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頁
第233章 233 升職
春妮未婚夫家人即將抵申的消息很快在學校傳開了, 因為常文遠這段時間經常跑到學校幫忙,新老師們同他們二人都熟識起來,聽見這消息, 紛紛跑來打趣這兩個, 有詢問他們婚期的,有幫春妮參考衣著的,倒是比這兩個當事人操心。
春妮本來對見常校長這事還有些緊張,直到被同事們打趣了一天,兩天,三天……倒是忘了,這個年代的火車, 哪怕同省南北相隔的兩座城市也要坐上三四天,何況常校長從大後方雙城趕來。
十五天後的中午, 常文遠總算從車站帶來了確切消息:「今天下午兩點鐘抵達。」
春妮已經被各種腦內預演和同事們層出不窮的玩笑話訓練出來了,她把碗一擱就要出門:「那不就是兩個小時以後?現在得趕緊出發了吧。」
倒是常文遠有點踟躕的樣子:「那個,你不換身衣服?」
春妮「嗐呀」一聲摘掉圍裙,又跑到洗漱台前抹了點丹桂頭油, 將因為幹活而毛燥的頭髮用梳子梳梳順,猶豫了一下, 旋開台上的丹祺口紅,在唇上輕輕一點:「走吧。」
因為海城位於中心城區的客運站早早毀於戰火,重建還停留在政府的圖紙上, 這次常校長一家人將在外埠的火車站下車,直線距離只有不到十公里。但春妮二人開車抵達時, 正好聽見嗚嗚的汽笛,竟是兩邊同時抵達了。
沒法子,因為海城重歸華國所有, 附近城鎮大量人口重新湧入這裡。來的這一路上,路上淨是挑擔子背包袱的人群,路邊的薦頭店,腳店更是排了整條街的人頭。
更不要說火車站,簡直是如海的人潮。等常文遠艱難地排開人群,春妮的頭髮已經散了,線衫上別好的金雀花胸針也歪了,就連包都叫扒手扒開了一半。
常校長那邊情形也差不多,他跟一個黑衣少年一人邊,手提箱拱在一堆箱子上,不住地叫:「都往前走,這裡邊都是書,不要碰!」
這樣倒是省去了不少不必要的寒喧,幸好進站之前,春妮叫了兩個挑夫跟進來。即便這樣,他們幾人也沒閒著,大包小袋推著如山的行李出站放上車,都出了一身的大汗。
「叔叔,您帶這麼些東西,人家是怎麼讓你上的車?」常文遠擦了擦汗。
常校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常太太嘴唇撇下來:「還能怎麼辦?上車前,他給了人家兩塊錢。」
春妮覺得有些奇怪,她印象中的常太太是個溫柔安靜,望之可親的中年婦人,絕不肯在人前給家裡人難堪,怎地現在看上去有了些戾氣?
常校長也瘦了許多:「這些資料都很重要,我不帶在眼前看著不放心。」
「是哦,旁的人都沒有你會辦事。人家小李都說了,他隨後就到隨後就到,偏你非要一個人逞能。」常太太諜諜地抱怨不休。
「對了,怎麼沒叫文俊一起回來,他也好幫你們安頓?」常文遠連忙打岔。
這句話一出,說話聲倏然一靜,常太太迅速
別過頭去。常文遠察覺到了什麼,臉上的笑落下來。
「大哥他,去世了。」常雅欣輕聲說。
春妮這才注意到,這個跟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文靜了許多,臉上的嬰兒肥消失了,兩個顴骨高高在臉頰上支著,簡直與過去的她沒有一絲相像。
常文遠失聲道:「我們去年還通過信,他明明那樣健康,怎麼會?」
沒人說話。最後是常先生咳嗽一聲:「先上車吧。上車了再說。」
……
「……他背著我們報名了空軍,四個月前,在倭軍最後的一次空襲中,跟他們同歸於盡了。」文清也沉默了許多。
常太太終於掩嘴痛哭出聲:「我的兒啊,他才26歲,他還沒結婚,他就快結婚了,屍骨無存,屍骨無存啊!」
在這個無常的年代,死亡是最平常的事。
那個總是彎眉笑眼,收拾得利利落落的常奶奶也在抵達雙城之後的一年後病死了。
別情難敘,昨是而今非,不過如此。
出門前,常文遠特意給餐館打電話過去,吩咐準備一桌豐盛的接風宴。
吃飯的點,店裡店外熙熙攘攘,都是趕著回家吃飯的人,而他們卻失去了大吃一頓的期待和興奮。
「這第一杯酒,給奶奶,是她老人家最愛喝老家的女兒紅。」常先生夫妻倆都沒什麼興致,常文遠作為主人,站起來,將第一杯酒灑在地上。
「這個,給文俊。文俊,你總說不知道威士忌什麼味,」常文遠啞著嗓子,將一整瓶洋酒倒下去:「叔叔不會再攔著你喝酒了,這一瓶,都是你的,你慢慢喝。」
常太太低低地,又哭了起來。雅欣攬住她,在她耳邊低聲勸慰著,他們的小弟弟則埋著頭,一顆一顆地往裡扒飯。
一頓飯就這樣沒滋沒味地結束了。
飯後,常校長一刻也不能等,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吳江大學。
這所大學前身是美國教會學校,後來被倭國占據。因為其複雜的背景,倒是保存得比較完整。但戰時被當作軍隊駐地,不可避免地還是受到了破壞。
「果真是乾乾淨淨,什麼都沒剩下。」
