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只不過是未來十年,他都會無比期待著再相見的那一天。
第二日一早,天微微亮時,在山頂挨了一夜的一行人開始拔營準備回雍京。
無人知曉顏大人和聖上說了什麼,前一夜還綁在一起站在雲天崖邊的兩人,不過一夜過去,竟決定各奔東西。
顏知留在涇陽縣,而聖上會和太子殿下一同返回雍京。
任誰來看都是皆大歡喜。
趙珏依依不捨,還想上前,卻被陸辰拉到一旁。
陸辰嚴肅的對他搖了搖頭,道:「殿下,這是顏大人的決意。情誼這種東西,不該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來捆縛人。」
趙珏被說破了心思,眼眶微微發紅,最終卻點了點頭:「陸先生,本宮明白了。」
趙珩沉默牽著顏知的手下山,兩人之間就像仍繫著一條軟繩。旁人看不見,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二人之間的聯繫,世上最精鑄的兵器也無法斬斷。
山腳下的驛站,一列車馬早已等候在那,巧的是,那是趙珩第一次見到顏知的驛站。
至今他還記得顏知對他說的第一句話。
「它叫玄墨兒。」
他是很不擅長記名字的,可是,怎麼回事呢,抬頭看見顏知的那一瞬間,他竟一下子記住了那隻貓兒的名字。
也許在那一瞬間,他便已經隱隱察覺到對方身上那同類的氣息了。
如果時間能回到那一天,他究竟能不能做的比之前更好呢?
還是說,那時他若不強求,這段緣分就徹底沒有了?
臨別前,趙珩上丹輦,拿那雙秋水澄澈的眼深深回望,問道:「顏愛卿,你有什麼要和朕說的嗎?」
顏知看著那張白芙蓉一般清俊的臉,趙珩的容貌仍是初見時那般風姿綽約。
只是當年那雙眼裡無情無欲,什麼都進不去,好像一尊玉人,而如今,那一雙黑漆漆的眼睛裡,似乎多了些什麼東西,變得像是血肉所鑄的人了。
「沒有了。」顏知說道,「該說的,昨夜臣都已說了。」
多情總比無情苦,這人實在鐵石心腸,趙珩的心剛長出來,便已碎了,針扎似的刺痛著,可顏知卻看上去那樣釋然。
十年……
三千多天。
眼下甚至還未開始計算,這人還站在自己的面前,趙珩便已開始百蟻噬心,無法忍受。
他躲也似得進了丹輦,直至車隊開始行進,也再沒有出一聲。
顏知在官道旁逆著車隊行進的方向走,大批騎馬的侍衛和馬車從他身邊經過,待車馬幾乎走盡了,才看到最末停著一輛馬車。
馬車旁站著兩個人,陸辰與季立春。
「顏大人。」陸辰上前一步,行了揖禮。而季立春陰沉著臉站在一旁,什麼也沒說。
顏知並不意外,從容向兩人點了點頭:「陸大人,季大人。」
陸辰踟躕了一下,鼓起勇氣道:「晚輩有些話想要向您請教。」
顏知極為淡然道:「顏某也有事想要與陸大人交代。」
聞言,陸辰心頭一熱,不過咀嚼一番發覺顏知用的字眼是「交代」,於是立刻回頭看向身旁的季某人:「那,請季大人迴避一下。」
「不必了。」顏知說道,「也沒什麼可瞞季大人的。況且,顏某也有幾句話想同季大人說。」
沉默至今的季立春這才深深嘆了口氣:「我也是。」
若非有話要說,他又何必陪陸辰留下。
三人一道走到驛站不遠處,無人的樹林旁,不等陸辰詢問,顏知便已先行開口。
「我知道陸大人想問什麼,那也恰是我今日想要交代的事。所以,陸大人不必開口,聽我說就好。」
「從我入朝至今,雍京一帶的判官案一共八十二起,卷宗中,在我入朝前,有判官案三十二起。除此之外,還有豐平二十六年發生在涇陽縣的三起未收錄進大理寺判官案卷宗,另,幾日前官道上有三起,昨夜涇陽縣又有一起……」
「除去前朝遺漏的那些無法計數,我所知的,一共有一百二十五起判官案,皆是當今聖上所為。其中,有大約半數,是我提供的名單。他們中間,大多數以律判罰也都罪不至死,是我私心所致,擅自斷了他們死罪。」
「陸大人一直追查的判官,便是顏某與陛下二人。」
陸辰被這一連串數字驚得說不出話來,卻立刻搖頭道:「顏大人,這與您無關,我已知曉您是被脅迫的!且您只是知情不報,並不是……」
顏知看了他一眼,嘆息道:「說是脅迫……我卻沒有因為什麼而違心給過名單。每月挑挑揀揀,也選了不少我認為該殺的人,判了他們私刑。」
「譬如,自陸大人您接手判官案後,那兩起吏部管理河堤修築的御史大臣,聖上就是依我提供的名單去犯的案。」
「而渝水縣縣吏朱義,紅袖閣詞人秦衷,這兩起血案,是陛下自行犯案,詞人秦衷被害時,我也在現場,那個雜役看見的人,正是我與陛下。」
「通常,若陛下自行犯案,我會提前趕去,銷毀不利於陛下的證據。綜上所述,我的所作所為,已不是一句[知情不報]便可囊括的。」
「除此之外,我也私底下幹過一些為人洗脫罪名的事。不過,比起涉足判官案來說,這些事倒顯得無關痛癢,便不在此細說了。」
陸辰聽到這,才知道顏知為何當時用的是「交代」二字,他並不是來為自己解惑的,而是來找自己認罪的。
第二日一早,天微微亮時,在山頂挨了一夜的一行人開始拔營準備回雍京。
無人知曉顏大人和聖上說了什麼,前一夜還綁在一起站在雲天崖邊的兩人,不過一夜過去,竟決定各奔東西。
顏知留在涇陽縣,而聖上會和太子殿下一同返回雍京。
任誰來看都是皆大歡喜。
趙珏依依不捨,還想上前,卻被陸辰拉到一旁。
陸辰嚴肅的對他搖了搖頭,道:「殿下,這是顏大人的決意。情誼這種東西,不該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來捆縛人。」
趙珏被說破了心思,眼眶微微發紅,最終卻點了點頭:「陸先生,本宮明白了。」
趙珩沉默牽著顏知的手下山,兩人之間就像仍繫著一條軟繩。旁人看不見,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二人之間的聯繫,世上最精鑄的兵器也無法斬斷。
山腳下的驛站,一列車馬早已等候在那,巧的是,那是趙珩第一次見到顏知的驛站。
至今他還記得顏知對他說的第一句話。
「它叫玄墨兒。」
他是很不擅長記名字的,可是,怎麼回事呢,抬頭看見顏知的那一瞬間,他竟一下子記住了那隻貓兒的名字。
也許在那一瞬間,他便已經隱隱察覺到對方身上那同類的氣息了。
如果時間能回到那一天,他究竟能不能做的比之前更好呢?
