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賈母醒來之後,心緒難平,滿腦子想著要好生處置襲人和那孽障,不想竟是眼歪口斜半邊身子動彈不得,想要說話舌頭都不利索。
史湘雲正坐在檐下看熱鬧,見賈母這邊似有動靜,便往裡面多看了一眼,見鴛鴦神色慌張,想著是不是這老太太被氣出什麼毛病來了,近前一看,只見賈母半張著嘴想要說話,嘴裡不受控制的流出口涎來。
“老祖宗,您怎麼了?您的曾孫還那么小,未曾在膝下盡孝,您可不能就這麼去了啊?”史湘雲關懷到,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賈母喉嚨里發出嗚嗚的聲音,狠狠瞪著面前的史湘雲。
“爛了心腸的東西,還不快滾遠些!”王夫人得了信急急忙忙跑了進來,一把扯開史湘雲還衝著她的臉上吐了口唾沫。
史湘雲又想發瘋鬧起來,周瑞家的已是要幾個婆子架住史湘雲,拿帕子堵了她的嘴,拖了下去,翠縷見狀想要護主,也被拿下。
王夫人早就想收拾著丫頭了,不過礙著史湘雲和賈母一個姓,賈母不說話她這個當媳婦的也不好動手,而且也先把襲人和墜兒料理了才是。
不多時賈政得了信也過來了,見母親中風了,一面說去請太醫,一面跪在賈母塌邊,當他的孝子。
出於孝道而言王夫人是想賈母好起來的,但是想到賈母如今這副模樣,後院裡就沒人能轄制她,王夫人忙著給賈母延醫請藥的同時,卻覺得輕鬆非常。
賈母這個年紀又得了這種病,時日無多,王夫人便把該預備的都預備上,就等著老太太咽氣了。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這床前也沒有孝順孫子,先時賈母那麼疼愛寶玉,如今賈母中風癱了,寶玉也只來過一兩次例行問安。自沒有命根之後,寶玉越發沉默寡言,又在祠堂眾人面前丟了臉,性子越發孤僻,連賈政都管不住他了。
王夫人巴不得賈母早點死,本身又吝嗇,哪裡捨得給賈母用好藥,有人參等藥材都是些渣滓罷了,鴛鴦看不過眼,自己拿了賈母的私房托人買了好藥材來用。
雖然有那麼多人伺候,但是賈母畢竟年邁,解手等事都不能自己控制,一來而去就生了褥瘡,屋裡味道也難聞,寶玉喜潔,更不願來了。賈政也只是在外面問安,不太願意往屋子裡來。
史湘雲被王夫人制住了,每日吵鬧,王夫人沒有短她吃喝,但也不給她自由。榮國府里現在是王夫人獨大,現下不動史湘雲,是因為她還沒那麼缺銀子罷了。
如今賈府里一日不如一日,賈赦不能再出去倒騰東西,寶玉也不出去會友,家中的姑娘只有惜春一個,沒了每日貪圖享受的賈母,花銷省下來不少,王夫人理家也沒前些日子那麼勞累。
想到賈母,王夫人最希望的就是這老太太再熬一熬,好歹等天涼了再死,免得人都放臭了還不能安葬。王子騰今年就該回京述職,想到還有這麼個靠山,王夫人覺著賈府里的日子會好起來的。
至於那兩個孩子,就算墜兒生的那個和寶玉長得像,但是墜兒和襲人為了得子,都和那李麻子攪和到一處了,寶貝了四五個月的孩子就這麼被溺斃了,各自和自己的生母一道,被扔在了亂葬崗。
連著兩年年景不好,去年大旱,今年卻是各處都有洪災,寒繼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漠北那邊趁著這兩年國中不好,再度來犯,漠北那邊希望朝廷補充軍備,可明帝這個小心眼,哪裡會想再給那邊東西,最後還是太上皇強壓著明帝撥了軍資。
明帝前面剛出了軍資,後腳就又增加了苛捐雜稅,美其名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朝中有些大臣自然強力反對,可惜明帝根基漸穩,早已不懼這些,何況這朝中也有不少奸臣,慣是會投明帝所好,百姓的日子越發艱難。
黛玉和寒繼雖然竭力維持江南一方的安穩,可是經過兩年的消耗,個人之力難以螳臂當車,明帝又不行仁政,反是想著囤銀積糧,此舉無異於雪上加霜。
想到即將到來的寒冬,小兩口是愁得很啊!
