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朱巡大鳥依人地靠在趙溪音懷裡,輕輕搖頭,嘴角掛著幸福的淺笑:「我就是、心跳太快,站不住了。」
趙溪音:「……」
這還是街頭那個橫刀立馬的皇太子嗎?
-
兩日後, 大朝會。
乾清大殿經歷一場叛亂,再次恢復了莊顏肅穆的面貌,為了顯示天家威嚴不容侵犯,這次的大朝會格外隆重,七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到場。
朱明哲龍袍流冕加身, 端坐在最高處的龍椅上,他畢竟才四十多歲, 經歷一次驚心動魄的血戰後,精神頭絲毫不見萎靡,反而更加穩重、嚴肅。
任何人看了朱明哲的狀態,都不會懷疑這為皇帝至少還能在位十年。
三聲吾皇萬歲後,開始了今日朝會要議的事,叛亂後的朝會,最先要議的事情當數叛賊的處置。
梁將軍出列回稟:「錢家老老小小十餘口人全部押送刑部天牢,慶王和貴妃暫押大理寺大牢,叛賊還在審問,供出的同黨正在逐步捉拿。」
這話一出,大殿上和錢家並無往來的人鎮定自若,但凡和錢家有牽扯和來往的皆是面色巨變,生怕天牢里那位吐出自己的名字。
朱明哲問:「同黨都有誰?」
梁將軍說:「端侯、薛侍郎……」
他一連串念出十來個名字,活像閻王點名。
既然叛亂已平,朱明哲徑直下結論:「錢家滿門抄斬,其他黨羽流放五百里,永不許再入京。」
錢家是叛亂之首,滿門抄斬在情理之中,同黨卻只被流放,可見皇上的仁慈之心,這麼處置也算妥當。
「是!」梁將軍拱手,「請示皇上,慶王和貴妃……該如何處置?」
錢家只是臣子,這兩位卻是皇上實打實的血親。
朱明哲膝下單薄,只有三名皇子,老二竟還參與謀反,讓他怎麼不心痛?
他輕嘆了口氣:「朱遷革王位,終身幽禁大理寺,至於錢氏……去貴妃之位,幽居冷宮終老吧。」
處置血肉骨親總讓人心痛,但朱明哲身為皇帝,這些都是該有的決斷。
至此,太子黨和慶王黨之爭徹底落下帷幕,皇太子朱巡將是唯一不可動搖的儲君。
「罰」後便是「賞」。
這場禍事中,朱巡無疑是立下了首功,是他帶領東宮侍衛最先護住乾清宮,和朱遷的兵力血戰,才為梁將軍的到來贏得寶貴的時間。
朱明哲欣慰地看著大兒子:「巡兒,你是首功,想要什麼儘管跟父皇說。」
朱巡拱手:「承蒙父皇看重,兒臣已經是無可復加的太子,並不想再討要賞賜。」
這番話說的朱明哲心中寬慰,經歷慶王造反之事後,皇子們越安分守己,他才越安心。
朱巡繼續說:「只不過孩兒也到了成婚的年紀,唯一的請求便是請父皇指婚。」
朱明哲哈哈大笑,兒孫成家立業是任何長輩都喜聞樂見的事,也算是大喜事,這點要求他自然欣然答應:「好小子,從前朕多番想給你指婚,你都以政事為重拒絕了,今兒怎麼突然開竅了?你看上哪家姑娘了,儘管說來,父皇親自為你下聘。」
朱巡抿了下唇:「是尚食局的趙尚食,趙溪音。」
別說朱明哲愣住,就是滿朝文武也都錯愕。
趙溪音是什麼身份,即便差事做得再好、再被皇上看重,也只是個女官,雖然已經官至四品,比在場許多男人的官職都高,但配給皇太子還是遠遠門不當、戶不對。
朱明哲本以為朱巡要找個官家的女子為妃,好彌補皇后在朝中無勢力的局面。
朱巡鄭重附身傾拜:「父皇,經朱遷一事後,兒臣深刻覺得身為皇子切忌與朝臣太過親近,趙尚食只是後宮女官,不涉前朝之事,且家世清白,兒臣覺得她是最佳人選。」
這是他想了許久的理由,也是皇上拒絕不得的理由,只有這樣說,才能順利娶到趙溪音。
朱明哲果然被說動,若是朱巡真的娶了高官家的女兒,他還真要有所防備。
可是……
「趙溪音的身世也太差了些。」他有些頭疼,先前提拔趙溪音事,他就了解過那姑娘的家事,父母和離,母親經營著一家鋪子,這樣的商賈之家怎能當太子妃?
「就不能換個姑娘嗎?」朱明哲嘟囔道。
朱巡態度很堅定:「父皇,趙尚食是兒臣所鍾愛。」
朱明哲嘆了口氣,他這輩子沒有特別鍾愛的女子,娶皇后也是因為她端莊大方,有正房嫡妻的氣質,後續封的嬪妃,也只是為了皇家開枝散葉罷了。
正當此時,李國相站了出來:「皇上,臣有一法,或許可以兩全其美。」
「國相請講。」
李國相說:「臣願認趙溪音為干孫女,讓她以相府孫女的身份嫁到東宮為太子妃。」
他早就想認下趙溪音這個開心果了,這不是天賜良機嗎?
相府孫女,這個身份倒是尊貴許多,而且只是「干孫女」,也不必擔心太子和朝臣家結了姻親,果真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朱明哲這下滿意了:「李國相真是朕的謀算子啊,只是讓你為了太子的婚事貿然認孫女,是匆忙了些。」
李國相滿臉的笑都藏不住了:「老臣孫輩中沒有姑娘,全是一下臭小子,趙尚食曾機緣巧合給臣送過幾道食方,那真真是珍饈美味,得這個孫女,是老臣占便宜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趙溪音:「……」
這還是街頭那個橫刀立馬的皇太子嗎?
