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正因為這職業的特殊性,所以這處宅院雖不算大,但內里卻精緻的很,要價麼,自然也比這同地段的其他宅院要高一些。
不過許紓和瞧上了,便也不手軟,直接拿下。
前些日子已經陸陸續續將東西都搬進來了,今日說是喬遷,其實就是兩夫妻最後人也搬進來住下。
陳知還不曾來瞧過,今日喬遷宴,他也是頭回見到自己在這京城的家。
想到日後就要同許紓和一起住在這兒,以後還會有兩人的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心裡便不由升騰起一股暖意,流入四肢百骸,整個人似乎都沐浴在春日的陽光里。
許紓和今日擺宴,還分兩桌。
內里是周家這一門親戚,旁邊廂房裡頭則是陳知的幾位同僚,也就是一樣在大理寺做吏員的。
畢竟正經官員其實大多是瞧不上吏員的,在他們眼裡,吏和役的區別不大,所以吏員們往往也是自己抱團,陳知是新來的,自然得要和自己這個階層的人先搞好關係了。
一場喬遷宴,辦的熱熱鬧鬧的,周家人不停的誇讚許紓和賢惠能幹,陳知的那些個朋友也是都吃喝盡興了,且見陳知並非家境貧寒之人,隱隱的,對他還又高看了些。
現實就是這樣,拜高踩低。
京城中更是如此。
第132章 各自忙碌
萬事開頭難。
起步的日子總是枯燥又辛苦。
還好許紓和有自己的事情忙,加上林謹一還沒去祁州,在京都兩人算是有個伴兒,周靈本就喜歡許紓和這個表嫂,也加入進來,現下三個人好的不行。
陳知瞧著,不擔心許紓和無聊孤單了,也是全身心投入進了公務之中。
不管將來要怎麼走,新人得先表現的踏實穩重些。
槍打出頭鳥,比他先進大理寺不過七八天的另一個吏員,因為不停的上躥下跳,一會兒巴結這個,一會兒站隊那個,現如今已經是萬人嫌了。
同為吏員的人厭惡他,上頭正經官員也瞧不上。
看他那艱難的樣子,怕是過不了多久,就會被逼走,或者自己辭職離開。
這是個活生生的例子,陳知可不敢犯。
也是來了京都,陳知才慢慢從同僚們的口中知曉了如今朝局。
太子趙聿旻是皇上的第二子,也是中宮嫡子,可惜皇后已失寵多年,地位穩固全靠娘家支撐,太子本人呢,擁護者雖不少,但因為不得皇帝所鍾愛,日子並不是很好過。
相反這愛屋及烏,因為貴妃錢氏得寵,她所出的六皇子趙聿承就很得皇帝喜愛,這位六皇子才氣過人又溫和謙遜,在朝中也是很有聲望。
眾人雖不明說,但都清楚,這六皇子和太子算是分庭抗禮。
而五皇子趙聿辭麼,似乎平平淡淡,不怎麼顯眼,也就是近年辦了幾樁漂亮案子,才逐漸走入大家的視野,但要論起來,比起前兩位那可真的是太沉默了。
聽過這些評價之詞,陳知心裡愈發堅定了要收斂好鋒芒的想法。
他清楚,五皇子絕非這些人說的那般平庸且不爭不搶,恐怕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主兒。
坐的穩穩噹噹的,暗中豐滿羽翼,只等太子和六皇子斗的兩敗俱傷了,他才會出場。
所以,跟了五皇子就要以五皇子的方式來行事。
陳知不會覺得,五皇子願意要一個咋咋呼呼的蠢貨在身邊。
而比起陳知目前還需穩紮穩打,進步困難,許紓和倒是要輕鬆一些。
雲裳閣京城分號很快就開了起來。
貨品目前都是從祁州送過來,但都是一批全新的款式,許紓和自信,眼下在京城裡也絕對找不出第二家和她一樣的設計。
另外又有周家和林謹一的幫忙,倒也不用太苦於宣傳,名聲很快就傳開了,剛開店,生意就好的很。
當然了,周家和林家都是要做生意的,許紓和開店自然會搶占他們的市場份額,對此,許紓和心裡很過意不去,所以琢磨一番後,同兩家商量著,要推出聯名款。
根據兩家不同的風格,再結合雲裳閣的風格,分別設計出新的產品來,交由他們兩家售賣,也算是創新,更是合作。
見過雲裳閣的新穎款式,兩邊對許紓和的能力都很相信,這個計劃很快就敲定了。
許紓和也動作快,立即就一頭扎進新計劃里,忙的不可開交。
以至於陳知每每回家來,都發現家裡空蕩蕩的,而後便又去店裡找人,陪著許紓和在她那小小的工作室里忙活到天黑,再一道回去。
雖是忙碌吧,但也充實。
不過陳知也並沒有閒太久,幹了約麼幾個月整理卷宗的閒差後,六月中旬,一樁事關京中多位大臣上下包庇串聯,貪污賑災款的大案,讓整個大理寺都忙碌起來。
陳知因為性子踏實,話少又幹活細心,所以立刻被安排去參與審案了。
說是參與,但身為吏員,他不過是在旁邊執筆記錄審案過程,幫忙寫一些書面的東西而已。
別人讓他怎麼寫,他就得怎麼寫,算是個人形打字機吧。
不過對陳知來說還是大不一樣,畢竟他是真的能接觸到案情了。
這回貪污賑災款的案子,背後就是倒春寒的那一場雪災。
京城雖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在陳知跟許紓和離開後,祁州的災情加重,也是不得不向上求援,朝廷立即撥了錢糧下去,可是層層剝削,最後用到災民們身上的,所剩無幾。<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過許紓和瞧上了,便也不手軟,直接拿下。
