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楊花時節下揚州,一路上鶯飛草長,杜鵑報春,大雁迴旋飛過重重峰巒,伴隨著他們回到故鄉。
裴蘇止踏上了回千岩城的路途。這回不走多走陸路,一路上撒著香菜種子和苦瓜種子,偶爾種些食人花,裴蘇止他們開始返程。
徐婉並沒有返回千岩城,徐遠洲離開的時候只有徐婉送行,徐太后並不想讓他離開,只是千岩城來信說開春後許多倖存者前去投奔,而且各個城鎮的人員傷亡和通訊並沒有恢復。
所以王城派出多方人馬,沿途溝通聯繫,儘早縱橫謀划起來,將整個大庸朝的境內的倖存者組織起來,開始清掃喪屍。他們寫了很多喪屍弱點和防範,並且說了三處大型倖存者基地。
離開前,裴蘇止給王城留下了兩包蘋果樹種子和兩包李子樹種子,菜種子及花種子還有糧食種子各一包。蘋果樹種子沒什麼稀奇的,只不過這種蘋果成熟後,散發的香味能夠讓變異動物厭惡,不靠近那一處地方而已。
這一次不走水路,他們跟著徐遠洲從王城走到千岩城,這一路上有三十多個城市,七十多個城鎮,他們從官道上一路下去,見了許多也懂了許多。
百姓愁苦。
到千岩城的時候已經是夏末了,近五個月的路程風餐露宿,走了兩千多里路,算是用腳丈量了大庸朝的國土,大部分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有幾個小城鎮能夠自給自足,死的人數也不多,只是不能和外面交流。據他們推測,整個大庸朝在這次喪屍病毒中存活下來的僅有之前人口的五分之一。
千岩城和康城已經變了一個模樣。按照裴蘇止的眼光,這兩座城從外面看都像是大型的戶外森林公園。
「終於到家了。」裴蘇止伸出手臂甩了甩,略過他哥,「看誰先到家。」他本想策馬奔入城內,但很可惜在城門口就被人攔下,要登記要檢查才能入城。
城門口的小哥他們都不認識,但很快就見到熟人了,姜晴山手下的老七,見到他們吃了一驚,趕緊去派人去找姜晴山來了,把他們迎入城內。
「真的是大變樣了。」裴照意出聲。
「是啊。」裴蘇止看到這裡繁華多了。算下日子,他們離開一年多,變化這麼大。千岩城本就商業發達,現在入城街區有交易物品了,雖然大多數是以物換物,有野菜的賣山菇的販皮毛的賣抓過來的變異動物的,還有烤餅攤和算命的。
昨日剛下過一場雨,秋高氣爽,人往來不多但是已經有了煙火氣息。
裴大娘抱著兒子上下左右摸個不停,眼眶發紅,「還知道回了,你這孩子,你讓娘擔心死了。你爹成天念叨你,快,快進來。」裴大娘抱著小兒子,又去看大兒子,哪個都想抱一抱。
蓉蓉見了裴蘇止似乎有些陌生,然而沒多久就過來抱著他的腿,嘴裡喊著小舅舅小舅我好想你之類的話。一家人該看的看了,說的說了該哭的哭了該笑的也笑了。裴大娘很快擦乾眼淚開始殺雞做飯,裴芝蘭給她打下手忙碌起來,今天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相比裴蘇止這裡的,徐遠洲則顯得忙碌又單調,他一回來則是先去了正院,見李叔。想必他一入城,齊家申家張家就已經得知他回來的消息,必定很快就會過來求見。徐遠洲壓住心底的不耐煩,先讓李叔派人去告知他們,明日再過來,述職。
接著和李叔在書房裡談了兩個時辰。李叔告訴他王府和千岩城的近況。不多時張兆明也趕過來了。齊宣釗也很快過來,天色很晚了。李叔讓廚房做了飯,徐遠洲和齊宣釗張兆明兩人邊吃邊談。齊宣釗和張兆明都算是他的心腹,兩人說至他離開後,千岩城前半年還按照他的要求和留下的政令做,但是後半年陸陸續續有許多倖存者逃難過來。
