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任他百般籌謀,我只知道,一力降十會!”謹歡傲然說道。
在強大到不可戰勝的武力面前,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除了嚇唬人,毛用都沒有一點!
今天的謹歡姑姑,依然是自信心爆棚呢!
第309章 大唐盛世
有賴于謹歡建立多年的強大的暗衛, 莫說是一個長安城了,便是擴散到整個天下, 現如今能瞞住謹歡的事情也沒多少。可以說事情不分她知不知道,只分她想不想知道。
很快, 事情的源頭就被追溯到了現在已經投向楊玄感的李密頭上。包括這件事,也是李密動用了楊家在長安的人手悄悄進行的。
“這算是什麼,料敵以寬還是無差別打擊?”查到李密頭上謹歡並不意外,事實上在知道背後有人搗鬼之後她就把所有存在的“敵人”都拉了名單,額,這名單還真有點長,李密自然也是在名單上的。只是想想這貨現在還在楊玄感帳下, 還沒投瓦崗去呢, 有必要這麼積極呢?畢竟不管他再怎麼積極,楊玄感說不用就是不會用他啊!就是不知道楊素地下有知會不會氣得踹開棺材板又活過來,可是轉念想想虎父必有犬子,貌似也沒哪裡不對。
“咱們的人順藤摸瓜將李密最近的動靜詳細調查了一下, 此人的動作還不小, 怕是楊玄感已經坐不住了。”
要說現在老百姓三不五時地搞個暴動吧,像李家這樣手握兵權的門閥們還是一個賽一個安靜如雞的。這不廢話嘛,出頭的椽子先爛,誰也不想當第一個冒頭的雞被皇帝給集火啊。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前次東征就已經引起了山東河北等地的民變,今次再度東征, 天下終危矣!”哪怕王珪這些年來一直都在為這件事做準備,他甚至一直都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可當這一天真正要到來的時候,王珪還是不由得想起了前番謹歡感嘆的那一番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王薄此人倒也算是有點本事的,這首《無向遼東浪死歌》而今也是處處傳唱了。”李建成接著說道。
去年東征的時候,王薄就在山東扯起了大旗開始了農民起義運動,之後人數更是漸漸擴大到將近萬人。甚至還北上與孫宣雅,郝孝德幾隻義軍匯合,一時間可謂是聲勢壯大。只可惜,農民軍終究還是不正規,不說士兵本身的質素了,就算領隊的將領們也沒有什麼所謂的軍事素養,之所以能一路發展,不過就是楊廣當時沒騰出手來處理他們罷了。
等到張須陀領命前去圍剿他們的時候,起義軍果然大敗,倒是王薄自己保住了一命,現在仍在私下裡小心地串聯活動。約莫是上一次的起義讓他已經生了些許小心思,嘗到了權勢的滋味吧。
中國歷來的農民起義都是這樣,原本籍籍無名之輩突然掌握了從未掌握過的權柄,這種迅速的落差很容易讓他們進入一種失衡的狀態,而這種失衡的狀況往往就是覆滅的開端。不過謹歡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對於一個日後並無甚建樹的人,只能在此刻占據她小小的注意力罷了,是不值得她對此多加注意的。
隋末唐初這一段亂象謹歡記憶很深,甚至在她看來,當年她征討各國的時候都比這一段歷史要“清爽”多了。她實在不想登基以後還要到處征戰,她是個“戰爭狂魔”沒錯,可是在儘可能的條件之下,能將對手扼殺在襁褓之間而省下一些力氣投入到民生建設當中去不是更好嗎?
所以像薛舉李軌這樣原本興盛於隴西的人都直接被她給控制了起來,倒不是說她不想收納賢才,而是像這幾位這樣有野心有反骨的“賢才”,就還是乖乖當鹹菜去吧。天下英才何其多,少他們幾個也不少。
“如今大軍已經準備開拔,楊玄感只怕也就等著動手了。”
“我那傻表哥竟然讓楊玄感留在黎陽督糧,這不是成心把老鼠往米缸里趕嘛,等著吧,只要大軍攻擊不順,楊玄感動手也就是幾天的事情了。”對於楊廣的作死行為,謹歡無意多作評論,說起來她有時候甚至都懷疑她表哥是不是被人給魂穿了,怎麼登基前跟登基後相差這麼多呢?
