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頁
她只是去過徐公傲老家, 知道他是偽政府財政廳高官,老徐家的祖居地現在成了她們的地盤。她對那些隸屬財政司, 穿一身黃狗皮收稅的吏員沒有一點好感,以前在家鄉,這些人夥同王地主, 就沒少欺負過村民,由此春妮連帶著對這人也是印象深刻。故土收回後, 春妮在報紙上見過一回這人的照片,配的文字是此人已經收審待判決,怎麼現在……她忍不住揉了下眼睛。
「我去看看。」文清丟下書本跑進去。
未幾, 他走出來,一臉的不可思議:「真的徐公傲,他真的竟然跑到海城來了!」
「什麼?文清,你看到徐公傲了?」
原本春妮只跟文清在小聲說話,他這一聲喊頓時讓其他人都炸鍋了:「你沒看錯吧?徐公傲那是大漢奸,他現在不是應該好好在牢里呆著受審嗎?」
「對啊,我也看過報導,是這樣寫的沒錯。是不是只是個跟徐公傲長得很像的人?」
「是真的,我騙你們幹什麼。我見過他,這人左臉上有顆痦子,一模一樣!」常文清急了,甩出個驚天大消息。
「不會吧?那人在哪?我去看看。」
這下大夥全沒了收拾的心思,一窩蜂往裡頭涌去。鬧哄哄等找到文清說的地方時,那裡已經是人去屋空。
文清說得有鼻子有眼,學生們不問出個究竟,哪裡肯干休。要不是春妮還記得手頭上的事,約束了又約束,只怕當下就要出事。
只這一出插曲後,人心也散了。幾個學生將書籍整理完搬回車上,男生們匆匆打了聲招呼,就跑得不見了人影。
事情在第二天得到了證實,這批學生們很多出身於官僚家庭,徐公傲都能大搖大擺進出政府部門,他們打聽這些半公開的消息更不是難事。
一個父親是警署官員的學生說,徐公傲是中央方面某大員親自下令放出來的,對外的說法是他身在曹營心在漢,為抗倭事業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是有功之人。他被放出來有段日子了,心思又活絡起來,這些天四下交遊聯繫,還想給自己弄個官當。
「這不是扯蛋嗎?姓徐的跟青幫合作,上到民族企業,下到小攤小販,被他逼稅逼到家破人亡的民眾數不勝數,這些全算了?」
「他給偽倭集團提供的資金害死了多少抗倭志士,這些呢?又怎麼算?」
「還有他勾聯德國政府要來武器援助,打擊我們的抗倭勢力,這些當年可是當成政績在報紙上吹了好幾個月,我家都保存的好好的,現在你跟我說他做出了貢獻?他做出的貢獻有他害死的人多嗎?」
「你們說的都是國家大事,我舅舅那年在南城的大馬場看場子,可是親眼見過他殺人的。怎麼殺人也不用償命嗎?殺人也是在為國盡忠?」
不管是誰,做了惡,總有人替他記著。
學生們越說越氣憤,最後振臂一呼:「走,我們去市政府,找市長問問,漢奸憑什麼被放出來?憑什麼還能能光明正大走在路上?」
「等等,」有心思細密些的學生很快想到關竅:「我們先去報館,找幾個同學寫幾篇文章投上去。這事絕不能就這麼算了!」
「對,我哥是《海城日報》的主編,我去打電話找幾個記者來,跟著我們一起採訪。」
「這事絕不能就這麼算了。什麼鬼東西都能來翻案,翻翻翻,他以為他是烏龜啊翻來翻去!」
春妮站在人群里聽了一會兒,看他們還算克制,料著出不了什麼事,同文清交代兩句便離開了。
她今天要馬上趕去一趟海城郊外。
自從去年匆匆回海城營救常文遠,春妮跟塗鐵柱再沒見過面。今天早上老塗跟之前一樣,托人傳信過來,要她帶幾支青黴素過去,她必須馬上趕過去。
畢竟老塗跟政府軍不是一夥的,政府軍在這經營了幾十年,就算中間走了幾年,比臨時組建的倭偽政府還是強不少的。政府軍如今回來,他這段時間的日子肯定難過。
街上人流恢復得跟戰前差不多,再不像倭人占據那會兒,幾天幾夜地排隊買不到一粒糧食,只是一些緊俏物資仍是難買。
春妮料著他那兒的情況,在雜貨鋪里買了兩斤糖,幾斤鹽,又買了些米麵雜糧,手裡的錢花得七七八八,東西往空間裡一放,去常文遠的餐館留了個話,騎上車就往鄉下趕去。
老塗手裡拉著一支百來號人的隊伍,這點東西牙縫都不夠塞。但春妮手裡積攢的錢財物資早在倭占時期就消耗得差不多,這幾個錢還是她這兩個月攢下來的一點。方校長一直說,校廠盈利後留些錢給工人們分花紅,可這話春妮從戰前聽到戰後,也不報什麼希望了。
按理說她現在有了些社會地位,也會賺些錢,還是賺多少花多少,一分錢都留不下來,真不知道那些在這種年景也能發財的,除了出賣良心之外,都是有什麼憑恃。
除了程老闆。
抗戰結束後,文藝界頭一個恢復元氣。程老闆去年在政府軍進城的慶功宴上就被人請去登台獻唱,後頭人知道他在海城,一個接一個來請,他硬是連唱了一個月,才找個機會脫身回了京城。