因為他走前下令要接收逃亡流浪者,所以城內多了許多流浪者,他們這些外來的因為物資地位等原因和本地人發生了一些衝突。當時張家要將他們驅逐出去,齊宣釗不許,兩方造成了一些衝突。後來大家協商,將這些鬧事的多出來的流浪者送往了康城種田。
並且繼續讓人去周邊城鎮清理喪屍,試圖將千岩城方圓幾百里的道路打通,整理物資,歸納和統計各種損失和剩餘人口。畢竟現在這階段人才是最重要的。他們還往王城派出了四支隊伍,問徐遠洲有沒有看到。
接著徐遠洲和他們說了王城情況,並說王城已經派除人員和各個城及衛所溝通,儘快徵集人手清理喪屍。齊宣釗和張兆明吃完後又去了書房,幾乎談到下半夜,兩人才從書房離開。徐遠洲眯了一會兒,天亮後陸陸續續來了許多人,一連好幾天他幾乎都沒有離開正院,桌子上擺滿了各種文書文檔,下方上奏來的書信,還有千岩城各個方面的人員。姜晴山是第五天在書房見到徐遠洲的。姜晴山負責外城治安巡邏。
姜晴山的報告清晰簡明,這是個人才。徐遠洲看到他,想起了裴蘇止說他仰慕崔青松崔夫子,示意李叔拿出徐父收藏的崔夫子的文集註解和收藏,「辛苦了。」
姜晴山看到那幾卷文書,心中非常激動,抱著文集腳步輕快的離開。立秋時節,徐遠洲已經理清楚了千岩城的內務和外勤及生產,知道千岩城現在已經達到喪屍病毒爆發前的四分之一的人口規模,最主要的是糧食充足,已經不會再餓死人了。
他思索片刻,研磨開始撰寫接下來的安排,這裡安排好之後他還要回王城,幫著徐太后和小皇帝治理和恢復整個大雍朝。這一路他見了不少人禍,東邊已經傳來消息,有小股勢力崛起,擊殺了王城派出的死者。接下來仍舊的奔波和治理,也許能讓大雍朝恢復生機。
裴蘇止踏上了回千岩城的路途。這回不走多走陸路,一路上撒著香菜種子和苦瓜種子,偶爾種些食人花,裴蘇止他們開始返程。
徐婉並沒有返回千岩城,徐遠洲離開的時候只有徐婉送行,徐太后並不想讓他離開,只是千岩城來信說開春後許多倖存者前去投奔,而且各個城鎮的人員傷亡和通訊並沒有恢復。
所以王城派出多方人馬,沿途溝通聯繫,儘早縱橫謀划起來,將整個大庸朝的境內的倖存者組織起來,開始清掃喪屍。他們寫了很多喪屍弱點和防範,並且說了三處大型倖存者基地。
離開前,裴蘇止給王城留下了兩包蘋果樹種子和兩包李子樹種子,菜種子及花種子還有糧食種子各一包。蘋果樹種子沒什麼稀奇的,只不過這種蘋果成熟後,散發的香味能夠讓變異動物厭惡,不靠近那一處地方而已。
這一次不走水路,他們跟著徐遠洲從王城走到千岩城,這一路上有三十多個城市,七十多個城鎮,他們從官道上一路下去,見了許多也懂了許多。
百姓愁苦。
到千岩城的時候已經是夏末了,近五個月的路程風餐露宿,走了兩千多里路,算是用腳丈量了大庸朝的國土,大部分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有幾個小城鎮能夠自給自足,死的人數也不多,只是不能和外面交流。據他們推測,整個大庸朝在這次喪屍病毒中存活下來的僅有之前人口的五分之一。
千岩城和康城已經變了一個模樣。按照裴蘇止的眼光,這兩座城從外面看都像是大型的戶外森林公園。
「終於到家了。」裴蘇止伸出手臂甩了甩,略過他哥,「看誰先到家。」他本想策馬奔入城內,但很可惜在城門口就被人攔下,要登記要檢查才能入城。
