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頁
2013年的12月,陸明君正式接到官方通知,讓她於12月16日到省檢察院報到入職,職位是黨組成員。
後面那個「副檢察長」的稱號,需要等年後省人大開會任命後,才能加上去。
陸明君一大早,在最高檢一位副檢察長、省政法委書記以及省委組織部部長的帶領下,坐著省委的車子,去了省檢察院報到。
車子穩穩地停在了省檢察院的大門前,陸明君從車中走出,一眼望去,檢察院的大樓……嗯,挺莊嚴(丑)的。
別的不說,就門口那一串兒的台階……陸明君覺得,這都快趕上某旅遊景點門口的台階數量了。
因為有條線和板塊上的領導到訪,省檢察院的檢察長親自迎接了出來。
幾人一陣寒暄,就進了會議室。
會議室里,省檢察院的所有院領導以及中層幹部已經全部到齊了。
首先是省委組織部部長宣讀了任命書,接著是最高檢副檢察長講話,傳達了最高檢對陸明君同志的支持與肯定。
最後,省檢察院檢察長對陸明君的到來表示歡迎,同時也對她今後的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隨後,陸明君在會議上發表了簡短的就職演說,表達了她對新的工作崗位的期待,以及為維護法律公正、公平而努力的決心。
這些內容,陸明君是脫稿完成的,講的那叫一個自信,看的在座的所有人,都懷疑這人到底多大年齡。
反正,他們覺著,一個不到三十歲的未婚小姑娘,理論上應該沒這個氣場!
陸明君:呵呵,你們也不想想,我天天跟誰在一起!
可以這麼說,在面對這些頭頭腦腦的領導時,陸明君那是一點兒壓迫感都沒有感受到的。
講真的,家裡有個省部級領導在,這些人是真的很難給陸明君帶來什麼威懾力。
會議結束後,送人過來的三個領導就這麼打道回府了。
當然了,他們三在路上究竟是怎麼討論陸明君的,正在開黨組會的陸明君本人,就不得而知了。
黨組會議室內,氣氛其實還算融洽。
怎麼說呢,這會兒開會,主要是黨組成員之間互相認識一下,順便再分個工。
這來了一個新人,大家心裡都有準備,每個人手裡的部門都要拿出來,再劃拉劃拉。
其實,在陸明君來之前,他們這些人,私底下已經碰個頭了。
如今不過是把之前碰頭的結果再通知一下陸明君。
說句不好聽的,陸明君一個新來的,難不成還會頭鐵到,第一天就提出什麼不團結的異議來不成?
那不能夠!
就這麼說吧,陸明君上班前,陸書記幾乎快要把她的耳朵根給磨廢了!現在陸明君的腦子裡,還在迴蕩著陸書記那充滿魔性的聲音:
多觀察、多點頭;少說話、少表態!
想到這裡,陸明君看了看跟前那一摞厚厚的文件,忍不住直撇嘴。
檢察長坐在主持席位上,環視了一圈在座的班子成員,這才緩緩開口:
「同志們,今天我們召開這次黨組會議,一是班子成員之間互相認識一下,二是討論和明確一下陸明君同志加入我們黨組後的具體分工問題。」
檢察長的話音剛落,眾人紛紛看向陸明君,臉上帶著或友善或審視的微笑。
陸明君則是謹記陸書記的教誨,始終保持著淡定的微笑。在與眾人視線碰撞的時候,還微微點頭致意。
眾人:好了,破案了,這尼瑪一看就知道,人家才不是什麼狗屁新瓜蛋子!
「歡迎明君同志加入我們這個組織,」最先說話的是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姚一銘,在座唯一一個正廳級幹部,「關於明君同志的分工,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
檢察長點點頭,示意黨副姚一銘繼續。
姚一銘得到領導的指示,這才說道:「明君同志進入我們單位之前,是民商事領域的優秀律師,從無敗績!我建議,由明君同志分管民事行政監督的五部以及公益訴訟的六部這兩個部門。」
第471章 分工
民事行政監督,一般來說,主要是靠老百姓(個人或者企業)來喊冤,才能發現案源。
比如,某個老百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遭遇到了來自行政機關、法院方面的不公正的待遇,就可以請求檢察院履行監督職責,去監督法院、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
對於來自行政機關方面的不公正待遇,這個很好理解。
生活中總會有那種,某個人在跑到這個局那個局之後,沒人理他們或者糊弄他們的情況發生。
那麼,在這個裡值得說明一下的是,什麼叫來自法院方面的不公正待遇呢?
簡而言之,就是當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在法院那邊進行民事訴訟時,認為法院方面有違法違規行為,侵犯這個人的合法權益時,這個人就可以跑到檢察院,請求檢察院去監督法院了。
有人會覺得,這聽起來似乎就是坐在家裡等人來喊冤的事兒,應該……不難吧?
嗯,怎麼說呢……
這要是沒有辦案數量的考核時,這個工作確實不算難。可是,一旦有考核了,這活兒就不輕鬆了!
人家一年辦一千個案子,你一年就一百個,那說明了什麼?
陸明君:說明我們J省政通人和?
