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劉保長帶著鄉人們去要侄女,不想那軍官看中劉保長在這一帶的地位,反過來以洋花相要脅,讓他老實替自己辦事,接了這保長的位置。
這裡頭又牽出一樁說法,這世上壞人固然不少,但普通小老百姓只想安生過日子,保長聽上去是個官,但背後的倭國人又是什麼好種子?給他們辦事,背後叫人戳脊梁骨不說,自己能落到什麼好?因此倭國人來後,有些地方的保長有人爭著當,有的地方給狗都嫌棄。
劉家村一村都是親戚,抱團排外,只在乎本宗本家的好處,才不想讓自己頭上多個倭國人爹,就是典型的後者。倭國人一招兩吃,既得了個清白大姑娘,又逼得劉保長投鼠忌器,不得不接了這個燙手山芋。
王媽是劉家的僕人,說話自然有偏□□。比如說到此節,鄉親們都不依,說要不是劉保長幫著那些人要糧,這些年大夥怎地越過越苦。本來那些倭國鬼子都不定認識誰家有幾個人,有他這個知根知底的本鄉人帶著,誰家裡耗子洞藏了幾顆蛋都能給你掏出來。
這時劉保長媳婦出來,叫起了撞天屈,嗷嗷哭道:「你們以為是我們當家的逼你的?倭國人每季征糧都給劃了定數,要是交不出來,就要抓人做苦工抵稅。前莊那個叫玉官的後生,他的事你們都忘了?那年倭國人到他家去,實在搜不出一粒糧食,最後拿槍頂著他的腦袋叫他去南島挖工事,不曉得得罪什麼人,同去的人都回來了,才曉得他去的第二天就叫人打死了。他那寡婦娘去找人問,有去無回。還有北橋鄉的……你們拍拍良心想,這些年,我家當家的除了多收你們幾個糧,那些害死人的工役是不是沒叫你們去過?鄉里鄉親的,你們可別學有些狗東西,倆眼一閉胡吃海喝,到頭來只念壞不念好。」
她薄薄一張嘴皮子利索,不出片刻就數出好些個受了倭國人災害的村子,叫旁人說不出甚話,悻悻散了。
春妮不是那隨便叫人三兩把風一吹就倒向的人,劉保長媳婦或許沒說瞎話。但若真如她所言,自家並沒有因為給倭國人辦事過於違背良心剋扣民用,那為什麼本村人對他們一家人的敵意還是這麼大?
鄉村閒居無聊,消息又閉塞,春妮僅有的那點熱情不由全投進了劉家的這樁八卦中去。劉家人口其實簡單,除了王媽一家世仆之外,就只有男女主人和他們的三個孩子,其中的兩個女孩子玉妮兒珍妮兒春妮那天每天在飯桌上見,男孩叫保倌,才不滿一歲,被他媽養在屋裡親自照顧。
劉家人對春妮這個突然被塗鐵柱帶來的外人抱以了極高的警惕,就連傭人王媽都不樂意跟她搭話。沒等她無聊兩天,總算成天以船為家的塗鐵柱終於再次回到了上回見到她的那個盪子。
自打弄來這幾條破漁船之後,塗鐵柱帶著幾個漢子成天穿行在浦頭水塘神出鬼沒,不知道在幹些啥,春妮也不曉得他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來。
這回要不是他來問春妮有沒有救命藥,保不齊兩人又這麼錯過了。
春妮空間其他的常規藥早被消耗得差不多,只有青黴素出於各種原因,還有十來支在手上。好在這時候青黴素已經被發明出來,而且在國內有了一條秘密生產線,在她離開海城前,地下市場也開始了流通,不過都有價無市。她現在拿出來,倒也不至於過於扎眼。
塗鐵柱跟以前一樣,到劉保長家大吃大喝一頓,揣著藥急匆匆地就往外頭跑。
這下春妮輕易可放不得他走,張開雙手攔在大門口:「我跟你一起走。」
塗鐵柱瞪起銅鈴眼,吼道:「開什麼玩笑,你個小妮兒跟我們一群大男人混在一起,還要不要名聲啦?」
春妮不為所動:「那你知道怎麼用這個藥?」
塗鐵柱:「……」
…………
春妮總算成功登上了塗鐵柱的破帆船。
在這艘船上,春妮還見到了經年沒有消息的王大嘴。她跟塗鐵柱打聽過幾回王大嘴的信兒,這人嘴裡沒一句實話,今天說王大嘴在山裡守著,明天說他給人入贅當了女婿,自此兩人分了道。
都是一起走出洪水的患難同路人,春妮看見老熟人很開心:「大嘴叔,你怎麼在這?你這幾年都哪去了?每回我問你,老塗總跟我耍花腔不說實話。」
王大嘴咧開大嘴,笑得開懷:「你就別怪他啦,我跟老塗有好些日子不見,他也不清楚我現在在幹什麼。對了,小顧,你怎麼在這?」
故人相見,分外親切。王大嘴性格活潑,愛說愛笑,兩人數年不見的隔閡很快被他打消,從以前的舊人舊事說起,聊到了春妮如今的暫居地劉家。
她在劉家待得相當自由,雖然這一大家子都不跟她說話,但吃飯總給她留著一口,不管她什麼時候回來,也會給她留一扇門,確實跟她印象中的慳吝老財有些區別。