城門口的小哥他們都不認識,但很快就見到熟人了,姜晴山手下的老七,見到他們吃了一驚,趕緊去派人去找姜晴山來了,把他們迎入城內。
「真的是大變樣了。」裴照意出聲。
「是啊。」裴蘇止看到這裡繁華多了。算下日子,他們離開一年多,變化這麼大。千岩城本就商業發達,現在入城街區有交易物品了,雖然大多數是以物換物,有野菜的賣山菇的販皮毛的賣抓過來的變異動物的,還有烤餅攤和算命的。
昨日剛下過一場雨,秋高氣爽,人往來不多但是已經有了煙火氣息。
裴大娘抱著兒子上下左右摸個不停,眼眶發紅,「還知道回了,你這孩子,你讓娘擔心死了。你爹成天念叨你,快,快進來。」裴大娘抱著小兒子,又去看大兒子,哪個都想抱一抱。
蓉蓉見了裴蘇止似乎有些陌生,然而沒多久就過來抱著他的腿,嘴裡喊著小舅舅小舅我好想你之類的話。一家人該看的看了,說的說了該哭的哭了該笑的也笑了。裴大娘很快擦乾眼淚開始殺雞做飯,裴芝蘭給她打下手忙碌起來,今天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相比裴蘇止這裡的,徐遠洲則顯得忙碌又單調,他一回來則是先去了正院,見李叔。想必他一入城,齊家申家張家就已經得知他回來的消息,必定很快就會過來求見。徐遠洲壓住心底的不耐煩,先讓李叔派人去告知他們,明日再過來,述職。
接著和李叔在書房裡談了兩個時辰。李叔告訴他王府和千岩城的近況。不多時張兆明也趕過來了。齊宣釗也很快過來,天色很晚了。李叔讓廚房做了飯,徐遠洲和齊宣釗張兆明兩人邊吃邊談。齊宣釗和張兆明都算是他的心腹,兩人說至他離開後,千岩城前半年還按照他的要求和留下的政令做,但是後半年陸陸續續有許多倖存者逃難過來。
因為他走前下令要接收逃亡流浪者,所以城內多了許多流浪者,他們這些外來的因為物資地位等原因和本地人發生了一些衝突。當時張家要將他們驅逐出去,齊宣釗不許,兩方造成了一些衝突。後來大家協商,將這些鬧事的多出來的流浪者送往了康城種田。
並且繼續讓人去周邊城鎮清理喪屍,試圖將千岩城方圓幾百里的道路打通,整理物資,歸納和統計各種損失和剩餘人口。畢竟現在這階段人才是最重要的。他們還往王城派出了四支隊伍,問徐遠洲有沒有看到。
接著徐遠洲和他們說了王城情況,並說王城已經派除人員和各個城及衛所溝通,儘快徵集人手清理喪屍。齊宣釗和張兆明吃完後又去了書房,幾乎談到下半夜,兩人才從書房離開。徐遠洲眯了一會兒,天亮後陸陸續續來了許多人,一連好幾天他幾乎都沒有離開正院,桌子上擺滿了各種文書文檔,下方上奏來的書信,還有千岩城各個方面的人員。姜晴山是第五天在書房見到徐遠洲的。姜晴山負責外城治安巡邏。
姜晴山的報告清晰簡明,這是個人才。徐遠洲看到他,想起了裴蘇止說他仰慕崔青松崔夫子,示意李叔拿出徐父收藏的崔夫子的文集註解和收藏,「辛苦了。」
姜晴山看到那幾卷文書,心中非常激動,抱著文集腳步輕快的離開。立秋時節,徐遠洲已經理清楚了千岩城的內務和外勤及生產,知道千岩城現在已經達到喪屍病毒爆發前的四分之一的人口規模,最主要的是糧食充足,已經不會再餓死人了。
他思索片刻,研磨開始撰寫接下來的安排,這裡安排好之後他還要回王城,幫著徐太后和小皇帝治理和恢復整個大雍朝。這一路他見了不少人禍,東邊已經傳來消息,有小股勢力崛起,擊殺了王城派出的死者。接下來仍舊的奔波和治理,也許能讓大雍朝恢復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