最高檢:呵呵,你要不要看看你究竟說了什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後面那個「副檢察長」的稱號,需要等年後省人大開會任命後,才能加上去。
陸明君一大早,在最高檢一位副檢察長、省政法委書記以及省委組織部部長的帶領下,坐著省委的車子,去了省檢察院報到。
車子穩穩地停在了省檢察院的大門前,陸明君從車中走出,一眼望去,檢察院的大樓……嗯,挺莊嚴(丑)的。
別的不說,就門口那一串兒的台階……陸明君覺得,這都快趕上某旅遊景點門口的台階數量了。
因為有條線和板塊上的領導到訪,省檢察院的檢察長親自迎接了出來。
幾人一陣寒暄,就進了會議室。
會議室里,省檢察院的所有院領導以及中層幹部已經全部到齊了。
首先是省委組織部部長宣讀了任命書,接著是最高檢副檢察長講話,傳達了最高檢對陸明君同志的支持與肯定。
最後,省檢察院檢察長對陸明君的到來表示歡迎,同時也對她今後的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隨後,陸明君在會議上發表了簡短的就職演說,表達了她對新的工作崗位的期待,以及為維護法律公正、公平而努力的決心。
這些內容,陸明君是脫稿完成的,講的那叫一個自信,看的在座的所有人,都懷疑這人到底多大年齡。
反正,他們覺著,一個不到三十歲的未婚小姑娘,理論上應該沒這個氣場!
陸明君:呵呵,你們也不想想,我天天跟誰在一起!
可以這麼說,在面對這些頭頭腦腦的領導時,陸明君那是一點兒壓迫感都沒有感受到的。
講真的,家裡有個省部級領導在,這些人是真的很難給陸明君帶來什麼威懾力。
會議結束後,送人過來的三個領導就這麼打道回府了。
當然了,他們三在路上究竟是怎麼討論陸明君的,正在開黨組會的陸明君本人,就不得而知了。
黨組會議室內,氣氛其實還算融洽。
怎麼說呢,這會兒開會,主要是黨組成員之間互相認識一下,順便再分個工。
這來了一個新人,大家心裡都有準備,每個人手裡的部門都要拿出來,再劃拉劃拉。
其實,在陸明君來之前,他們這些人,私底下已經碰個頭了。
如今不過是把之前碰頭的結果再通知一下陸明君。
說句不好聽的,陸明君一個新來的,難不成還會頭鐵到,第一天就提出什麼不團結的異議來不成?
那不能夠!
就這麼說吧,陸明君上班前,陸書記幾乎快要把她的耳朵根給磨廢了!現在陸明君的腦子裡,還在迴蕩著陸書記那充滿魔性的聲音:
多觀察、多點頭;少說話、少表態!
想到這裡,陸明君看了看跟前那一摞厚厚的文件,忍不住直撇嘴。
檢察長坐在主持席位上,環視了一圈在座的班子成員,這才緩緩開口:
「同志們,今天我們召開這次黨組會議,一是班子成員之間互相認識一下,二是討論和明確一下陸明君同志加入我們黨組後的具體分工問題。」
檢察長的話音剛落,眾人紛紛看向陸明君,臉上帶著或友善或審視的微笑。
陸明君則是謹記陸書記的教誨,始終保持著淡定的微笑。在與眾人視線碰撞的時候,還微微點頭致意。
眾人:好了,破案了,這尼瑪一看就知道,人家才不是什麼狗屁新瓜蛋子!
「歡迎明君同志加入我們這個組織,」最先說話的是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姚一銘,在座唯一一個正廳級幹部,「關於明君同志的分工,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
檢察長點點頭,示意黨副姚一銘繼續。
姚一銘得到領導的指示,這才說道:「明君同志進入我們單位之前,是民商事領域的優秀律師,從無敗績!我建議,由明君同志分管民事行政監督的五部以及公益訴訟的六部這兩個部門。」
第471章 分工
民事行政監督,一般來說,主要是靠老百姓(個人或者企業)來喊冤,才能發現案源。
比如,某個老百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遭遇到了來自行政機關、法院方面的不公正的待遇,就可以請求檢察院履行監督職責,去監督法院、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
對於來自行政機關方面的不公正待遇,這個很好理解。
生活中總會有那種,某個人在跑到這個局那個局之後,沒人理他們或者糊弄他們的情況發生。
那麼,在這個裡值得說明一下的是,什麼叫來自法院方面的不公正待遇呢?
簡而言之,就是當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在法院那邊進行民事訴訟時,認為法院方面有違法違規行為,侵犯這個人的合法權益時,這個人就可以跑到檢察院,請求檢察院去監督法院了。
有人會覺得,這聽起來似乎就是坐在家裡等人來喊冤的事兒,應該……不難吧?
嗯,怎麼說呢……
這要是沒有辦案數量的考核時,這個工作確實不算難。可是,一旦有考核了,這活兒就不輕鬆了!
人家一年辦一千個案子,你一年就一百個,那說明了什麼?
陸明君:說明我們J省政通人和?
最高檢:呵呵,你要不要看看你究竟說了什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