罷了罷了,不作不死,想想楊廣現在的“作”都是為了以後的她在鋪路,她還是願意好好給她表哥修帝陵的。當然了,修成始皇陵那樣的是絕沒可能了,但是帝王的規制還是可以保證的嘛。
這事也就這麼水過無痕一般過去了,要說有啥後續的話,大概就是李建成吩咐暗衛將李密的關注級別又提升了一級吧。其實謹歡大可以私下命令暗衛關注她認為所有需要關注的人,但是那樣就顯得太有指向性了,只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就可以了,動作太大反而會讓人覺得奇怪,所以她就一直沒調整暗衛對李密的監視級別,主要也是這貨現在還沒有做出什麼“大事”需要關注。這一次事件之後,倒是不用謹歡再吩咐了,李建成自發就把李密給拉上了黑名單。沒辦法,在建成心裡,親人的重要性向來是毋庸置疑的,李密一桿子就想打這麼多棗兒,李建成沒衝去把他給砍了那都是脾氣好了。
就算戰事一觸即發,李家上下依然忙碌於李琛的訂婚事宜,搞得長安最近不少人家都開始私下裡嘀咕說李家一個訂親搞得比其他人家的婚宴還隆重了。
竇氏也頗聽了不少閒言碎語,包括她回娘家的時候,也被嫂子弟媳拉著勸解過幾回。無非就是什麼家裡還有其他孩子啊,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沒必要這麼鄭重其事之類的。
這些話竇氏一開始還能板著臉聽兩句,到後面就索性一句都不聽了,直接拿謹歡出來當擋箭牌。反正小姑子總要有點作用的,這個時候不拿出來發揮又等到什麼時候呢。
“你們不知道,我們家謹歡啊向來就是最喜歡琛兒的,這不,要不是我攔著,恨不得把她自己那些個東西全給琛兒做了陪嫁呢,我要是輕慢一點啊,回頭她就該跑馬回隴西給我告狀了。”竇氏看似埋怨實則炫耀說道。
就算是一家人,可是竇氏畢竟是嫁出去的小姑子,平日裡不往來的時候倒也罷了,可但凡碰上面兒,就算面上一團和氣,私下裡也總免不了攀比。
竇氏是兒女雙全事事順心,丈夫不在跟前鬧事,除了前面兩個庶女,到現在也沒折騰出個庶子來讓她鬧心。婆婆小姑子更是一個賽一個的體貼,別說是竇家上下了,就是滿長安城再加上洛陽城,估摸著都沒哪一家的貴婦能有她日子過得這麼舒坦的。
如今女兒更是擇了佳婿,只瞧著柴紹對李琛那緊張的模樣,竇氏這個丈母娘就滿心歡喜。
只除了一樁事兒。
“這琛兒到了年紀定親也是應當的,可是建成作為長子,怎麼還拖拉著呢?”
bingo,一箭正中紅心!
竇氏勉強扯了扯嘴角,“嗨,這不天雲大師和袁大師一起批的命嘛,說是還沒到時候呢。”
“還沒到時候啊,不是我說啊,眼看著再兩年就是快要二十的小伙子了,雖說好小伙子不愁娶不到好姑娘,就衝著你們家的門第,也有的是姑娘願意嫁,可是到底也該早早尋摸起來才是嘛。”
在強大到不可戰勝的武力面前,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除了嚇唬人,毛用都沒有一點!
今天的謹歡姑姑,依然是自信心爆棚呢!
第309章 大唐盛世
有賴于謹歡建立多年的強大的暗衛, 莫說是一個長安城了,便是擴散到整個天下, 現如今能瞞住謹歡的事情也沒多少。可以說事情不分她知不知道,只分她想不想知道。
很快, 事情的源頭就被追溯到了現在已經投向楊玄感的李密頭上。包括這件事,也是李密動用了楊家在長安的人手悄悄進行的。
“這算是什麼,料敵以寬還是無差別打擊?”查到李密頭上謹歡並不意外,事實上在知道背後有人搗鬼之後她就把所有存在的“敵人”都拉了名單,額,這名單還真有點長,李密自然也是在名單上的。只是想想這貨現在還在楊玄感帳下, 還沒投瓦崗去呢, 有必要這麼積極呢?畢竟不管他再怎麼積極,楊玄感說不用就是不會用他啊!就是不知道楊素地下有知會不會氣得踹開棺材板又活過來,可是轉念想想虎父必有犬子,貌似也沒哪裡不對。
“咱們的人順藤摸瓜將李密最近的動靜詳細調查了一下, 此人的動作還不小, 怕是楊玄感已經坐不住了。”
要說現在老百姓三不五時地搞個暴動吧,像李家這樣手握兵權的門閥們還是一個賽一個安靜如雞的。這不廢話嘛,出頭的椽子先爛,誰也不想當第一個冒頭的雞被皇帝給集火啊。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前次東征就已經引起了山東河北等地的民變,今次再度東征, 天下終危矣!”哪怕王珪這些年來一直都在為這件事做準備,他甚至一直都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可當這一天真正要到來的時候,王珪還是不由得想起了前番謹歡感嘆的那一番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王薄此人倒也算是有點本事的,這首《無向遼東浪死歌》而今也是處處傳唱了。”李建成接著說道。
去年東征的時候,王薄就在山東扯起了大旗開始了農民起義運動,之後人數更是漸漸擴大到將近萬人。甚至還北上與孫宣雅,郝孝德幾隻義軍匯合,一時間可謂是聲勢壯大。只可惜,農民軍終究還是不正規,不說士兵本身的質素了,就算領隊的將領們也沒有什麼所謂的軍事素養,之所以能一路發展,不過就是楊廣當時沒騰出手來處理他們罷了。
等到張須陀領命前去圍剿他們的時候,起義軍果然大敗,倒是王薄自己保住了一命,現在仍在私下裡小心地串聯活動。約莫是上一次的起義讓他已經生了些許小心思,嘗到了權勢的滋味吧。
中國歷來的農民起義都是這樣,原本籍籍無名之輩突然掌握了從未掌握過的權柄,這種迅速的落差很容易讓他們進入一種失衡的狀態,而這種失衡的狀況往往就是覆滅的開端。不過謹歡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對於一個日後並無甚建樹的人,只能在此刻占據她小小的注意力罷了,是不值得她對此多加注意的。
隋末唐初這一段亂象謹歡記憶很深,甚至在她看來,當年她征討各國的時候都比這一段歷史要“清爽”多了。她實在不想登基以後還要到處征戰,她是個“戰爭狂魔”沒錯,可是在儘可能的條件之下,能將對手扼殺在襁褓之間而省下一些力氣投入到民生建設當中去不是更好嗎?