前些日子已經陸陸續續將東西都搬進來了,今日說是喬遷,其實就是兩夫妻最後人也搬進來住下。
陳知還不曾來瞧過,今日喬遷宴,他也是頭回見到自己在這京城的家。
想到日後就要同許紓和一起住在這兒,以後還會有兩人的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心裡便不由升騰起一股暖意,流入四肢百骸,整個人似乎都沐浴在春日的陽光里。
許紓和今日擺宴,還分兩桌。
內里是周家這一門親戚,旁邊廂房裡頭則是陳知的幾位同僚,也就是一樣在大理寺做吏員的。
畢竟正經官員其實大多是瞧不上吏員的,在他們眼裡,吏和役的區別不大,所以吏員們往往也是自己抱團,陳知是新來的,自然得要和自己這個階層的人先搞好關係了。
一場喬遷宴,辦的熱熱鬧鬧的,周家人不停的誇讚許紓和賢惠能幹,陳知的那些個朋友也是都吃喝盡興了,且見陳知並非家境貧寒之人,隱隱的,對他還又高看了些。
現實就是這樣,拜高踩低。
京城中更是如此。
第132章 各自忙碌
萬事開頭難。
起步的日子總是枯燥又辛苦。
還好許紓和有自己的事情忙,加上林謹一還沒去祁州,在京都兩人算是有個伴兒,周靈本就喜歡許紓和這個表嫂,也加入進來,現下三個人好的不行。
陳知瞧著,不擔心許紓和無聊孤單了,也是全身心投入進了公務之中。
不管將來要怎麼走,新人得先表現的踏實穩重些。
槍打出頭鳥,比他先進大理寺不過七八天的另一個吏員,因為不停的上躥下跳,一會兒巴結這個,一會兒站隊那個,現如今已經是萬人嫌了。
同為吏員的人厭惡他,上頭正經官員也瞧不上。
看他那艱難的樣子,怕是過不了多久,就會被逼走,或者自己辭職離開。
這是個活生生的例子,陳知可不敢犯。
也是來了京都,陳知才慢慢從同僚們的口中知曉了如今朝局。
太子趙聿旻是皇上的第二子,也是中宮嫡子,可惜皇后已失寵多年,地位穩固全靠娘家支撐,太子本人呢,擁護者雖不少,但因為不得皇帝所鍾愛,日子並不是很好過。
相反這愛屋及烏,因為貴妃錢氏得寵,她所出的六皇子趙聿承就很得皇帝喜愛,這位六皇子才氣過人又溫和謙遜,在朝中也是很有聲望。
眾人雖不明說,但都清楚,這六皇子和太子算是分庭抗禮。
而五皇子趙聿辭麼,似乎平平淡淡,不怎麼顯眼,也就是近年辦了幾樁漂亮案子,才逐漸走入大家的視野,但要論起來,比起前兩位那可真的是太沉默了。
聽過這些評價之詞,陳知心裡愈發堅定了要收斂好鋒芒的想法。
他清楚,五皇子絕非這些人說的那般平庸且不爭不搶,恐怕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主兒。
坐的穩穩噹噹的,暗中豐滿羽翼,只等太子和六皇子斗的兩敗俱傷了,他才會出場。
所以,跟了五皇子就要以五皇子的方式來行事。
陳知不會覺得,五皇子願意要一個咋咋呼呼的蠢貨在身邊。
而比起陳知目前還需穩紮穩打,進步困難,許紓和倒是要輕鬆一些。
雲裳閣京城分號很快就開了起來。
貨品目前都是從祁州送過來,但都是一批全新的款式,許紓和自信,眼下在京城裡也絕對找不出第二家和她一樣的設計。
另外又有周家和林謹一的幫忙,倒也不用太苦於宣傳,名聲很快就傳開了,剛開店,生意就好的很。
當然了,周家和林家都是要做生意的,許紓和開店自然會搶占他們的市場份額,對此,許紓和心裡很過意不去,所以琢磨一番後,同兩家商量著,要推出聯名款。
根據兩家不同的風格,再結合雲裳閣的風格,分別設計出新的產品來,交由他們兩家售賣,也算是創新,更是合作。
見過雲裳閣的新穎款式,兩邊對許紓和的能力都很相信,這個計劃很快就敲定了。
許紓和也動作快,立即就一頭扎進新計劃里,忙的不可開交。
以至於陳知每每回家來,都發現家裡空蕩蕩的,而後便又去店裡找人,陪著許紓和在她那小小的工作室里忙活到天黑,再一道回去。
雖是忙碌吧,但也充實。
不過陳知也並沒有閒太久,幹了約麼幾個月整理卷宗的閒差後,六月中旬,一樁事關京中多位大臣上下包庇串聯,貪污賑災款的大案,讓整個大理寺都忙碌起來。
陳知因為性子踏實,話少又幹活細心,所以立刻被安排去參與審案了。
說是參與,但身為吏員,他不過是在旁邊執筆記錄審案過程,幫忙寫一些書面的東西而已。
別人讓他怎麼寫,他就得怎麼寫,算是個人形打字機吧。
不過對陳知來說還是大不一樣,畢竟他是真的能接觸到案情了。
這回貪污賑災款的案子,背後就是倒春寒的那一場雪災。
京城雖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在陳知跟許紓和離開後,祁州的災情加重,也是不得不向上求援,朝廷立即撥了錢糧下去,可是層層剝削,最後用到災民們身上的,所剩無幾。<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