-
兩日後, 大朝會。
乾清大殿經歷一場叛亂,再次恢復了莊顏肅穆的面貌,為了顯示天家威嚴不容侵犯,這次的大朝會格外隆重,七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到場。
朱明哲龍袍流冕加身, 端坐在最高處的龍椅上,他畢竟才四十多歲, 經歷一次驚心動魄的血戰後,精神頭絲毫不見萎靡,反而更加穩重、嚴肅。
任何人看了朱明哲的狀態,都不會懷疑這為皇帝至少還能在位十年。
三聲吾皇萬歲後,開始了今日朝會要議的事,叛亂後的朝會,最先要議的事情當數叛賊的處置。
梁將軍出列回稟:「錢家老老小小十餘口人全部押送刑部天牢,慶王和貴妃暫押大理寺大牢,叛賊還在審問,供出的同黨正在逐步捉拿。」
這話一出,大殿上和錢家並無往來的人鎮定自若,但凡和錢家有牽扯和來往的皆是面色巨變,生怕天牢里那位吐出自己的名字。
朱明哲問:「同黨都有誰?」
梁將軍說:「端侯、薛侍郎……」
他一連串念出十來個名字,活像閻王點名。
既然叛亂已平,朱明哲徑直下結論:「錢家滿門抄斬,其他黨羽流放五百里,永不許再入京。」
錢家是叛亂之首,滿門抄斬在情理之中,同黨卻只被流放,可見皇上的仁慈之心,這麼處置也算妥當。
「是!」梁將軍拱手,「請示皇上,慶王和貴妃……該如何處置?」
錢家只是臣子,這兩位卻是皇上實打實的血親。
朱明哲膝下單薄,只有三名皇子,老二竟還參與謀反,讓他怎麼不心痛?
他輕嘆了口氣:「朱遷革王位,終身幽禁大理寺,至於錢氏……去貴妃之位,幽居冷宮終老吧。」
處置血肉骨親總讓人心痛,但朱明哲身為皇帝,這些都是該有的決斷。
至此,太子黨和慶王黨之爭徹底落下帷幕,皇太子朱巡將是唯一不可動搖的儲君。
「罰」後便是「賞」。
這場禍事中,朱巡無疑是立下了首功,是他帶領東宮侍衛最先護住乾清宮,和朱遷的兵力血戰,才為梁將軍的到來贏得寶貴的時間。
朱明哲欣慰地看著大兒子:「巡兒,你是首功,想要什麼儘管跟父皇說。」
朱巡拱手:「承蒙父皇看重,兒臣已經是無可復加的太子,並不想再討要賞賜。」
這番話說的朱明哲心中寬慰,經歷慶王造反之事後,皇子們越安分守己,他才越安心。
朱巡繼續說:「只不過孩兒也到了成婚的年紀,唯一的請求便是請父皇指婚。」
朱明哲哈哈大笑,兒孫成家立業是任何長輩都喜聞樂見的事,也算是大喜事,這點要求他自然欣然答應:「好小子,從前朕多番想給你指婚,你都以政事為重拒絕了,今兒怎麼突然開竅了?你看上哪家姑娘了,儘管說來,父皇親自為你下聘。」
朱巡抿了下唇:「是尚食局的趙尚食,趙溪音。」
別說朱明哲愣住,就是滿朝文武也都錯愕。
趙溪音是什麼身份,即便差事做得再好、再被皇上看重,也只是個女官,雖然已經官至四品,比在場許多男人的官職都高,但配給皇太子還是遠遠門不當、戶不對。
朱明哲本以為朱巡要找個官家的女子為妃,好彌補皇后在朝中無勢力的局面。
朱巡鄭重附身傾拜:「父皇,經朱遷一事後,兒臣深刻覺得身為皇子切忌與朝臣太過親近,趙尚食只是後宮女官,不涉前朝之事,且家世清白,兒臣覺得她是最佳人選。」
這是他想了許久的理由,也是皇上拒絕不得的理由,只有這樣說,才能順利娶到趙溪音。
朱明哲果然被說動,若是朱巡真的娶了高官家的女兒,他還真要有所防備。
可是……
「趙溪音的身世也太差了些。」他有些頭疼,先前提拔趙溪音事,他就了解過那姑娘的家事,父母和離,母親經營著一家鋪子,這樣的商賈之家怎能當太子妃?
「就不能換個姑娘嗎?」朱明哲嘟囔道。
朱巡態度很堅定:「父皇,趙尚食是兒臣所鍾愛。」
朱明哲嘆了口氣,他這輩子沒有特別鍾愛的女子,娶皇后也是因為她端莊大方,有正房嫡妻的氣質,後續封的嬪妃,也只是為了皇家開枝散葉罷了。
正當此時,李國相站了出來:「皇上,臣有一法,或許可以兩全其美。」
「國相請講。」
李國相說:「臣願認趙溪音為干孫女,讓她以相府孫女的身份嫁到東宮為太子妃。」
他早就想認下趙溪音這個開心果了,這不是天賜良機嗎?
相府孫女,這個身份倒是尊貴許多,而且只是「干孫女」,也不必擔心太子和朝臣家結了姻親,果真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朱明哲這下滿意了:「李國相真是朕的謀算子啊,只是讓你為了太子的婚事貿然認孫女,是匆忙了些。」
李國相滿臉的笑都藏不住了:「老臣孫輩中沒有姑娘,全是一下臭小子,趙尚食曾機緣巧合給臣送過幾道食方,那真真是珍饈美味,得這個孫女,是老臣占便宜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