所以像薛舉李軌這樣原本興盛於隴西的人都直接被她給控制了起來,倒不是說她不想收納賢才,而是像這幾位這樣有野心有反骨的“賢才”,就還是乖乖當鹹菜去吧。天下英才何其多,少他們幾個也不少。
“如今大軍已經準備開拔,楊玄感只怕也就等著動手了。”
“我那傻表哥竟然讓楊玄感留在黎陽督糧,這不是成心把老鼠往米缸里趕嘛,等著吧,只要大軍攻擊不順,楊玄感動手也就是幾天的事情了。”對於楊廣的作死行為,謹歡無意多作評論,說起來她有時候甚至都懷疑她表哥是不是被人給魂穿了,怎麼登基前跟登基後相差這麼多呢?
罷了罷了,不作不死,想想楊廣現在的“作”都是為了以後的她在鋪路,她還是願意好好給她表哥修帝陵的。當然了,修成始皇陵那樣的是絕沒可能了,但是帝王的規制還是可以保證的嘛。
這事也就這麼水過無痕一般過去了,要說有啥後續的話,大概就是李建成吩咐暗衛將李密的關注級別又提升了一級吧。其實謹歡大可以私下命令暗衛關注她認為所有需要關注的人,但是那樣就顯得太有指向性了,只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就可以了,動作太大反而會讓人覺得奇怪,所以她就一直沒調整暗衛對李密的監視級別,主要也是這貨現在還沒有做出什麼“大事”需要關注。這一次事件之後,倒是不用謹歡再吩咐了,李建成自發就把李密給拉上了黑名單。沒辦法,在建成心裡,親人的重要性向來是毋庸置疑的,李密一桿子就想打這麼多棗兒,李建成沒衝去把他給砍了那都是脾氣好了。
就算戰事一觸即發,李家上下依然忙碌於李琛的訂婚事宜,搞得長安最近不少人家都開始私下裡嘀咕說李家一個訂親搞得比其他人家的婚宴還隆重了。
竇氏也頗聽了不少閒言碎語,包括她回娘家的時候,也被嫂子弟媳拉著勸解過幾回。無非就是什麼家裡還有其他孩子啊,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沒必要這麼鄭重其事之類的。
這些話竇氏一開始還能板著臉聽兩句,到後面就索性一句都不聽了,直接拿謹歡出來當擋箭牌。反正小姑子總要有點作用的,這個時候不拿出來發揮又等到什麼時候呢。
“你們不知道,我們家謹歡啊向來就是最喜歡琛兒的,這不,要不是我攔著,恨不得把她自己那些個東西全給琛兒做了陪嫁呢,我要是輕慢一點啊,回頭她就該跑馬回隴西給我告狀了。”竇氏看似埋怨實則炫耀說道。
就算是一家人,可是竇氏畢竟是嫁出去的小姑子,平日裡不往來的時候倒也罷了,可但凡碰上面兒,就算面上一團和氣,私下裡也總免不了攀比。
竇氏是兒女雙全事事順心,丈夫不在跟前鬧事,除了前面兩個庶女,到現在也沒折騰出個庶子來讓她鬧心。婆婆小姑子更是一個賽一個的體貼,別說是竇家上下了,就是滿長安城再加上洛陽城,估摸著都沒哪一家的貴婦能有她日子過得這麼舒坦的。
如今女兒更是擇了佳婿,只瞧著柴紹對李琛那緊張的模樣,竇氏這個丈母娘就滿心歡喜。
只除了一樁事兒。
“這琛兒到了年紀定親也是應當的,可是建成作為長子,怎麼還拖拉著呢?”
bingo,一箭正中紅心!
竇氏勉強扯了扯嘴角,“嗨,這不天雲大師和袁大師一起批的命嘛,說是還沒到時候呢。”
“還沒到時候啊,不是我說啊,眼看著再兩年就是快要二十的小伙子了,雖說好小伙子不愁娶不到好姑娘,就衝著你們家的門第,也有的是姑娘願意嫁,可是到底也該早早尋摸起來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