還是說,那時他若不強求,這段緣分就徹底沒有了?
臨別前,趙珩上丹輦,拿那雙秋水澄澈的眼深深回望,問道:「顏愛卿,你有什麼要和朕說的嗎?」
顏知看著那張白芙蓉一般清俊的臉,趙珩的容貌仍是初見時那般風姿綽約。
只是當年那雙眼裡無情無欲,什麼都進不去,好像一尊玉人,而如今,那一雙黑漆漆的眼睛裡,似乎多了些什麼東西,變得像是血肉所鑄的人了。
「沒有了。」顏知說道,「該說的,昨夜臣都已說了。」
多情總比無情苦,這人實在鐵石心腸,趙珩的心剛長出來,便已碎了,針扎似的刺痛著,可顏知卻看上去那樣釋然。
十年……
三千多天。
眼下甚至還未開始計算,這人還站在自己的面前,趙珩便已開始百蟻噬心,無法忍受。
他躲也似得進了丹輦,直至車隊開始行進,也再沒有出一聲。
顏知在官道旁逆著車隊行進的方向走,大批騎馬的侍衛和馬車從他身邊經過,待車馬幾乎走盡了,才看到最末停著一輛馬車。
馬車旁站著兩個人,陸辰與季立春。
「顏大人。」陸辰上前一步,行了揖禮。而季立春陰沉著臉站在一旁,什麼也沒說。
顏知並不意外,從容向兩人點了點頭:「陸大人,季大人。」
陸辰踟躕了一下,鼓起勇氣道:「晚輩有些話想要向您請教。」
顏知極為淡然道:「顏某也有事想要與陸大人交代。」
聞言,陸辰心頭一熱,不過咀嚼一番發覺顏知用的字眼是「交代」,於是立刻回頭看向身旁的季某人:「那,請季大人迴避一下。」
「不必了。」顏知說道,「也沒什麼可瞞季大人的。況且,顏某也有幾句話想同季大人說。」
沉默至今的季立春這才深深嘆了口氣:「我也是。」
若非有話要說,他又何必陪陸辰留下。
三人一道走到驛站不遠處,無人的樹林旁,不等陸辰詢問,顏知便已先行開口。
「我知道陸大人想問什麼,那也恰是我今日想要交代的事。所以,陸大人不必開口,聽我說就好。」
「從我入朝至今,雍京一帶的判官案一共八十二起,卷宗中,在我入朝前,有判官案三十二起。除此之外,還有豐平二十六年發生在涇陽縣的三起未收錄進大理寺判官案卷宗,另,幾日前官道上有三起,昨夜涇陽縣又有一起……」
「除去前朝遺漏的那些無法計數,我所知的,一共有一百二十五起判官案,皆是當今聖上所為。其中,有大約半數,是我提供的名單。他們中間,大多數以律判罰也都罪不至死,是我私心所致,擅自斷了他們死罪。」
「陸大人一直追查的判官,便是顏某與陛下二人。」
陸辰被這一連串數字驚得說不出話來,卻立刻搖頭道:「顏大人,這與您無關,我已知曉您是被脅迫的!且您只是知情不報,並不是……」
顏知看了他一眼,嘆息道:「說是脅迫……我卻沒有因為什麼而違心給過名單。每月挑挑揀揀,也選了不少我認為該殺的人,判了他們私刑。」
「譬如,自陸大人您接手判官案後,那兩起吏部管理河堤修築的御史大臣,聖上就是依我提供的名單去犯的案。」
「而渝水縣縣吏朱義,紅袖閣詞人秦衷,這兩起血案,是陛下自行犯案,詞人秦衷被害時,我也在現場,那個雜役看見的人,正是我與陛下。」
「通常,若陛下自行犯案,我會提前趕去,銷毀不利於陛下的證據。綜上所述,我的所作所為,已不是一句[知情不報]便可囊括的。」
「除此之外,我也私底下幹過一些為人洗脫罪名的事。不過,比起涉足判官案來說,這些事倒顯得無關痛癢,便不在此細說了。」
陸辰聽到這,才知道顏知為何當時用的是「交代」二字,他並不是來為自己解惑的,而是來找自己認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