北邊入冬比南邊早,災民流竄已然是常態,江南還好些,其他地方已是有了民亂,下面生亂,明帝就派了官兵來鎮壓,國中動盪不安,怨聲載道。
黛玉憑著自己學的那點皮毛,夜裡觀星,也曉得這天下似有亂象,如今不過是紙糊的架子還沒塌,勉強有個樣子罷了。然而這國中還是有些好消息的,北邊的戰事捷報不斷,漠北那邊暫時安定了。
明帝怕是要開始抄撿世家了。
漠北捷報頻傳時黛玉就有此想,這兩年來連年災害,讓繼位以來順風順水的明帝有些吃不消,明帝滿腦子所想都是如何穩固自己的皇位,哪裡顧得天下蒼生。沒有受過挫折的明帝變得疑神疑鬼,越是災荒,越想著屯兵屯糧,生怕外面的藩王就此起事。
沒什麼比抄家來錢更快了,這一世有了林家獻上的礦藏,國庫不是那麼空虛,可是明帝心中猶覺不足。
林家現了這麼大一座金礦,如今有了災荒,明帝居然可以一毛不拔?!黛玉終於曉得柳皇后為什麼看不上明帝了,也曉得顧遠為什麼早早就開始謀劃,明帝秉性如此,不過早一日晚一日罷了。
入冬蘇州城下了第一場雪,又冷又濕,黛玉能做的不過是每日能給災民一碗稀粥,讓他們不被餓死罷了,她和寒繼行這等善事,還不敢掛上原本的名號,若是明帝一個多心,覺著安樂王在收買人心,橫生枝節,反是不好。
史湘雲正坐在檐下看熱鬧,見賈母這邊似有動靜,便往裡面多看了一眼,見鴛鴦神色慌張,想著是不是這老太太被氣出什麼毛病來了,近前一看,只見賈母半張著嘴想要說話,嘴裡不受控制的流出口涎來。
“老祖宗,您怎麼了?您的曾孫還那么小,未曾在膝下盡孝,您可不能就這麼去了啊?”史湘雲關懷到,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賈母喉嚨里發出嗚嗚的聲音,狠狠瞪著面前的史湘雲。
“爛了心腸的東西,還不快滾遠些!”王夫人得了信急急忙忙跑了進來,一把扯開史湘雲還衝著她的臉上吐了口唾沫。
史湘雲又想發瘋鬧起來,周瑞家的已是要幾個婆子架住史湘雲,拿帕子堵了她的嘴,拖了下去,翠縷見狀想要護主,也被拿下。
王夫人早就想收拾著丫頭了,不過礙著史湘雲和賈母一個姓,賈母不說話她這個當媳婦的也不好動手,而且也先把襲人和墜兒料理了才是。
不多時賈政得了信也過來了,見母親中風了,一面說去請太醫,一面跪在賈母塌邊,當他的孝子。
出於孝道而言王夫人是想賈母好起來的,但是想到賈母如今這副模樣,後院裡就沒人能轄制她,王夫人忙著給賈母延醫請藥的同時,卻覺得輕鬆非常。
賈母這個年紀又得了這種病,時日無多,王夫人便把該預備的都預備上,就等著老太太咽氣了。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這床前也沒有孝順孫子,先時賈母那麼疼愛寶玉,如今賈母中風癱了,寶玉也只來過一兩次例行問安。自沒有命根之後,寶玉越發沉默寡言,又在祠堂眾人面前丟了臉,性子越發孤僻,連賈政都管不住他了。
王夫人巴不得賈母早點死,本身又吝嗇,哪裡捨得給賈母用好藥,有人參等藥材都是些渣滓罷了,鴛鴦看不過眼,自己拿了賈母的私房托人買了好藥材來用。