王大嘴跟塗鐵柱雖然都是心直口快的糙漢子,兩人性格卻完全不同,塗鐵柱看誰都先往壞里想,而王大嘴成天笑呵呵的,是個與人為善的樂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裡頭又牽出一樁說法,這世上壞人固然不少,但普通小老百姓只想安生過日子,保長聽上去是個官,但背後的倭國人又是什麼好種子?給他們辦事,背後叫人戳脊梁骨不說,自己能落到什麼好?因此倭國人來後,有些地方的保長有人爭著當,有的地方給狗都嫌棄。
劉家村一村都是親戚,抱團排外,只在乎本宗本家的好處,才不想讓自己頭上多個倭國人爹,就是典型的後者。倭國人一招兩吃,既得了個清白大姑娘,又逼得劉保長投鼠忌器,不得不接了這個燙手山芋。
王媽是劉家的僕人,說話自然有偏□□。比如說到此節,鄉親們都不依,說要不是劉保長幫著那些人要糧,這些年大夥怎地越過越苦。本來那些倭國鬼子都不定認識誰家有幾個人,有他這個知根知底的本鄉人帶著,誰家裡耗子洞藏了幾顆蛋都能給你掏出來。
這時劉保長媳婦出來,叫起了撞天屈,嗷嗷哭道:「你們以為是我們當家的逼你的?倭國人每季征糧都給劃了定數,要是交不出來,就要抓人做苦工抵稅。前莊那個叫玉官的後生,他的事你們都忘了?那年倭國人到他家去,實在搜不出一粒糧食,最後拿槍頂著他的腦袋叫他去南島挖工事,不曉得得罪什麼人,同去的人都回來了,才曉得他去的第二天就叫人打死了。他那寡婦娘去找人問,有去無回。還有北橋鄉的……你們拍拍良心想,這些年,我家當家的除了多收你們幾個糧,那些害死人的工役是不是沒叫你們去過?鄉里鄉親的,你們可別學有些狗東西,倆眼一閉胡吃海喝,到頭來只念壞不念好。」
她薄薄一張嘴皮子利索,不出片刻就數出好些個受了倭國人災害的村子,叫旁人說不出甚話,悻悻散了。
春妮不是那隨便叫人三兩把風一吹就倒向的人,劉保長媳婦或許沒說瞎話。但若真如她所言,自家並沒有因為給倭國人辦事過於違背良心剋扣民用,那為什麼本村人對他們一家人的敵意還是這麼大?
鄉村閒居無聊,消息又閉塞,春妮僅有的那點熱情不由全投進了劉家的這樁八卦中去。劉家人口其實簡單,除了王媽一家世仆之外,就只有男女主人和他們的三個孩子,其中的兩個女孩子玉妮兒珍妮兒春妮那天每天在飯桌上見,男孩叫保倌,才不滿一歲,被他媽養在屋裡親自照顧。
劉家人對春妮這個突然被塗鐵柱帶來的外人抱以了極高的警惕,就連傭人王媽都不樂意跟她搭話。沒等她無聊兩天,總算成天以船為家的塗鐵柱終於再次回到了上回見到她的那個盪子。
自打弄來這幾條破漁船之後,塗鐵柱帶著幾個漢子成天穿行在浦頭水塘神出鬼沒,不知道在幹些啥,春妮也不曉得他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來。
這回要不是他來問春妮有沒有救命藥,保不齊兩人又這麼錯過了。
春妮空間其他的常規藥早被消耗得差不多,只有青黴素出於各種原因,還有十來支在手上。好在這時候青黴素已經被發明出來,而且在國內有了一條秘密生產線,在她離開海城前,地下市場也開始了流通,不過都有價無市。她現在拿出來,倒也不至於過於扎眼。
塗鐵柱跟以前一樣,到劉保長家大吃大喝一頓,揣著藥急匆匆地就往外頭跑。
這下春妮輕易可放不得他走,張開雙手攔在大門口:「我跟你一起走。」
塗鐵柱瞪起銅鈴眼,吼道:「開什麼玩笑,你個小妮兒跟我們一群大男人混在一起,還要不要名聲啦?」
春妮不為所動:「那你知道怎麼用這個藥?」
塗鐵柱:「……」
…………
春妮總算成功登上了塗鐵柱的破帆船。
在這艘船上,春妮還見到了經年沒有消息的王大嘴。她跟塗鐵柱打聽過幾回王大嘴的信兒,這人嘴裡沒一句實話,今天說王大嘴在山裡守著,明天說他給人入贅當了女婿,自此兩人分了道。
都是一起走出洪水的患難同路人,春妮看見老熟人很開心:「大嘴叔,你怎麼在這?你這幾年都哪去了?每回我問你,老塗總跟我耍花腔不說實話。」
王大嘴咧開大嘴,笑得開懷:「你就別怪他啦,我跟老塗有好些日子不見,他也不清楚我現在在幹什麼。對了,小顧,你怎麼在這?」
故人相見,分外親切。王大嘴性格活潑,愛說愛笑,兩人數年不見的隔閡很快被他打消,從以前的舊人舊事說起,聊到了春妮如今的暫居地劉家。
她在劉家待得相當自由,雖然這一大家子都不跟她說話,但吃飯總給她留著一口,不管她什麼時候回來,也會給她留一扇門,確實跟她印象中的慳吝老財有些區別。
王大嘴跟塗鐵柱雖然都是心直口快的糙漢子,兩人性格卻完全不同,塗鐵柱看誰都先往壞里想,而王大嘴成天笑呵呵的,是個與人為善的樂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