常校長撫摸著圖書館立柱來回望:「這麼多書,光是燒也要燒一個月了吧?你們說,還有沒有可能沒燒完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春妮未婚夫家人即將抵申的消息很快在學校傳開了, 因為常文遠這段時間經常跑到學校幫忙,新老師們同他們二人都熟識起來,聽見這消息, 紛紛跑來打趣這兩個, 有詢問他們婚期的,有幫春妮參考衣著的,倒是比這兩個當事人操心。
春妮本來對見常校長這事還有些緊張,直到被同事們打趣了一天,兩天,三天……倒是忘了,這個年代的火車, 哪怕同省南北相隔的兩座城市也要坐上三四天,何況常校長從大後方雙城趕來。
十五天後的中午, 常文遠總算從車站帶來了確切消息:「今天下午兩點鐘抵達。」
春妮已經被各種腦內預演和同事們層出不窮的玩笑話訓練出來了,她把碗一擱就要出門:「那不就是兩個小時以後?現在得趕緊出發了吧。」
倒是常文遠有點踟躕的樣子:「那個,你不換身衣服?」
春妮「嗐呀」一聲摘掉圍裙,又跑到洗漱台前抹了點丹桂頭油, 將因為幹活而毛燥的頭髮用梳子梳梳順,猶豫了一下, 旋開台上的丹祺口紅,在唇上輕輕一點:「走吧。」
因為海城位於中心城區的客運站早早毀於戰火,重建還停留在政府的圖紙上, 這次常校長一家人將在外埠的火車站下車,直線距離只有不到十公里。但春妮二人開車抵達時, 正好聽見嗚嗚的汽笛,竟是兩邊同時抵達了。
沒法子,因為海城重歸華國所有, 附近城鎮大量人口重新湧入這裡。來的這一路上,路上淨是挑擔子背包袱的人群,路邊的薦頭店,腳店更是排了整條街的人頭。
更不要說火車站,簡直是如海的人潮。等常文遠艱難地排開人群,春妮的頭髮已經散了,線衫上別好的金雀花胸針也歪了,就連包都叫扒手扒開了一半。
常校長那邊情形也差不多,他跟一個黑衣少年一人邊,手提箱拱在一堆箱子上,不住地叫:「都往前走,這裡邊都是書,不要碰!」
這樣倒是省去了不少不必要的寒喧,幸好進站之前,春妮叫了兩個挑夫跟進來。即便這樣,他們幾人也沒閒著,大包小袋推著如山的行李出站放上車,都出了一身的大汗。
「叔叔,您帶這麼些東西,人家是怎麼讓你上的車?」常文遠擦了擦汗。
常校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常太太嘴唇撇下來:「還能怎麼辦?上車前,他給了人家兩塊錢。」
春妮覺得有些奇怪,她印象中的常太太是個溫柔安靜,望之可親的中年婦人,絕不肯在人前給家裡人難堪,怎地現在看上去有了些戾氣?
常校長也瘦了許多:「這些資料都很重要,我不帶在眼前看著不放心。」
「是哦,旁的人都沒有你會辦事。人家小李都說了,他隨後就到隨後就到,偏你非要一個人逞能。」常太太諜諜地抱怨不休。
「對了,怎麼沒叫文俊一起回來,他也好幫你們安頓?」常文遠連忙打岔。
這句話一出,說話聲倏然一靜,常太太迅速
別過頭去。常文遠察覺到了什麼,臉上的笑落下來。
「大哥他,去世了。」常雅欣輕聲說。
春妮這才注意到,這個跟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文靜了許多,臉上的嬰兒肥消失了,兩個顴骨高高在臉頰上支著,簡直與過去的她沒有一絲相像。
常文遠失聲道:「我們去年還通過信,他明明那樣健康,怎麼會?」
沒人說話。最後是常先生咳嗽一聲:「先上車吧。上車了再說。」
……
「……他背著我們報名了空軍,四個月前,在倭軍最後的一次空襲中,跟他們同歸於盡了。」文清也沉默了許多。
常太太終於掩嘴痛哭出聲:「我的兒啊,他才26歲,他還沒結婚,他就快結婚了,屍骨無存,屍骨無存啊!」
在這個無常的年代,死亡是最平常的事。
那個總是彎眉笑眼,收拾得利利落落的常奶奶也在抵達雙城之後的一年後病死了。
別情難敘,昨是而今非,不過如此。
出門前,常文遠特意給餐館打電話過去,吩咐準備一桌豐盛的接風宴。
吃飯的點,店裡店外熙熙攘攘,都是趕著回家吃飯的人,而他們卻失去了大吃一頓的期待和興奮。
「這第一杯酒,給奶奶,是她老人家最愛喝老家的女兒紅。」常先生夫妻倆都沒什麼興致,常文遠作為主人,站起來,將第一杯酒灑在地上。
「這個,給文俊。文俊,你總說不知道威士忌什麼味,」常文遠啞著嗓子,將一整瓶洋酒倒下去:「叔叔不會再攔著你喝酒了,這一瓶,都是你的,你慢慢喝。」
常太太低低地,又哭了起來。雅欣攬住她,在她耳邊低聲勸慰著,他們的小弟弟則埋著頭,一顆一顆地往裡扒飯。
一頓飯就這樣沒滋沒味地結束了。
飯後,常校長一刻也不能等,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吳江大學。
這所大學前身是美國教會學校,後來被倭國占據。因為其複雜的背景,倒是保存得比較完整。但戰時被當作軍隊駐地,不可避免地還是受到了破壞。
「果真是乾乾淨淨,什麼都沒剩下。」
常校長撫摸著圖書館立柱來回望:「這麼多書,光是燒也要燒一個月了吧?你們說,還有沒有可能沒燒完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