雖然有那麼多人伺候,但是賈母畢竟年邁,解手等事都不能自己控制,一來而去就生了褥瘡,屋裡味道也難聞,寶玉喜潔,更不願來了。賈政也只是在外面問安,不太願意往屋子裡來。
史湘雲被王夫人制住了,每日吵鬧,王夫人沒有短她吃喝,但也不給她自由。榮國府里現在是王夫人獨大,現下不動史湘雲,是因為她還沒那麼缺銀子罷了。
如今賈府里一日不如一日,賈赦不能再出去倒騰東西,寶玉也不出去會友,家中的姑娘只有惜春一個,沒了每日貪圖享受的賈母,花銷省下來不少,王夫人理家也沒前些日子那麼勞累。
想到賈母,王夫人最希望的就是這老太太再熬一熬,好歹等天涼了再死,免得人都放臭了還不能安葬。王子騰今年就該回京述職,想到還有這麼個靠山,王夫人覺著賈府里的日子會好起來的。
至於那兩個孩子,就算墜兒生的那個和寶玉長得像,但是墜兒和襲人為了得子,都和那李麻子攪和到一處了,寶貝了四五個月的孩子就這麼被溺斃了,各自和自己的生母一道,被扔在了亂葬崗。
連著兩年年景不好,去年大旱,今年卻是各處都有洪災,寒繼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漠北那邊趁著這兩年國中不好,再度來犯,漠北那邊希望朝廷補充軍備,可明帝這個小心眼,哪裡會想再給那邊東西,最後還是太上皇強壓著明帝撥了軍資。
明帝前面剛出了軍資,後腳就又增加了苛捐雜稅,美其名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朝中有些大臣自然強力反對,可惜明帝根基漸穩,早已不懼這些,何況這朝中也有不少奸臣,慣是會投明帝所好,百姓的日子越發艱難。
黛玉和寒繼雖然竭力維持江南一方的安穩,可是經過兩年的消耗,個人之力難以螳臂當車,明帝又不行仁政,反是想著囤銀積糧,此舉無異於雪上加霜。
想到即將到來的寒冬,小兩口是愁得很啊!
北邊入冬比南邊早,災民流竄已然是常態,江南還好些,其他地方已是有了民亂,下面生亂,明帝就派了官兵來鎮壓,國中動盪不安,怨聲載道。
黛玉憑著自己學的那點皮毛,夜裡觀星,也曉得這天下似有亂象,如今不過是紙糊的架子還沒塌,勉強有個樣子罷了。然而這國中還是有些好消息的,北邊的戰事捷報不斷,漠北那邊暫時安定了。
明帝怕是要開始抄撿世家了。
漠北捷報頻傳時黛玉就有此想,這兩年來連年災害,讓繼位以來順風順水的明帝有些吃不消,明帝滿腦子所想都是如何穩固自己的皇位,哪裡顧得天下蒼生。沒有受過挫折的明帝變得疑神疑鬼,越是災荒,越想著屯兵屯糧,生怕外面的藩王就此起事。
沒什麼比抄家來錢更快了,這一世有了林家獻上的礦藏,國庫不是那麼空虛,可是明帝心中猶覺不足。
林家現了這麼大一座金礦,如今有了災荒,明帝居然可以一毛不拔?!黛玉終於曉得柳皇后為什麼看不上明帝了,也曉得顧遠為什麼早早就開始謀劃,明帝秉性如此,不過早一日晚一日罷了。
入冬蘇州城下了第一場雪,又冷又濕,黛玉能做的不過是每日能給災民一碗稀粥,讓他們不被餓死罷了,她和寒繼行這等善事,還不敢掛上原本的名號,若是明帝一個多心,覺著安樂王在收買人心,橫生枝節,反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