沒有治國資格。
沈珉玥能被封做親王,就代表後來的沈玉耀認同沈珉玥輔佐君主的能力。
皇帝聽到這兒,愣了一下,他想了好久才從腦海中的角落裡,將六公主的身影挖出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