連著桂生在電影廠也忙腳不點地,抗戰期間,稍微有些骨氣的文藝界人士隱居的隱居,出走的出走,如今重整山河,很是出了幾部振奮國人心志,叫好叫座的電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去看看。」文清丟下書本跑進去。
未幾, 他走出來,一臉的不可思議:「真的徐公傲,他真的竟然跑到海城來了!」
「什麼?文清,你看到徐公傲了?」
原本春妮只跟文清在小聲說話,他這一聲喊頓時讓其他人都炸鍋了:「你沒看錯吧?徐公傲那是大漢奸,他現在不是應該好好在牢里呆著受審嗎?」
「對啊,我也看過報導,是這樣寫的沒錯。是不是只是個跟徐公傲長得很像的人?」
「是真的,我騙你們幹什麼。我見過他,這人左臉上有顆痦子,一模一樣!」常文清急了,甩出個驚天大消息。
「不會吧?那人在哪?我去看看。」
這下大夥全沒了收拾的心思,一窩蜂往裡頭涌去。鬧哄哄等找到文清說的地方時,那裡已經是人去屋空。
文清說得有鼻子有眼,學生們不問出個究竟,哪裡肯干休。要不是春妮還記得手頭上的事,約束了又約束,只怕當下就要出事。
只這一出插曲後,人心也散了。幾個學生將書籍整理完搬回車上,男生們匆匆打了聲招呼,就跑得不見了人影。
事情在第二天得到了證實,這批學生們很多出身於官僚家庭,徐公傲都能大搖大擺進出政府部門,他們打聽這些半公開的消息更不是難事。
一個父親是警署官員的學生說,徐公傲是中央方面某大員親自下令放出來的,對外的說法是他身在曹營心在漢,為抗倭事業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是有功之人。他被放出來有段日子了,心思又活絡起來,這些天四下交遊聯繫,還想給自己弄個官當。
「這不是扯蛋嗎?姓徐的跟青幫合作,上到民族企業,下到小攤小販,被他逼稅逼到家破人亡的民眾數不勝數,這些全算了?」
「他給偽倭集團提供的資金害死了多少抗倭志士,這些呢?又怎麼算?」
「還有他勾聯德國政府要來武器援助,打擊我們的抗倭勢力,這些當年可是當成政績在報紙上吹了好幾個月,我家都保存的好好的,現在你跟我說他做出了貢獻?他做出的貢獻有他害死的人多嗎?」
「你們說的都是國家大事,我舅舅那年在南城的大馬場看場子,可是親眼見過他殺人的。怎麼殺人也不用償命嗎?殺人也是在為國盡忠?」
不管是誰,做了惡,總有人替他記著。
學生們越說越氣憤,最後振臂一呼:「走,我們去市政府,找市長問問,漢奸憑什麼被放出來?憑什麼還能能光明正大走在路上?」
「等等,」有心思細密些的學生很快想到關竅:「我們先去報館,找幾個同學寫幾篇文章投上去。這事絕不能就這麼算了!」
「對,我哥是《海城日報》的主編,我去打電話找幾個記者來,跟著我們一起採訪。」
「這事絕不能就這麼算了。什麼鬼東西都能來翻案,翻翻翻,他以為他是烏龜啊翻來翻去!」
春妮站在人群里聽了一會兒,看他們還算克制,料著出不了什麼事,同文清交代兩句便離開了。
她今天要馬上趕去一趟海城郊外。
自從去年匆匆回海城營救常文遠,春妮跟塗鐵柱再沒見過面。今天早上老塗跟之前一樣,托人傳信過來,要她帶幾支青黴素過去,她必須馬上趕過去。
畢竟老塗跟政府軍不是一夥的,政府軍在這經營了幾十年,就算中間走了幾年,比臨時組建的倭偽政府還是強不少的。政府軍如今回來,他這段時間的日子肯定難過。
街上人流恢復得跟戰前差不多,再不像倭人占據那會兒,幾天幾夜地排隊買不到一粒糧食,只是一些緊俏物資仍是難買。
春妮料著他那兒的情況,在雜貨鋪里買了兩斤糖,幾斤鹽,又買了些米麵雜糧,手裡的錢花得七七八八,東西往空間裡一放,去常文遠的餐館留了個話,騎上車就往鄉下趕去。
老塗手裡拉著一支百來號人的隊伍,這點東西牙縫都不夠塞。但春妮手裡積攢的錢財物資早在倭占時期就消耗得差不多,這幾個錢還是她這兩個月攢下來的一點。方校長一直說,校廠盈利後留些錢給工人們分花紅,可這話春妮從戰前聽到戰後,也不報什麼希望了。
按理說她現在有了些社會地位,也會賺些錢,還是賺多少花多少,一分錢都留不下來,真不知道那些在這種年景也能發財的,除了出賣良心之外,都是有什麼憑恃。
除了程老闆。
抗戰結束後,文藝界頭一個恢復元氣。程老闆去年在政府軍進城的慶功宴上就被人請去登台獻唱,後頭人知道他在海城,一個接一個來請,他硬是連唱了一個月,才找個機會脫身回了京城。
連著桂生在電影廠也忙腳不點地,抗戰期間,稍微有些骨氣的文藝界人士隱居的隱居,出走的出走,如今重整山河,很是出了幾部振奮國人心志,叫好叫座的電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